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領跑全球,造福三湘大地

三農 環境汙染 北斗導航 湖南黑茶 三湘都市報 2017-05-22

科技創新,領跑全球,造福三湘大地

5月15日,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一批高精高效56米混凝土泵車在裝配車間即將下線。記者 田超 攝

獎勵大會上,長沙磁浮快線科技工程成套系統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北斗衛星導航研發與應用等10個科技創新項目,榮獲首屆科技創新獎,相關的研發團隊受到表彰。5月18日,湖南省科技獎勵暨創新獎勵大會召開。與往年的科技大會相比,本次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具有一個亮點,便是首次增設了省委、省政府共同表彰獎勵的獎項——科技創新獎。

而獲獎的10個項目分佈於《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確定的五個領域。其中,高端裝備製造領域4個、現代農業領域2個、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2個、人口健康領域1個、資源利用與環保領域1個。

■記者 李琪 實習生 平孟

【高端裝備製造】

多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產生聚集效應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決定著湖南全省整個產業鏈的綜合競爭力。

此次科技獎勵暨創新獎勵大會上獲獎的項目中,有四個屬於我省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領軍項目”,其中名列第一的是磁浮快線科技工程成套系統技術。

長沙火車南站到黃花機場的磁浮快線開通以後,瞬間拉近了長沙市民與黃花機場的距離。這條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線,設計最高時速為100公里,最大載客量達363人,而全程運行時間僅19分30秒。

給市民生活帶來便捷惠利的同時,長沙磁浮快線科技工程成套系統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還承載著更多的意義。這一科技成果突破了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統設計、分析、建造等關鍵技術。形成了中低速磁浮交通成套系統技術及設計、驗收相關標準規範,填補國內空白。解決了中低速磁浮橋樑、軌排及道岔建造、高精度鋪軌、測速定位等技術難題。

由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研發的中小航空發動機關鍵技術,對推動我省航空產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貢獻。該項目建立了能支撐第三代航空渦軸發動機自主研發的設計體系,為第四代及後續更先進發動機研發奠定了基礎。基於設計和製造技術的突破,我國自主研發的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玉龍”發動機才“問世”,這解決了我國武裝直升機動力受制於人的問題。

目前,項目的總產值達13.7億元,同時還帶動了省內機械、材料、電子信息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高鐵速度的“神奇”,便是由永磁牽引系統關鍵技術來實現的。目前,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等研發單位利用永磁牽引系統關鍵技術,建立了世界領先的永磁傳動系統技術、標準和產品體系,率先實現在國內高速動車組上裝車,為中國高鐵參與國際競爭贏得了先機,而核心技術已經應用到軌道交通、中央空調、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近三年實現產值10.2億元,極大地助推了“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新一代信息技術】

北斗衛星導航在多行業多領域廣泛應用

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目前已經深入滲透到交通運輸、車船監管、電力、農業、漁業、公安、林業等諸多行業和領域。

在具體的技術上,北斗一號快捕技術解決了短突發、低載噪比、大動態、隨機入站信號快速捕獲的難題,保證了系統工程立項。北斗二號衛星抗干擾技術解決了飛行試驗星遭受強幹擾、系統建設面臨停滯的瓶頸問題。北斗軍碼設計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提升了系統安全性與反利用能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精度偽距與零值測量技術解決了亞納秒級高精度時間同步難題,保證了受限條件下系統定位精度。

北斗系統這一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突破了多個世界級難題,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名賀電錶彰。

同樣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研發的高性能網絡與安全關鍵設備,不但能解決網速問題,還能一定程度保障網絡安全。據瞭解,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利用該技術研製了我國第一臺核心路由器、第一臺交換能力超過千億位的IPv6路由器以及高性能系列化網絡設備、國內第一臺2.5G、10G、40G和100G安全監管系統。為天河超級計算機提供了網絡計算環境,為國家網絡建設和網絡安全做出重大貢獻。

【現代農業】

解決溫飽還帶領農民脫貧致富

中國的雜交水稻在國際上一直享有聲譽,這項技術多年來一直在精進。獲得首屆湖南科技創新獎的,是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袁創超級稻技術有限公司負責研發的廣適性超級雜交稻新品種選育與綠色生產。

研發團隊創制我國兩系雜交稻第一大骨幹親本Y58S,所配品種連續6年居全國雜交稻種植面積第一;2014年率先實現中國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育種目標,被評為中國十大科技進展;2016年超級雜交稻百畝片多次刷新水稻高產世界紀錄;近3年累計推廣8933萬畝,新增經濟效益125億元。

由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研發的“茶資源高效生態利用關鍵技術”,創造了“安化黑茶”品牌,加速了安化國家級貧困縣脫貧致富的步伐,使湖南黑茶產業規模達到150億元;黃金茶成為我國高效生態茶業典範,推廣12萬多畝,茶農畝均收入8000多元;創立了茶葉深加工新技術體系,使茶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增值100倍以上;帶動湘西地區200多萬茶農大幅增收和精準脫貧。

【人口健康】

基因組測序技術“過濾”寶寶致病基因

面對有生育困難的夫妻,輔助生殖技術可以幫助實現生兒育女夢。但這是遠遠不夠的,能生還要“優生”,是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多年來不斷研究的方向。 該院在團隊學術帶頭人盧光琇教授、林戈研究員等專家的領導下,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成果。

2012年8月24日,全球首例接受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篩查的試管寶寶在中信湘雅出生了,出生時體重2.4公斤,經檢查後身體健康。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盧光琇教授透露,以往試管嬰兒技術中,由於無法對試管中的胚胎提前進行染色體檢查,導致植入之後流產率約為20%。而且醫院對流產樣本的研究發現,流產樣本中約49%存在染色體異常。

盧光琇教授透露,基因測序精準優生技術這項全新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方案,可以篩除全部染色體是否異常,確保植入子宮的是染色體正常的胚胎。 而出生的寶寶就不會攜帶父母身體攜帶的致病基因。

【資源利用與環保】

年安全處置的含砷廢渣5000噸

近年來,湘江流域重金屬汙染備受關注。而重金屬的治理已經關係著每個湖南人的生存環境。

目前,湘江流域重金屬汙染防治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創新開發含砷多金屬物料清潔冶金源頭減排技術及含砷危廢安全處置技術,集成創新鋅冶煉伴生鎘強化浸出與清潔回收技術,解決了冶金全流程砷、鎘分散汙染難題。

此外,還發明瞭基於微生物代謝物的重金屬廢水深度淨化劑及新工藝,首創冶煉廢汙酸氣液硫化資源化處理新工藝及裝備。

針對鉻渣堆場、鉛鋅冶煉廢渣堆場,項目也分別發明“微生物淋洗/化學深度固定聯合修復技術”、 “化學固定-植物聯合生態修復”技術。

據瞭解,該技術取得了含砷固廢治理與清潔利用技術、冶煉廢水深度淨化與回用新工藝等一批居國際領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技術推廣應用到湘江沿岸60家企業。年安全處置的含砷廢渣5000噸,年減排重金屬廢水1億立方米。工程技術為湘江流域重金屬汙染治理做出了重大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