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

作為湘軍名將,劉長佑毫無疑問和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精英一樣,有著相比於滿足貴胄更卓越的能力更更超前的思維。但這並不代表著劉長佑可以帶領清朝翻天覆地,富國強兵。

"

作為湘軍名將,劉長佑毫無疑問和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精英一樣,有著相比於滿足貴胄更卓越的能力更更超前的思維。但這並不代表著劉長佑可以帶領清朝翻天覆地,富國強兵。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作為晚清著名將領,劉長佑在歷史上最震撼的表現不是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抗擊法國侵略,也不在於擔任了兩廣總督或者直隸總督,而在於他在1881年向朝廷上奏,提出了徹底滅亡日本的大膽計劃。

很多人認為,如果這一計劃成功執行,日本會在還未發動甲午戰爭前就被清朝徹底滅掉,甲午戰爭和以後的抗日戰爭就可以完全避免,所以慈禧太后真是誤國誤民的民族敗類啊。

這聽起來挺義憤填膺的,但實際上挺扯淡的,且不說慈禧的領導力到底如何,作為晚清背景下崛起的漢族官僚,劉長佑雖有超前的戰略眼光,但他真的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滅國計劃嗎?

答案是否定的。

"

作為湘軍名將,劉長佑毫無疑問和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精英一樣,有著相比於滿足貴胄更卓越的能力更更超前的思維。但這並不代表著劉長佑可以帶領清朝翻天覆地,富國強兵。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作為晚清著名將領,劉長佑在歷史上最震撼的表現不是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抗擊法國侵略,也不在於擔任了兩廣總督或者直隸總督,而在於他在1881年向朝廷上奏,提出了徹底滅亡日本的大膽計劃。

很多人認為,如果這一計劃成功執行,日本會在還未發動甲午戰爭前就被清朝徹底滅掉,甲午戰爭和以後的抗日戰爭就可以完全避免,所以慈禧太后真是誤國誤民的民族敗類啊。

這聽起來挺義憤填膺的,但實際上挺扯淡的,且不說慈禧的領導力到底如何,作為晚清背景下崛起的漢族官僚,劉長佑雖有超前的戰略眼光,但他真的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滅國計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就像近代以來我國備受欺凌,很多人就感慨如果我們明朝晚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不被清朝打斷我們就一定能夠發展成超級大國一樣,資本主義萌芽能不能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被打斷後的我國備受屈辱,所以很多人就默認為資本主義萌芽後的世界一定更美好,這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補償效應。

具體到劉長佑的“滅日計劃”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備受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之苦,所以就默認為劉長佑的計劃一定能成功。但是,這個計劃真的完美無缺嗎?

當然不是。

1879年日本正式吞併琉球群島後,法國也開始在西南和東南虎視眈眈,劉長佑及時認清了日本在未來的巨大威脅,提出先發制人的戰略。

"

作為湘軍名將,劉長佑毫無疑問和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精英一樣,有著相比於滿足貴胄更卓越的能力更更超前的思維。但這並不代表著劉長佑可以帶領清朝翻天覆地,富國強兵。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作為晚清著名將領,劉長佑在歷史上最震撼的表現不是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抗擊法國侵略,也不在於擔任了兩廣總督或者直隸總督,而在於他在1881年向朝廷上奏,提出了徹底滅亡日本的大膽計劃。

很多人認為,如果這一計劃成功執行,日本會在還未發動甲午戰爭前就被清朝徹底滅掉,甲午戰爭和以後的抗日戰爭就可以完全避免,所以慈禧太后真是誤國誤民的民族敗類啊。

這聽起來挺義憤填膺的,但實際上挺扯淡的,且不說慈禧的領導力到底如何,作為晚清背景下崛起的漢族官僚,劉長佑雖有超前的戰略眼光,但他真的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滅國計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就像近代以來我國備受欺凌,很多人就感慨如果我們明朝晚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不被清朝打斷我們就一定能夠發展成超級大國一樣,資本主義萌芽能不能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被打斷後的我國備受屈辱,所以很多人就默認為資本主義萌芽後的世界一定更美好,這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補償效應。

具體到劉長佑的“滅日計劃”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備受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之苦,所以就默認為劉長佑的計劃一定能成功。但是,這個計劃真的完美無缺嗎?

當然不是。

1879年日本正式吞併琉球群島後,法國也開始在西南和東南虎視眈眈,劉長佑及時認清了日本在未來的巨大威脅,提出先發制人的戰略。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劉長佑的計劃為:

​以日本吞併琉球為藉口,細數日本的罪狀,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並向其宣戰,而後分三路大軍蕩平日本,具體部署為:

北線為策應,徵調東北三省之兵自松花江出發,進攻庫頁島並從北向南進攻日本本土;

中線為佯動,以朝鮮半島為跳板時刻準備進攻日本本土;

南線為主力,以洋務運動初步訓練成型的海軍從寧波、定海等地出兵,浮海東渡攻擊日本長崎等地,同時防禦日本可能對我國東南沿海的入侵。

這個計劃可以說凝聚了劉長佑的多年心血,是他對晚清面臨的國際環境的未雨綢繆,不可謂不用心良苦。但是這個計劃對於清朝而言真的就是百無一用。

"

作為湘軍名將,劉長佑毫無疑問和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精英一樣,有著相比於滿足貴胄更卓越的能力更更超前的思維。但這並不代表著劉長佑可以帶領清朝翻天覆地,富國強兵。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作為晚清著名將領,劉長佑在歷史上最震撼的表現不是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抗擊法國侵略,也不在於擔任了兩廣總督或者直隸總督,而在於他在1881年向朝廷上奏,提出了徹底滅亡日本的大膽計劃。

很多人認為,如果這一計劃成功執行,日本會在還未發動甲午戰爭前就被清朝徹底滅掉,甲午戰爭和以後的抗日戰爭就可以完全避免,所以慈禧太后真是誤國誤民的民族敗類啊。

這聽起來挺義憤填膺的,但實際上挺扯淡的,且不說慈禧的領導力到底如何,作為晚清背景下崛起的漢族官僚,劉長佑雖有超前的戰略眼光,但他真的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滅國計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就像近代以來我國備受欺凌,很多人就感慨如果我們明朝晚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不被清朝打斷我們就一定能夠發展成超級大國一樣,資本主義萌芽能不能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被打斷後的我國備受屈辱,所以很多人就默認為資本主義萌芽後的世界一定更美好,這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補償效應。

具體到劉長佑的“滅日計劃”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備受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之苦,所以就默認為劉長佑的計劃一定能成功。但是,這個計劃真的完美無缺嗎?

當然不是。

1879年日本正式吞併琉球群島後,法國也開始在西南和東南虎視眈眈,劉長佑及時認清了日本在未來的巨大威脅,提出先發制人的戰略。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劉長佑的計劃為:

​以日本吞併琉球為藉口,細數日本的罪狀,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並向其宣戰,而後分三路大軍蕩平日本,具體部署為:

北線為策應,徵調東北三省之兵自松花江出發,進攻庫頁島並從北向南進攻日本本土;

中線為佯動,以朝鮮半島為跳板時刻準備進攻日本本土;

南線為主力,以洋務運動初步訓練成型的海軍從寧波、定海等地出兵,浮海東渡攻擊日本長崎等地,同時防禦日本可能對我國東南沿海的入侵。

這個計劃可以說凝聚了劉長佑的多年心血,是他對晚清面臨的國際環境的未雨綢繆,不可謂不用心良苦。但是這個計劃對於清朝而言真的就是百無一用。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首先,劉長佑低估了日本的實力。

吞併琉球作為日本200多年以來的長期計劃,絕不是日本高層的心血來潮。且此時的日本雖然是國際公認的小國,但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已經開始並初見成效,這種兼顧經濟、政治和思想的全方面變革正讓日本脫胎換骨,其國家動員能力以及思想的革新程度是清朝望塵莫及的。

1874年,明治維新剛剛第7個年頭的日本就悍然入侵清朝臺島,並在美國調停下勒索50萬兩白銀而去。能做出如此狂妄之事,表明日本意圖侵略清朝,吞併琉球的慾望根本就不是心血來潮。

歷史上的中原王朝,即便是強大的蒙古帝國,也沒有能夠征服孱弱的日本,晚清時期的清朝,真的能夠打敗並徹底消滅日本嗎?要知道,甲午戰爭中的今天逆轉,絕對不是偶然,而是日本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結果。

"

作為湘軍名將,劉長佑毫無疑問和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精英一樣,有著相比於滿足貴胄更卓越的能力更更超前的思維。但這並不代表著劉長佑可以帶領清朝翻天覆地,富國強兵。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作為晚清著名將領,劉長佑在歷史上最震撼的表現不是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抗擊法國侵略,也不在於擔任了兩廣總督或者直隸總督,而在於他在1881年向朝廷上奏,提出了徹底滅亡日本的大膽計劃。

很多人認為,如果這一計劃成功執行,日本會在還未發動甲午戰爭前就被清朝徹底滅掉,甲午戰爭和以後的抗日戰爭就可以完全避免,所以慈禧太后真是誤國誤民的民族敗類啊。

這聽起來挺義憤填膺的,但實際上挺扯淡的,且不說慈禧的領導力到底如何,作為晚清背景下崛起的漢族官僚,劉長佑雖有超前的戰略眼光,但他真的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滅國計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就像近代以來我國備受欺凌,很多人就感慨如果我們明朝晚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不被清朝打斷我們就一定能夠發展成超級大國一樣,資本主義萌芽能不能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被打斷後的我國備受屈辱,所以很多人就默認為資本主義萌芽後的世界一定更美好,這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補償效應。

具體到劉長佑的“滅日計劃”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備受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之苦,所以就默認為劉長佑的計劃一定能成功。但是,這個計劃真的完美無缺嗎?

當然不是。

1879年日本正式吞併琉球群島後,法國也開始在西南和東南虎視眈眈,劉長佑及時認清了日本在未來的巨大威脅,提出先發制人的戰略。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劉長佑的計劃為:

​以日本吞併琉球為藉口,細數日本的罪狀,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並向其宣戰,而後分三路大軍蕩平日本,具體部署為:

北線為策應,徵調東北三省之兵自松花江出發,進攻庫頁島並從北向南進攻日本本土;

中線為佯動,以朝鮮半島為跳板時刻準備進攻日本本土;

南線為主力,以洋務運動初步訓練成型的海軍從寧波、定海等地出兵,浮海東渡攻擊日本長崎等地,同時防禦日本可能對我國東南沿海的入侵。

這個計劃可以說凝聚了劉長佑的多年心血,是他對晚清面臨的國際環境的未雨綢繆,不可謂不用心良苦。但是這個計劃對於清朝而言真的就是百無一用。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首先,劉長佑低估了日本的實力。

吞併琉球作為日本200多年以來的長期計劃,絕不是日本高層的心血來潮。且此時的日本雖然是國際公認的小國,但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已經開始並初見成效,這種兼顧經濟、政治和思想的全方面變革正讓日本脫胎換骨,其國家動員能力以及思想的革新程度是清朝望塵莫及的。

1874年,明治維新剛剛第7個年頭的日本就悍然入侵清朝臺島,並在美國調停下勒索50萬兩白銀而去。能做出如此狂妄之事,表明日本意圖侵略清朝,吞併琉球的慾望根本就不是心血來潮。

歷史上的中原王朝,即便是強大的蒙古帝國,也沒有能夠征服孱弱的日本,晚清時期的清朝,真的能夠打敗並徹底消滅日本嗎?要知道,甲午戰爭中的今天逆轉,絕對不是偶然,而是日本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結果。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其次,劉長佑忽視了列強的感受。

從松花江出兵庫頁島,這個計策從頭到尾都散發著浪漫主義的光輝。因為此時的沙俄早已將外東北徹底佔據,黑龍江下游幾百公里完全是沙俄內河。而庫頁島早在乾隆時期就被沙俄竊據,劉長佑完全將沙俄視為空氣,焉能成功?

更重要的是,調集東三省力量徵日,且不說能不能成功,誰來鎮守東北防禦沙俄可能的入侵?

中線的朝鮮和南線的東海雖然是清朝內海,但是此時的法國在南部虎視眈眈,雖然和日本也沒什麼感情,但法國會坐視清朝消滅日本然後反過來將自己趕出東亞嗎?劉長佑這樣的想法,明擺著就是將法國向日本的懷抱裡推,清朝能夠遠征成功才是怪事。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想要國際社會同情,一是需要有實力,比如美國;二是需要給好處,比如割地賠款,畢竟嗜血的列強也不是雷鋒不是?

"

作為湘軍名將,劉長佑毫無疑問和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精英一樣,有著相比於滿足貴胄更卓越的能力更更超前的思維。但這並不代表著劉長佑可以帶領清朝翻天覆地,富國強兵。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作為晚清著名將領,劉長佑在歷史上最震撼的表現不是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抗擊法國侵略,也不在於擔任了兩廣總督或者直隸總督,而在於他在1881年向朝廷上奏,提出了徹底滅亡日本的大膽計劃。

很多人認為,如果這一計劃成功執行,日本會在還未發動甲午戰爭前就被清朝徹底滅掉,甲午戰爭和以後的抗日戰爭就可以完全避免,所以慈禧太后真是誤國誤民的民族敗類啊。

這聽起來挺義憤填膺的,但實際上挺扯淡的,且不說慈禧的領導力到底如何,作為晚清背景下崛起的漢族官僚,劉長佑雖有超前的戰略眼光,但他真的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滅國計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就像近代以來我國備受欺凌,很多人就感慨如果我們明朝晚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不被清朝打斷我們就一定能夠發展成超級大國一樣,資本主義萌芽能不能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被打斷後的我國備受屈辱,所以很多人就默認為資本主義萌芽後的世界一定更美好,這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補償效應。

具體到劉長佑的“滅日計劃”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備受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之苦,所以就默認為劉長佑的計劃一定能成功。但是,這個計劃真的完美無缺嗎?

當然不是。

1879年日本正式吞併琉球群島後,法國也開始在西南和東南虎視眈眈,劉長佑及時認清了日本在未來的巨大威脅,提出先發制人的戰略。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劉長佑的計劃為:

​以日本吞併琉球為藉口,細數日本的罪狀,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並向其宣戰,而後分三路大軍蕩平日本,具體部署為:

北線為策應,徵調東北三省之兵自松花江出發,進攻庫頁島並從北向南進攻日本本土;

中線為佯動,以朝鮮半島為跳板時刻準備進攻日本本土;

南線為主力,以洋務運動初步訓練成型的海軍從寧波、定海等地出兵,浮海東渡攻擊日本長崎等地,同時防禦日本可能對我國東南沿海的入侵。

這個計劃可以說凝聚了劉長佑的多年心血,是他對晚清面臨的國際環境的未雨綢繆,不可謂不用心良苦。但是這個計劃對於清朝而言真的就是百無一用。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首先,劉長佑低估了日本的實力。

吞併琉球作為日本200多年以來的長期計劃,絕不是日本高層的心血來潮。且此時的日本雖然是國際公認的小國,但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已經開始並初見成效,這種兼顧經濟、政治和思想的全方面變革正讓日本脫胎換骨,其國家動員能力以及思想的革新程度是清朝望塵莫及的。

1874年,明治維新剛剛第7個年頭的日本就悍然入侵清朝臺島,並在美國調停下勒索50萬兩白銀而去。能做出如此狂妄之事,表明日本意圖侵略清朝,吞併琉球的慾望根本就不是心血來潮。

歷史上的中原王朝,即便是強大的蒙古帝國,也沒有能夠征服孱弱的日本,晚清時期的清朝,真的能夠打敗並徹底消滅日本嗎?要知道,甲午戰爭中的今天逆轉,絕對不是偶然,而是日本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結果。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其次,劉長佑忽視了列強的感受。

從松花江出兵庫頁島,這個計策從頭到尾都散發著浪漫主義的光輝。因為此時的沙俄早已將外東北徹底佔據,黑龍江下游幾百公里完全是沙俄內河。而庫頁島早在乾隆時期就被沙俄竊據,劉長佑完全將沙俄視為空氣,焉能成功?

更重要的是,調集東三省力量徵日,且不說能不能成功,誰來鎮守東北防禦沙俄可能的入侵?

中線的朝鮮和南線的東海雖然是清朝內海,但是此時的法國在南部虎視眈眈,雖然和日本也沒什麼感情,但法國會坐視清朝消滅日本然後反過來將自己趕出東亞嗎?劉長佑這樣的想法,明擺著就是將法國向日本的懷抱裡推,清朝能夠遠征成功才是怪事。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想要國際社會同情,一是需要有實力,比如美國;二是需要給好處,比如割地賠款,畢竟嗜血的列強也不是雷鋒不是?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最後,劉長佑高估了清朝的處境。

此時的清朝,雖然在洋務運動中有了一定成果,但絕不意味著清朝可以隨意把錢砸到一場勝負難料的戰爭中去。慈禧作為清朝的掌舵人,固然看起來冥頑不化,但是她更明白此時的清朝有多難。

相比於其他小國,清朝面臨的威脅是全方面的,這意味著清朝必須謹小慎微,因為稍不留神就可能導致清朝的徹底崩潰。再加上1877年到1878年的丁戊奇荒,直接導致清朝餓殍遍野,根本沒有能力保證徵日行動的後勤補給。

加上洋務運動以來的官僚擁兵自立,攻訐不斷,清朝雖有百萬大軍,但始終不能擰成一股繩,同仇敵愾消滅日本的想法本身就是不現實的。

對於風雨飄搖的清朝而言,徵日行動就如同火箭的發射,各方面不能有一絲閃失,但失敗,只需要一個小小的紕漏就行了。

"

作為湘軍名將,劉長佑毫無疑問和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精英一樣,有著相比於滿足貴胄更卓越的能力更更超前的思維。但這並不代表著劉長佑可以帶領清朝翻天覆地,富國強兵。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作為晚清著名將領,劉長佑在歷史上最震撼的表現不是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抗擊法國侵略,也不在於擔任了兩廣總督或者直隸總督,而在於他在1881年向朝廷上奏,提出了徹底滅亡日本的大膽計劃。

很多人認為,如果這一計劃成功執行,日本會在還未發動甲午戰爭前就被清朝徹底滅掉,甲午戰爭和以後的抗日戰爭就可以完全避免,所以慈禧太后真是誤國誤民的民族敗類啊。

這聽起來挺義憤填膺的,但實際上挺扯淡的,且不說慈禧的領導力到底如何,作為晚清背景下崛起的漢族官僚,劉長佑雖有超前的戰略眼光,但他真的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滅國計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就像近代以來我國備受欺凌,很多人就感慨如果我們明朝晚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不被清朝打斷我們就一定能夠發展成超級大國一樣,資本主義萌芽能不能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被打斷後的我國備受屈辱,所以很多人就默認為資本主義萌芽後的世界一定更美好,這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補償效應。

具體到劉長佑的“滅日計劃”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備受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之苦,所以就默認為劉長佑的計劃一定能成功。但是,這個計劃真的完美無缺嗎?

當然不是。

1879年日本正式吞併琉球群島後,法國也開始在西南和東南虎視眈眈,劉長佑及時認清了日本在未來的巨大威脅,提出先發制人的戰略。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劉長佑的計劃為:

​以日本吞併琉球為藉口,細數日本的罪狀,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並向其宣戰,而後分三路大軍蕩平日本,具體部署為:

北線為策應,徵調東北三省之兵自松花江出發,進攻庫頁島並從北向南進攻日本本土;

中線為佯動,以朝鮮半島為跳板時刻準備進攻日本本土;

南線為主力,以洋務運動初步訓練成型的海軍從寧波、定海等地出兵,浮海東渡攻擊日本長崎等地,同時防禦日本可能對我國東南沿海的入侵。

這個計劃可以說凝聚了劉長佑的多年心血,是他對晚清面臨的國際環境的未雨綢繆,不可謂不用心良苦。但是這個計劃對於清朝而言真的就是百無一用。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首先,劉長佑低估了日本的實力。

吞併琉球作為日本200多年以來的長期計劃,絕不是日本高層的心血來潮。且此時的日本雖然是國際公認的小國,但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已經開始並初見成效,這種兼顧經濟、政治和思想的全方面變革正讓日本脫胎換骨,其國家動員能力以及思想的革新程度是清朝望塵莫及的。

1874年,明治維新剛剛第7個年頭的日本就悍然入侵清朝臺島,並在美國調停下勒索50萬兩白銀而去。能做出如此狂妄之事,表明日本意圖侵略清朝,吞併琉球的慾望根本就不是心血來潮。

歷史上的中原王朝,即便是強大的蒙古帝國,也沒有能夠征服孱弱的日本,晚清時期的清朝,真的能夠打敗並徹底消滅日本嗎?要知道,甲午戰爭中的今天逆轉,絕對不是偶然,而是日本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結果。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其次,劉長佑忽視了列強的感受。

從松花江出兵庫頁島,這個計策從頭到尾都散發著浪漫主義的光輝。因為此時的沙俄早已將外東北徹底佔據,黑龍江下游幾百公里完全是沙俄內河。而庫頁島早在乾隆時期就被沙俄竊據,劉長佑完全將沙俄視為空氣,焉能成功?

更重要的是,調集東三省力量徵日,且不說能不能成功,誰來鎮守東北防禦沙俄可能的入侵?

中線的朝鮮和南線的東海雖然是清朝內海,但是此時的法國在南部虎視眈眈,雖然和日本也沒什麼感情,但法國會坐視清朝消滅日本然後反過來將自己趕出東亞嗎?劉長佑這樣的想法,明擺著就是將法國向日本的懷抱裡推,清朝能夠遠征成功才是怪事。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想要國際社會同情,一是需要有實力,比如美國;二是需要給好處,比如割地賠款,畢竟嗜血的列強也不是雷鋒不是?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最後,劉長佑高估了清朝的處境。

此時的清朝,雖然在洋務運動中有了一定成果,但絕不意味著清朝可以隨意把錢砸到一場勝負難料的戰爭中去。慈禧作為清朝的掌舵人,固然看起來冥頑不化,但是她更明白此時的清朝有多難。

相比於其他小國,清朝面臨的威脅是全方面的,這意味著清朝必須謹小慎微,因為稍不留神就可能導致清朝的徹底崩潰。再加上1877年到1878年的丁戊奇荒,直接導致清朝餓殍遍野,根本沒有能力保證徵日行動的後勤補給。

加上洋務運動以來的官僚擁兵自立,攻訐不斷,清朝雖有百萬大軍,但始終不能擰成一股繩,同仇敵愾消滅日本的想法本身就是不現實的。

對於風雨飄搖的清朝而言,徵日行動就如同火箭的發射,各方面不能有一絲閃失,但失敗,只需要一個小小的紕漏就行了。

消滅日本有多難?為何劉長佑提出的滅日計劃最終難以實現?

而清朝是經不起這樣的紕漏的,想讓清朝折騰地更久,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折騰,因此劉長佑的計劃不被慈禧太后採納,實在是意料之中。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