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下架的惡意軟件“起死回生”'

"

來源:東方網 作者:郝冬梅 選稿:桑怡

"

來源:東方網 作者:郝冬梅 選稿:桑怡

別讓下架的惡意軟件“起死回生”


記者8月17日從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天津分中心獲悉,2019年上半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累計協調國內177家提供移動應用程序下載服務的平臺,下架1190個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一批“流氓軟件”、“惡意軟件”下架。(8月18日《揚子晚報》)

統計數字顯示:2019年上半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通過自主捕獲和廠商交換獲得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數量103萬餘個,同比減少27.2%。通過對惡意程序的惡意行為統計發現,排名前三的分別為資費消耗類、流氓行為類和惡意扣費類。上半年,已經累計協調國內177家提供移動應用程序下載服務的平臺,下架1190個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這是“流氓軟件”、“惡意軟件”治理的重大成果。

然而,我們在為1190個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下架叫好的同時,也還是有擔憂的:“流氓軟件”下架了,軟件市場是不是就清風明月了?有關部門的互聯網惡意程序治理的力度是不小的,天天治理,月月治理,年年治理,一段時間就會下架一批“流氓軟件”、“惡意軟件”。在搜索引擎裡搜索會得到很多“流氓軟件”下架的新聞,有的一次性就下架幾十個。問題在於,一次次下架之後,軟件市場好了嗎?不能不說的是,雖然有了改觀,但違法現象、侵權現象依然存在。

具體來說有這樣幾個問題是需要關注的。

其一,走了“老流氓”來了“新流氓”。在有關部門倒逼之下,一些違法的軟件退出了市場,可是老“流氓軟件”消失了,而新的“流氓軟件”又出現了,這些軟件的性質和屬性基本上是一樣的,都存在傳播不法信息、盜竊用戶數據,捆綁手機資料等情況。“流氓軟件”是走了一批又來一批,永無寧日。

其二,“老流氓”軟件換了“新偽裝”捲土重來。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軟件公司在按照要求下架之後,還是禁不住利益誘惑,將“老流氓”換了一個不同的名字,換了一個不同的標識,調整一下欄目的順序就又掛在網上了,這些軟件不過是“換了一個身份”繼續開始耍流氓。

治理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成為了“割韭菜”,割掉了一茬,又長起來一茬。究竟該如何治理“流氓軟件”?一個方面,要加大懲罰的力度,懲罰要能夠“有痛感”而不是“撓癢癢”。只有違法獲利的成本高於違法收入了,這些人才能收手;一個方面,應該建立“禁止進入”管理制度,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軟件公司,要實施“禁止進入”處罰,老是和管理部門躲貓貓,對不起你就別研發和推廣軟件了;再一個方面,嚴格跟蹤“有不良記錄”的公司,對軟件嚴格審批重點關注。

總之,1190 個“流氓軟件”下架了是好事,但是“軟件公司”還耍流氓不才是更該關注的。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