"孟子"

孟子號稱亞聖,但《孟子》讀起來很有趣
最近開始讀《孟子》才發現,相比孔子,孟子要有趣得多。我們看到的孔子形象,主要來自《論語》。孔子在裡面展示的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萬世師表’形象,而是一個和藹...
四書之《孟子》,六句話讓人得浩然正氣,孟子思想的著作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孟軻...
國學 孟子 文化 2017-04-11
善的問題:柏拉圖和孟子
善的問題:柏拉圖和孟子文/謝文鬱人的生存和善的問題是融為一體的。對善的問題做不同的概念處理將導致完全不同的思想史方向,孵育不同的文明。在中國思想史上,孟子...
古代偉人孟子的經典語錄
1、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2、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3、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4、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5、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6、上有所...
國學 孟子 文化 2017-08-02
孟子的處世精髓
做事先做人,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既是處世之道,也是做人的準則。1.孟子曰:“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國學 孟子 文學 文化 2017-04-06
中國儒學的集大成者——孟子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但是把儒學...
儒家 孟子 國學 孔子 2017-03-30
'孟子名人名言30句'
"1、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4、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5、魚和熊掌不可得兼。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天子不仁,...
孟子 2019-08-07
'善的問題:柏拉圖和孟子'
"善的問題:柏拉圖和孟子文/謝文鬱人的生存和善的問題是融為一體的。對善的問題做不同的概念處理將導致完全不同的思想史方向,孵育不同的文明。在中國思想史上,孟子專注於善的問題,並在和他人的討論中形成了一套關於善的話語體系,規定了中國思想史的發展方向。幾乎和孟子是同時代人,希臘思...
與孟子的一場約定
與孟子的一場約定——記210孟子班德行引導課舒緩的音樂響起,老師和孩子們悉數登場,高新210孟子班德行引導課開課了!這是孩子們的本色出演。調皮可愛的小孟子...
國學 孟子 音樂 孟母 2017-05-28
第七十一章 孟子攔路
洛邑,周王朝朝都!天空滾滾氣運翻騰不止,一頭龐大的氣運金龍,怒眼瞪向四方。下方,一座比之臨淄還要巨大的城池。城池四方,有著一個巨大的金色結界一般,結界將整個洛邑包裹其中。城南之處。“轟!”一道道利箭射向金色的結界。“嗡!”結界微微盪出一絲絲光波。利箭頓時散去了。而在城外不遠...
儒家 孟子 國學 孔子 2017-05-02
'性善與性惡——孟子與荀子'
"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後學中,以孟子和荀子影響最為深遠。本文客觀綜述孟子與荀子的學說觀點,旨在總結孟、荀的學說精要,以啟發讀者對儒家思想的再思考,至於“荀子非儒之爭”、“性善性惡之辯”等問題,本文不做討論。孟子號稱“亞聖”,是僅僅次於孔子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孟子原名...
孟子的君臣關係在宋代的發展
從宋儒對王霸之辨的解釋發揮,是認識其政治思想的一個切入點。反對孟子王霸論的李覯與司馬光的想法中,明顯地表達出他們所憂慮的事情是君權的威信,為了維護絕對的君...
如何評價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如何評價這篇流傳很久的著作呢?
2017-05-05
第一百五十六章 孟子脫單
規則海,儒家大道之處!桑樹大道,與別家大道卻有一些區別,桑樹大道之旁,卻有著一股股濃郁到成霧狀的浩然正氣。滾滾浩然正氣,覆蓋之廣,讓人震撼莫名。桑樹大道好似從大霧中長出來的一般。看不到根莖!桑樹大道四周,有著一群儒家弟子法相,卻誰也無法進入大霧區域之內。此刻,一眾儒家弟子,...
儒家 孟子 孔子 荀子 2017-05-01
赤子之心是誰的心?——孟子說民心
前面孟子說孔子“不為已甚”,是說孔子不做作,做事合於中。又說,大人不必言必信行必果,要以義為準則。而這“中”與“義”都是為了百姓人民,為了社會和諧,因此本...
或勞心或勞力——孟子論社會分工
繼續解讀《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為儒家貢獻理論較多的一位,比如“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等等。這次我們又遇到一句很著名的也給...
儒家 孟子 國學 孔子 2017-05-20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