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努力》:“我值多少錢?”,企業可以為你增加多少價值?

《精準努力》:“我值多少錢?”,企業可以為你增加多少價值?

文\芷柔

圖\網絡

您好!這裡是『芷柔讀書』時間。

“我值多少錢?”

這是今天我要與你共讀的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如果別人問你這個問題,你的內心會是什麼感受?

不管你是怎麼想的,你都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在當下的時代,大多數人都有職場生活,而作為職場人,在企業裡,每個人都有價值標示,只是我們自己有沒有刻意去弄清楚而已。

《精準努力》的作者野口真人認為:現在的職場人,不但要弄清楚自己的精確價值,還必須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價值。

剛看到這裡時,我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精確價值?商品有精確價值好理解,但是一個人的價值真的可以做到精確嗎?

於是,我帶著這個疑問開始閱讀此書。

這本書主要論述了通過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精準地計算出一個職場人的價值,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改變數學公式中的某一個數值,而改變人的金融價值,讓我們在職場上,都能創造更多的價值,獲得企業的好評。

《精準努力》:“我值多少錢?”,企業可以為你增加多少價值?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內容。

一、看此書之前先了解什麼是“金融”

作者給金融下的定義:是評估事物價值的一種方法。而狹義上講,金融是評估企業價值的一種方法(corporate finance,公司金融)。

也就是利用評估企業價值的金融思維也可以計算出一個人的精確價值。

作者分析得出結論:金融視角是評估人才最公平透明的方式,求出來的是數字的絕對值,而不會參雜了一些主觀上的因素影響評估結果。

因此,如果我們學會了如何計算自己值多少錢,那麼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提升自己價值的方案,那樣是不是比盲目地提升效果會高很多呢。

大家通常看到有關“金融”的知識,都會覺得晦澀難懂,我也有同感,因為我也是非金融專業的,但是讀完這本書,我卻發現,作者介紹的內容通俗易懂,一點也不復雜。

二、企業可以為你增加多少價值

1.與其“鞠躬盡瘁”,不如做到“不可或缺”

職場上,有兩種典型的員工,一種是“盲目”服從領導命令,按照領導要求工作,沒有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規劃,只是盡力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不管是否合理或者存在問題。

另一種則是有自己的工作規劃和目標,接受領導安排的工作時也會思考是否合理或者自己是否要接受,或者提出問題,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對自己的計劃做出太大的改變,除了特別重要且緊急的事件。

《精準努力》:“我值多少錢?”,企業可以為你增加多少價值?

那些盲目順從的人在本企業內,可能會因為“聽話”,讓領導覺得好用,會有一點好的評價,也會把一些瑣碎的雜事交給這些人去完成。

但是,因為他們順從,又不愛動腦勤于思考,做的事多且雜,不會給公司帶來高的價值。

因此,從金融視角來看,他們的價值是很低的,不能給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自己的價值也沒有提升。

相反,那些有自己節奏的人,善於思考和規劃,也會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雖然不會那麼聽話,但是隻要領導的安排是合理的,也符合自己的工作要求,他們就會接受,而且會給企業創造價值,帶來利益,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那麼,如果公司需要裁員,你認為會裁掉那些為公司創造利益的人嗎?

所以,我們在職場奮鬥的目標,不應該只是為公司盡職盡忠的員工,而是要做能為公司創造利益的不可或缺的人才。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在工作中就要有問題意識,善於思考,而不是隻做那些重複的常識性的工作,那樣對提升自己一點用也沒有。

2.企業喜歡的是“創收能力高”的員工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不斷變化,企業需要的人才類型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但是,無論怎麼變化,企業的最終目的還是生存和盈利,所以“創收能力高”的員工,無論何時都是受歡迎的。

因為,“創收能力高”意味著能提高企業的價值,換句話說就是能夠為企業創造現金流。

《精準努力》:“我值多少錢?”,企業可以為你增加多少價值?

只要能滿足這個條件,即使這個人有些不聽話,性格古怪些,企業也是不會輕易捨棄他的。

作者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村修二作為例子來論證這個觀點。

中村修二就是一個典型的怪人,通過電視節目瞭解到,他在全身心投入工作時,就變成不服從命令的員工了,不接電話、不參加會議,違反公司指示等都是家常便飯。

甚至在獲獎後,他還發表了頗具挑釁性的言論,稱“憤怒(anger)是研究的原動力”等。

可就算他這樣做,公司不喜歡,但也沒有因此開除他,原因就是他可以為公司創造經濟利益。

所以,我們在職場中,也要把自己的目標定為“創收能力高”,只有能為公司創造現金流,才能體現你的高價值,獲得更多的認可,有些認可和好評不止於你所在的企業,甚至會在行業內也獲得好評。

3.用同一個“公式”計算出企業和人的價值

現值(PV)=未來現金流量的平均值(CF)÷折現率(R)

現金流量是指現金流入減去現金流出後,剩下的現金數額。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將現金流量看作利潤,或者是收入減去支出剩下的現金數值。

我們可以將折現率看作是之前定好的固定利率,這樣方便我們理解。

要知道一個企業的值多少錢,必須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邏輯推理,但是,追根到底,就是通過上面這個公式得出結論。

也就是說,決定一個企業現值(PV)的是它將來能夠創造的現金流量,並不是它的現有資產數量,這就是那些做企業價值評估的依據。

而且,這個公式也同樣適用於個人,你想知道自己值多少錢,也就是你的現值,就套用這個公式

你的價值=將來可以創造出的現金流量÷折現率

所有,要想提高自己的價值,實際上就是提高自己的現值(PV)。

《精準努力》:“我值多少錢?”,企業可以為你增加多少價值?

4.用金融視角透視未來的方向

“PV=CF÷R”這一公式濃縮了金融理論的精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懂得了這一公式,就能理解金融學。

但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懂得利用“金融思維”來解決問題,比懂得金融知識更有價值。

假如,你現在想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去學習英語,你覺得自己的自律性不好,想去報一個培訓班好好學習英語,而你有兩種培訓班可以選擇:

A、可以學習高水平的商務英語,但學費高,要1萬元。

B、可以學習日常交流的英語水平,學費只要2000元。

思考一下,你會怎麼選擇?

你是會覺得商務英語可能以後在工作中有幫助,現在花點錢投資也是值得的,還是說也許充電嘛,還是儘量減少花銷,學一點日常交流用得上的比較實惠呢?

這兩種選擇都只是憑直覺做出的判斷,是否正確有待考證。

但是用金融思維來考慮這件事,我們就可以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要根據將來的情況做出判斷,而不是僅僅注重眼前的形勢。

如果你在外企工作,學會商務英語可以提升你的工資收入,而且工資總額大於學費1萬元,那就選擇A;如果工作中用不上商務英語,只是想以後出國旅遊時方便交流,那麼直接選擇B就好了,這就是金融思維的應用。

所以,當我們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現狀和將來的規劃情況去綜合判斷,只要回報大於投資,就可以把錢花在上面。

靈活運用這種金融思維,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糾結的問題,只要運用金融思維來分析,馬上就能得出答案,節省了糾結的時間和兩難。

通過掌握金融思維,運用在工作中,為自己的職場競爭力賦能。

我是芷柔,我的夢想是通過讀書變得更好。目標:讀完1000本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