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得不到重用'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殘酷的是,這道理在職場裡並不適用。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殘酷的是,這道理在職場裡並不適用。

“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得不到重用

一、“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不受重用

我在網上有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故事中的驢像極了某個時候的我們。

上級領導老虎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

老虎頓時讚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員工,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

領導祕書狐狸對老虎說:“老闆,驢很勤奮沒錯,但是,磨上已經沒有東西了,他還在拉磨,這不是製造假象嗎?”

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搖頭嘆息。

在職場,領導評判下屬能力的標準,並不是事情做得多少,而是對公司貢獻價值的高低。

像驢這樣天天忙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安於工作現狀,就算天天通宵也得不到老虎領導的重視,升職加薪的只會是別人。

這其實是因為很多人都沒有認識並運用一個概念:“拆屋效應”。

這一概念來自於魯迅在1927 年發表的一篇題為《無聲的中國》的演講:“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殘酷的是,這道理在職場裡並不適用。

“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得不到重用

一、“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不受重用

我在網上有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故事中的驢像極了某個時候的我們。

上級領導老虎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

老虎頓時讚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員工,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

領導祕書狐狸對老虎說:“老闆,驢很勤奮沒錯,但是,磨上已經沒有東西了,他還在拉磨,這不是製造假象嗎?”

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搖頭嘆息。

在職場,領導評判下屬能力的標準,並不是事情做得多少,而是對公司貢獻價值的高低。

像驢這樣天天忙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安於工作現狀,就算天天通宵也得不到老虎領導的重視,升職加薪的只會是別人。

這其實是因為很多人都沒有認識並運用一個概念:“拆屋效應”。

這一概念來自於魯迅在1927 年發表的一篇題為《無聲的中國》的演講:“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

“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得不到重用

二、忙碌到沒有時間成長,只會廢掉自己

正是因為“拆書效應”,我們總是習慣性地逃避問題,呆在舒適圈裡做著重複的工作,成為沉溺於假象的自我催眠者。

逃避困難,無意義的事做的越多,越會讓自己貶職

最近,每天忙著加班、忙著開會、忙著報告的曉曉離職了,問她為什麼?她說自己天天忙前忙後,到頭來加薪的名單裡卻沒有自己,失望了。

“那你的業績有提高嗎?”我問。

“業績?就算有降低一點點,但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每天最早到辦公室的是我,最晚離開辦公室的還是我,為什麼老闆就是看不到呢!”

不知道該怎麼和她說,職場的真相從來就不談苦勞只談功勞。

陷入習慣的工作,盲目的努力,對於升職加薪毫無用處。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殘酷的是,這道理在職場裡並不適用。

“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得不到重用

一、“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不受重用

我在網上有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故事中的驢像極了某個時候的我們。

上級領導老虎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

老虎頓時讚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員工,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

領導祕書狐狸對老虎說:“老闆,驢很勤奮沒錯,但是,磨上已經沒有東西了,他還在拉磨,這不是製造假象嗎?”

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搖頭嘆息。

在職場,領導評判下屬能力的標準,並不是事情做得多少,而是對公司貢獻價值的高低。

像驢這樣天天忙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安於工作現狀,就算天天通宵也得不到老虎領導的重視,升職加薪的只會是別人。

這其實是因為很多人都沒有認識並運用一個概念:“拆屋效應”。

這一概念來自於魯迅在1927 年發表的一篇題為《無聲的中國》的演講:“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

“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得不到重用

二、忙碌到沒有時間成長,只會廢掉自己

正是因為“拆書效應”,我們總是習慣性地逃避問題,呆在舒適圈裡做著重複的工作,成為沉溺於假象的自我催眠者。

逃避困難,無意義的事做的越多,越會讓自己貶職

最近,每天忙著加班、忙著開會、忙著報告的曉曉離職了,問她為什麼?她說自己天天忙前忙後,到頭來加薪的名單裡卻沒有自己,失望了。

“那你的業績有提高嗎?”我問。

“業績?就算有降低一點點,但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每天最早到辦公室的是我,最晚離開辦公室的還是我,為什麼老闆就是看不到呢!”

不知道該怎麼和她說,職場的真相從來就不談苦勞只談功勞。

陷入習慣的工作,盲目的努力,對於升職加薪毫無用處。

“為什麼加薪的總是別人?”不懂這一點,越努力越得不到重用

三、辨別“拆屋效應”,提高職場競爭力

我們工作時會習慣性地呆在舒適區,避免挑戰高難度工作。在面臨難題時,我們往往會退而求其次,選擇小一點的難題。

1、主動挑戰高難度工作

職場裡,“拆屋效應”隨處可見。

小路的老闆前幾天佈置下來一個需要跨部門合作開發一款軟件的工作。由於該軟件目前只是老闆牽頭提出的一個想法,但其中需要實現的功能又很複雜,涉及到的部門眾多,其他老員工面面相覷,都沒有說話。只有小路,主動接下了這個任務。

老員工苦口婆心地和小路說:“小路啊,你剛來公司沒多久所以不清楚,這任務其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可能到最後軟件沒完成,反而還得罪了各部門的人。”

“謝謝你的指點,這個工作對我來說有點難度,不過我會盡全力的。”小路笑著回答。

就是這樣一個大家都不看好的軟件和任務,在小路三個月的努力下竟初見成效,軟件裡的基本功能都已實現。看到這樣的結果老闆表示非常滿意,對小路從此也另眼相看,重要的項目基本都會讓小路參與。

其實,小路的老闆在佈置任務時,就已經使用了“拆屋效應”,他的要求看起來很高,可心理期望值並不高,這樣的任務其實才是責任風險很小的任務。小路接下任務的時候就已經給老闆留下了“積極進取、敢於挑戰”的好印象。即使最後的結果沒有完全達成,老闆也不會太苛責小路。

能力決定你坐的位置。

2、重新定義你的工作

如果目前習慣的工作方式無法讓你通往成功,那就想辦法去改變它。

找到加強核心競爭力的正確路徑。

核心競爭力是你在本職工作上無人可替代的核心實力。

01、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老闆聘請你是為了讓你解決問題的,如果你在崗位上無法解決一個比一個難的問題,那麼你的薪水也就不可能增加。

提高自我思考能力,在《麥肯錫教給我們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技巧》書中有給我們提供5個步驟:

①發現問題,並將問題分類。

②將問題轉化成具體的課題。

③找出解決課題的替代方案。

④運用適合的標準,評估每項替代方案。

⑤選出最佳的解決方案,並採取行動

02、加強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有不同的等級,分為0、1、2、3四級:

0、不願意更新自身知識結構;不注意向同事學習;忽視同行業的發展狀況。

1、為了滿足本職工作的需要去學習改進,願意並善於向同事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或技術。

2、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從事不太熟悉的任務,能夠鑽研資料,獲得必備的知識或技能,以儘快適應新工作要求。

3、深入瞭解當前最新的知識和技術,能夠意識到它們在產業界的應用

一步步進階,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03、成為T型人才

總聽到有人說,自己有實力不如結交強大的人脈。

但事實是,就像李笑來在《放下你的無效社交》書本里說的那樣:專心打造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自己的人脈。

努力成為T型人才,“—”表示有廣博的知識面,“|”表示知識的深度。兩者的結合,既有較深的專業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這類集深與博於一身的人才,無論在哪裡工作都能閃閃發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