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進行時|就因為這麼做了 畢節南北兩個貓場鎮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農 農村 玉米 獼猴桃 畢節發佈 畢節發佈 2017-09-17
深化改革進行時|就因為這麼做了 畢節南北兩個貓場鎮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畢節市的大方縣和織金縣,都有一個鄉鎮叫做“貓場”。它們一個在北,一個在南。或許,貓的這種“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特點最能詮釋發生在這兩個地方產業發展方面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故事,也最能代表畢節市長期生活在大山深處的人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期望。

9月11日,記者在織金縣貓場鎮川硐村村委會主任(同時也是當地致富帶頭人)王鴻的獼猴桃基地看到,3300畝長勢良好的獼猴桃在一個個“T”字型的水泥柱子支架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子。王鴻自豪地說:“再過半個月,這些獼猴桃就成熟了,畝產3000斤左右,純收入可達每畝近萬元。”

深化改革進行時|就因為這麼做了 畢節南北兩個貓場鎮發生了巨大變化

“放在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個月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就很高興了。”王鴻指著滿山遍野的獼猴桃說。以前川硐村的農民都是種植玉米、洋芋,如果遇上乾旱洪澇,大部分人家都要借糧食吃。面對這樣困難的生活情況,王鴻萌生了種植經果林的想法。隨後,他多次實地考察和比較,覺得川硐村海拔高度在1400米左右,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土壤未受汙染,很少出現低溫凍害和冰雹等災害天氣,特別適合獼猴桃生長。

2013年,王鴻引進“貴長”獼猴桃種植技術,投資70多萬元,並流轉了2700畝土地,率先建立起獼猴桃種植示範基地。隨後他挨家挨戶動員村民,成功說服10餘戶參與種植。

眼看到了獼猴桃豐收的季節,一顆顆毛絨絨的獼猴桃掛滿枝頭,村民對王鴻的設計充滿了信心,剛開始持有觀望態度的村民紛紛入股,參與種植獼猴桃,可是仍然有群眾不願意放棄種玉米,陳德遠就是其中一個。

深化改革進行時|就因為這麼做了 畢節南北兩個貓場鎮發生了巨大變化

說到陳德遠,王鴻是哭笑不得。因為陳德遠覺得,種植獼猴桃不保險,萬一天災人禍虧本,他連包穀飯也吃不上,於是他一直守護著他的莊稼地。為了讓他種植獼猴桃,王鴻連續跑了5次,陳德遠都不答應。2016年,獼猴桃喜獲豐收,種植獼猴桃的老百姓得到了豐厚的利潤,看到村民一個個拿著一沓沓厚厚的鈔票,陳德遠這下坐不住了,他趕緊找到王鴻:“我要入股,參與分紅。”王鴻拍著他的肩膀,“你看你,怎麼勸都不聽,現在看到好處了吧。”考慮到陳德遠家庭比較困難,王鴻預先賒了10餘畝地的獼猴桃樹苗給他,看到獼猴桃樹苗一天天長大,陳德遠的臉上樂開了花。

王鴻給記者算起了一筆賬:“目前種植的3300畝獼猴桃,在基地就業人數達到60人以上,人均每月務工收入1800元以上。有時候人手不夠,我還得從其他村找人來幫忙,每個月發出去的工資達到14萬元以上,普遍村民都嚐到了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甜頭。”

下一步,王鴻打算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和拓展產業鏈,將基地面積擴大至5000畝,品種以獼猴桃為主,以李子、櫻桃、板栗、楊梅等為輔,並租用閒置土地,種植生薑,羊肚菌等作物,使川硐村的經濟多樣化發展。同時,修建獼猴桃加工廠,通過對獼猴桃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帶動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使川硐村另外上萬畝低產值的土地產生以往十倍以上的經濟效益。

和這個故事相似的,是發生在大方縣貓場鎮箐口村的故事。

深化改革進行時|就因為這麼做了 畢節南北兩個貓場鎮發生了巨大變化

2017年3月2日,貴州西團動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大方縣貓場鎮箐口村第一位大學畢業生張凌,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邀請及箐口群眾的推薦下,回鄉報名參加村委會主任並被高票當選。上任以後,張凌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徹底扭轉了該村昔日暮氣沉沉的局面。針對該村經濟困乏、觀念陳舊的實際,張凌決定以發展產業為突破口,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繼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而做好這一點,張凌是胸有成竹的。

2014年春天,張凌萌發了種植獼猴桃的念頭,並回家與伯父張青松商量,準備讓張青松一起發展。結果不僅沒有得到伯父的支持,反而還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張青松說:“么,你的這個想法好是好,但我們這裡連種包穀都沒什麼保障,種獼猴桃咋個搞得成哦?你還是好好去打理你的公司,不要把錢拿來這裡打水漂。”

“伯伯,我不敢向你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我們可以先試種嘛,如果種成功了,明年我們就大面積的鋪開種。如果你還是擔心,乾脆就把土地流轉給我,我來幹,怎麼樣?” 張凌帶著試探的語氣問道。

深化改革進行時|就因為這麼做了 畢節南北兩個貓場鎮發生了巨大變化

“不行不行!我就靠那點土地來生活,把它給你了,我的生活咋辦?”張青松反問道。

“伯伯,如果我們成功了,就能保證讓你一輩子生活無憂!”

可任憑張凌怎麼解釋,張青松依然不願意入股。時隔幾年,張青松看到張凌之前種下的獼猴桃大見成效,收入是種包穀的十幾倍,便開始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感到後悔。“要是當時聽他的話,現在怕都開始掛果了哦!”他懊悔地說。

在張凌的帶領下,如今的箐口村各項產業蓬勃發展,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記者手記

產業扶貧是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貧困農戶增收致富的關鍵。一位鄉鎮書記曾經感慨地告訴記者:“產業扶貧說起容易做起難。我們都在發動老百姓調整產業結構,但他們似乎種包穀種出了感情,不太聽得進我們的建議而一意孤行。”應該說,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但“人往利邊行”,只要有了更好的產業,相信老百姓是會爭相參與的。如何做到產業扶貧,筆者認為除了有好政策的支持外,全市各地農村還需進一步改變群眾傳統的種植觀念,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推廣塘約經驗,充分發揮立足基層整合資源的致富帶頭人示範帶頭作用,積極發展和壯大效益好、收入高、符合政策引領的產業,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讓綠水青山變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金山銀山。(文/劉燎 朱顚雲 郭勇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畢節發佈

監製:張培立

編審:金明忠

責編:黎榮

編輯:張河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