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國“必殺技”一旦使用無不血肉橫飛,美國不屑,中國卻吃了大虧

日本 美國 抗日戰爭 衝鋒槍 靜說歷史 靜說歷史 2017-08-26

文/月小妝

我們經常用“小日本”來表達對日本的蔑視,其實這個“小日本”最初來源於他們平均不足一米六的身高。

在我們抓拍的日本人照片,有的男人還沒有槍高。這樣的身高,打起仗來其實是不佔優勢的,但為什麼日本人是出了名的強悍呢?

首先,日本人從小就參軍了,在進行高密度的訓練後,他們的身高肯定會受到影響,但同時他們的作戰技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他們的“必殺技”——白刃戰,他們對白刃戰尤為狂熱。

其次,日本是個島國,資源匱乏,在抗戰過程中日本子彈用得很節省,每個士兵發多少子彈是有數量限制的,這就導致他們幾乎是彈無虛發,為什麼?為了節約資源。

鄰國“必殺技”一旦使用無不血肉橫飛,美國不屑,中國卻吃了大虧

那麼對資源最大的節約就是不用子彈,直接拼刺刀,所以熱衷武士道的日本人對白刃格鬥就更加狂熱,即使到了熱兵器的二戰時代,他們依然堅持原始的作戰方法,在長槍上安裝刺刀,日本人負重作戰的能力相當強,他們可以揹著重物,在叢林作戰中自由拼殺,而且一招斃命,這讓中美兩軍十分頭疼。

不過美國對日本長槍上裝刺刀的不倫不類的做法,笑得肚子疼,剛開始是不屑的,他們說:“如果日本的大和號能開到陸地上,他們照樣能給它裝上刺刀。”

日本重視白刃戰是有其歷史原因的,當年蒙古入侵日本,日本傷亡慘重,當時日本武士穿著鎧甲,依然打不過蒙古的騎兵,雖然最後藉助海上的“神風”贏了,但日本人對此印象深刻。

日本人吃了大虧,只好改變戰術,以後他們就開始用近身肉搏,武士的優勢就徹底凸顯出來。所以說日本人勝在自信,而非作戰技術,這就是“白刃戰自信”。

鄰國“必殺技”一旦使用無不血肉橫飛,美國不屑,中國卻吃了大虧

讓日本真正重視白刃戰源於一場重要的戰役,這次戰役讓日本認識到白刃戰的兩個特點——殘酷性和心理戰術。

你想,在短兵相接的時候必然是血肉橫飛,跟遠距離放槍,人咔嚓一下死了肯定不同,這種情況下,平時連雞都沒殺過的新兵蛋子估計都暈了,即使受傷的是敵人,自己也沒那麼好的心理素質,假如一鬆懈,很可能會敵人攻破隊形,容易讓軍隊士兵崩潰。

日本之所以迷戀“近身格鬥”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情感原因,他們的武士道精神讓他們的進攻方式對自殺式的衝鋒充滿感情。

其次是物資匱乏,他們缺少衝鋒槍,所以依賴刺刀,加上日本從小就苦練刀術,對人體肌肉骨骼十分熟悉,可以一刀插入骨骼的間隙,直接取心臟的位置,一刀斃命。

鄰國“必殺技”一旦使用無不血肉橫飛,美國不屑,中國卻吃了大虧

雖然日本人在長槍上裝刺刀這種行為,與世界武器發展格格不入,但中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就在他們手裡吃了大虧,德國訓練軍隊是衝鋒槍和手榴彈一起使用,對格鬥訓練不重視,所以跟日本人交戰很吃虧。清朝軍隊最早就是請的德國教練,也沒訓練近身格鬥。

不過我們的“大刀隊”日本也很懼怕,雖然戰鬥力不如日本,但日本也討不了多少好處。

鄰國“必殺技”一旦使用無不血肉橫飛,美國不屑,中國卻吃了大虧

美國對日本的白刃戰不屑,他們財大氣粗,有很多先進的近戰大殺器,所以不懼怕白刃戰。

在日本進攻東北大營的時候,因為沒有領到子彈,他們僅憑一把刺刀就將上萬東北軍趕出北大營,佔領瀋陽,繳獲了很多先進的武器,日本人高興壞了,他們認為自己是戰爭史上的神話,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其實,當時是中國內部下令不抵抗,才讓他們撿了便宜,並非他們有多神武強悍。

鄰國“必殺技”一旦使用無不血肉橫飛,美國不屑,中國卻吃了大虧

日軍百無一用的“白刃戰”,在歐洲戰場上只是笑柄,但卻跟中國戰場造成重大的傷亡,日本人往往先用機關槍發動火力,在用白刃戰打擊中國士氣。他們訓練有素,臨場不亂,刺殺凌厲,組員互相幫扶,而中國軍隊步槍短,拼刺技術差,身體素質也不如小日本,卻能夠在戰場上力挺到最後,靠的是什麼?是不服輸的民族精神,是捍衛國家的精神力量。

抗戰最大規模的白刃戰是石牌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沒有槍聲,只有刀刃相砍的聲音,慘叫聲和刺入人體的聲音,這場戰役十分殘酷,最終中國以7:1慘剩,讓日本人主動撤出戰場。

鄰國“必殺技”一旦使用無不血肉橫飛,美國不屑,中國卻吃了大虧

這些都是抗日神劇看不到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