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一號工程”:全面創新改革 打造經濟發展“倍增器”

三農 經濟 種植業 白芨 內江政經事兒 2017-04-12

(四川經濟日報 記者 毛春燕 李弘)創新乃動力之源,創造系發展之基。年初,內江市委經濟工作會明確,將全面創新改革作為全市的“一號工程”。

3月14日,內江市全面創新改革科技獎勵暨人才發展大會召開。

日前,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印發《內江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內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4月6日、7日,記者走進內江高新區、內江經開區、內江農業科技園區及園區企業採訪發展,內江市社會各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紮實開展創新創造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抓好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奮力推動內江創新創造取得新的突破。

厚植載體 內江高新區成為全省“創客四川”示範基地

4月6日,在內江高新區荷香苑孵化器內,四川天貝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進行種苗的培育及篩選。在過去的一年裡,自主研發的南方溼潤地區集約化種植半夏關鍵技術,獲內江市科技進步獎。

天貝農業是一家專注於高價值道地中藥材生態高產栽培及技術研發的內江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半夏、白芨、黃精等藥材的高產生態種植關鍵技術研發及規模化生產、相關中藥材及產品研發與銷售。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與四川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等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專家、教授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為企業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並與太極集團和葵花葯業等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為企業提供穩定的銷量。

公司堅持“以科技持續創新為支撐、以核心示範基地建設為重點,立足內江發展,輻射川渝適宜區域,建設道地中藥材行業優秀企業”為目標,並建立200畝種植基地;白芨成功實現種苗無菌快繁產業化,並建立種苗無菌快繁中心和30畝煉苗基地,年產白芨種苗500萬株,產業化種植基地1100畝;多花黃精建立種源30畝、標準苗圃20畝,種植基地500畝。

在天貝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隔壁,是內江農科院微生物實驗室。在這裡,研究人員頗有興致向記者介紹起他們的最新成果——木本油料、蘆筍面等。

“我們平時大量吃的都是草本的,比如像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這些都屬於草本類的,而木本這塊有草本植物無法比擬的優勢,是具有獨特優勢的食用油。發展木本油料產業,對於保障健康優質食用植物油供給,優化現有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人民整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內江農業院創辦企業內江市黃金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人員張如意告訴記者。

據瞭解,該公司已完成與內江市鑫紅果毛葉山桐子種植有限公司、內江市東興區鑫紅果含油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1萬畝毛葉山桐子種植試驗基地建設和內江市油用牡丹引種試點栽培試驗兩項重大項目。

內江高新區於2014年5月12日掛牌成立,按照“一區三園”的方式,由白馬園區、高橋園區和隆昌園區組建而成,著力打造集科研孵化、產業發展、生態宜居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科技產業新城。2017年2月,內江高新區成功創建為國家高新區,為內江新添一張國字號的城市名片。

自成立之始,內江高新區就為創新創業開門鋪路。目前已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其中省級孵化器2個,總面積4.25萬平方米,入駐單位220家,其中在孵企業166家。

圍繞服務“雙創”先後建成科技成果交易、人才培訓、諮詢評估、創業指導、檢驗檢測等“六大綜合服務平臺”,在全市率先設置種子資金800萬元,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成功孵化提供支撐。“內創匯·創新創業大講堂”、創業沙龍等各類培訓實現專業化、常態化。內江高新區成為全省第二個“創客四川”示範基地。

瞄準 “兩新” 產業轉型進入“快車道”

“一滴血可以檢測48種嬰兒遺傳代謝病。”這項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基因技術,被四川基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掌握。

日前,該公司在內江設立的基元醫學檢驗所運行。這是除成都外,四川地區唯一的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

“選擇在內江建產業化基地和研發基地,我們也看重內江良好的政策環境和醫藥基礎。”4月6日,四川基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暢說。

四川基元生物科技公司是由一批海外專家回國創立的精準醫學服務研究機構。公司開展精準醫療檢測服務和研究,利用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醫療檢驗檢測技術為四川及周邊地區居民提供各類腫瘤、遺傳疾病、生殖健康等檢測服務。

走進位於內江經開區的內江金鴻曲軸有限公司,乾淨整潔的花園式廠房整齊排列。在生產車間,為數不多的員工各盡其職。

“原來一條線需要100多人。現在每班只需要5個人,三班倒15個人,加上檢測、維修等人員每條線只有30個左右。”金鴻曲軸行政部經理陳鵬告訴記者。

內江金鴻曲軸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浩物股份唯一子公司,是一傢俱有30多年經驗的汽車發動機曲軸專業生產廠,是汽車曲軸行業骨幹領頭企業。金鴻曲軸副總經理張林告訴記者,去年公司生產曲軸176萬件,產量全國第一。

內江“一號工程”:全面創新改革 打造經濟發展“倍增器”

內江金鴻曲軸生產線

去年,金鴻曲軸成功創建了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四川省汽車發動機曲軸製造工程實驗室”,成立了曲軸新材料研究室、曲軸疲勞強度與可靠性研究室等。同時,公司積極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攻關,與北京第二機床廠、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湖南大學等8家高校和企業承擔的“轎車發動機曲軸磨削自動化高效柔性單元示範工程”被工信部批准並實施,極大的提升了企業科技含量和綜合實力。

張林表示,公司將以建設“柔性示範單元”為契機,利用8至10年的時間,逐步把公司建設成柔性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慧化工廠。

瞄準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內江市讓更多的“基元生物”、“金鴻曲軸”紮根甜城。

圍繞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內江市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出臺了《內江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重點推進實施匯宇製藥“四川省抗體抗癌藥物工程實驗室”、力海鑄業“軌道交通機車用高性能精密鑄件產業化基地項目”等項目。

2016年,內江市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總產值556.27億元,增速14.7%,佔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30.6%,同比提高3.9個百分點,全省排名第六。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411.28億元,同比增長15.0%,佔規模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2.6%,較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新培育威遠鳳凰高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等15戶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戶企業成功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71戶,列全省第五位。

“接二連三” 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4月7日,記者走進內江市資中縣銀山鎮,這是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區。

2014年8月,內江農科院以業主入駐方式進入園區,流轉土地85畝,建成了具有農業科研、示範、科普培訓、休閒觀光功能的內江農科院銀山基地。

內江“一號工程”:全面創新改革 打造經濟發展“倍增器”

內江農科院銀山基地非洲菊

為改善基地運營管理,激發農業科研人員創業創新,2016年將基地作為全院科技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依據中共內江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內改辦[2015]23號)“關於印發《內江市農業科學院關於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專項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內江農科院職工入股創辦了“四川花芊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市場零距離,農業旅遊全融合。”內江市農科院副院長唐衛東告訴記者。目前,在內江農科院銀山基地,季季有花賞,事事講科技,村民有活幹。

通過企業化經營方式,基地經濟效益得到一定體現,年收益約50萬元左右;年承擔各類公益培訓、科普培訓、會議參觀、考察交流、科技扶貧等約200場次約1萬人次以上,接待社會各屆群眾參觀約5萬人次。

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於2013年11月啟動建設,2015年2月被國家科技部正式認定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園區總規面積約100萬畝,轄資中縣、市中區、東興區三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和威遠縣鎮西食品工業園區,形成“一區四園”。其中,核心區為資中省級農業科技園區,規劃面積1.2萬畝。2016年,核心區入駐業主14戶,累計完成投資6.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85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萬元。

園區秉承“科技惠農、產業興園、生態怡民”的宗旨,大力開發丘區循環高效農業,打造川東南現代農業技術輻射源和農業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地,構建完整現代農業產業經營系統,“接二連三”推進全產業鏈深度融合。目前已形成珍稀果品、名優家畜、精品蔬菜、奇異水產等四大主導產業,已構建完善科技創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信息化管理服務網絡及電子商務平臺四大服務體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