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儒釋道這三家的學問絕了'

"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高境界是“放得下”,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只要我們修煉的好,我們的人生就會呈現美好的狀態。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不少哲理和宗教學說,但最後流傳下來,沒有被時間磨滅的只有這三家,具體儒釋道做到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的呢?一起來跟隨哲學詩畫進入。

一,道家的想得開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道德經》

"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高境界是“放得下”,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只要我們修煉的好,我們的人生就會呈現美好的狀態。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不少哲理和宗教學說,但最後流傳下來,沒有被時間磨滅的只有這三家,具體儒釋道做到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的呢?一起來跟隨哲學詩畫進入。

一,道家的想得開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道德經》

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儒釋道這三家的學問絕了

道家在人生理想上追求超世,講究自然無為,清心寡慾,要求心明大道、眼觀天地、冷眼看破。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凡事想得開,無欲則剛。

什麼是想得開?且看這個道字,走之旁加一個“首”字,也就是腦袋走或者走腦袋。腦袋走就是動腦子,儘量透徹走腦袋就是依胸中透徹而行,盡到順應規律。合起來,就是要明道,並依道而行。這種智慧,就是想得開。

如何才能想得開?哲學大師馮友蘭曾提出人生有四境界,其中最高那層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想得開的精華所在。人生的四種境界分別為:

1,自然境界

有些人做事,可能只能順著他的自然本能或社會風俗習慣,而對所做之事並不明白或不太明白,這種自然並非道家所說的自然,而只是一種盲目、跟從和原始的隨大流狀態,那種人雲亦云隨波逐流的人就屬此種。

2,功利境界

有些人為了利己和功名的誘惑會去主動思考和做事,雖然未必會不道德,但是肯定是趨於功利目的,而且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地步。

3,道德境界

有的人,已經超越了自身,考慮自身的同時開始考慮他人,譬如為了道義、公益、眾生福祉而去做事。他們的眼界已經由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投向了世間,胸中氣象和站立的高度已經抵達了人類的精神層次。

4,天地境界

當一個人的視野放到了整個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萬物根本,他就抵達了天人合一,實現了人與天地的完美融合。這時他就不需要動腦子了,因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腦子,已經世事洞明,就像電腦連接到了互聯網,可以做到四通八達。這種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想的越開。想開到什麼程度,則取決於人的視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平日生活裡,人處平地,到處都會遮眼阻路,還有各種慾望纏身;人登頂峰,世間便能一覽通透。這就是想得開的祕密——眼界大了,心就寬了;站的高了,事就小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想不開,往往就是畫地為牢、作繭自縛。所以,我們的眼界、思維和精神境界要往高處走,往大處想,凡是想得開,就會得快樂,就會自在恬淡,也就具備了從容應對世間事的能力。

二,儒家的拿得起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

"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高境界是“放得下”,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只要我們修煉的好,我們的人生就會呈現美好的狀態。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不少哲理和宗教學說,但最後流傳下來,沒有被時間磨滅的只有這三家,具體儒釋道做到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的呢?一起來跟隨哲學詩畫進入。

一,道家的想得開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道德經》

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儒釋道這三家的學問絕了

道家在人生理想上追求超世,講究自然無為,清心寡慾,要求心明大道、眼觀天地、冷眼看破。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凡事想得開,無欲則剛。

什麼是想得開?且看這個道字,走之旁加一個“首”字,也就是腦袋走或者走腦袋。腦袋走就是動腦子,儘量透徹走腦袋就是依胸中透徹而行,盡到順應規律。合起來,就是要明道,並依道而行。這種智慧,就是想得開。

如何才能想得開?哲學大師馮友蘭曾提出人生有四境界,其中最高那層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想得開的精華所在。人生的四種境界分別為:

1,自然境界

有些人做事,可能只能順著他的自然本能或社會風俗習慣,而對所做之事並不明白或不太明白,這種自然並非道家所說的自然,而只是一種盲目、跟從和原始的隨大流狀態,那種人雲亦云隨波逐流的人就屬此種。

2,功利境界

有些人為了利己和功名的誘惑會去主動思考和做事,雖然未必會不道德,但是肯定是趨於功利目的,而且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地步。

3,道德境界

有的人,已經超越了自身,考慮自身的同時開始考慮他人,譬如為了道義、公益、眾生福祉而去做事。他們的眼界已經由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投向了世間,胸中氣象和站立的高度已經抵達了人類的精神層次。

4,天地境界

當一個人的視野放到了整個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萬物根本,他就抵達了天人合一,實現了人與天地的完美融合。這時他就不需要動腦子了,因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腦子,已經世事洞明,就像電腦連接到了互聯網,可以做到四通八達。這種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想的越開。想開到什麼程度,則取決於人的視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平日生活裡,人處平地,到處都會遮眼阻路,還有各種慾望纏身;人登頂峰,世間便能一覽通透。這就是想得開的祕密——眼界大了,心就寬了;站的高了,事就小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想不開,往往就是畫地為牢、作繭自縛。所以,我們的眼界、思維和精神境界要往高處走,往大處想,凡是想得開,就會得快樂,就會自在恬淡,也就具備了從容應對世間事的能力。

二,儒家的拿得起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

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儒釋道這三家的學問絕了

儒家追求入世,講究奮發有為,努力做事,勇於擔當,意志堅定。用現在的話就是拿得起,為人民多謀福利。

什麼是拿得起呢?這個“儒”字是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需,合起來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種物質和精神需求,滿足這些需求就需要去努力獲得,通過自己的能力和德行去爭取,只要我們拿到了,拿對了,就是拿得起。

如何才能拿得起?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須經過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就是儒家的三種精神,分別為:

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登上了高樓,遠眺天際,這正是人生躊躇滿志、志存高遠的年齡,我們抱有一腔抱負和滿腔熱血,開始為人生謀劃,開始高瞻遠矚,奮力拼搏。志向決定方向,格局決定高度;立大志得中志,立小志不得志。小溪只能入湖,大河才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擴胸中格局。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任何事情只有去做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成就越大,需要付出的越多,需要經受的磨難和考驗在程度上越厲害。這個世界,從來都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沒有聽說過哪個“坐享其成,天生就富”的。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自己對得住自己,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個道理。

3,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歷經磨難,榮辱,沉浮,我們的心智逐漸成熟,我們成長和提高了很多,行至人生最後發現,一切都是豁然開朗,水到渠成。但是這個過程,蘊含一個道理,即蘇軾說的“厚積而薄發”,只有在經驗、德性、技能等方面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薄發,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厚積,然後薄發。

以上三重境界就是儒家的拿得起的完整路徑,也是入世成就偉業的必需之過程。

三,佛家的放得下

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金剛經》

"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高境界是“放得下”,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只要我們修煉的好,我們的人生就會呈現美好的狀態。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不少哲理和宗教學說,但最後流傳下來,沒有被時間磨滅的只有這三家,具體儒釋道做到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的呢?一起來跟隨哲學詩畫進入。

一,道家的想得開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道德經》

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儒釋道這三家的學問絕了

道家在人生理想上追求超世,講究自然無為,清心寡慾,要求心明大道、眼觀天地、冷眼看破。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凡事想得開,無欲則剛。

什麼是想得開?且看這個道字,走之旁加一個“首”字,也就是腦袋走或者走腦袋。腦袋走就是動腦子,儘量透徹走腦袋就是依胸中透徹而行,盡到順應規律。合起來,就是要明道,並依道而行。這種智慧,就是想得開。

如何才能想得開?哲學大師馮友蘭曾提出人生有四境界,其中最高那層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想得開的精華所在。人生的四種境界分別為:

1,自然境界

有些人做事,可能只能順著他的自然本能或社會風俗習慣,而對所做之事並不明白或不太明白,這種自然並非道家所說的自然,而只是一種盲目、跟從和原始的隨大流狀態,那種人雲亦云隨波逐流的人就屬此種。

2,功利境界

有些人為了利己和功名的誘惑會去主動思考和做事,雖然未必會不道德,但是肯定是趨於功利目的,而且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地步。

3,道德境界

有的人,已經超越了自身,考慮自身的同時開始考慮他人,譬如為了道義、公益、眾生福祉而去做事。他們的眼界已經由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投向了世間,胸中氣象和站立的高度已經抵達了人類的精神層次。

4,天地境界

當一個人的視野放到了整個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萬物根本,他就抵達了天人合一,實現了人與天地的完美融合。這時他就不需要動腦子了,因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腦子,已經世事洞明,就像電腦連接到了互聯網,可以做到四通八達。這種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想的越開。想開到什麼程度,則取決於人的視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平日生活裡,人處平地,到處都會遮眼阻路,還有各種慾望纏身;人登頂峰,世間便能一覽通透。這就是想得開的祕密——眼界大了,心就寬了;站的高了,事就小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想不開,往往就是畫地為牢、作繭自縛。所以,我們的眼界、思維和精神境界要往高處走,往大處想,凡是想得開,就會得快樂,就會自在恬淡,也就具備了從容應對世間事的能力。

二,儒家的拿得起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

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儒釋道這三家的學問絕了

儒家追求入世,講究奮發有為,努力做事,勇於擔當,意志堅定。用現在的話就是拿得起,為人民多謀福利。

什麼是拿得起呢?這個“儒”字是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需,合起來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種物質和精神需求,滿足這些需求就需要去努力獲得,通過自己的能力和德行去爭取,只要我們拿到了,拿對了,就是拿得起。

如何才能拿得起?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須經過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就是儒家的三種精神,分別為:

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登上了高樓,遠眺天際,這正是人生躊躇滿志、志存高遠的年齡,我們抱有一腔抱負和滿腔熱血,開始為人生謀劃,開始高瞻遠矚,奮力拼搏。志向決定方向,格局決定高度;立大志得中志,立小志不得志。小溪只能入湖,大河才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擴胸中格局。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任何事情只有去做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成就越大,需要付出的越多,需要經受的磨難和考驗在程度上越厲害。這個世界,從來都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沒有聽說過哪個“坐享其成,天生就富”的。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自己對得住自己,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個道理。

3,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歷經磨難,榮辱,沉浮,我們的心智逐漸成熟,我們成長和提高了很多,行至人生最後發現,一切都是豁然開朗,水到渠成。但是這個過程,蘊含一個道理,即蘇軾說的“厚積而薄發”,只有在經驗、德性、技能等方面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薄發,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厚積,然後薄發。

以上三重境界就是儒家的拿得起的完整路徑,也是入世成就偉業的必需之過程。

三,佛家的放得下

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金剛經》

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儒釋道這三家的學問絕了

佛家追求出世,講究清淨無慾,要求能看到《金剛經》所言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做到《心經》所言的“照見五蘊皆空”。概括為三個字,即放得下。

什麼是放得下?且看這個“佛”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來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無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擺脫私心的困縛。人就是因為不懂得拒絕,才造出了很多煩惱和痛苦。放下慾望,超脫對外物的追逐,求得解脫,這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禪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參禪的三境界,分別為: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時,心思是簡單的,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別人說什麼就相信什麼。這樣看待世界當然是簡單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時,正是因為簡單而不放在心上,於是不受其困擾,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這種心境太脆騧,容易被現實擊碎,缺乏深意和抵擋力。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不長壽、惡人活千年。這時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懷疑的,警惕的,複雜的。於是人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容易變得爭強好勝、與人比較、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滿足的一天。因此性格就會容易變得過激,之後看什麼都不是那麼回事。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困在這一階段,糾結、掙扎、痛苦,但同時,這也正是頓悟的契機。因為看到了,才能走出來;經歷了,才能最終開悟明白。

3,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經歷太多人世歷練和體驗之後,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夠了,經得多了,悟得深了,終於有一天豁然頓悟,明白了萬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會走向滅,繁華會變成寂寞,那些以前認為好的壞的對的錯的,都會在命運的規律裡走向其應有的結局,人間只是無常,沒有一定。這個時候他就不會再與人計較,只是做自己,活在當下之中。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世俗蕪雜,我只一笑了之。當你達到這種境界時,就是放下了。

第一重境界,是出得來,而進不去;第二重境界,是進得去,而出不來;第三重境界,才是送退自如、來去隨意;放得下,是因為看透了、超脫了,所以隨緣。

結語——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開,合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帶著佛家的出世心態,憑著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業。這也正是大學者南懷瑾所說的人生最高境界,即佛為心,道為骨,儒為用,大度看世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