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中日關係發展充滿波折,有和平相處的互惠互利時期,也有炮火連天的血腥戰爭時期。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資源充沛;日本孤懸海面、國土狹小,資源匱乏、自然災害嚴重;兩國面對的不同情況決定了中國與日本的關係從地理上說就是大陸與海島的關係,海島若要生存發展就必須依賴於大陸。而依賴大多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種是臣服,一種是搶。

事實證明,只要滿足一個條件,日本絕不敢侵略中國

合作乃至臣服,對於日本這個好戰民族來說,除非對方是一個強大的大一統帝國,自己吃過虧。不然,日本是絕不會心甘情願的。既然臣服做不到,剩下的就是搶了,兩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發展迅速,軍事實力強盛,對歐洲各國一頓“搶”,創造了史上輝煌一時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因此“爽”了很長一段時間。之所以英國如此成功,主要是因為歐洲大陸缺少一個統一而又穩定的政權,分化瓦解、縱橫捭闔,這就給英國足夠的發揮空間。相較於英國的順利,日本就顯得很不“爽”。

事實證明,只要滿足一個條件,日本絕不敢侵略中國

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距離日本最近的面積最大的陸地國家只有中國,自打中日交往以來,日本面對的總是一個大一統軍事強國。稍微想試一下身手,挑戰一下大國的地位,結果在朝鮮半島被唐朝軍隊一頓胖揍,灰溜溜的退回本土,給日本人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沒空可鑽,怎麼辦,只能選擇臣服了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日本對中國都是選擇臣服、納貢的態度,交往主動權在中國手裡。什麼時候開始發生重大改變的呢?晚清時期。眾所周知,中日近代第一戰——甲午戰爭是日本舉國豪賭挑戰大清帝國的戰爭,此戰日本全民皆兵、捐款捐物,上下一心,舉國迎戰。在近乎賭上全部家當的戰爭中,日本獲勝,清軍慘敗,從中攫取了鉅額的戰爭利益。表面上看是日本和清朝兩個國家的戰爭,實際上日本的交戰對象只是李鴻章的個人勢力,還沒有達到與中國整體較量的水準。

事實證明,只要滿足一個條件,日本絕不敢侵略中國

自打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維護清朝統治的八旗兵、綠營兵腐朽沒落,已經不具備維護清朝國防的戰鬥力。湘淮兩軍成為清朝維護統治的核心力量,不過湘軍腐化速度非常快,到了甲午戰爭之時,絕大多數湘軍也像八旗和綠營兵一樣不堪一擊了。那麼清朝依賴的只能是淮軍和地方武裝了。淮軍成為清朝陸軍主力,北洋水師成為清朝主要海軍力量,這兩個部隊的實際操控人都是李鴻章。那個時候,李鴻章幾乎是權傾朝野,管理了大量的經濟、軍事事務,讓朝裡很多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滿洲宗親們更是恨透了李鴻章。所以從日本的交戰對象來看,日本人的對手只是李鴻章的個人實力,只不過為這場戰爭買單的是整個大清朝罷了。

事實證明,只要滿足一個條件,日本絕不敢侵略中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李鴻章效忠的大清朝表面上是一個大一統帝國,實際上內部已經千瘡百孔、一盤散沙了。各派勢力、盤根錯節;朝廷內部、互相傾軋;改革派與保守派鬥得你死我活,處於最高統治階層的慈禧太后還熱衷於享受、挪用國家軍費,這樣,一旦發生戰事,清廷依靠的只能是部分封疆大吏而不可能全民皆兵,毫無疑問,李鴻章成為了甲午戰爭的犧牲品和替罪羊。此外,日本能取勝,間諜機構功不可沒,甲午戰爭之前就對清朝進行了幾十年的情報收集,清朝內部一盤散沙、勾心鬥角的情況源源不斷地送到日本大本營,所以關鍵時刻他們敢於豪賭,結果也證明他們賭贏了。至於中日之間另一場大規模戰爭——抗日戰爭,開戰之前,中國的狀況與清朝類似,表面上中華民國整體統一,實際上內部派系繁雜、四分五裂、諸侯割據。

事實證明,只要滿足一個條件,日本絕不敢侵略中國

當時國民政府最高統治者蔣介石的勢力不過東南沿海幾個省,山西是軍閥閻錫山的地盤,兩廣是桂系軍閥李宗仁白崇禧的地盤、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是張學良的地盤、西北有馬步芳、新疆有盛世才、山東有韓復榘、四川有劉湘、雲南有龍雲。這些地方諸侯表面上遵奉南京政府,一旦涉及到利益,組團對抗中央,由此戰爭不斷、經濟建設無法迅速發展,老百姓積貧積弱。這樣,日本日本便看到了一個四分五裂、虛弱不堪地中國,因此才敢於發動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戰爭。戰爭開始後,北方地區在蔣介石政府的綏靖政策下步步淪陷,很大程度上同樣是因為蔣介石首先把這些地區看作是北方軍閥的本錢,而不是中國的國土。

事實證明,只要滿足一個條件,日本絕不敢侵略中國

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的大一統局面重新出現,中國的軍事實力也日漸強盛,日本侵略中國的前提也就不復存在了。很多人問未來中日之間會不會發生戰爭,其實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只要有一個強盛的、團結的、大一統中國,日本是絕不敢自己送上門自己找虐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