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經濟社會實現“十三五”開門紅

三農 十三五 經濟 農村 昭通日報 2017-04-12

昭通新聞網訊(通訊員 龍定江)2016年,永善縣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和繁重艱鉅的工作任務,團結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不忘初心,搶抓機遇,苦拼實幹,主動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十三五”開門紅,群眾幸福滿滿。

經濟穩中有進。2016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74.45億元、同比增長5.8%,完成地方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8.35億元、同比增長3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6億元、同比增長12%,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57億元、同比增長48.1%,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1795元和7840元、同比分別增長8.1%和10.1%。

脫貧攻堅首戰告捷。該縣始終把脫貧攻堅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落實縣級領導掛鄉、鄉鎮和部門領導掛村、幹部包戶責任。制定精準脫貧方案,掛圖作戰,實行時間倒排、目標倒逼,列出“脫貧清單”,鎖定對象、分類施策,一張藍圖抓到底。一年來,突出精準施策、精準脫貧,緊扣安居工程、產業發展、公共設施、素質提升等重點,多渠道籌措扶貧資金11.45億元,實施3個整鄉推進、36個整村推進、42個易遷點建設,啟動產業扶貧項目14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827戶,預計實現2.22萬貧困人口脫貧。

基礎設施條件加快改善。按照年初計劃和目標,完成通鄉油路2條56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14條157.4公里,昭永公路、國道213線永善段、月亮灣大橋等項目順利推進,大永高速、縣城至水竹三漩渦公路、通用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加緊開展。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500件,解決農村人口飲水提質增效1.6萬人,一批骨幹水源工程加快建設,呈現出大板廠、營盤、雙河、天星壩、白雲水庫“五庫同建”的繁忙景象。城鄉電網改造和脫貧攻堅移動光寬帶信息化工程深入實施,完成農村電網戶表改造15081戶,有線光網覆蓋97個行政村。

產業培育持續推進。該縣把加快產業發展作為穩增長、促轉型的根本舉措,編制完成金沙江流域生態特色農業發展規劃,建成萬畝高產農作物基地10個,啟動農特產業示範基地建設3個,新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68個,新增特色產業種植5.8萬畝、提質增效4萬畝。扶持小微企業56家,啟動溪洛渡明子山景區等一批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以商貿、旅遊、物流、金融、網購等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招商引資成效明顯,簽約項目27個,實現招商引資市外到位資金27.58億元、同比增長14%。

城鄉面貌逐步改觀。全面啟動“四城同創”,縣城南部片區、西部片區、西北片區建設和東部滑坡治理穩步推進,街道改造、節點綠化、管網建設、城市亮化等工程有序實施,城區“兩違”建築和綜合秩序整治工作取得實效,縣城綜合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大興、黃華、檜溪、茂林特色集鎮改造前期工作抓緊進行,溪洛渡明子、務基青龍、大興驛馬、茂林永安、馬楠石灰窯等一批美麗宜居鄉村和民族村寨建設初見成效,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新增校舍面積6.45萬平方米,教育教學環境和質量不斷提升。啟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踐省級示範基地建設10個,文化育民、文化樂民、文化惠民氛圍更加濃厚。完成衛生項目建設33個,縣中醫醫院遷建一期工程主體基本完工,“新農合”參合率達96%。成功創建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2‰以內。城鄉低保基本達到應保盡保,“五項保險”制度全覆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兩站”移民後期扶持取得實效。

特別聲明:昭通日報社所屬媒體昭通日報、昭通新聞網、昭通日報微信公眾號(ID:hdwk2158200)、掌上昭通APP等平臺的所有內容,以及本網中特有的圖形、標誌、頁面風格、編排方式,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複製、轉載、發佈,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聯繫電話:0870-2128964 13649675885。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