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沒“當高管、拿高薪”,算失敗嗎?

35歲沒“當高管、拿高薪”,算失敗嗎?


2019年已經過半,不少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徹骨寒意,尤其是職場中年人的日子更難熬:

根據智聯招聘《2019年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70後、80後、90後有中年危機感受的人分別佔據了89.8%,81.6%和51.4%;而焦慮的根源,近3成人表示對自己35歲後的職業狀態的期許是“當高管,賺高薪”。

但骨感的現實卻是很多人“三十未立”,在基層崗位上日復一日,父母已經漸漸老邁,幼小的孩子嗷嗷待哺,生活壓力陡然增加。

於是有人懊喪慨嘆:“白白活了三十五,小組長都沒當過,活得好失敗啊!”

沒當高管、沒拿高薪,是不是人生就失敗了?抱怨過後,冷靜下來更理性地分析,其實還有更廣闊的解答和出路。


正視中年危機

我們可以和自己父輩的中年時代做一下比較。

往前倒推三四十年,父輩一代的焦慮是:那時候的中華大地乍暖還寒,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末尾、改革開放搞活之初。在論資排輩的升遷規則之下,很少有同齡人能少年得志、年紀輕輕就與之平起平坐。作為同齡人,幾乎社會地位相差不多,優秀的也頂多是混個小組長、車間主任、評個勞模、高工之類的。

所以那個時候,父母一輩更多的焦慮是來自於突如其來的社會變革帶來的陣痛,擔心“鐵打的”單位一夜之間被關停並轉,自己被推向社會,無法養家餬口,而不是來自於和同齡人的地位懸殊的比較。

而搜索近十年的記憶,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顛覆和新生,在瞬息之間此伏彼起:短信拜年才流行沒幾年,忽然變成了全民春晚集福字搶紅包;不知何時,出門時候現金竟然可以不帶了,買個煎餅都掃二維碼;很多人還沒搞明白微信公眾賬號10w+是怎麼來的,突然抖音就冒出來...

就像作家餘華在小說《兄弟》的序言裡寫的:一箇中國人四十年經歷的變化,比一個歐洲人四百年都要多。

作為改革開放的同輩人,我們就註定要面臨父輩一代都未曾感受過的“超光速行進”帶來的陣痛:

起初,我們看到比我們年紀略長的馬雲成為阿里王者;再後來,我們發現同齡人裡,有的人已經成為獨角獸上市公司老總;現在,我們驚異地發現,不少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也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種落差,不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時代的列車跑得太快,我們迅速從前排就座鬼使神差地就置換成了中排站票。這種在時代前進巨大洪流中身不由己的疼痛,沒有藥可醫。

這屆中年人並沒有比哪一代人更加不幸,我們只能擺正心態,淡然面對、解決問題。

要理性看待“高管”頭銜

對於一個35歲上下的職場人來說,經過人生上半場的煎熬奮鬥,最期望的自己能有一個“功成名就”的成績單,披上一件閃耀著“成功”光芒的外衣,好像才對得起自己早年的奮鬥之苦。

那麼,“當高管、拿高薪”,和社會各界的頭面人物談笑往來...這些固然能作為成功的標籤,但能不能把得到了成功標籤的結果,完全等同於個人能力也同比例地成功了呢?

只能說,可以成立,但不絕對。

第一,很多人表面的成功,是平臺賦予的虛幻光環,而不是個人能力已經達到了離開平臺還能保持高光的實際能力。

有句話說得好:有能力沒能力,離職見。電視劇《喬家大院》裡的角色孫茂才,由窮酸到落魄至乞丐,投奔喬家為喬家的生意立下汗馬功勞,就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人中龍鳳開始膨脹,後來因徇私瀆職而被趕出喬家。

此時的孫茂才想投奔對手錢家,錢家對孫茂才說:不是你成就了喬家的生意,而是喬家的生意成就了你!最終,沒有認清自己的孫茂才再次陷入了落魄。

第二,高管是個相對的概念。

公司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大企業、大公司裡的高管,掌握價值巨大的財富、資源和渠道,稱之為高管,也算“高”得名副其實。

小小創業公司,本來是三五個兄弟搭夥出來拼世界,由於某種原因一夜暴富、急速擴張,很可能原先親自扛大包、釘螺絲的灰頭土臉的“梁山好漢”,也能搖身一變開掛稱“總”,管理起百人團隊了。這種高管,“管”是管了,但真得是未必“高”到哪裡去,就算坐上了,小公司的生命力有限,也不一定能長久到老。

第三,即便是有實力坐上了大平臺管理層的位置,也未必就進了保險箱。

大家可能還對2017年中興42歲員工跳樓事件記憶猶新,因為受不了中年被勸退的壓力,縱身一躍的歐某,尋短見之前其實也做到了中層主管、年薪數十萬、有期權股票,算是小有成就的典型。

可是時移世易,先前取得的名頭也罷,待遇也罷,由於業務更迭轉眼之間就會蕩然無存。這世界哪有一勞永逸的名利資產可以一直吃到老呢?高管的位子也不例外。

所以,看待“高管”這個抬頭,要有一個淡然的心態,不要被虛無的東西羈絆困擾。


“高收入”是更實在的目標

“高管”的頭銜無須刻意追求,但“高薪”對中年人來說,卻是真實不空的目標,也是社會對你能力的最實在的掌聲。

有句話說的好:“我們80%的焦慮根源,是因為收入不夠”,家裡老的小的花費比較大,一旦足以支付各項開支的穩定收入的問題解決了,中年危機的焦慮問題也就自然消散。

那麼,從來源上看,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一份工作,因為高管位置而獲得的薪金收入作為唯一的收入來源的模式,風險係數反倒比較大。而分散風險,創造多項收入來源,是安全係數比較大,也是舒緩中年危機焦慮的焦點的好方法。

創造多項收入來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積極營造“睡後收入”,把部分存款購買力所能及的理財,或者進行穩健型的投資,適當炒炒股之類的,增加更多“非勞動時間換金錢”模式下的收入;

再比如成為一個斜槓中年,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和才藝,藉助互聯網平臺,利用業餘做做兼職撰稿人、設計師、插畫師、微店微商等等,都不乏成功者。

除了積極開源,作為中年人,應該學會適當節制消費慾望了。人到中年,更多要考慮肩頭的責任,考慮怎樣讓家人過得更加舒適溫馨,給父母一個安享的晚年,遭遇大病時候能夠扛得起風險不至於家破人亡...這些才是中年人的金錢應該的去處。


“高價值”是真正的高

中年人的一大尷尬是年紀剛好處於進退兩難的“半山腰”:辦公室裡人嫌老,現在退休又嫌小。

那麼,從現在到退休前,還有十幾二十年的下半場,如果目前都沒當上高管,也沒拿上高薪,還有啥奔頭嗎?

當然有,而且必須。因為不管是繼續上班工作,還是有朝一日自己創業單幹,下半場的人生賽場,其實才剛剛開始,仍然需要為下半場的目標努力奮鬥。這個時候如果自暴自棄繳械投降,無疑於直接把自己送上天台。

反之,這個時候如果能加強學習、不斷自我更新,讓自己重新具備較高的市場價值,就很可能會迎來職業生涯的第二春。

華為掌門人任正非,誰能想到他40歲時在國企工作因為做生意賠錢被開除,揣著2萬元隻身去深圳開始打拼,靠的就是早年積累的學習能力:在當時惡劣的環境中,把電子計算機、數字技術、自動控制全部自學完,還自學了邏輯學、哲學和三門外語。

直到今天,70多歲高齡了,總有人在飛機上看到:別的乘客都在打盹,他還在帶著眼鏡閱讀最新最前沿的書籍。

總而言之,不管是“高管”的職位,還是“高薪”的結果,其實都是職場人高價值的變現而已。

職場中年人,應該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不要被表面的東西所迷惑和羈絆,追求一些浮光掠影的東西而與本質失之交臂,應該從現在開始,重新抖擻精神,自我革新、脫胎換骨,進擊職業生涯的下半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