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平果:蠶絲變金絲,助貧困村脫貧出列

三農 畜牧業 農業 玉米 央視網 2017-06-09

央視網消息(記者 孔華)“以前,在石頭縫裡種玉米,只夠自己家吃。今年,純收入可能達到8萬塊。”廣西平果縣坡造鎮伏琴村村民廖邊澤笑著告訴記者。

從當年只夠種糧自家吃的貧困戶到年收入趕上城裡人的“幸福人家”,改變廖家的是種桑養蠶。而支撐“廖邊澤們”脫貧的背後,則是當地政府因地制宜打造農業產業示範基地,帶動貧困戶積極參與,實現精準脫貧。

廣西平果:蠶絲變金絲,助貧困村脫貧出列

廖邊澤說,雖然養蠶辛苦,但是價格好,有錢賺心裡就高興。(孔華/圖)

位於大石山區的伏琴村山清水秀,由於地少人多,加上石漠化嚴重,村民們辛苦勞作大半年只夠一年口糧。

廖邊澤家就是這樣。

廖家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家裡最困難的時候,大女兒和小女兒都在上衛校,一個月2000多塊錢的生活費壓得廖邊澤直不起腰。以前,廖邊澤種玉米,一畝地大概收500斤,辛苦大半年,只夠一家人的口糧。

2013年,看見村裡有人養蠶賺錢,廖邊澤也開始種桑養蠶。從一開始的三五畝到去年的十畝,種桑養蠶的效益逐漸顯現。去年,廖邊澤家養蠶純收入達到了5萬元,加上大女兒畢業參加工作,廖家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今年,廖邊澤又租了5畝地,把桑園擴大到15畝。

廖家的一間蠶室裡,密密麻麻的蠶寶寶正在吞食桑葉。廖邊澤剛賣了第三批蠶繭,收入1萬多塊。今年蠶繭價格高,每斤收購價26元,照這個行情,廖邊澤家今年養蠶的純收入有望達到8萬元。

“家裡養了三頭牛,政府補貼了4500塊,我用這4500塊錢買了三輪車,直接用三輪車運桑葉比我腳力快多了,人也輕鬆多了;政府還幫我貸款5萬元,擴大了桑田和養蠶規模。”廖邊澤家是典型的因學致貧的家庭,享受到當地諸多扶貧政策。

廣西平果:蠶絲變金絲,助貧困村脫貧出列

基地帶動全鎮貧困戶參與種桑養蠶。(孔華/圖)

為了吸引、幫助更多的貧困戶像廖邊澤這樣種桑養蠶,當地政府引進兩家企業投資700萬元,在伏琴村建200畝桑蠶產業示範基地。

廖邊澤養的蠶就是在基地買的,蠶繭也不用賣出去,直接賣給基地。

“通過種桑養蠶,農民一畝地的收入大概在5000塊錢左右。現在,我們正在積極發展果桑,桑果一年能為一畝地增收5000元左右。”伏琴村桑蠶基地負責人韓翼飛介紹,公司正在打造種植、養殖、收購、加工全產業鏈,力爭帶動參與的農戶戶均年收入達5萬元以上。

“小蠶蟻很難養,基地通過建設小蠶共育室、大蠶養殖室,將蠶養大後,交(賣)給農戶養,這樣成活率就高,大大降低了農戶養蠶的風險。”坡造鎮鎮長李英介紹,隨著這幾年蠶繭價格穩中有升,貧困戶種桑養蠶的積極性都很高,加上示範基地的引領帶動,全鎮很多貧困戶都開始種桑養蠶或者到基地打工。目前,全鎮已發展桑園15000多畝,貧困戶參與率達80%。去年,全鎮共有1093人脫貧,其中70%至80%都是貧困村伏琴“摘帽”脫貧的人口。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平果縣委書記黃志願介紹,2011年,平果縣摘掉了國家貧困縣的“帽子”,但是“脫帽”並不等於完全“脫貧”,目前,該縣還有44個貧困村37401人的貧困人口。通過各項扶貧措施,2016年,全縣共10個貧困村、13572人脫貧出列。為了鞏固脫貧成果,帶動其他貧困戶脫貧,平果縣將致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與脫貧攻堅有效結合,加快全縣脫貧致富步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