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產業扶貧新模式 幫扶養蜂摘“窮帽”

三農 農民 畜牧業 投資 南海網 2017-07-18

幫扶養蜂摘“窮帽”,樹立脫貧榜樣,鼓勵參股分紅……

臨高產業扶貧新模式為脫貧增動力

■ 海南日報記者 程範淦 羅安明 特約記者 吳孝俊

“這200箱蜜蜂,今年已經割蜜近1000斤,穩賺10萬元以上。”今天,臨高縣和舍鎮新風村委會高龍村村民柯吉全高興地說,感謝政府幫助他發展養蜜蜂產業,實現脫貧並走上致富道路。

今年以來,臨高縣創新產業扶貧模式,激發貧困戶主動脫貧的參與意識和內生動力,提升貧困戶的“精氣神”,改變了一批批貧困戶的生活。

責任人注力貧困戶

2016年初,柯吉全成了村裡的貧困戶。“真的很臉紅,我已經很努力了,怎麼就無法擺脫貧困?”柯吉全不停地問自己。

去年6月,幫扶責任人、臨高縣財政局國庫支付局工作人員鍾虔以及和舍鎮工作人員來到柯吉全的家裡,幫他一起分析致貧原因,尋找解決辦法。“柯吉全很勤勞,脫貧致富的願望強烈。”鍾虔說,在調查過程中還了解到柯吉全懂得養蜜蜂,並且養有3箱蜜蜂,但由於缺乏資金、市場意識不強等原因,沒有走上規模化的養蜂道路。

雖然柯吉全有脫貧的內在動力,但如果一直找不到好門路,這種動力也會受挫、衰減。於是,鍾虔協調有關部門提供了3.6萬元幫扶資金,柯吉全自己再貸款2萬元,用於擴大蜜蜂養殖。很快,柯吉全的蜜蜂從3箱變成了72箱,今年又變成了200箱。

“今年清明過後,收穫了1000多斤蜂蜜,現在已經賣出去500多斤,收入6萬多元。”柯吉全說,如果全部銷完,收入應該有12萬元以上。“我對此有信心,明年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收上三四千斤,賺更多的錢。”柯吉全樂呵呵地說,如今自己已完全脫貧,目前正在辦理退出手續。

脫貧戶激發貧困戶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他不僅自己脫貧致富,還被選為隆道村農民養鵝專業合作社社長,正在帶領78戶貧困戶脫貧致富。這令人驚歎的故事就是臨高縣調樓鎮隆道村村民曾揚的脫貧經歷。

記者走訪時,曾揚正在與隆道村第一書記鍾文鷗討論養鵝合作社的事宜。“考慮到資金週轉、給貧困戶更多分紅等因素,今年你就留3.5%的鵝當種苗,其餘全部賣出去。”鍾文鷗建議。

曾揚拿出隨身帶的計算器:2000只鵝,成活率90%,每隻200元,可以收入36萬元,除去10萬元成本,有26萬元可以分紅,每戶貧困戶年終可以分到近3400元……

“社長要努力帶領我們脫貧致富啊!我們相信你!”曾揚身邊幾位貧困戶笑呵呵地說。“我們一定可以脫貧致富的!”曾揚信心滿滿。

“曾揚的這種拼勁對其他貧困戶產生了很大的激勵作用!”隆道村黨支部書記曾建師說。

新產業帶動貧困戶

“這家公司實力強,我會過上好日子的。”調樓鎮居民王昌獲說,在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的幫扶下,他參股深水網箱養殖,今年脫貧有望。

今年5月,臨高採取“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將貧困戶的產業扶貧資金委託給海豐公司運營,海豐公司按每年固定分紅的方式給貧困戶支付投資款收益。目前,全縣已有9個鎮的1747戶貧困戶7668人將4417.84萬元“股金”注入海豐公司,每年投資收益款由海豐公司直接匯入各個貧困戶的賬戶。

今年以來,臨高縣發展出深水網箱養殖、千畝鳳梨基地、天地人、道灶村馬嫋海鴨養殖、布佛村果子狸養殖、羅忱村富康竹狸養殖六大項目,採取“貧困戶以產業扶持資金入股”“政府+農行+公司+合作社+農民”“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變“輸血”為“造血”,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本報臨城7月15日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