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世界級軟件公司?你先回答這幾個問題'

"

溫馨提示:本文有5000字,閱讀時間預計15分鐘,建議先收藏 。

中國有世界級的軟件公司嗎?——沒有。

中國軟件公司會超越Salesforce嗎?——目前不可能。

中國軟件業會出現獨角獸公司嗎?——有可能。

以上是軟件行業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自從SaaS大熱以來,行業內屢次爭論這些問題,沒有終極答案。

不過,每一階段,中國軟件行業創新日新月異。有了學習(模仿)的對象(Salesforce)之後,就有努力的方向。這不,在最近Gartner的最新銷售自動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簡稱SFA)魔力象限中,中國軟件行業連續3年進入,仍舊是唯一入選的廠商銷售易的排名又往前進了一步。

藉助這次入選的機會,我們與銷售易創始人兼CEO Allan(史彥澤)聊了3~4個小時。

本次訪談的邏輯是,屢次入選對銷售易的意義是什麼?CRM產品和產業的走向是何處?中國為何難以出現世界級別的產品和公司?我們分別從產品、公司和產業這三個大的維度來聊聊。

為了便於讀者閱讀,我們細分了每一個段落,你也可以直接跳轉閱讀。

  • 1.產業中的風向標在哪裡
  • 2.“連接”正在重新定義CRM
  • 3.CRM這類產品會如何發展?
  • 4.戰略究竟等於什麼?
  • 5.創始人的認知能力最重要
  • 6.不能簡單借用2C打法
  • 7.一個巨大的CRM市場,誰持牛耳?
  • 8.距離世界級公司到底有多遠?

1、產業中的風向標在哪裡

銷售易為什麼這麼執著“打榜”?

對於這家公司而言,這是檢驗產品的成熟度的標準之一。只有與世界級的公司同臺競爭,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才能不斷鞭策前行。

這也是中國軟件公司的視野問題。

在本次SFA報告中,Gartner看重的能力是:客戶/聯繫人/商機管理、銷售行為管理、銷售預測、移動應用、銷售報告、合作伙伴管理、平臺拓展等。

這意味著,CRM產品不再是單純的客戶聯繫、商機達成,而是看重更多擴展,朝著生態發展。

銷售易在SFA核心能力表現出色,在移動端尤其與騰訊(QQ郵箱、微信)的緊密集成具有本土特色,在服務支持、產品升級、部署和安全方面具有優勢等。

以“日拱一卒”的精神,銷售易第三年的排名又靠前了一點點。依靠在客戶動態評分、嵌入式數據分析、微信集成、應用靈活部署等方面能力的顯著提升,位置超越多個歐美廠商。但是在服務群體、AI能力等方面依然落後於Salesforce等國際巨頭。

單從魔力象限看,Gartner考量的是供應商的願景和執行力,今年更是考量路線圖和落地點,指標更細緻。Allan認為,每年都在進步,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不過客觀看,由於只做中國市場,非全球市場,只能在魔力象限的第四(左下方),還有進步空間。

2、 “連接”正在重新定義CRM

連接正在重新定義CRM。

這種變化有兩種驅動。首先是,有了客戶信息之後,全流程的管理如客戶信息、商機、訂單、合同管理、報告、平臺等都納入其內,越來越成為一個“連接”的平臺,客戶服務的範圍不斷增加。

其次,在移動、大數據和AI、IoT的驅動下,如何利用新技術增強產品能力,不斷增強用戶的體驗,這也是所有CRM的未來趨勢。

誰能抓住這個趨勢,誰就能贏得未來。

按照Allan的話說:“銷售易一直在考慮社交、移動帶來的變化,如何讓CRM更具有廣泛的連接屬性,幫助企業實現內外的全連接。”

不僅銷售易,國內用友、金蝶提出的企業服務、紛享逍客以OA為切入點創業等,都是藉助新技術而興起的,各自的落腳點、深度和商業邏輯不同。

從“連接”的角度看,銷售易儘可能圍繞“客戶關係”進行連接,從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到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連接,這是它這兩年的戰略核心。值得一提的是,尤其是和微信生態深度連接,成為在此次報告中一個顯著的亮點。

但是這種“連接”能否讓銷售易成為平臺型、生態型的公司?

3、CRM這類產品會如何發展?

單一功能的CRM正在走向平臺和生態。

幾乎所有行業都是如此發展。從單一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平臺——生態的演進。如果要成為平臺型的生態,必須橫向和縱向均有擴展,同時界定好自己的業務邊界。

這就從產品能力上升到戰略思維能力。

銷售易的做法是,橫向擴展中,在每一個點上融入AI能力,增強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這兩年又擴充IoT的產品能力。而且,產品線也根據銷售的不同階段和客戶類型劃為不同的產品。縱向上,堅持做PaaS平臺。

補充一點,銷售易的PaaS是應用型的PaaS,是通過平臺化和組件化的方式,更好地幫助大中型企業實現個性化需求。同時,還有智能分析雲平臺,增強企業的BI能力。

業內幾個軟件公司幾乎也是如此,在此領域展開競爭。比如用友,更是將平臺思維發揮的淋漓盡致,以iuap平臺向下兼容IaaS,構建諸多數據中臺,支撐上層SaaS的快速構建。

由此可見,表面是產品之間的競爭,實質是平臺之間的競爭,核心是技術能力的競爭,進而是戰略思維、資金能力的競爭。

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所有公司的打法一樣,路線一樣,為什麼有些公司能做起來,而有些公司卻一蹶不振?

4、戰略究竟等於什麼?

從產業觀察看,所有CRM公司的競爭從產品到戰略,最後回到對一個行業和趨勢的判斷、執行力方面。

CRM賽道,最終拼的是時間、資本、技術、人才、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力、服務能力等等。尤其是前兩年,好不熱鬧。

這些點是相互補充的關係,如果有一點做不到,就可能全盤皆輸,而核心是“戰略目標”或者是“初心”,這也是大多數中國CRM廠商欲速則不達的關鍵所在。

失敗有千奇百怪的原因,而成功總是相似。

以某傳統軟件廠商為例,單獨成立公司,欲投資10億元,號稱3年獨立上市。一年半折戩沉沙。另一家初創企業,拿錢最多,瘋狂燒錢擴充、打廣告、做地推,一年多大幅度裁員。

搶賽道沒錯。但在這條道路上,誘惑太多。

有了錢,還要看創始團隊的執行力和節奏控制,否則,“鬍子眉毛一把抓”,急功近利,就容易為了數據或者討好資本而走彎路。更甚至是,有些企業就是為了“撈一把”,而不是從客戶價值、公司長久發展角度思考。

有了這種思維,中國CRM能做大做強嗎?不能。

來看銷售易對的資本態度。銷售易在這個領域拿錢不是最多的,速度也不是最快的,而是相對最穩的。這一個“穩”決定了銷售易比其他家都走的長遠。

Allan強調資本,畢竟從未來佈局來看,銷售易的每一個核心產品(PaaS平臺等)都需要巨大資金支撐,否則研發、人才和產品能力難以維持。

這也可能是銷售易之所以逐步做大,並可以與世界級公司同臺競爭的原因之一。

也許在CRM這個暗潮湧動的市場中,還有諸多公司正在拼內力,拼未來的路線圖和規劃。銷售易只是其中浮現的一家。

5、創始人的認知能力最重要

拼完戰略接著拼什麼?

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就應該在每一個階段規劃戰略目標,夯實產品走向平臺,不盲目追求用戶數和“資本回報”,以穩重的心態向世界級的公司看齊。

換句話說,企業在某一個時間階段的任務是什麼,如何達成這個目標,該推出何種產品,需要何種技術實力、技術支撐、人員配備和資本支持;同樣,在銷售和服務的過程中,如何一步去贏得客戶關係。

這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問題,沒有固定答案;而且每一家企業的問題不一樣,回答也不一樣。

Allan的回答是:“往回看,過去的每一點都儘可能少犯錯誤。否則,有一個點閃失了,就可能出局。”

再往高緯度看。所有的戰略思考、資源引進、執行力落地等,考驗的是創始人的認知能力。這個認知能力就是創始人的個人經驗和對行業的理解能力。

所以,歸根結底,創新類公司的核心是創始團隊、創始人。這個靈魂人物和核心團隊的激情、初心和對未來的期望,決定了這家公司的走向。

要不然怎麼說,缺失靈魂人物,要做成世界級的公司,總會有那麼一點點距離。

創始人不犯錯、有認知,這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6、不能簡單借用2C打法

中國2B行業的瘋狂,從2C領域延伸過來。

都以為有了資本助推,一切就有可能,也會出現世界級公司,可實際並不是這樣的。

以C端為例,已經有了世界級的公司,快速迭代、小步快跑成為行業口號,一夜之間就有可能出現現象級別公司。而在2B行業,無論從市值、營收、規模和服務能力來看,還距離很遠。

2B和2C不是一個類型,不能簡單借鑑。其產品、研發、採購、解決方案、交付方式均不相同。

Allan認為,在2C端,一切都是變化的,需要用快速的方法不斷試錯找到路徑。但在2B行業,客戶的需求不同。這時候需要看什麼是變化的,什麼不是變化的,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發展路徑。

這就是框定一個“不變”的邊界,然後尋找變化的部分之後再快速迭代,否則就是“盲人摸象”,不斷遇到“坑”。

Allan還認為,核心是“人”,這決定了技術領先、平臺、架構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擴展性等。所以,這兩年花力氣在全球尋找人才,力求不斷打磨產品的成熟度,交付給客戶質量和工程都合格的產品。

從行業來看,用人也好,打法來說,都在不斷嘗試新的玩法。銷售易的“不變”和“變化”理論或許能帶來一些新的認知。

7、一個巨大的CRM市場,誰持牛耳?

中國傳統軟件行業一定是出了大問題。無論是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所說“中國很難出現世界級軟件公司”還是看用友金蝶的成長,或者從用戶購買習慣和大環境等,似乎都不足以出現“世界級”的公司。

大數網認為,在新技術驅動下,正在發生變化。比如提供雲和大數據、AI解決方案的公司,已經有了幾家“獨角獸”。

市場環境也正在醞釀“可能出現的獨角獸”。

無論供給側改革、市場變化、2B的市場升溫還是數字化轉型、企業的精細化運作等,都給銷售易這類公司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另一個利好是,從市場和行業、企業的角度看,任何一個企業最關心的也就是獲客能力、服務客戶的能力。2C講究最大程度的連接客戶,需要技術方面的全面支持,用雲轉向數字化企業,用大數據精準畫像,用AI提供智能化,用IOT連接一切設備。

但在這之後,企業獲客之後的經營管理、訂單管理、合同、服務能力、供應鏈管理等等都需要CRM的連接能力,用CRM打通一切企業內部、外部的流程,真正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變革、高效管理等,這樣就形成了B2B2C的邏輯,這也是為什麼諸如騰訊會加大對2B行業的投入。

由此可見,這麼一個巨大的市場,不出現一兩個獨角獸是說不過去的,也是不可想象的。

資本不會答應,有技術、有洞察力的創新者更不會答應。

8、距離世界級公司到底有多遠?

回到CRM這個市場來看,正進入“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泳”的階段。

這一場競爭才剛剛開始。經歷過上一階段的搶賽道、資本助推之後,進入拼內功、戰略和執行力的問題。

而銷售易的目光瞅準了世界級別的公司。

“我們與世界級別的軟件公司差距在哪裡?不僅僅是質量,而是全面的能力。如果你想要取代Salesforce的話,沒有對一流產品的研究,沒有可靠的工程質量,就不可能和對方同臺競爭。”

Allan認為,從入選報告來看,本身考驗的就是廠商全面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單向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銷售易 “打榜”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找到差距,不斷讓自己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找準落腳點。

同樣,從執行力、產品推出的節奏來看,銷售易 “一步一個腳印”,相對紮實。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學習對象、善於利用資本的助推力、藉助人力資源的佈局、穩步推出產品、逐步演變成平臺化戰略,每一個階段,相對穩重。

而有了創始人的“不忘初心”,要做大公司的想法,就有可能勝出。套用一句話來說:“夢想應該是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而從另外一個局面來說。在長期賽跑、拼內力的階段,CRM已經從單個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單個產品和產品之間的競爭、單個技術維度的競爭全面轉向平臺和平臺之間的競爭、生態和生態之間的競爭,甚至是耐力和戰略思考,誰會給銷售易這樣的公司進一步借力呢?

這可能是全行業需要思考的。無論是大公司初創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在下一階段,你的價值點在哪裡,你怎麼做成世界級別的公司,你如何讓戰略落地?

於是,在文末,大數網繼續提出下列問題。

銷售易會成為世界級別的公司嗎?

中國軟件行業會出現這樣的公司嗎?

中國軟件行業會引領全球趨勢發展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