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乳腺癌發生在醫學僧的家庭……

乳腺癌 癌症 腫瘤 卵巢囊腫 健康 醫學界腫瘤頻道 2018-11-28
當乳腺癌發生在醫學僧的家庭……

來源丨 醫科院腫瘤醫院王靖醫生

作為一個醫學生,大家都會覺得你是學醫的,你懂的多,當你的家裡有人得了乳腺癌時,你肯定會處理的好。

然而,並不是。

我雖然是在北京求學多年的醫學博士生,但所學專業非乳腺外科。茫然、慌亂、崩潰、冷靜、樂觀……這些我也都經歷過。

學醫多年的我也無法冷靜

去年剛剛過完年,媽媽查出是乳腺癌。我的媽媽作為“談癌色變”的普通民眾之一,一直很抗拒檢查身上的腫塊。

外公是因為食管癌去世,對於一個略有知識的文青媽媽來說,她知道自己患腫瘤的遺傳機率會大一些,所以從12年到17年,一直拒絕去醫院檢查自己左乳房的腫塊,任其從芝麻大小長到兩個一元硬幣的大小。期間,我催過媽媽無數次讓她去醫院做檢查,媽媽卻總是拿各種理由給我打馬虎眼,諸如“這個腫塊變小了、這個東西摸著邊界挺清楚的、我去看了醫生說沒什麼事” ……

直到去年無意間我親手摸到那個大腫塊,在年初七強行帶媽媽去了縣醫院做檢查。對於這個直徑4釐米的腫塊,縣醫院的超聲看了很久,報出的結果極其不好,像“邊界不清、細胞結構紊亂,血流豐富”之類的話,讓我覺得這是絕對的癌症晚期。

拿到超聲報告單的時候我瞬間奔潰大哭,媽媽對著眼淚嘩嘩的我,安慰我不要哭,後來甚至冷靜地跟我講如果她不在了,我和爸爸該怎麼過。

我知道自己最開始的表現很糟糕,這個時候其實最應該給媽媽信心。學醫多年,我也知道對這類女性高發常見病,並不應該談癌色變。可是隻有親身經歷才會發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什麼冷靜什麼鎮定,真的真的真的很難做得到。

我知道做手術是必然的,後來就把媽媽的超聲單發給了認識的腫瘤醫院的師兄看,師兄告訴我縣醫院的超聲不一定準,去市醫院看,而且做手術的時候市級醫院的病理看的準。我糾結要不要帶媽媽來北京做手術,師兄告訴我乳腺癌現在算是高發病了,市級醫院就可以把手術做的很好。

不幸之中的萬幸

我聽了師兄建議,媽媽最後在某三線城市的人民醫院做的手術,那是她的家鄉,外婆、姨媽和舅舅也都在的城市,照顧媽媽確實很方便。而且市醫院的超聲結果和縣醫院的結果相差很大:“邊界清、細胞排列整齊……”。這讓我略微放寬心。

儘管私下裡有偷偷哭了幾次,但我在媽媽面前絕對強迫自己要冷靜,鼓勵她,讓她有信心,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在媽媽手術前和她一起玩起了搞怪的自拍。

萬幸最後的病理結果是黏液癌合併導管內癌,醫生給出治療方案是抗刺激素治療,服用他莫昔芬,定期複查(市醫院的病理結果其實相當準確,後來把病理片子借出來去協和醫院病理科複核,診斷結果一模一樣)。

知道病理結果後,我瘋狂的讀了關於乳腺黏液癌的各種文獻,多到我覺得自己可以寫一篇綜述了。

雖然我把乳腺黏液癌的大部分綜述研究進展都看了,知道作為懶癌的黏液癌預後很好,導管內癌是原位癌,可還是忍不住想如果發生轉移那又該怎麼辦。不過愛哭鼻子的我終於不哭了。

在經歷過很多次守夜、替媽媽擠胸腔引流管之後,突然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以前覺得被父母呵護是理所當然,幡然醒悟總有一天自己也要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因為自己已經是可以在各種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的成年人了。

媽媽依然很美麗,疾病你別傷害她

媽媽做完手術,我耐心的開導她、陪她聊天看電視劇。媽媽也算是一個略有知識的文青,她的焦慮和大部分家庭有一樣的表現——“手機搜索”。

媽媽在做完手術後甚至可以背出乳腺癌影像BI-RADS分級標準和對應的意義(一個我都背不下來的東西)。她信誓旦旦地跟我說,“你看我的報告單上寫的分級是4A,還有3%-8%的惡變可能呢,怎麼辦呢?”

說真的,最開始那一瞬間我無言以對,“那個只是影像報告啦,當然不能說的那麼絕對了,那個病理報告才是最可靠的啦,你的病理分型很好啦,你看你都不用像隔壁床的阿姨一樣化療和生物靶向治療”。

我解釋的極其蒼白,因為關於預後,沒有度過五年的危險期,所有的事情確實不敢說的絕對。媽媽對我的話半信半疑,但看著同病房的阿姨因為化療不停的嘔吐、掉頭髮,她終於也相信自己的病情真的沒有那麼嚴重。

媽媽是個愛美的人,雖然她50歲了,雖然有義乳,她還是很介意自己的左乳房全切了。無論我怎麼寬慰、怎麼誇她美,她心裡總有些糾結,直到某次換藥她無意看到沒有裝義乳的保乳術後的乳房,直到我帶她在北京玩、拍各種美美的照片,她終於意識到自己即便沒有左側乳房,她一樣可以很美、很年輕。

媽媽的這次患病,讓我深深理解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所謂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我長大,你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感謝在最無助的時候給我建議的師兄;感謝在最茫然的時候給我鼓勵的好朋友陽仔、大神、楠姐;感謝在最艱難的時候幫我一起照顧媽媽的姨媽。

媽媽複查的依從性一直很好,每四個月就去醫院檢查。前幾次複查結果一直很好,可是前天的複查提示“右肺下葉小結節”、“子宮多發性肌瘤”、“左卵巢囊腫”,醫生說那個結節像炎性小結節,堅持吃藥,定期隨訪即可。這次媽媽沒有了焦慮,她相信醫生,堅信好好治療,乳腺癌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坎。還真是,就像上次在公眾號看到的那句話,“對待疾病有如水滴,不急不緩,不驕不躁,終能水滴石穿”

願大家共勉。

某醫學僧

2018.08.09於北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