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儒家 楠溪江 陸九淵 南宋 永嘉古道 2017-05-27

永嘉書院,位於永嘉縣沙頭鎮渠口鄉珠岸村,在大若巖鎮、沙頭鎮、巖頭鎮三鎮交匯處,位於國家4A級風景區楠溪江中游。佔地面積5000畝,是永嘉縣最大的文化、休閒、觀光旅遊綜合項目基地。古時的永嘉書院位於溫州市區書堂巷(溫州古時稱永嘉)現在的永嘉書院則立足於時代的高點,以永嘉學派為背景,以商道文化為根基,致力於打造一個高貴而樸素、富於文化內涵和精神情趣的現代書院。該景區周圍古村落星羅棋佈,毗鄰一門六進士的豫章村、劉基遺脈後裔碧蓮村、人傑地靈白泉村、攝影基地茗嶴村、范蠡西施隱居遺蹟陶朱坑村等楠溪江古村落,人文底蘊非常深厚。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書院(浣紗灘)

“太一生水”,(是於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郭店村,郭店一號楚墓M1發掘出的竹簡,屬於道家思想。太一者,道之別名也。水者,太一之形像也。世人非借形質之物不能解道之內涵,故以水之形示之喻之。無論是《老子》也好,《太一生水》也好,其宇宙生成說的思想資源都是水原說。)這塊石碑位於永嘉書院裡面啶步過後的右邊。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館,位於永嘉書院內,主要分為溫州學人圖書館、永嘉學派藏書閣、一百個國家圖書館、常用性經典藏書閣。是我見過的一個最為系統介紹永嘉學派的展館。其目的是為了弘揚溫州文化和促進溫州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在永嘉書館中,可以順著長廊依次參觀了源起、事功、傳承、商道、文心、四海一家等一眾館藏,館藏展示了溫州商道文化的歷史變遷與永嘉學派悠久傳承。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派,又稱“事功學派”、“功利學派”等,是南宋時期在浙東永嘉(今溫州)地區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學的一個儒家學派,是南宋浙東學派中的一個先導學派。因其代表人物多為浙江永嘉人,故名。在哲學思想上,認為充盈宇宙者是“物”,而道存在於事物本身(物之所在,道則在焉);提倡功利之學,反對虛談性命。永嘉學派曾與理學派、心學派鼎足而立。永嘉學派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功利,注重事功,注重實用,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重視史學研究,批評朱熹的理學和陸九淵的心學,提出“道在物中”等許多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觀點,認識到商品經濟對國家、社會的作用,主張發展商業,務實創新,成為今日“溫州模式”的傳統淵源與溫州人“敢為天下先”創業精神的歷史源頭。永嘉學派與朱熹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深遠地影響了後世。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新建永嘉書院記》駱玉明著(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辭海編委,中國古典文學分科主編。):古東甌之地,於晉置永嘉郡,以其水長而美;唐改名溫州,言其天候燠暖也。其地內錯萬山,外連大海;重嶂疊翠,群壑爭流;草木適時以生香,魚鳥隨性而棲遊。靈秀磅礴,見造化之奇。山川之美,育為人文。於是有康樂歌詠,肇新詩境,風流雅緻,傳誦人口。而尤可稱者,有永嘉之學焉,倡義利之雙行,糾頑士之偏枯。夫溫州之民,淳厚機敏,任辛勞以孳財,尚耕讀而傳家,亦其由也。世風代變,古往今來;既念前賢之可紹,亦知後學之日新。今吾人建永嘉書院於茲,名雖舊有,而意非復古也。所以匯聚英豪,煥發志趣。通古今,論商道之博濟於眾;化中西,究學問以涵養人生。書院在楠溪江中游。清流澄淨,源源不竭;群峰環繞,高下相映;飛瀑之響,和以鳥鳴;山花之態,遙望白雲。人情開滌,日月清朗,明理修德,何為不樂哉!

——書院建造者自為記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