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是本科的,你就可以成為城市的人:大中專生怎麼辦?

只要你是本科的,你就可以成為城市的人:大中專生怎麼辦?

《今日評論》撰稿:孫鶴原

最近總在各個地方看到這句話,說是越來越多的一二線城市都在搶奪人才,二線城市說:只要你是全日制本科的,就可以成為我們城市的人。一線城市說,只要你是本科的,你買一年社保,你就可以成為我們城市的人。

簡而言之,只要你是本科的,你就可以成為這個城市的人,擁有這個城市的戶口,並享受到養老、醫療、教育等一線城市得天獨厚的資源。讀不上本科的人,除了創業,在職場上只會越來越被邊緣化,不是個人才,沒必要吸引你過來。你社保交得再多也沒用,就因為覺得你不是人才,你沒有資格入戶!養老、醫療、教育的所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是不會給你享受。

並不是本科生就多麼的好,是相比而言在社會上,中專、大專生面臨著更多的歧視無奈和殘酷的現實。

首先,你踏入社會這個“大學”,你的學歷是能讓陌生人最信服的能力憑證。但你沒有學歷,連人家的門檻都進不了,學歷不行,也沒有工作經驗,那你憑什麼一畢業就想要有一份好工作?

工作不難找,難找的是好工作,好工作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大公司不清楚你的實力,而HR只能以學歷來篩選一部分人是正常步驟。比如說這個公司招20人,100個人報名,20個碩士,30個本科,50個專科,時間有限,精力有限,資源有限,公司首先就是先把50個專科篩掉,三本的篩選掉,如果還沒時間篩選,那就二本也篩選掉,差不多了,就讓剩下的那些人來面試好了。你作為一名專科生,高等教育最低一級的,你憑什麼讓時間精力有限的HR花時間讓你證明你的能力比那些本科畢業的強?

其次,現在專科學生們的質量很低。80年代的大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一本院校學生水平,90年代的大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二本普通院校水平,00年代後的大專生相當於現在三本的水平。10年代後的大專因為門檻持續較低,越來越多的學生能考上,含金量也是越來越低,有些學校的學習風氣也隨著越來越差。水平跟以前年代那些大專生的學習能力和含金量是完全比不上的。

而且以後大學繼續擴招,本科人數繼續大幅上升,在遍地本科生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是會把自己的招聘標準提高來選拔他們需要的人才。以後工作待遇一般的工作都需要本科?也不是不存在,甚至可能供不應求,如果這樣的話,為什麼要選擇專科生呢?

有人提出質疑,說李嘉誠、黃光裕等沒有高學歷也能成功,覺得不一定要高學歷。但這是倖存者偏差,忽略了跟他們一個年代的因為低學歷而處處受限的普通人,低學歷不是沒有成功的人,但是成功的概率更低,尤其是在市場已經健全的情況下。

總之,中專、大專越來越難找工作是現實存在的。學歷不能決定一切,但學歷是對你以往能力高低或者學習態度初步的認識,是讓沒時間瞭解你的人最信服的名片。不是專科生就不能在社會立足,是你們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不是專科生就沒有出息,是任何人的出息都是自己掙來的,你們也一樣;不是專科生就不能選擇,你們一直有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就停在這裡,也可以選擇繼續向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