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

思維方式,終決定了你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

思維方式,終決定了你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1.

從去年年底的《無敵破壞王2》到今年年初的《馴龍高手4》,再到才結束的《復仇者聯盟4》,“告別”似乎一直在上演。

於是,感懷神傷也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襲來。

已經習慣並認定了主角們在以往系列中的親密和神勇,於是,對於他們選擇和“新”的歸宿,我們始終難以釋懷。

而被我攜帶同行觀影的閆大格,雖然面對好友分離時,也會有一時的難過,但很快,就會對主角的新生活,表示認同和歡喜。

究其原因,原來是我們成人的“固定型”思維和孩子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不同。

我們長期執著於“固定型”思維,於是對“離別”、“分開”、“結束”等等總是表現敏感而焦慮;

而孩子們天生自帶的“成長型”思維,卻讓他們更多地關注於“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和“新的朋友”。

兩者思維習慣的不同,即決定了“反脆弱”能力的不同。

外表看似更堅強的我們,實際卻比孩子,更不堪及恐懼生活的現實。

因此,我們也就比他們更難從失落的情緒中抽回。

"

思維方式,終決定了你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1.

從去年年底的《無敵破壞王2》到今年年初的《馴龍高手4》,再到才結束的《復仇者聯盟4》,“告別”似乎一直在上演。

於是,感懷神傷也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襲來。

已經習慣並認定了主角們在以往系列中的親密和神勇,於是,對於他們選擇和“新”的歸宿,我們始終難以釋懷。

而被我攜帶同行觀影的閆大格,雖然面對好友分離時,也會有一時的難過,但很快,就會對主角的新生活,表示認同和歡喜。

究其原因,原來是我們成人的“固定型”思維和孩子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不同。

我們長期執著於“固定型”思維,於是對“離別”、“分開”、“結束”等等總是表現敏感而焦慮;

而孩子們天生自帶的“成長型”思維,卻讓他們更多地關注於“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和“新的朋友”。

兩者思維習慣的不同,即決定了“反脆弱”能力的不同。

外表看似更堅強的我們,實際卻比孩子,更不堪及恐懼生活的現實。

因此,我們也就比他們更難從失落的情緒中抽回。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2.

曾幾何時,我們也曾無畏過…

無畏失敗,堅信著下一次就好了;無畏分離,嚮往著新的生活和新的朋友;無畏難過,總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但走著走著,我們的“成長型”思維,就被傳統的父母和教育模式,慢慢變成了“固定型”。

他們總是時刻叮嚀,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註定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就一定不會有好的對象和生活,人生便就此完蛋了。

於是,我們不得不學著去壓抑內心的渴望,因為所有的渴望都可能會激起,想要“變化”的衝動,而“變化”就代表著一種反常規,反常規就會被視為“不安分”,不安分的人,往往就沒有好的結果和下場。

終於,我們在父母和傳統思想教育中,漸漸變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並認定只要工作安定,生活就會不錯,一切就天下太平。

循規蹈矩,就是最安全的人生。

"

思維方式,終決定了你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1.

從去年年底的《無敵破壞王2》到今年年初的《馴龍高手4》,再到才結束的《復仇者聯盟4》,“告別”似乎一直在上演。

於是,感懷神傷也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襲來。

已經習慣並認定了主角們在以往系列中的親密和神勇,於是,對於他們選擇和“新”的歸宿,我們始終難以釋懷。

而被我攜帶同行觀影的閆大格,雖然面對好友分離時,也會有一時的難過,但很快,就會對主角的新生活,表示認同和歡喜。

究其原因,原來是我們成人的“固定型”思維和孩子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不同。

我們長期執著於“固定型”思維,於是對“離別”、“分開”、“結束”等等總是表現敏感而焦慮;

而孩子們天生自帶的“成長型”思維,卻讓他們更多地關注於“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和“新的朋友”。

兩者思維習慣的不同,即決定了“反脆弱”能力的不同。

外表看似更堅強的我們,實際卻比孩子,更不堪及恐懼生活的現實。

因此,我們也就比他們更難從失落的情緒中抽回。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2.

曾幾何時,我們也曾無畏過…

無畏失敗,堅信著下一次就好了;無畏分離,嚮往著新的生活和新的朋友;無畏難過,總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但走著走著,我們的“成長型”思維,就被傳統的父母和教育模式,慢慢變成了“固定型”。

他們總是時刻叮嚀,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註定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就一定不會有好的對象和生活,人生便就此完蛋了。

於是,我們不得不學著去壓抑內心的渴望,因為所有的渴望都可能會激起,想要“變化”的衝動,而“變化”就代表著一種反常規,反常規就會被視為“不安分”,不安分的人,往往就沒有好的結果和下場。

終於,我們在父母和傳統思想教育中,漸漸變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並認定只要工作安定,生活就會不錯,一切就天下太平。

循規蹈矩,就是最安全的人生。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3.

都說,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特別重要,因為那可能決定了你這輩子的職業方向。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HR,我的老師和家人都堅定地認為,除開公司財務,在一個企業裡,最合適女生的崗位就是這個。

由於,我乾的也還不錯,於是一路晉升,在之後的跳槽中,也很難再有機會從事別的工作。

這也使“轉崗”,成為了一個奢望。

可是,講真,我並沒那麼喜歡那份工作。

我不喜歡勾心鬥角,也不擅長阿諛奉承、更不享受成天與老闆和員工鬥智鬥勇,相比HR,內心中,我一直更向往廣告、又或者是市場部的工作。

於是,當轉崗的機會砸向我,我果斷放棄了晉升,轉而由junior開始,從頭來過。對此,家人和朋友基本無人理解,各種告誡和“等著看”也接踵而來。

如今,我每天幾乎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只因為當初的一個決定,“改變”讓夢想照進了現實…

我從產品做到市場,又從市場做到新媒體,再然後是自媒體。

當年那個寫文章、做新聞和傳媒的夢想,就這樣被一點點曲線實現了。慶幸並感慨,正是這“不妥協”的倔牛精神,才終於給了我,接近夢想的機會。

而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卻沒有這麼幸運,當然,他們也活的比我“安全”許多。

問起工作的幸福感,他們往往都會投給我一個“儂腦子壞特了,工作哪來那麼high”的眼神,請我自行體會。

這也難怪996對於他們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情,畢竟不是真愛,勉強不會“幸福”。

"

思維方式,終決定了你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1.

從去年年底的《無敵破壞王2》到今年年初的《馴龍高手4》,再到才結束的《復仇者聯盟4》,“告別”似乎一直在上演。

於是,感懷神傷也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襲來。

已經習慣並認定了主角們在以往系列中的親密和神勇,於是,對於他們選擇和“新”的歸宿,我們始終難以釋懷。

而被我攜帶同行觀影的閆大格,雖然面對好友分離時,也會有一時的難過,但很快,就會對主角的新生活,表示認同和歡喜。

究其原因,原來是我們成人的“固定型”思維和孩子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不同。

我們長期執著於“固定型”思維,於是對“離別”、“分開”、“結束”等等總是表現敏感而焦慮;

而孩子們天生自帶的“成長型”思維,卻讓他們更多地關注於“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和“新的朋友”。

兩者思維習慣的不同,即決定了“反脆弱”能力的不同。

外表看似更堅強的我們,實際卻比孩子,更不堪及恐懼生活的現實。

因此,我們也就比他們更難從失落的情緒中抽回。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2.

曾幾何時,我們也曾無畏過…

無畏失敗,堅信著下一次就好了;無畏分離,嚮往著新的生活和新的朋友;無畏難過,總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但走著走著,我們的“成長型”思維,就被傳統的父母和教育模式,慢慢變成了“固定型”。

他們總是時刻叮嚀,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註定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就一定不會有好的對象和生活,人生便就此完蛋了。

於是,我們不得不學著去壓抑內心的渴望,因為所有的渴望都可能會激起,想要“變化”的衝動,而“變化”就代表著一種反常規,反常規就會被視為“不安分”,不安分的人,往往就沒有好的結果和下場。

終於,我們在父母和傳統思想教育中,漸漸變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並認定只要工作安定,生活就會不錯,一切就天下太平。

循規蹈矩,就是最安全的人生。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3.

都說,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特別重要,因為那可能決定了你這輩子的職業方向。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HR,我的老師和家人都堅定地認為,除開公司財務,在一個企業裡,最合適女生的崗位就是這個。

由於,我乾的也還不錯,於是一路晉升,在之後的跳槽中,也很難再有機會從事別的工作。

這也使“轉崗”,成為了一個奢望。

可是,講真,我並沒那麼喜歡那份工作。

我不喜歡勾心鬥角,也不擅長阿諛奉承、更不享受成天與老闆和員工鬥智鬥勇,相比HR,內心中,我一直更向往廣告、又或者是市場部的工作。

於是,當轉崗的機會砸向我,我果斷放棄了晉升,轉而由junior開始,從頭來過。對此,家人和朋友基本無人理解,各種告誡和“等著看”也接踵而來。

如今,我每天幾乎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只因為當初的一個決定,“改變”讓夢想照進了現實…

我從產品做到市場,又從市場做到新媒體,再然後是自媒體。

當年那個寫文章、做新聞和傳媒的夢想,就這樣被一點點曲線實現了。慶幸並感慨,正是這“不妥協”的倔牛精神,才終於給了我,接近夢想的機會。

而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卻沒有這麼幸運,當然,他們也活的比我“安全”許多。

問起工作的幸福感,他們往往都會投給我一個“儂腦子壞特了,工作哪來那麼high”的眼神,請我自行體會。

這也難怪996對於他們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情,畢竟不是真愛,勉強不會“幸福”。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4.

除開工作,帶娃這件事,也是件容易深陷在“固定型”思維裡,無法自拔的事情。

身邊好多的朋友,都跟我說,真懷念自己小時候,無憂無慮地玩耍,真希望也給自己小孩那樣一個沒有補習班的童年。

當然,這隻能是“希望”,因為說完,他們就繼續該送補習班的送補習班,該備考私立的備考私立,總之,不能比別人差,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生活的“固定型”思維已勞勞將他們鎖死,陪讀模式要麼進入一種鄙視鏈的死循環,要麼進入一種無限自虐的重複;

總之,帶孩子,生不如死,教娃不如自學,就是現實生活帶給他們的最大感觸。

放養和圈養,永遠是夢想和生活無法重疊的現實。

"

思維方式,終決定了你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1.

從去年年底的《無敵破壞王2》到今年年初的《馴龍高手4》,再到才結束的《復仇者聯盟4》,“告別”似乎一直在上演。

於是,感懷神傷也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襲來。

已經習慣並認定了主角們在以往系列中的親密和神勇,於是,對於他們選擇和“新”的歸宿,我們始終難以釋懷。

而被我攜帶同行觀影的閆大格,雖然面對好友分離時,也會有一時的難過,但很快,就會對主角的新生活,表示認同和歡喜。

究其原因,原來是我們成人的“固定型”思維和孩子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不同。

我們長期執著於“固定型”思維,於是對“離別”、“分開”、“結束”等等總是表現敏感而焦慮;

而孩子們天生自帶的“成長型”思維,卻讓他們更多地關注於“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和“新的朋友”。

兩者思維習慣的不同,即決定了“反脆弱”能力的不同。

外表看似更堅強的我們,實際卻比孩子,更不堪及恐懼生活的現實。

因此,我們也就比他們更難從失落的情緒中抽回。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2.

曾幾何時,我們也曾無畏過…

無畏失敗,堅信著下一次就好了;無畏分離,嚮往著新的生活和新的朋友;無畏難過,總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但走著走著,我們的“成長型”思維,就被傳統的父母和教育模式,慢慢變成了“固定型”。

他們總是時刻叮嚀,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註定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就一定不會有好的對象和生活,人生便就此完蛋了。

於是,我們不得不學著去壓抑內心的渴望,因為所有的渴望都可能會激起,想要“變化”的衝動,而“變化”就代表著一種反常規,反常規就會被視為“不安分”,不安分的人,往往就沒有好的結果和下場。

終於,我們在父母和傳統思想教育中,漸漸變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並認定只要工作安定,生活就會不錯,一切就天下太平。

循規蹈矩,就是最安全的人生。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3.

都說,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特別重要,因為那可能決定了你這輩子的職業方向。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HR,我的老師和家人都堅定地認為,除開公司財務,在一個企業裡,最合適女生的崗位就是這個。

由於,我乾的也還不錯,於是一路晉升,在之後的跳槽中,也很難再有機會從事別的工作。

這也使“轉崗”,成為了一個奢望。

可是,講真,我並沒那麼喜歡那份工作。

我不喜歡勾心鬥角,也不擅長阿諛奉承、更不享受成天與老闆和員工鬥智鬥勇,相比HR,內心中,我一直更向往廣告、又或者是市場部的工作。

於是,當轉崗的機會砸向我,我果斷放棄了晉升,轉而由junior開始,從頭來過。對此,家人和朋友基本無人理解,各種告誡和“等著看”也接踵而來。

如今,我每天幾乎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只因為當初的一個決定,“改變”讓夢想照進了現實…

我從產品做到市場,又從市場做到新媒體,再然後是自媒體。

當年那個寫文章、做新聞和傳媒的夢想,就這樣被一點點曲線實現了。慶幸並感慨,正是這“不妥協”的倔牛精神,才終於給了我,接近夢想的機會。

而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卻沒有這麼幸運,當然,他們也活的比我“安全”許多。

問起工作的幸福感,他們往往都會投給我一個“儂腦子壞特了,工作哪來那麼high”的眼神,請我自行體會。

這也難怪996對於他們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情,畢竟不是真愛,勉強不會“幸福”。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4.

除開工作,帶娃這件事,也是件容易深陷在“固定型”思維裡,無法自拔的事情。

身邊好多的朋友,都跟我說,真懷念自己小時候,無憂無慮地玩耍,真希望也給自己小孩那樣一個沒有補習班的童年。

當然,這隻能是“希望”,因為說完,他們就繼續該送補習班的送補習班,該備考私立的備考私立,總之,不能比別人差,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生活的“固定型”思維已勞勞將他們鎖死,陪讀模式要麼進入一種鄙視鏈的死循環,要麼進入一種無限自虐的重複;

總之,帶孩子,生不如死,教娃不如自學,就是現實生活帶給他們的最大感觸。

放養和圈養,永遠是夢想和生活無法重疊的現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5.

是怎麼樣的一種“固定型”思維,讓我們陷入如此囧境卻還無法自拔?

答案,大概是迷之堅信的“安全感”。

在固定思維裡,我們習慣以“金錢”去衡量一切。於是,工作的“最佳狀態”是收入穩定,孩子的“優秀”是考上名校,以後能獲得一份好工作。

一種時時在算計的“得失”,使我們不敢越雷池一步。

於是,在我們的腦子裡,認定了英雄就永遠是英雄,他不該解甲歸田,放任老去;朋友,就該一輩子永遠在一起;一個玩具,必須有主人,才是最好的歸宿……

我們害怕並抗拒“常規”認知以外的一切東西。

也正是如此,我們的反脆弱能力,奇差無比。當“變化”襲來,除了束手無策,就只乘怨天尤人。

但要知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擁有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並在後天,也依然有選擇的權利。

嚮往自由的天性,可以不被壓抑,你既可以“安全”地工作,也可以同時自由地,享受做喜歡的事情,關鍵是採取“行動”,而不是一直“等待”。

"

思維方式,終決定了你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1.

從去年年底的《無敵破壞王2》到今年年初的《馴龍高手4》,再到才結束的《復仇者聯盟4》,“告別”似乎一直在上演。

於是,感懷神傷也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襲來。

已經習慣並認定了主角們在以往系列中的親密和神勇,於是,對於他們選擇和“新”的歸宿,我們始終難以釋懷。

而被我攜帶同行觀影的閆大格,雖然面對好友分離時,也會有一時的難過,但很快,就會對主角的新生活,表示認同和歡喜。

究其原因,原來是我們成人的“固定型”思維和孩子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不同。

我們長期執著於“固定型”思維,於是對“離別”、“分開”、“結束”等等總是表現敏感而焦慮;

而孩子們天生自帶的“成長型”思維,卻讓他們更多地關注於“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和“新的朋友”。

兩者思維習慣的不同,即決定了“反脆弱”能力的不同。

外表看似更堅強的我們,實際卻比孩子,更不堪及恐懼生活的現實。

因此,我們也就比他們更難從失落的情緒中抽回。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2.

曾幾何時,我們也曾無畏過…

無畏失敗,堅信著下一次就好了;無畏分離,嚮往著新的生活和新的朋友;無畏難過,總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但走著走著,我們的“成長型”思維,就被傳統的父母和教育模式,慢慢變成了“固定型”。

他們總是時刻叮嚀,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註定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就一定不會有好的對象和生活,人生便就此完蛋了。

於是,我們不得不學著去壓抑內心的渴望,因為所有的渴望都可能會激起,想要“變化”的衝動,而“變化”就代表著一種反常規,反常規就會被視為“不安分”,不安分的人,往往就沒有好的結果和下場。

終於,我們在父母和傳統思想教育中,漸漸變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並認定只要工作安定,生活就會不錯,一切就天下太平。

循規蹈矩,就是最安全的人生。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3.

都說,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特別重要,因為那可能決定了你這輩子的職業方向。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HR,我的老師和家人都堅定地認為,除開公司財務,在一個企業裡,最合適女生的崗位就是這個。

由於,我乾的也還不錯,於是一路晉升,在之後的跳槽中,也很難再有機會從事別的工作。

這也使“轉崗”,成為了一個奢望。

可是,講真,我並沒那麼喜歡那份工作。

我不喜歡勾心鬥角,也不擅長阿諛奉承、更不享受成天與老闆和員工鬥智鬥勇,相比HR,內心中,我一直更向往廣告、又或者是市場部的工作。

於是,當轉崗的機會砸向我,我果斷放棄了晉升,轉而由junior開始,從頭來過。對此,家人和朋友基本無人理解,各種告誡和“等著看”也接踵而來。

如今,我每天幾乎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只因為當初的一個決定,“改變”讓夢想照進了現實…

我從產品做到市場,又從市場做到新媒體,再然後是自媒體。

當年那個寫文章、做新聞和傳媒的夢想,就這樣被一點點曲線實現了。慶幸並感慨,正是這“不妥協”的倔牛精神,才終於給了我,接近夢想的機會。

而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卻沒有這麼幸運,當然,他們也活的比我“安全”許多。

問起工作的幸福感,他們往往都會投給我一個“儂腦子壞特了,工作哪來那麼high”的眼神,請我自行體會。

這也難怪996對於他們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情,畢竟不是真愛,勉強不會“幸福”。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4.

除開工作,帶娃這件事,也是件容易深陷在“固定型”思維裡,無法自拔的事情。

身邊好多的朋友,都跟我說,真懷念自己小時候,無憂無慮地玩耍,真希望也給自己小孩那樣一個沒有補習班的童年。

當然,這隻能是“希望”,因為說完,他們就繼續該送補習班的送補習班,該備考私立的備考私立,總之,不能比別人差,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生活的“固定型”思維已勞勞將他們鎖死,陪讀模式要麼進入一種鄙視鏈的死循環,要麼進入一種無限自虐的重複;

總之,帶孩子,生不如死,教娃不如自學,就是現實生活帶給他們的最大感觸。

放養和圈養,永遠是夢想和生活無法重疊的現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5.

是怎麼樣的一種“固定型”思維,讓我們陷入如此囧境卻還無法自拔?

答案,大概是迷之堅信的“安全感”。

在固定思維裡,我們習慣以“金錢”去衡量一切。於是,工作的“最佳狀態”是收入穩定,孩子的“優秀”是考上名校,以後能獲得一份好工作。

一種時時在算計的“得失”,使我們不敢越雷池一步。

於是,在我們的腦子裡,認定了英雄就永遠是英雄,他不該解甲歸田,放任老去;朋友,就該一輩子永遠在一起;一個玩具,必須有主人,才是最好的歸宿……

我們害怕並抗拒“常規”認知以外的一切東西。

也正是如此,我們的反脆弱能力,奇差無比。當“變化”襲來,除了束手無策,就只乘怨天尤人。

但要知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擁有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並在後天,也依然有選擇的權利。

嚮往自由的天性,可以不被壓抑,你既可以“安全”地工作,也可以同時自由地,享受做喜歡的事情,關鍵是採取“行動”,而不是一直“等待”。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尾.

家裡的閆大格,幾乎每天都在換著花樣過日子和玩耍,從不按規定出牌,這也造就了她具有彈性的性格強度。

每次被批評或表揚,她都不會特別在意,她更享受玩和做的過程。我很羨慕她這樣的瀟灑,也希望能幫她一直保持如此的“天性”下去。

這也啟發了我,如果我們能像孩子那樣去生活和思考問題,也許我們會更容易獲得快樂。

當不計較“得失”,我們便能獲得打開思維的鑰匙,為自己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反脆弱系統;

當了解了人的一生,最終是為自己而活,是否,你會願意,放下你的固定思維,走出那個安全舒適圈,去擁抱成長的機會。

從當下開始計劃行動,做想做的事情,過嚮往的生活。

請相信,所有的變化,都會給你一個“新的開始”。

我們的明天,必須會更好。

"

思維方式,終決定了你快樂的程度和長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1.

從去年年底的《無敵破壞王2》到今年年初的《馴龍高手4》,再到才結束的《復仇者聯盟4》,“告別”似乎一直在上演。

於是,感懷神傷也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襲來。

已經習慣並認定了主角們在以往系列中的親密和神勇,於是,對於他們選擇和“新”的歸宿,我們始終難以釋懷。

而被我攜帶同行觀影的閆大格,雖然面對好友分離時,也會有一時的難過,但很快,就會對主角的新生活,表示認同和歡喜。

究其原因,原來是我們成人的“固定型”思維和孩子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不同。

我們長期執著於“固定型”思維,於是對“離別”、“分開”、“結束”等等總是表現敏感而焦慮;

而孩子們天生自帶的“成長型”思維,卻讓他們更多地關注於“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和“新的朋友”。

兩者思維習慣的不同,即決定了“反脆弱”能力的不同。

外表看似更堅強的我們,實際卻比孩子,更不堪及恐懼生活的現實。

因此,我們也就比他們更難從失落的情緒中抽回。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2.

曾幾何時,我們也曾無畏過…

無畏失敗,堅信著下一次就好了;無畏分離,嚮往著新的生活和新的朋友;無畏難過,總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但走著走著,我們的“成長型”思維,就被傳統的父母和教育模式,慢慢變成了“固定型”。

他們總是時刻叮嚀,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註定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就一定不會有好的對象和生活,人生便就此完蛋了。

於是,我們不得不學著去壓抑內心的渴望,因為所有的渴望都可能會激起,想要“變化”的衝動,而“變化”就代表著一種反常規,反常規就會被視為“不安分”,不安分的人,往往就沒有好的結果和下場。

終於,我們在父母和傳統思想教育中,漸漸變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並認定只要工作安定,生活就會不錯,一切就天下太平。

循規蹈矩,就是最安全的人生。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3.

都說,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特別重要,因為那可能決定了你這輩子的職業方向。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HR,我的老師和家人都堅定地認為,除開公司財務,在一個企業裡,最合適女生的崗位就是這個。

由於,我乾的也還不錯,於是一路晉升,在之後的跳槽中,也很難再有機會從事別的工作。

這也使“轉崗”,成為了一個奢望。

可是,講真,我並沒那麼喜歡那份工作。

我不喜歡勾心鬥角,也不擅長阿諛奉承、更不享受成天與老闆和員工鬥智鬥勇,相比HR,內心中,我一直更向往廣告、又或者是市場部的工作。

於是,當轉崗的機會砸向我,我果斷放棄了晉升,轉而由junior開始,從頭來過。對此,家人和朋友基本無人理解,各種告誡和“等著看”也接踵而來。

如今,我每天幾乎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只因為當初的一個決定,“改變”讓夢想照進了現實…

我從產品做到市場,又從市場做到新媒體,再然後是自媒體。

當年那個寫文章、做新聞和傳媒的夢想,就這樣被一點點曲線實現了。慶幸並感慨,正是這“不妥協”的倔牛精神,才終於給了我,接近夢想的機會。

而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卻沒有這麼幸運,當然,他們也活的比我“安全”許多。

問起工作的幸福感,他們往往都會投給我一個“儂腦子壞特了,工作哪來那麼high”的眼神,請我自行體會。

這也難怪996對於他們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情,畢竟不是真愛,勉強不會“幸福”。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4.

除開工作,帶娃這件事,也是件容易深陷在“固定型”思維裡,無法自拔的事情。

身邊好多的朋友,都跟我說,真懷念自己小時候,無憂無慮地玩耍,真希望也給自己小孩那樣一個沒有補習班的童年。

當然,這隻能是“希望”,因為說完,他們就繼續該送補習班的送補習班,該備考私立的備考私立,總之,不能比別人差,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生活的“固定型”思維已勞勞將他們鎖死,陪讀模式要麼進入一種鄙視鏈的死循環,要麼進入一種無限自虐的重複;

總之,帶孩子,生不如死,教娃不如自學,就是現實生活帶給他們的最大感觸。

放養和圈養,永遠是夢想和生活無法重疊的現實。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5.

是怎麼樣的一種“固定型”思維,讓我們陷入如此囧境卻還無法自拔?

答案,大概是迷之堅信的“安全感”。

在固定思維裡,我們習慣以“金錢”去衡量一切。於是,工作的“最佳狀態”是收入穩定,孩子的“優秀”是考上名校,以後能獲得一份好工作。

一種時時在算計的“得失”,使我們不敢越雷池一步。

於是,在我們的腦子裡,認定了英雄就永遠是英雄,他不該解甲歸田,放任老去;朋友,就該一輩子永遠在一起;一個玩具,必須有主人,才是最好的歸宿……

我們害怕並抗拒“常規”認知以外的一切東西。

也正是如此,我們的反脆弱能力,奇差無比。當“變化”襲來,除了束手無策,就只乘怨天尤人。

但要知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擁有天生的“成長型”思維,並在後天,也依然有選擇的權利。

嚮往自由的天性,可以不被壓抑,你既可以“安全”地工作,也可以同時自由地,享受做喜歡的事情,關鍵是採取“行動”,而不是一直“等待”。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尾.

家裡的閆大格,幾乎每天都在換著花樣過日子和玩耍,從不按規定出牌,這也造就了她具有彈性的性格強度。

每次被批評或表揚,她都不會特別在意,她更享受玩和做的過程。我很羨慕她這樣的瀟灑,也希望能幫她一直保持如此的“天性”下去。

這也啟發了我,如果我們能像孩子那樣去生活和思考問題,也許我們會更容易獲得快樂。

當不計較“得失”,我們便能獲得打開思維的鑰匙,為自己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反脆弱系統;

當了解了人的一生,最終是為自己而活,是否,你會願意,放下你的固定思維,走出那個安全舒適圈,去擁抱成長的機會。

從當下開始計劃行動,做想做的事情,過嚮往的生活。

請相信,所有的變化,都會給你一個“新的開始”。

我們的明天,必須會更好。

如何成為一個更容易快樂的家長

-END-

【小百科】

反脆弱:出自納西姆·塔勒布所著的《反脆弱》一書。“脆弱”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的損失,“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的能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