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使更多的上海人知曉麻油饊子還能像方便麵那樣吃的話,它在上海人心中的早餐座次,說不定在粢飯之上呢。


"

假使更多的上海人知曉麻油饊子還能像方便麵那樣吃的話,它在上海人心中的早餐座次,說不定在粢飯之上呢。


夜光杯 麻油饊子


麻油饊子,要用蘇北話來念,方才有味:抑揚頓挫,陰陽上去,開口合口……幾乎都有了。另外,蘇北口音下的麻油饊子,還包含了另一層意思——吾是蘇北特產。

其實,麻油饊子最有名的產地,倒不在蘇北什麼地方,而是鎮江。鎮江雖不在蘇北,但明顯帶有蘇北口音,所以不少人把鎮江誤為是蘇北。

“清明不吃臍兒和饊子,死後閻王老爺要打板子。”這是鎮江流傳的一句老話。它傳遞出關於麻油饊子的兩個信息:一是鎮江人好這一口;二是清明時的小吃。

饊子在全國各地分佈很廣,天南地北都有,但不是所有饊子都用麻油製作。鎮江饊子用的是當地特產小磨麻油,所以香氣馥郁,格外有名。

饊子是非常古老的小吃,餦餭、寒具、捻頭等都是它的異名,最晚在屈原《楚辭·招魂》裡已經出現。我不清楚饊子在如今的中國小吃中佔有怎樣的地位,在古代,它絕對是“高大上”的。《宋人傳奇·李師師外傳》中寫宋徽宗送東京名妓李師師的禮品,除金銀財寶外,還特別安排了一盒“饊子”。雖然後來宋徽宗聽了鄭後的勸,不再“暮夜微行”,然而,“通問賞賜,未嘗絕也。”宋徽宗的字和畫,處理得都非常細膩,他與李師師之繾綣,倒也不打一點折呵。只可惜,大宋江山就這樣被他“細膩”掉了。


"

假使更多的上海人知曉麻油饊子還能像方便麵那樣吃的話,它在上海人心中的早餐座次,說不定在粢飯之上呢。


夜光杯 麻油饊子


麻油饊子,要用蘇北話來念,方才有味:抑揚頓挫,陰陽上去,開口合口……幾乎都有了。另外,蘇北口音下的麻油饊子,還包含了另一層意思——吾是蘇北特產。

其實,麻油饊子最有名的產地,倒不在蘇北什麼地方,而是鎮江。鎮江雖不在蘇北,但明顯帶有蘇北口音,所以不少人把鎮江誤為是蘇北。

“清明不吃臍兒和饊子,死後閻王老爺要打板子。”這是鎮江流傳的一句老話。它傳遞出關於麻油饊子的兩個信息:一是鎮江人好這一口;二是清明時的小吃。

饊子在全國各地分佈很廣,天南地北都有,但不是所有饊子都用麻油製作。鎮江饊子用的是當地特產小磨麻油,所以香氣馥郁,格外有名。

饊子是非常古老的小吃,餦餭、寒具、捻頭等都是它的異名,最晚在屈原《楚辭·招魂》裡已經出現。我不清楚饊子在如今的中國小吃中佔有怎樣的地位,在古代,它絕對是“高大上”的。《宋人傳奇·李師師外傳》中寫宋徽宗送東京名妓李師師的禮品,除金銀財寶外,還特別安排了一盒“饊子”。雖然後來宋徽宗聽了鄭後的勸,不再“暮夜微行”,然而,“通問賞賜,未嘗絕也。”宋徽宗的字和畫,處理得都非常細膩,他與李師師之繾綣,倒也不打一點折呵。只可惜,大宋江山就這樣被他“細膩”掉了。


夜光杯 麻油饊子


宋時金陵的士大夫階層,吃食講究“七大妙處”,其中最後一“妙”竟是吃饊子,所謂“寒具嚼著,驚動十里人”——饊子香氣,遠達十里之外!(陶谷《清異錄》)。金陵的饊子,最有可能來自鎮江。

宋代的八卦雜誌《雞肋編》中記了蘇東坡在海南儋耳的一件趣事:鄰居中有一老婆婆以賣饊子為業,懇請東坡為她的饊子題詩(也許讓大作家給她做個軟廣告吧),蘇東坡還真寫了:“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其中“纏臂金”是個熟典,但我以為不能按照慣常思路(婦人戴的手釧)詮釋。從前做饊子的女人為了炫技,像上海人“繃絨線”那樣,把麵糰捻拉成長長的細條,纏繞在手指或手臂上,一圈又一圈,然後甩到油鍋裡氽炸。“纏臂金”可能指的就是饊子!

饊子耐藏,《唐大和上東征傳》中記載鑑真和尚第二次東渡,帶了“一車半”的“捻頭”出發。令人難以置信,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開了個方子——用饊子來“利大小便、潤腸、溫中益氣”。

我對麻油饊子的認識,只限於幾十年前的經驗——幹吃;而且是掰下一根吃一根,完全當它是零食,從沒動過果腹的腦筋。有一次,我與辦公室一位祖籍山東的同事聊起麻油饊子,我很得意地把剛剛獲知的鎮江人用開水沖泡麻油饊子的方法告訴她時,她居然毫不驚訝:“我們一直就是這樣吃的呀,用鮮湯沖泡更是好吃得不得了!”那一刻,我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羞愧難當。


"

假使更多的上海人知曉麻油饊子還能像方便麵那樣吃的話,它在上海人心中的早餐座次,說不定在粢飯之上呢。


夜光杯 麻油饊子


麻油饊子,要用蘇北話來念,方才有味:抑揚頓挫,陰陽上去,開口合口……幾乎都有了。另外,蘇北口音下的麻油饊子,還包含了另一層意思——吾是蘇北特產。

其實,麻油饊子最有名的產地,倒不在蘇北什麼地方,而是鎮江。鎮江雖不在蘇北,但明顯帶有蘇北口音,所以不少人把鎮江誤為是蘇北。

“清明不吃臍兒和饊子,死後閻王老爺要打板子。”這是鎮江流傳的一句老話。它傳遞出關於麻油饊子的兩個信息:一是鎮江人好這一口;二是清明時的小吃。

饊子在全國各地分佈很廣,天南地北都有,但不是所有饊子都用麻油製作。鎮江饊子用的是當地特產小磨麻油,所以香氣馥郁,格外有名。

饊子是非常古老的小吃,餦餭、寒具、捻頭等都是它的異名,最晚在屈原《楚辭·招魂》裡已經出現。我不清楚饊子在如今的中國小吃中佔有怎樣的地位,在古代,它絕對是“高大上”的。《宋人傳奇·李師師外傳》中寫宋徽宗送東京名妓李師師的禮品,除金銀財寶外,還特別安排了一盒“饊子”。雖然後來宋徽宗聽了鄭後的勸,不再“暮夜微行”,然而,“通問賞賜,未嘗絕也。”宋徽宗的字和畫,處理得都非常細膩,他與李師師之繾綣,倒也不打一點折呵。只可惜,大宋江山就這樣被他“細膩”掉了。


夜光杯 麻油饊子


宋時金陵的士大夫階層,吃食講究“七大妙處”,其中最後一“妙”竟是吃饊子,所謂“寒具嚼著,驚動十里人”——饊子香氣,遠達十里之外!(陶谷《清異錄》)。金陵的饊子,最有可能來自鎮江。

宋代的八卦雜誌《雞肋編》中記了蘇東坡在海南儋耳的一件趣事:鄰居中有一老婆婆以賣饊子為業,懇請東坡為她的饊子題詩(也許讓大作家給她做個軟廣告吧),蘇東坡還真寫了:“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其中“纏臂金”是個熟典,但我以為不能按照慣常思路(婦人戴的手釧)詮釋。從前做饊子的女人為了炫技,像上海人“繃絨線”那樣,把麵糰捻拉成長長的細條,纏繞在手指或手臂上,一圈又一圈,然後甩到油鍋裡氽炸。“纏臂金”可能指的就是饊子!

饊子耐藏,《唐大和上東征傳》中記載鑑真和尚第二次東渡,帶了“一車半”的“捻頭”出發。令人難以置信,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開了個方子——用饊子來“利大小便、潤腸、溫中益氣”。

我對麻油饊子的認識,只限於幾十年前的經驗——幹吃;而且是掰下一根吃一根,完全當它是零食,從沒動過果腹的腦筋。有一次,我與辦公室一位祖籍山東的同事聊起麻油饊子,我很得意地把剛剛獲知的鎮江人用開水沖泡麻油饊子的方法告訴她時,她居然毫不驚訝:“我們一直就是這樣吃的呀,用鮮湯沖泡更是好吃得不得了!”那一刻,我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羞愧難當。


夜光杯 麻油饊子


(陳意俊 攝)

因《蘇三起解》裡的一句臺詞“越思越想越傷情,洪洞縣裡無好人”而爆得大名的山西洪洞縣是不是真的沒好人,我們無從知道,但那裡卻有好饊。洪洞饊子的名氣,可能還在鎮江之上。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上海的饊子多數從江蘇、山東傳入。老早做饊子的,不耍幾句“這塊,辣塊”(蘇北方言:這裡那裡),都不好意思號稱自己是賣饊子的。

從前上海有些路邊大餅攤還兼做饊子,現在越來越少見了,只在大賣場裡還時有售賣。麻油饊子為什麼沒有繼大餅、油條、粢飯、豆漿“四大金剛”之後成為上海人早餐的第五金剛?原因就在於它的休閒性而非實實在在的早餐。當然,假使更多的上海人知曉麻油饊子還能像方便麵那樣吃的話,它在上海人心中的早餐座次,說不定在粢飯之上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