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於貴州鎮寧縣一個貧困的小村莊,父母是鄉村中學教師,家中還有兄妹6人。從小就經歷了戰爭、貧困、三年自然災害、政治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磨鍊。所以任正非的童年雖然是在貧窮中渡過,卻是快樂美好的。

"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於貴州鎮寧縣一個貧困的小村莊,父母是鄉村中學教師,家中還有兄妹6人。從小就經歷了戰爭、貧困、三年自然災害、政治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磨鍊。所以任正非的童年雖然是在貧窮中渡過,卻是快樂美好的。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1963 年,任正非就讀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已併入重慶大學)。在校期間,他把電子計算機、數字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自學完,接著還學習了邏輯學、哲學和幾門外語。

從軍隊轉業到深圳

遭遇人生第一個“陡坡”

大學畢業後任正非當上了建築兵,1983年,國家調整建制,撤銷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從部隊以團副的身份轉業來到改革開放試驗田的深圳,在當時深圳最好的企業之一,南油集團下面的一家電子公司任副總經理。

在這裡,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陡坡”,任正非在一筆生意中被人坑了,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那時,內地城市月工資平均不到100元。在這種情況下,任正非在大國企南油集團的鐵飯碗端不住了,安逸的日子似乎已經到頭。

任正非失去了經濟來源,妻子與他離了婚,他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兼顧6個弟弟妹妹的生活,他和父母租住在一小房裡,陽臺當成了廚房,生活陷入窘境。任正非在一波接一波的波折中,直達人生低谷。

為了省錢,任正非的母親通常在菜市場收檔時,撿一些別人扔掉的菜葉、買來便宜的死魚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於貴州鎮寧縣一個貧困的小村莊,父母是鄉村中學教師,家中還有兄妹6人。從小就經歷了戰爭、貧困、三年自然災害、政治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磨鍊。所以任正非的童年雖然是在貧窮中渡過,卻是快樂美好的。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1963 年,任正非就讀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已併入重慶大學)。在校期間,他把電子計算機、數字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自學完,接著還學習了邏輯學、哲學和幾門外語。

從軍隊轉業到深圳

遭遇人生第一個“陡坡”

大學畢業後任正非當上了建築兵,1983年,國家調整建制,撤銷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從部隊以團副的身份轉業來到改革開放試驗田的深圳,在當時深圳最好的企業之一,南油集團下面的一家電子公司任副總經理。

在這裡,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陡坡”,任正非在一筆生意中被人坑了,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那時,內地城市月工資平均不到100元。在這種情況下,任正非在大國企南油集團的鐵飯碗端不住了,安逸的日子似乎已經到頭。

任正非失去了經濟來源,妻子與他離了婚,他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兼顧6個弟弟妹妹的生活,他和父母租住在一小房裡,陽臺當成了廚房,生活陷入窘境。任正非在一波接一波的波折中,直達人生低谷。

為了省錢,任正非的母親通常在菜市場收檔時,撿一些別人扔掉的菜葉、買來便宜的死魚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不惑之年開始創業

肩負重壓,毅然做出抉擇

處於中年危機之中任正非沒有時間去感傷,家庭的責任、事業的急迫,令任正非迫不得已,走向了一條下海乾實事的道路。就這樣,深圳少了一個國企幹部,中國多了一個高科技企業的“教父”

1987年9月15日,43歲的任正非由於生活所迫,找朋友湊了2.1萬元在深圳註冊成立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擬交換機的代理商。

在賣設備的過程中,他看到了中國電信行業對程控交換機的渴望,同時他也看到整個市場被跨國公司所把持。當時國內使用的幾乎所有的通訊設備都依賴進口。民族企業在其中完全沒有立足之地,43歲的任正非,在這個時候突然表現出了他的商業天才,決定自己做研發。

軍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強烈的愛國熱情和保衛領土的敏感和決心,而他在那個時候能夠認識到“技術是企業的根本”,便從此和“代理商”這個身份告別,踏上了企業家的道路。

"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於貴州鎮寧縣一個貧困的小村莊,父母是鄉村中學教師,家中還有兄妹6人。從小就經歷了戰爭、貧困、三年自然災害、政治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磨鍊。所以任正非的童年雖然是在貧窮中渡過,卻是快樂美好的。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1963 年,任正非就讀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已併入重慶大學)。在校期間,他把電子計算機、數字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自學完,接著還學習了邏輯學、哲學和幾門外語。

從軍隊轉業到深圳

遭遇人生第一個“陡坡”

大學畢業後任正非當上了建築兵,1983年,國家調整建制,撤銷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從部隊以團副的身份轉業來到改革開放試驗田的深圳,在當時深圳最好的企業之一,南油集團下面的一家電子公司任副總經理。

在這裡,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陡坡”,任正非在一筆生意中被人坑了,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那時,內地城市月工資平均不到100元。在這種情況下,任正非在大國企南油集團的鐵飯碗端不住了,安逸的日子似乎已經到頭。

任正非失去了經濟來源,妻子與他離了婚,他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兼顧6個弟弟妹妹的生活,他和父母租住在一小房裡,陽臺當成了廚房,生活陷入窘境。任正非在一波接一波的波折中,直達人生低谷。

為了省錢,任正非的母親通常在菜市場收檔時,撿一些別人扔掉的菜葉、買來便宜的死魚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不惑之年開始創業

肩負重壓,毅然做出抉擇

處於中年危機之中任正非沒有時間去感傷,家庭的責任、事業的急迫,令任正非迫不得已,走向了一條下海乾實事的道路。就這樣,深圳少了一個國企幹部,中國多了一個高科技企業的“教父”

1987年9月15日,43歲的任正非由於生活所迫,找朋友湊了2.1萬元在深圳註冊成立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擬交換機的代理商。

在賣設備的過程中,他看到了中國電信行業對程控交換機的渴望,同時他也看到整個市場被跨國公司所把持。當時國內使用的幾乎所有的通訊設備都依賴進口。民族企業在其中完全沒有立足之地,43歲的任正非,在這個時候突然表現出了他的商業天才,決定自己做研發。

軍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強烈的愛國熱情和保衛領土的敏感和決心,而他在那個時候能夠認識到“技術是企業的根本”,便從此和“代理商”這個身份告別,踏上了企業家的道路。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華為公司創立之初租用的辦公樓

在困境中找到希望

倚靠深圳,公司發展迅猛

1991年9月,華為租下了深圳寶安縣蠔業村工業大廈三樓,開始研製程控交換機。最初公司員工僅50餘人。當時的華為公司既是生產車間、庫房,又是廚房和臥室。十幾張床挨著牆排開,床不夠,用泡沫板上加床墊代替。

所有人吃住都在裡面,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做得累了就睡一會兒,醒來再接著幹。這也是創業公司所常見的景象,只不過後來在華為成為了傳統,被稱為“床墊文化”,直到華為漂洋出海與國外公司直接競爭的時候,華為的員工在歐洲也會打起地鋪,外國小夥伴無不驚呆稱讚。

1991年12月,首批3臺BH-03交換機包裝發貨。當時公司已經沒有現金,再不出貨,直接面臨就是破產。幸運的是,這三臺交換機很快回款,公司得以正常運營。

1992年,華為的交換機批量進入市場,當年產值即達到1.2億元,利潤則過千萬,而當時華為的員工,還只有100人而已。這樣的成長速度,響應了深圳速度的口號,而這樣的盛況只屬於那個時代。

華為像一匹來自深圳的狼,撲進了這個正在高歌猛進的行業。

"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於貴州鎮寧縣一個貧困的小村莊,父母是鄉村中學教師,家中還有兄妹6人。從小就經歷了戰爭、貧困、三年自然災害、政治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磨鍊。所以任正非的童年雖然是在貧窮中渡過,卻是快樂美好的。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1963 年,任正非就讀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已併入重慶大學)。在校期間,他把電子計算機、數字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自學完,接著還學習了邏輯學、哲學和幾門外語。

從軍隊轉業到深圳

遭遇人生第一個“陡坡”

大學畢業後任正非當上了建築兵,1983年,國家調整建制,撤銷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從部隊以團副的身份轉業來到改革開放試驗田的深圳,在當時深圳最好的企業之一,南油集團下面的一家電子公司任副總經理。

在這裡,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陡坡”,任正非在一筆生意中被人坑了,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那時,內地城市月工資平均不到100元。在這種情況下,任正非在大國企南油集團的鐵飯碗端不住了,安逸的日子似乎已經到頭。

任正非失去了經濟來源,妻子與他離了婚,他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兼顧6個弟弟妹妹的生活,他和父母租住在一小房裡,陽臺當成了廚房,生活陷入窘境。任正非在一波接一波的波折中,直達人生低谷。

為了省錢,任正非的母親通常在菜市場收檔時,撿一些別人扔掉的菜葉、買來便宜的死魚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不惑之年開始創業

肩負重壓,毅然做出抉擇

處於中年危機之中任正非沒有時間去感傷,家庭的責任、事業的急迫,令任正非迫不得已,走向了一條下海乾實事的道路。就這樣,深圳少了一個國企幹部,中國多了一個高科技企業的“教父”

1987年9月15日,43歲的任正非由於生活所迫,找朋友湊了2.1萬元在深圳註冊成立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擬交換機的代理商。

在賣設備的過程中,他看到了中國電信行業對程控交換機的渴望,同時他也看到整個市場被跨國公司所把持。當時國內使用的幾乎所有的通訊設備都依賴進口。民族企業在其中完全沒有立足之地,43歲的任正非,在這個時候突然表現出了他的商業天才,決定自己做研發。

軍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強烈的愛國熱情和保衛領土的敏感和決心,而他在那個時候能夠認識到“技術是企業的根本”,便從此和“代理商”這個身份告別,踏上了企業家的道路。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華為公司創立之初租用的辦公樓

在困境中找到希望

倚靠深圳,公司發展迅猛

1991年9月,華為租下了深圳寶安縣蠔業村工業大廈三樓,開始研製程控交換機。最初公司員工僅50餘人。當時的華為公司既是生產車間、庫房,又是廚房和臥室。十幾張床挨著牆排開,床不夠,用泡沫板上加床墊代替。

所有人吃住都在裡面,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做得累了就睡一會兒,醒來再接著幹。這也是創業公司所常見的景象,只不過後來在華為成為了傳統,被稱為“床墊文化”,直到華為漂洋出海與國外公司直接競爭的時候,華為的員工在歐洲也會打起地鋪,外國小夥伴無不驚呆稱讚。

1991年12月,首批3臺BH-03交換機包裝發貨。當時公司已經沒有現金,再不出貨,直接面臨就是破產。幸運的是,這三臺交換機很快回款,公司得以正常運營。

1992年,華為的交換機批量進入市場,當年產值即達到1.2億元,利潤則過千萬,而當時華為的員工,還只有100人而已。這樣的成長速度,響應了深圳速度的口號,而這樣的盛況只屬於那個時代。

華為像一匹來自深圳的狼,撲進了這個正在高歌猛進的行業。

從軍隊到深圳,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的愛國企業家

華為總部

“為了活下去,我們必須走出國門,主動進攻,在市場搏擊中學習,熟悉市場,贏得市場。我們決不後退、低頭,不能被那些實力雄厚的公司打倒”。任正非說

1994年,華為推出了C&C08機,剛剛在通信行業立穩腳跟,任正非就發出“10年之後,世界通信行業三分天下,華為將佔一分。”

在進軍國際市場,華為採用的是務實的“先易後難”的戰略。

華為“先易後難”的國際化道路具有兩層含義:在國內,華為通過先做縣城再做城市的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道路創建了企業的國內市場;在國外,華為避免與歐美跨國公司爭奪歐美市場,迂迴側翼地把非洲和亞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國家作為企業國際化的起點。

華為從1996年初開始進軍國際市場,一群飢餓的“土狼”從華為總部深圳阪田基地出發,開始向國外遷徙、覓食。其間曲折頗多。

華為絕對不輸於蘋果三星這些外國的手機牌子,在2018年華為遭到了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日本五個國家的一些抵制,甚至是任正非的女兒也遭到非法扣留。但是華為並沒有為此而退步。任正非說中國越強大,美國越打擊,美國打擊的不是華為,而是中國!

任正非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很高的決策力

還有就是創業最基本的誠信原則

切實的為了員工 為了華為 為了中國著想

不斷的創新

才會有了今天的成就


參考資料:搜狐-餘勝海觀察《華為30歲了,任正非創立華為之初的創業故事》

搜狐-必途交易市場《任正非:從負債累累到商業帝國 》

騰訊網-城大眾創空間《任正非的創業經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