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農業左牽企業右系民,施甸縣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推脫貧

三農 合作社 農村 農業 保山日報 保山日報 2017-09-06

實現“農業規模化”,需要連片集中的土地和服務產業的勞動力。而脫貧攻堅,需要通過發展產業,使群眾實現長期穩定就業增收。近年來,施甸縣以龍頭企業為帶動,以合作組織為紐帶,以基地建設為基礎,一手抓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一手抓建檔立卡戶脫貧發展,實施“市場+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五位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經營主體輻射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新路,獲得了經營主體得到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建檔立卡戶實現增收的多贏效應。

啟示一:

企業帶動是關鍵

圍繞“農業規模化”,施甸縣以龍頭企業、產業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為帶動,採取土地出租、股份合作及“託管”等方式,重點推進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藥材、林下養殖等產業,先後引進萬家歡、德青源、澤元藻業、長隆生物等12家龍頭企業,創新產業脫貧聯動機制,最大限度擴大產業脫貧覆蓋面。

萬家歡集團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將萬畝特色水果觀光基地劃分為若干個單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採取“零成本”“認領”的方式給予扶持,帶動498戶建檔立卡戶通過獲得管理費和提成,實現戶均增收4萬元。德青源公司採取“政府扶持、公司幫扶、農戶入股分紅”的模式帶動2000戶建檔立卡戶每年人均增收3100元。藍心科技、京甸農業、康宏農業等企業,在幫助建檔立卡戶“零成本”種植基礎上,採取“統一種植標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銷售”模式,帶動627戶建檔立卡戶均增收3萬元。

在企業的帶動下,全縣規模流轉土地4.4萬畝,種植蔬菜8.7萬畝、水果4.4萬畝,8700餘戶建檔立卡戶獲得了入股分紅、土地租金、打工三份收入。

貧困戶增收的同時,企業、合作社也得到發展壯大。目前,施甸縣相繼建成大山熱帶水果基地、藍心科技蔬菜種植基地等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產業園,培育發展省級重點龍頭企業5個、市級龍頭企業1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295個。2016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3億元,同比增7%。

記者點評:龍頭企業的進駐和發展,為施甸縣農業產業發展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活力。它不僅促進了農業產業向區域化、規模化和特色化發展,使得主要農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業特色日益凸顯,並且在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增收的過程中,企業生產專業化、標準化的要求,勢必對農業科技的推廣,農民素質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啟示二:

農戶自主是根本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施甸縣因地制宜、因村施計,通過建立專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園、養殖小區等,突出經營主體、種養大戶的輻射帶動作用,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農民主體、龍頭舞動、協會組織、金融支持”的產業脫貧路子,有效地發揮了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了他們脫貧致富的主動性、積極性。

施甸縣擺榔鄉在建設尖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時,同步配套建設3個種養殖小區,目的是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及產業基礎,發動搬遷戶入駐種養殖小區,組建專業合作社,共同發展種養業增收脫貧。依託2000萬定向扶貧貸款,擺榔鄉扶持搬遷戶發展豬、牛、羊、雞等養殖業和食用菌、林果等種植業。建檔立卡戶的覆蓋率達61.54%。目前,安置點的41戶建檔立卡戶中有8戶加入蔬菜小區種植蔬菜,戶均增收8000元。23戶建檔立卡戶進入養殖小區,養殖雞、豬、牛等,戶均增收4000元。16戶依託合作社,戶均增收4000元。還有一些貧困戶加入了建立在龍頭企業產業鏈上的專業合作社,通過進入統一的“建管售”體系,實現了穩定就業增收。據統計,有12戶建檔立卡戶入駐大本事“認領”種植食用菌,戶均增收3.6萬元。8戶建檔立卡戶依託萬家歡種植園區,種植蘋果、藍莓、軟籽石榴等,戶均增收3000元。“以前,村民養豬養雞為過年。如今,政府給予扶貧貸款的支持,還幫建立種養殖小區,成立了合作社,群眾發展種植、養殖業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很高啊!”尖山村村支書戴志全說道。

根據產業脫貧分佈圖,2016年至2018年,施甸縣實施“三個一百”產業脫貧工程,即在全縣137個村(社區)中每個村(社區)至少各新建1個專業合作社、林下種養殖園區和養殖小區,分別帶動20戶以上建檔立卡戶。構建“小戶變大戶、大戶變園區、園區變實體、實體變企業”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全縣新建種養殖園區44個、養殖小區50個、新成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36個,帶動2317戶建檔立卡戶戶均增收1萬餘元。

記者點評:農戶是農業產業化的主體,只有在尊重農民意願,保障農民生產自主性的前提下,通過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新型經營共同體,把一家一戶的生產資料聚集起來,把每個生產環節連接起來,減少群眾投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市場風險,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農民群眾願意幹、幹得了、幹得好,才能實現農戶因地制宜的脫貧發展。

啟示三:

政府服務是助推

7月,位於擺榔鄉與姚關鎮的中業公司小白龍產業發展基地連片種植的1000畝美國藍莓正值盛果期。每天都有上百名農民在田地裡採收、分裝藍莓。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在這些務工的農民中,大約有40%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把貧困戶吸納到產業鏈上,既解決了基地需要勞動力的問題,還幫助他們實現就業脫貧,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其實,就公司而言,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致富不只是一舉兩得,“政府也給予了公司很多扶持。水、電、路全是政府投入修建的。並且按政府控股51%,企業控股49%的方式,解決了公司後續資金投入難的問題。不僅如此,市裡還把企業列入十個萬畝規模示範區之一,給予了2000萬元資金扶持。”公司負責人的話裡滿是感激。

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施甸縣在推進農業規模化過程中,始終在服務上、政策上有針對性地給予企業最大支持。在水、電、路等設施建設方面,積極整合資金,為基地或園區建設及發展奠定基礎;在土地流轉方面,廣大縣鄉村領導幹部深入群眾開展工作,保證了企業生產建設用地,為群眾增收找到了路子;在資金投入方面,成立農業開發公司,按照“51+49”的模式進行融資,盡力為企業解決後續資金投入難的問題同,並且為使龍頭企業規模得以迅速擴大,施甸縣通過項目整合一點、企業投入一點、農戶自籌一點以及政府補助一點的方式,不斷加大扶持投入。加之,通過引導發展合同農業、建立專業合作組織等多種形式,引導農業產業化經營利益主體之間逐步形成“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營共同體,部分龍頭企業初步確立了與市場和當地實際相適應的產業化組織形式和利益聯結機制,企業(合作社)得到進一步壯大,農民增收也有了保障。

記者點評:在產業脫貧的過程中,政府起到的是橋樑和助推器的作用,它一頭繫著經營主體,一頭牽著貧困戶。只有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在政策上、服務上、資金上對經營主體進行扶持,幫助他們做大做強,農民脫貧的根基才打得牢。對於群眾,政府只有通過引導和扶持,將貧困戶吸納到產業鏈上,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促使他們與經營主體結成利益共同體,脫貧致富才有靠。

記者 王曼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