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

就業一直是高校大學生繞不開的話題,對絕大多數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努力讀書,進入高校學習,就是為了找一份比較好的工作,能過上比較好的生活。

"

就業一直是高校大學生繞不開的話題,對絕大多數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努力讀書,進入高校學習,就是為了找一份比較好的工作,能過上比較好的生活。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眾所周知,在大學擴招之後,高校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按理說,市場上的就業人數也會持續增加。然而,筆者在查看了2014年-2018年5年的全國就業人員數據後發現,2014年到2017年這4年時間,全國就業人員數量確實是持續增加,但2018年就業人員數量卻比2017年減少了54萬人。

頗為詭譎的是,2018年全國普通本專科畢業生數量卻比2017年增加了17.5萬人,達到753.3萬人。“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是大學生越來越不愛工作了嗎?那些“消失”的大學生又去哪了呢?我們以“雙一流”建設高校2017年度和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為例,來大概瞭解下大學畢業生的去向吧。

"

就業一直是高校大學生繞不開的話題,對絕大多數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努力讀書,進入高校學習,就是為了找一份比較好的工作,能過上比較好的生活。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眾所周知,在大學擴招之後,高校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按理說,市場上的就業人數也會持續增加。然而,筆者在查看了2014年-2018年5年的全國就業人員數據後發現,2014年到2017年這4年時間,全國就業人員數量確實是持續增加,但2018年就業人員數量卻比2017年減少了54萬人。

頗為詭譎的是,2018年全國普通本專科畢業生數量卻比2017年增加了17.5萬人,達到753.3萬人。“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是大學生越來越不愛工作了嗎?那些“消失”的大學生又去哪了呢?我們以“雙一流”建設高校2017年度和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為例,來大概瞭解下大學畢業生的去向吧。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14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有120所發佈了2017年度和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軟科”蒐集了這120所“雙一流”高校發佈的相關信息,整合為統一的統計口徑:深造率為國內升學和出國/境留學之和,工作率包括除深造之外的所有落實形式(主要包含簽約就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定向委培等),得出如下數據。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年度畢業生就業率為95.68%(深造率與工作率之和),平均深造率為53.5%,平均工作率為42.18%;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率為95.73%,平均深造類54.39%,平均工作率為41.34%。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度畢業生就業率為95.4%,平均深造率為34.64%,平均工作率為60.76%;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為95.11%,平均深造率為35.96%,平均工作率為59.15%。

"

就業一直是高校大學生繞不開的話題,對絕大多數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努力讀書,進入高校學習,就是為了找一份比較好的工作,能過上比較好的生活。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眾所周知,在大學擴招之後,高校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按理說,市場上的就業人數也會持續增加。然而,筆者在查看了2014年-2018年5年的全國就業人員數據後發現,2014年到2017年這4年時間,全國就業人員數量確實是持續增加,但2018年就業人員數量卻比2017年減少了54萬人。

頗為詭譎的是,2018年全國普通本專科畢業生數量卻比2017年增加了17.5萬人,達到753.3萬人。“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是大學生越來越不愛工作了嗎?那些“消失”的大學生又去哪了呢?我們以“雙一流”建設高校2017年度和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為例,來大概瞭解下大學畢業生的去向吧。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14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有120所發佈了2017年度和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軟科”蒐集了這120所“雙一流”高校發佈的相關信息,整合為統一的統計口徑:深造率為國內升學和出國/境留學之和,工作率包括除深造之外的所有落實形式(主要包含簽約就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定向委培等),得出如下數據。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年度畢業生就業率為95.68%(深造率與工作率之和),平均深造率為53.5%,平均工作率為42.18%;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率為95.73%,平均深造類54.39%,平均工作率為41.34%。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度畢業生就業率為95.4%,平均深造率為34.64%,平均工作率為60.76%;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為95.11%,平均深造率為35.96%,平均工作率為59.15%。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從數據上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平均深造率要高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接近20個百分點,可見以學術為導向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畢業生更熱衷不斷提升學歷層次。不過,無論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還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度平均深造率都較2017年有所增長;2018年度平均工作率都較2017年度有所下降。

這似乎傳達出一個訊息: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深造,而不選擇工作。從近些年研究生報考情況中,我們也能得到類似的感受。2005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人;2017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首批突破200萬人;2019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達到290萬人,預計2020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在330萬到350萬之間。

從100多萬名報考人員增加到200多萬名報考人員,用了12年;而從200多萬名報考人員增加到300萬多萬名報考人員,僅用了3年。

雖然研究生招錄規模在擴大,但報名人數的增長幅度遠遠超過招生人數的增長幅度,研究生考試競爭激烈程度加劇,考取研究生變得越來越難,是可以預見的。而那些沒有考取研究生的大學畢業生,是不是就走上工作崗位了呢?好像並非如此。

"

就業一直是高校大學生繞不開的話題,對絕大多數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努力讀書,進入高校學習,就是為了找一份比較好的工作,能過上比較好的生活。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眾所周知,在大學擴招之後,高校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按理說,市場上的就業人數也會持續增加。然而,筆者在查看了2014年-2018年5年的全國就業人員數據後發現,2014年到2017年這4年時間,全國就業人員數量確實是持續增加,但2018年就業人員數量卻比2017年減少了54萬人。

頗為詭譎的是,2018年全國普通本專科畢業生數量卻比2017年增加了17.5萬人,達到753.3萬人。“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是大學生越來越不愛工作了嗎?那些“消失”的大學生又去哪了呢?我們以“雙一流”建設高校2017年度和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為例,來大概瞭解下大學畢業生的去向吧。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14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有120所發佈了2017年度和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軟科”蒐集了這120所“雙一流”高校發佈的相關信息,整合為統一的統計口徑:深造率為國內升學和出國/境留學之和,工作率包括除深造之外的所有落實形式(主要包含簽約就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定向委培等),得出如下數據。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年度畢業生就業率為95.68%(深造率與工作率之和),平均深造率為53.5%,平均工作率為42.18%;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率為95.73%,平均深造類54.39%,平均工作率為41.34%。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度畢業生就業率為95.4%,平均深造率為34.64%,平均工作率為60.76%;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為95.11%,平均深造率為35.96%,平均工作率為59.15%。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從數據上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平均深造率要高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接近20個百分點,可見以學術為導向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畢業生更熱衷不斷提升學歷層次。不過,無論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還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度平均深造率都較2017年有所增長;2018年度平均工作率都較2017年度有所下降。

這似乎傳達出一個訊息: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深造,而不選擇工作。從近些年研究生報考情況中,我們也能得到類似的感受。2005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人;2017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首批突破200萬人;2019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達到290萬人,預計2020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在330萬到350萬之間。

從100多萬名報考人員增加到200多萬名報考人員,用了12年;而從200多萬名報考人員增加到300萬多萬名報考人員,僅用了3年。

雖然研究生招錄規模在擴大,但報名人數的增長幅度遠遠超過招生人數的增長幅度,研究生考試競爭激烈程度加劇,考取研究生變得越來越難,是可以預見的。而那些沒有考取研究生的大學畢業生,是不是就走上工作崗位了呢?好像並非如此。

“畢業生增多,就業人數卻減少”:“消失”的大學生去哪了?

2017年報考研究生的考生中有88萬往屆生;2018年報考研究生的考生中有107萬往屆生;2019年考研,報考人員中往屆生佔比超過48%。我們身邊,有越來越多考研失利的應屆畢業生不參加工作,而是選擇繼續複習備考,參加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研究生考試。

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讀研,越來越多的考研失利的大學生畢業生不參加工作繼續備研,再加上就業率中的一些水分,這大概就能解釋,為何本專科畢業生越來越多,就業人數卻在下降。

當下社會,“僧多粥少”現象越來越普遍,別說找好工作,一些大學畢業生就是找一份合適的工作都不容易。於是大家一窩蜂湧入深造這條路,卻又帶來了“學歷通脹”的問題。三十年前,可以用“天之驕子”形容高校大學生;十五年前,可以用“天之驕子”形容本科生;現在,用“天之驕子”形容研究生恐怕都不太合適。

大學畢業生不工作,或是主動為之,或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不管是何種原因,都不應放鬆自我的提升。有時候,放慢點腳步,明確下定位,才能更好地看準未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