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王陽明是日本最敬畏的幾個中國人之一。

曾經有人在日本專門搞過調查,目的是瞭解日本人最敬畏的中國人有哪些人?沒想到在國內長期無人問津的明代“王陽明”,居然名列榜首,與《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智聖”諸葛亮等人齊名。這不禁讓人感到非常疑惑:為啥王陽明在國內不火,卻能夠在日本影響力巨大?下面,本文就探討一下其中的具體原因。

國內不溫不火的王陽明,為何成為日本最敬畏的中國人之一?

王陽明像

原因1:明末大儒朱舜水,東渡日本,間接促進了“陽明心學”在日本的傳播。

朱舜水是明末清初中國五大學者之一,與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齊名。他生於1600年,此時王陽明雖然已經離世79年矣,但其學問的影響力仍然很大,因此像朱舜水這代儒家學者,可謂是在“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的交互滋養下成長起來的。他們繼承了王陽明那種立足實際的精神,反對傳統理學的空洞說教,提倡“學以致用”,逐漸發展出了儒學的一個小分支,即“實學”。

1659年,朱舜水見清廷已經坐穩江山,復明無望。他為了保全漢族氣節,毅然東渡日本。到了日本後,他的學問和德行受到日本朝野人士的欣賞和尊重,並接受“水戶藩”的藩主聘請前往江戶(即東京)講學。他在講學過程中,摒棄了儒家學說中的空洞說教,提倡“實理實學、學以致用”,使得日本人對於儒家文化的認識耳目一新、大受啟發。

國內不溫不火的王陽明,為何成為日本最敬畏的中國人之一?

水戶的某所學校

朱舜水引起日本人對於儒家“實學”的興趣後,自然會有一些悟性較高之人不僅僅滿足於學習朱舜水的學問,於是他們也逐漸地開始研習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學問,進而按圖索驥、尋根追源,對“陽明心學”產生了興趣。

國內不溫不火的王陽明,為何成為日本最敬畏的中國人之一?

水戶風光

朱舜水一共在日本寓居了二十多年,日本人以他的學說為核心,逐漸發展起來了“水戶學”。這種學問綜合了中國“儒學”和日本“神道”,倡導“尊王”和“大義名分”,後來成為了推動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原動力之一。可以這麼說,朱舜水的學問在日本越火,就會有越多的日本人有可能以他為線索,逐漸接觸到“陽明心學”。所以朱舜水在一定程度上,間接促進了“陽明心學”在日本的傳播。

原因2:日本本土的哲人大儒,大力傳播“陽明心學”。

中江藤樹: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初期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將“儒道”與日本武士道結合在一起,促進了武士道的進一步發展,被稱為“近江聖人”。他11歲讀《大學》,15歲成為中級武士,16歲師從京都禪僧學《論語》,後又精研《四書大全》,開始信奉朱子。等他在37歲時讀了《王陽明全書》之後,轉而認為只有王陽明才繼承了孔子的真髓,從此他開始在日本大力傳播“陽明心學”,成為了日本陽明學的首倡者。

國內不溫不火的王陽明,為何成為日本最敬畏的中國人之一?

武士道

大鹽中齋: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哲學家,農民起義領袖。他少年時學儒習武,1830年辭官回鄉,專心於著述講學。1837年,因為發生災荒,民不聊生,他率領大阪貧民起義,後來被敵軍圍困,自焚身亡。他繼承了王陽明和中江藤樹的學說,主張以”孝“為德本,故“無物非孝”,“無時非孝”,四書六經所述紛紜繁雜,但皆可歸本於孝。

國內不溫不火的王陽明,為何成為日本最敬畏的中國人之一?

鎧甲武士

以上兩位,只是在大力傳播“陽明心學”的日本本土學者中,較為出名的兩位。總的來說,從江戶初期到江戶後期的這兩百餘年裡,“陽明心學”一直在日本慢慢傳播和發揚。

原因3: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將“陽明心學”在日本的傳播推向高潮。

東鄉平八郎:日本海軍“元帥海軍大將”,與陸軍的“乃木希典”並稱為日本“軍神”。此人在1895年對清的“甲午海戰”中,擔任“浪速”號艦長;在1905年對俄的“對馬海戰”中,率領日本海軍擊敗俄國海軍,開創了世界近代史上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先例

國內不溫不火的王陽明,為何成為日本最敬畏的中國人之一?

艦隊群

此人深為“陽明心學”所折服。據說,當年他率領日本海軍打敗俄國後,日本天皇為其舉辦慶功宴。在這場宴會上,他曾亮出過一方自己的私人印章供眾人觀賞,此印上面刻有七個字:“一生俯首拜陽明”。試想,連東鄉平八郎這種日本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都“一生伏首拜陽明”,這對於日本普通國民和後世的學子們無疑是非常具有感染力和宣傳力的。因此,這段佳話更是將“陽明心學”在日本的傳播推向了高潮。

結語:振興“陽明心學”,任重道遠。

雖然“陽明心學”在日本開枝散葉,但是在國內卻鮮少有人問津。像這樣一門偉大的學問,卻幾乎無緣於中小學課本,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文化上的遺憾。其實當年“陽明心學”在國內未嘗不火,只是從清軍入關至今,國內歷經浩劫,文化出現了幾次斷代,導致“陽明”心學的長期沒落。振興“陽明心學”,實在任重道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