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拯救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

用物質和精神的簡單二分法來講,這是一個物質遠遠大於精神的世界,錢,可以買到人想要的一切物質。因為人們想要的,基本都是物質。對於物質的推崇,是從有生命有文明就開始的進化史主線,古今中外皆如此。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哲學,沒有什麼別的學科不是根植於物質的。而哲學中,除了儒學主流,也沒有什麼派別是不關心不在意物質的,不論精緻或者粗糙,不論是異想天開又或者有根有據,幾乎所有的哲學都有關於自然的世界觀。

王陽明——拯救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

在這裡,要特別提一下道和佛。要把道家和道教,佛家和佛教分清楚。變成了宗教,一句話,吃拿卡要,空手套白狼,東西都是天上掉下來的,而往往一個宗教的成員整體上也是流於世俗。可以說兩教的精華才能算是佛家和道家。

道家著實出了一些不關心物質的人物,老子、莊子、諸多魏晉時期的風流大家,都在談玄,彷彿物質是臭不可聞的。佛家也彷彿是如此,張口佛理,閉口佛心,從不關心俗世。然而,道家一直在關心的核心問題,其實是人與“天”的關係,也就是常說的天人合一。

由此道家的很多理論其實是一種玄化的自然世界觀,雖然閉口不談世俗,那只是不關心社會交往和買賣,其自然世界觀,不但處於理論的核心之中,同時也著實有其時代下的獨到和廣大深刻的外貌。佛家的世界觀也尤為宏大和精緻,其世界大到了極致,也精緻的無以復加,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又如恆河沙數,還有玄奘取經而東傳的唯實論。

王陽明——拯救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佛道在南北朝隋唐宋時期愈發壯大,是有其原因的。佛道會告訴大眾,世界是什麼樣的,所以我們應該怎樣。而儒家只會告訴人,不管自然世界是怎麼樣的,我們都應該怎樣。更為“穩健”的是,信奉佛道,不用勞動,還不愁吃穿。到了唐朝中期,佛道教寺觀佔據了大量的資源,吃掉了大量農民的口糧。儒家代代都有儒者為官為民,對此自然憂心忡忡。韓愈就因批佛而被貶。

朱熹在宋朝,集宋理學之大成,對佛道的進行了迴應。朱熹不但建立了儒家哲學的世界觀,更講明瞭研究世界的方法論:“格物致知”,萬事萬物皆有其理,格一物有一物的道理,儒家自然世界觀從此不輸給佛道。

然而自此以後,組成中國士大夫階級的儒家士子,都天天忙於格物致知。要知道,物有千億萬億種,而朱子講每一物都有每一物的理,那麼很自然的,格物致知成為當時士大夫一生的工作和追求,漸漸別無他事會做。“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成為了當時儒家的寫照。這才有了王陽明橫空出世。

王陽明——拯救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儒”之一,而他又是對儒學“撥亂反正”走回正統的人。

朱熹對於佛道的迴應確實精彩,儒家終於可以有五花八門各種知識可以教授世人,但這恰恰偏離了儒家的正統。從孔子開始,就刻意不強調物質,只強調禮、仁、義、智等自我修養,孔子的學生問農耕,孔子就直接說是小人。在儒家,不是物質不重要,而是有東西更重要,而把握了更重要的東西,物質獲取和發展其實是自然而然不需刻意追求的。

王陽明從朱子理學中醒悟而出,認識到格物致知的物,應是有範圍和限制的,格竹子格板凳格老婆,哪怕格出花來,都是無關緊要的“成就”。王陽明四句教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格物,格的是道德和道理,致知,致的是“良知”。

自古只有逢難世,才會出聖人,太平盛世,是不出聖人的。朱熹的徒子徒孫,天天格竹子格心性,儒家總體上在當時已經無法代表有識之士、無人愛國愛民,做官之人無能無作為者十之八九,道統已經接近於崩毀。只因為關注了儒所不應該關注的問題,又由於這個問題太過於宏大繁雜,反而忘卻了自己的立身之本和根本教義。這才有王陽明應運而生,撥亂反正,重新找回儒家之根本教義--修齊平治。

如果沒有王陽明,儒家在朱子理學之下,恐怕已成了歷史和笑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