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助學要變簡單“給予”為全面育人'

""公益助學要變簡單“給予”為全面育人"公益助學要變簡單“給予”為全面育人公益助學要變簡單“給予”為全面育人

公益助學模式日趨成熟,但是瓶頸也日益凸顯。南都記者近期發現,目前公益助學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缺乏具體針對性等的瓶頸。

為此,南方都市報專門對國內多位公益領域的專家進行了隨機調研,一些專家直言:未來公益助學助教項目,在專業度提升、引入評估機制的同時,還應更多注重受助學子能力的培養和建設,以及對他們隱私的保護。總的來說,就是要全面育人。

瓶頸一

捐助缺乏具體針對性

根據民政部《2019社會服務統計發展統計公報》統計數據,目前集中在教育領域的社會團隊10102個,基金會為1511個,另外其他領域中參與公益助學教育數據不可考據。

據南都記者瞭解,目前公益助學方面主要滿足的,是受助人物質方面的需求,例如求學過程中必須的資金(學費)、支教、書籍以及教育環境改善(例如建設學校)等方面的物質需求,這些措施均是多年助學公益實踐的可行模式,也是目前大多數助學公益所採取的成熟方案。

不過南都記者發現,雖然物質系受助人急需解決的“燃眉之急”,但南都記者在參與包括陽光助學在內多項公益活動中發現,受助人在滿足物質基礎上,仍無法滿足不同年齡層的真實需求,公益助學仍無法解決“簡單粗暴”的問題;解決其現有物質或資源無法滿足的需求點,才是公益助學發揮作用的根本所在,也是公益助學中需要解決的瓶頸。

在目前助學學子的年齡層上,南都記者發現其主要分為小學期、中學期和大學期,而每個年齡層受助學子真實需求亦是不太一致。

在小學期,受助學子主要更多需要滿足“提起興趣”及“保障成長”基礎需求,例如在提起興趣方面,是否可加入“外語”、“化學”及“歷史”等相關課程資源配套,然後再以該年齡層學生所接受的興趣班形式進行開展;而“保障成長”方面,公益助學中可適度捐助“愛心早餐”“愛心午餐”等。

在中學期,由於中學是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塑造階段,而與城市相比,鄉鎮和農村在中學期的教育資源方面仍相對不均等和不足,“三觀”方面塑造可能與城市學子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助學更多傾向於“拓寬眼界”。

而大學期屬於受助學子走入社會的一個“前奏”,在此階段的公益助學,更多是要幫助受助人培養“走向社會”“發揮價值”的意識,即參與援助的政府部門、企業和協會等,是否可設置例如“助學帶薪酬實習”等崗位,為其畢業後就業方面作參考。

瓶頸二

助學公益人才短缺

據民政部發布的《2019社會服務統計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持證社會工作者共計43.9萬人,其中社會工作師10.7萬人,助理社會工作師33.2萬人,但其中多少從事公益助學方面,暫時無統計數據考證。

目前參與公益助學的形式,均是在特定時間點內去探訪有助學需求的受助人,但受助人獲得資金等援助後,缺乏對其後續的關注度,這其中,與專業助學公益人才存在較大缺口有關。

從南都記者參與和採訪情況來看,目前專職於助學公益的專業人才較為短缺,其短缺原因有三。

其一是目前絕大部分公益組織運作,是通過統一撥款及捐贈資金等方式進行運作,人員薪酬方面亦是由前述資金統籌發放,但相較於其他商業機構,公益組織薪酬雖可在短期內有一定競爭力,但長遠而言不及其他行業回報度高,因此在“保障生活”“滿足職業發展”等基本需求下,難以吸引人員參與。

其二是專業培養方面,針對公益助學甚至是公益方面,目前普遍暫無開設相對應的專業,據南都記者瞭解,目前開設“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專業”的院校僅為三家,北京、廣東和江蘇各有一家。

其三是公益助學人員的工作方式問題,相比於商業機構,公益機構缺乏明確的KPI考核和對應的晉升機制,並且在人才招聘上往往著重於“公益工作經驗”,並未按照人才的合適度因人設崗,另外在新週期公益助學前後,助學人員往往處於“閒置”狀態,未能對過往受助人情況做到有效跟蹤,以及對新受助人基本需求作了解,“效果”大於“效率”。

因此在公益助學中,對於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提上議程。

瓶頸三

部分項目缺乏延續性

在多個公益助學項目中,例如“陽光助學”這一項目已堅持十多年,並且讓多名學子受惠,但南都記者亦瞭解到,“陽光助學”僅是多個公益助學項目中的一部分,另外更多的助學項目卻表現為“無疾而終”或“效果欠佳”,例如江西新餘的某助學項目,曾經因資金問題差點無法開展。

南都記者發現,公益助學缺乏延續性主要原因為資助方可能存在的變動性問題。

變動一為資助者與助學學子之間的互動問題,在公益助學中,出於對資助方和受助方的保護,雙方隱私均處於半公開狀態;而這種雙向表現最終導致資助人無法與受助人之間產生互動和聯繫,結果引起資助方對助學方專業性產生懷疑,導致資助中斷。

變動二為預算方面問題,目前公益助學對於商業機構而言,無法直接產生效益,因此在某些參與援助的商業機構的社會責任預算中,有可能因企業效益、人員變動等因素,削減公益助學方面的資金。

專家建言

不要過多關注“給”的環節 要關注做到了什麼

應從資金導向轉為資源導向

ABC美好社會諮詢社的張蕊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認為,目前設立公益助學的機構應對設置項目的最終目的作出評估,例如項目設立要達到何種目標,在運作一段時間後收效如何,項目設立方應在成效達標的基礎上,對公益助學項目進行成效以及受助人需求的評估,再來轉變未來助學項目方向。

“在我看來,從資金導向轉向資源導向,是公益助學未來的走向,其更多是對受助者能力培養及能力建設等方面。”張蕊說。

公益助學2.0時代需走向全面育人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創始人、理事長潘江雪認為,公益助學將走入2.0時代。其認為,公益助學的1.0時代,是讓“所有孩子能上學”,這方面包括硬件軟件的物資等等。

“但我認為這個時代目前已經過去了,國家層面目前提出全面育人,在此基礎上,未來助學方式是提供內容,即是說能夠幫助孩子提升他的全面的品格,也就是我們說的關鍵能力——面向未來的關鍵能力和必備的品格。”

潘江雪表示,“全面育人”是沒辦法通過書本知識背誦下來進行提高的。所以,各方在助學上應創設多元的教育環境,能夠更深度地支持到學校面向全面育人這個新的而且比較艱難的環境。

“我覺得,在助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參與助學的企業,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或者說是貢獻他們在經營和管理企業過程中豐富的經驗,能夠幫助學校教育或和公益類機構合作,從而提升其全面育人的能力。”

要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表示,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公益事業很大一部分內容是對教育的資助。通過助學,企業先是和學生產生聯繫,繼而和學校以及教育產生聯繫。

王振耀認為,在目前整個公益事業中,特別需要注意和學校、家庭對接。“比如一些發達國家在建立了公益圖書館之後,會看看效益怎麼樣,孩子們讀的書中哪些書是他們愛讀的,再進行指導分類,進行不斷地提升,這一點國內的助學公益項目還沒有做到。”

王振耀認為,助學的方式也很重要,比如說尊嚴問題,要保護隱私。“既讓孩子有感恩之心,但是又不要讓學生貼上一個‘窮學生’的標籤”。

公益助學助教需要更有針對性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賈西津認為,未來公益助學的趨勢應更有“針對性”,即更注意其怎麼做,產生什麼效果,而非簡單地“給予”。

“公益有‘給予’,但不代表給出的錢越多越好,如果給出一百去更新受助者的理念,讓其更新更多的資源和理念,可能會遠比給出一個億的效果更好,因此我們不要過多關注‘給’的那個環節,而在於實現了什麼,做到了什麼。做到的是否符合倫理的、有目標的、有價值的。”

採寫:南都記者 貝貝 馬建忠 見習記者 錢小莉

實習生 李紀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