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大方縣核桃鄉木寨村踐行“塘約經驗”系列報道之一:觀念轉變了,事情就好辦多了

三農 農村 合作社 農業 畢節發佈 畢節發佈 2017-08-29
專題|大方縣核桃鄉木寨村踐行“塘約經驗”系列報道之一:觀念轉變了,事情就好辦多了

“這裡特別涼爽,空氣又清新。去年來這裡避暑過一次,今年我從上個月15號就來了。”8月7日,在大方縣核桃鄉木寨村馬白寨組,來自四川宜賓的遊客羅順宣說。

木寨就像藏於“深閨”的“小家碧玉”,這裡山水相依、交通便利,最為“出眾”的,是這裡宜人的小氣候。

然而,2013年前,地處321國道旁的木寨村還是基礎設施滯後、缺乏產業支撐的貧困村。

面對貧困,木寨村黨支部把解決基層組織疲軟、渙散問題為要務,把完善基礎設施為支撐,把鄉村旅遊為載體,全力推進全村發展。

專題|大方縣核桃鄉木寨村踐行“塘約經驗”系列報道之一:觀念轉變了,事情就好辦多了

短短几年時間,木寨就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紮紮實實的寫在全村的發展史上,不僅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還初步走出了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路子。

變化,源自持續堅持黨建引領,源自深入踐行“塘約經驗”,源自群眾被激發的內生動力。

1

2013年,木寨村支“兩委”換屆,村民姚芳經過公推直選,當上了村支書。

上任之初,姚芳就給大家作了表態:把全村10個村民組的通組路、連戶路打通,把家家戶戶的院壩都硬化了,並提出了打造鄉村旅遊、帶領全村百姓脫貧致富的思路。

“剛當上村支書的時候,說句實話,壓力很大。”姚芳說,“要讓大家相信你,首先你得拿得出東西讓他們看到希望。”

專題|大方縣核桃鄉木寨村踐行“塘約經驗”系列報道之一:觀念轉變了,事情就好辦多了

要建設基礎設施、規劃鄉村旅遊發展、制定村規民約,首先要轉變群眾思想觀念,只有這樣,才能把大家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幹要事、幹大事。

姚芳帶領著其他村幹部,一邊在鄉里爭取各種項目資金,實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一邊著手解決村民們的思想轉變問題,一上任就馬不停蹄。

“當時我們提出發展鄉村旅遊的思路,遇到很多難題。”姚芳說,“在我們這裡,老百姓祖祖輩輩都在種包穀、洋芋、豆子、辣椒等,要一下子讓他們轉變觀念發展鄉村旅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木寨把農村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第一位。村裡成立了村民理事會,響起了大喇叭。走村串戶、挨家挨戶的做思想工作,去每個村民組開群眾會成為了木寨村幹部的常態。

“那段時間,晚上十一二點回家是常事。”說起當時的情景,姚芳歷歷在目。

很快,在政府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標準的推動下,木寨實現了組組通硬化路,完成90%以上連戶路、院壩硬化,並投入資金389.38萬元,完成馬白寨白族民居改造100棟、馬白河河堤治理340米,建籃球場1個、休閒廣場1個,修建沿河觀光步道420米、車行橋1座、人行橋1座、觀光吊橋1座,修復馬白古井1口,修建進山觀光步道673米、停車場1200平方米。

“木寨人的觀念轉變了,木寨發展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姚芳說。

觀念轉變帶來了發展的勁頭,村民們紛紛動了起來,環境衛生逐漸變好,村容村貌越發靚麗,社會秩序大為改觀。

2

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木寨村的嬗變,是從馬白寨組開始的。

在木寨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之時,大方縣黔之韻旅遊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呂世華領著他的團隊進入馬白寨,緊鑼密鼓地開始了鄉村休閒旅遊打造。

專題|大方縣核桃鄉木寨村踐行“塘約經驗”系列報道之一:觀念轉變了,事情就好辦多了

早年在浙江打工的呂世華,回鄉後做過建築、園林、農旅開發等項目。說起這次選擇木寨,他說:“我老家就在木寨村隔壁的達溪鎮壩子村,與木寨同飲一條水,這也是我的家鄉,能為家鄉做點事,我很欣慰,而且這裡的自然優勢很明顯,就差精心打造了。”

呂世華的項目進入馬白寨後,核桃鄉根據“千鳳還巢”的相關政策,給予呂世華大力支持。

2014年國慶節,馬白寨的游泳池開門迎客,開啟了木寨村的鄉村旅遊模式。

專題|大方縣核桃鄉木寨村踐行“塘約經驗”系列報道之一:觀念轉變了,事情就好辦多了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是摸著石頭過河。”核桃鄉黨委書記歐起燦告訴記者,“在呂世華剛剛進來的時候,村民們不願流轉土地,鄉、村幹部就挨家挨戶地做工作,流轉了130畝地,為旅遊發展開了個好頭。”

木寨村通過“政府扶持、專家指導、合作社主導、村民主體、招商引資、共同創富”的思路開始大展拳腳。

馬白寨組的村民劉光先“嗅覺靈敏”,早在2013年,木寨村黨支部提出發展鄉村旅遊之初,她家就開始裝修房子,準備開農家樂。馬白寨的鄉村旅遊宣佈營業後,劉光先家的農家樂火了。“從2014年國慶開始,起初兩個月的時間,我就賺了一萬多塊。”劉光先說。

從2014年至今,馬白寨的農家旅館、農家樂發展到12家,“靈山秀水·養生馬白”特色鄉村旅遊文化品牌逐步形成。

3

馬白寨“一馬當先”,木寨組的人們眼紅了。

2015年7月,木寨村木寨組的10多名黨員一碰頭,果斷湊了十幾萬元,開始謀劃成立合作社。

同年11月,借“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木寨鄉村旅遊開發專業合作社成立。剛退休的教師付洪忠推辭了學校的返聘邀請,加入了合作社,任合作社理事長。

專題|大方縣核桃鄉木寨村踐行“塘約經驗”系列報道之一:觀念轉變了,事情就好辦多了

同年成立的,還有木寨村非公有企業黨支部。姚芳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帶領村民發展,木寨開展“服務先鋒、育才先鋒、創業先鋒、和諧先鋒、春暉先鋒”工程創建,充分發揮黨員群眾在全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

今年以來,木寨村大力學習“塘約經驗”,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建,從幹部到群眾繼續轉變觀念,推進全村改革發展。

觀念的轉變是痛苦的,而村民們“思發展、謀出路”的意願更為強烈。理事會成員楊思明不顧家裡人的反對,把家裡房子拆了,準備建個可以容納52人的遊客中心。

“今年來不及了,我準備好好裝修,把各種基礎設施和‘配件’搞好,明年再開業。”楊思明說:“為了發展農家樂和農家旅社,還被我媽說了不少,在她老人家看來,踏踏實實種包穀才是最穩妥的,但是這種想法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在木寨發展旅遊之初,大家因為沒有看到成果,思想轉變不過來,我們就發動全村各行各業的黨員,用私人感情、私人關係去做工作,為的就是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木寨村主任鄒振軍說,“同時,只有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讓群眾說服群眾,才能把大家的積極性帶動起來,共謀發展,一起脫貧致富。”

專題|大方縣核桃鄉木寨村踐行“塘約經驗”系列報道之一:觀念轉變了,事情就好辦多了

觀念正在轉變,產業正在興起,基礎設施正在完善。在基層黨建的引領下,在全村百姓的齊力建設下,木寨不再藏於“深閨”,而是正在以一種高昂的“清涼”姿態,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個“火爐城市”來避暑休閒的遊客們。

目前,木寨村228個床位已被來自重慶市和四川省瀘州市、宜賓市的遊客所“佔據”。(馬俊龍 史開雲)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大方發佈”

畢節發佈

監 制:張培立

編 審:金明忠

編 輯:黎 榮

見習編輯:郭力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