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文/老張在路上

01

朝鮮半島在唐朝初年有高句麗、百濟與新羅三個政權。其中,高句麗名聲最大,軍力最強。隋煬帝亡國,原因之一就是徵高句麗,致使國內民生凋敝,國力大耗。

唐高祖李淵稱帝后,對高句麗“遺使稱臣”不感興趣,對臣下說:“高句麗雖臣於隋,而終拒煬帝,何臣之為。朕務安人,何必受其臣。”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唐太宗時,高句麗內部政變。不久,高句麗、百濟二國聯合,大舉進攻新羅。新羅難以抵擋,向唐朝乞援。眾臣商議,最後李績力勸徵遼。此次征伐高句麗,因為唐軍將士大都來自關中無法適應遼東寒冷的冬季,而唐軍的後勤運輸也因遼東寒冷的冬季受到嚴重影響,最終唐太宗被迫班師。

到了公元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太宗本來準備集三十萬大軍,以長孫無忌為大總管,一舉擊滅高句麗。不料,因太宗病逝而作罷。

公元649年,李世民第九子,晉王李治繼位,為唐高宗。

唐高宗繼位第十一年,即公元660年。大唐王朝和倭國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真刀真槍的較量。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02

公元655年(高宗永徽六年),新羅國派使節向大唐朝廷告狀,說高句麗、百濟、靺鞨連兵,攻取新羅三十多城。

三國中,高句麗的地盤在現在朝鮮半島的北部。百濟在半島西南部,新羅在半島東南部。高句麗聯合百濟進攻新羅,新羅頂不住了,只好又一次向大唐朝皇上求援。

唐高宗一開始並不願介入三國之間的戰爭。但新羅和大唐關係很好。唐高宗於是就下詔給百濟王勸和,百濟仗著有高句麗這個大後臺,就沒理睬唐高宗的詔書,繼續進攻新羅國。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公元660年(顯慶五年),唐高宗詔派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等人率兵攻討。

這次征戰過程不再細說。總之結局是:百濟王扶余義慈和太子扶余隆蒼惶遁走,逃入一個小城躲避,被蘇定方唐軍團團包圍。扶余義慈的次子扶余泰,趁父兄外逃,自立為王,率眾固守百濟城。

在大唐軍隊的圍困下,扶余泰出降。

滅百濟後,唐朝大軍撤離回國,留下郎將劉仁願率數千唐兵留守百濟城,並派左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赴任半道上,王文度病死。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03

王文度病死異國,劉仁願統兵孤懸海外。百濟舊將鬼室福信覺得反擊唐軍的機會來了。

鬼室福信聯絡了一個百濟和尚道琛,興兵作亂。他們也知道拉大旗作虎皮的道理,想起在倭國有一個做人質的王子叫扶余豐。就派人到對馬海峽對岸的倭國請求援助,並將扶余豐迎回做百濟王。

當時的倭國是齊明天皇當政,齊明天皇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婆。而實際當家人是她的兒子中大兄皇子。

扶余豐回到百濟,豎起大旗,和鬼室福信一起帶兵包圍了劉仁願留守的百濟城。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唐高宗接到戰報,下詔:任劉仁軌檢校帶方刺史,統王文度舊部與新羅軍合勢救援劉仁願

唐軍和新羅聯後,一路廝殺,直撲百濟城。百濟軍不敵,退保任孝城。

百濟這邊,不久鬼室福信殺了道琛。新王扶余豐又殺了鬼室福信,然後派使節往高句麗和倭國請兵,對抗唐軍。

日本那邊,中大兄命死黨藤原鐮足留守朝中,讓他母親齊明天皇御駕親征,徵調全國各路兵馬,浩浩蕩蕩來救百濟。齊明老太太剛到福岡就病倒了,加上九州天氣炎熱,軍中瘟疫盛行,女皇撐了兩個月,在朝倉山行宮駕崩。

中大兄只得自己親自上前線,指揮戰事。

唐軍方面,此時也派出援軍,熊津道行軍總管右威衛將軍孫仁師所部七千餘人,與劉仁軌會師。於是,決戰開始了。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04

公元663年(龍朔三年)八月,唐軍本來要先攻水陸要衝加林城,劉仁軌說:“加林險固,急攻則傷士卒,緩之則曠日持久,周留城虜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惡務本,宜先攻之,若克周留,諸城自下。”

孫仁師、劉仁願外加新羅王法敏帶陸軍進逼周留城,而劉仁軌與別將杜爽、扶余隆率水軍自熊津入白村江,朔流而上,夾攻周留。

當劉仁軌的水軍到達白江口的時候,遭遇了倭國大部隊:“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濟精騎,岸上守船”

唐軍百七十艘戰船在劉仁軌指揮下列出戰鬥隊形,嚴陣以待。

此戰唐軍參戰人數1.3萬人,倭國參戰人數4.2萬人。新羅、百濟各5000人。唐軍戰船170艘,倭國戰船1000多艘。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八月二十七日上午,倭軍先耐不住,衝向唐軍船陣。當時唐倭兩國的造船技術相差太大,兩軍現役戰船不止一個代差。唐軍戰船高大堅固,倭國小船根本不是對手,雙方戰船一接觸,倭軍立刻處於劣勢。

倭將各率本部戰船衝向早已列成陣勢的唐軍。劉仁軌見倭軍軍旅不整,蜂擁而至,便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戰船圍在陣中。倭軍被圍,戰船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

接下來就是一邊倒地殲滅戰了。

《通鑑紀事本末》寫到:“(唐軍)焚其舟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百濟王豐脫身奔高麗,王子忠勝、忠志等率眾降”。《日本書紀》則寫到:“日本水師捨身突入唐陣,唐軍從容左右迎擊,縱火焚日船。。。。。。須臾,官軍敗績,赴水溺死者甚眾,舮舳不得迴旋。”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05

白江口之戰帶來的影響深刻改變了東北亞政治局勢。此次戰役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一次交戰,也是東北亞地區已知較早的一次具有國際性的戰役,唐朝、新羅聯軍的勝利的最終結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

朝鮮半島方面,結束了新羅與百濟間的長期糾紛,打破了半島均勢,新羅王國在大唐支持下終於統一半島,終結了連續數百年的前三國時代,建立起新羅王朝,定都慶州,效仿唐朝的國家制度進行統治。

日本方面,倭國經此次慘敗,深知自己的國力遠遠無法與大唐王朝抗衡。從此放棄了與大唐一爭高下的想法。

中國和日本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較量,日本此後服氣一千年

公元701年,日本將國號從倭國改為日本。低下身子向大唐學習,恢復了中斷多年的遣唐使,向唐朝學習,全面引進中國文化。

唐風在日本生根發芽,日本終於迎來了“唐風文化時代”。逐漸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日本數百年間幾乎就是唐朝的一個“具體而微”的翻版。

直到1592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近一千年間,日本未敢再以國家名義對中國開戰。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