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萬大學生畢業,就業狀況如何?

畢業季到來,大學生就業狀況如何

在這個畢業季節,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袁圓不僅實現了自己月收入1.5萬元以上,還提供了20個就業崗位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只要有人家裡有困難需要幫助,我們‘翠翠姑娘’苗家魚粉店可以提供工作給他”。

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像袁圓一樣的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834萬人,比2018年多出14萬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今年的大學生就業情況如何?有哪些新的就業變化?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應對困難挑戰積極引導就業

袁圓來自貴州大山深處,家裡以前是村裡面的低保戶,每個月靠著爸媽在田裡辛勤耕耘和政府補貼維持生活,家裡四兄妹,袁圓排行老大。在爸媽出去做農活兒的時候,袁圓要照顧弟妹,為他們下廚做飯,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袁圓從小就夢想著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大廚,能做出美味佳餚來犒勞自己的家人並且養家餬口。

2016年,在跟爸媽商議後,袁圓選擇了長沙商貿旅遊職院,成為湘菜學院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的學生。他刻苦好學,多次代表學校參加省市的烹飪比賽,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國家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推動下,袁圓充分利用和發揮在學校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藉助學校提供給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幫助與扶持,用學校貸款的5萬元、學校創業扶貧啟動資金3萬元和自己以及團隊同學肖禹、李勁、蒙相國在外兼職積攢下來的2萬元,共10萬元作為創業啟動資金,開設“翠翠姑娘”苗家魚粉店,袁圓帶領著和他一樣懷揣著烹飪夢的家庭經濟困難同學開始了餐飲創業之路。

如今,22歲的袁圓月收入已達1.5萬元以上。創業的成功讓袁圓和團隊其他成員的家庭情況得到了極大改善,為了回報母校,袁圓團隊將學校的門店免費拿出來供學弟學妹們學習。

長沙商貿旅遊職院校長劉國華介紹:“為提高畢業生的整體就業水平,我們認為要重點關注和幫扶貧困家庭畢業生,尤其是特困生的學習和生活問題,使他們能同其他學生一樣‘能進來、能讀書、能學好、能就業、能上崗’。對於特困生幫扶,除給予經濟方面的資助外,更重要的就是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鼓勵他們的自信心,努力幫助他們就好業。”

“包括袁圓在內,學校2019屆畢業生共2842人,截至6月28日,已就業人數為2517人,就業率為88.56%。”劉國華說。

今年畢業生人數多,又加之經濟下行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儘管今年就業創業工作面臨一些考驗,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對高校畢業生需求總體穩定,創業環境也不斷優化,有條件、有能力應對好各種困難和挑戰。”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解廷民說。

記者採訪了多所高校,獲得的就業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就業較去年同期大體相當。

安徽省宿州學院分管招生就業工作的副院長李亮告訴記者,學校2019屆畢業生4425人,目前簽約率超過84%。“學校整體就業率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專業方面就業情況較去年基本沒有變化,在就業去向方面,國有企業佔比增加。”

太原理工大學的數據顯示,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在90%以上,從就業職業分佈來看,本科畢業生所從事的職業主要為“工程技術人員”,研究生畢業的主要就業職業為“科學研究人員”。“這也說明我校畢業生就業的專業相關度較高,學生能夠達到學以致用。”該校學生處副處長高長春說。

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今年的就業率更是達到96.3%,且2020屆畢業生的簽約率已經超過60%。“最開始我們也有擔心,今年就業工作會面臨一些挑戰,因此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工作,但從學生就業效果來看,還是相當不錯的。”該校副院長焦勝軍說。

就業結構性矛盾仍舊存在

近日,《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佈,報告基於麥可思公司2019年度的大學畢業生跟蹤數據而撰寫,反映的是社會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於大學生就業信息的跟蹤評價結果。

數據顯示,畢業生待就業壓力未明顯增加,高職高專就業率穩中有升。2018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1.5%。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91.0%)緩慢下降,較2014屆(92.6%)下降1.6個百分點;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為92.0%,較2014屆(91.5%)上升0.5個百分點。近兩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高於同屆本科。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記者瞭解到,為了使2019屆大學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國家採取了一系列促進和保障就業的措施。

2018年11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落實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

2018年12月,國務院又發佈《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

從今年開始,將就業見習補貼範圍由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擴展至16—24歲失業青年,並組織失業青年參加3—12個月的就業見習,會按照相應的方式進行補貼。同時作為政策的一大亮點,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在解廷民看來,國家實施新的發展戰略也蘊含著大量就業機會,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都帶來了新的就業機遇。

記者發現,在今年的就業招聘會上,多所學校都特別設立了“一帶一路”招聘區,例如,清華大學的“一帶一路”招聘區就吸引了中國建築集團、東方電氣集團、中興通訊等40餘家單位參會,提供“一帶一路”等國際業務崗位1000餘個,涉及建築、製造、金融等各大領域。

各項政策背景下,2019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相對平穩。

數據顯示,太原理工大學今年為8193名2019屆畢業生舉辦校園招聘會1324場次,吸引3001家單位提供17.1萬個崗位,崗位數與畢業生數比達到20.9∶1。

陝西鐵路工程職院平均每個畢業生可選擇的崗位也達到了7個。

“近年來,學生選擇到東部發達省份就業的人數在逐年上升,學生畢業後進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省內大型國企的比例在不斷增加,我校畢業生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的生力軍;而近年來也有一個新特點,就是我校學生升學、出國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且與原專業相關度較高,深造延續性較高,也充分說明我校辦學實力和學生培養質量在不斷提升。”高長春說。

“慢就業、考研熱”持續升溫。一些高校就業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年來“95後”畢業生“慢就業”現象愈加明顯,“二戰考研”學生比例也逐年增加,且此類畢業生大多學習成績優良,其意願明確,選擇升學而暫不就業。

對此,解廷民頗有感觸,他表示,從今年畢業生求職季情況來看,儘管畢業生就業群體大,但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一些學生不願“低就業”,一些用人單位招聘難。

“從近年來校園招聘工作的情況看,用人單位進校招聘越來越集中、越來越早,但學生考研比例逐年增加,有業不就等現象,造成用人單位招聘難的問題,給我們如何更好地開展校園招聘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高長春說。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在焦勝軍看來,面對畢業生“挑工作”甚至有業不就的現象,學校要有危機感,要居安思危,開拓新市場,提高就業質量。

“不是什麼企業都能進校園招聘,學校要把好關,吸引更多的優秀企業來學校招學生,這也是對學生負責的一種體現。”焦勝軍說。

他表示:“當然,學校就業工作也要緊跟市場的步伐,既要為學生考慮,也要顧及企業的效益。學校最核心的還是要培養高質量的學生,培養企業用得上、用得好的人才,為企業增加效益,這是學校的根本。”

解廷民認為,需要健全一套機制,強化分類指導,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對離校畢業生也要做到離校不斷線。

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就業質量

為了推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各學校紛紛出臺措施、結合學校實際開展相關工作。

“我們學校採用了畢業生雲就業平臺服務系統,這樣能實現精準推送就業信息,進一步加強就業信息化建設。”李亮告訴記者,雲就業平臺就是基於微信的互聯網+就業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雲就業平臺融合學生、企業和高校,打造開放性的“就業生態環境”。

“雲就業平臺方便快捷,可提供企業自主入駐,自主申請宣講會類型,並支持後臺數據生成,數據統計功能較為完善。學生可輕鬆一鍵查詢企業資質和相關信息,及時瞭解招聘需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進度。”李亮說。

該校著力打造以就業信息網為核心的畢業生就業管理服務信息平臺,構建“互聯網+就業”服務新模式,通過精細化就業管理和精準化就業服務,為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通過構建由學校就業信息網、微信公眾號、就業QQ群、短信平臺等組成的“互聯網+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了就業信息精準推送、就業指導個性供給、就業協議書在線打印、就業派遣信息實時查詢等一站式就業管理服務,滿足了不同專業、不同校區畢業生就業服務需求。

長沙商貿旅遊職院也在加大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力度。基於學校就業網站,落實專人收集、整理、審核及發佈就業信息,為畢業生提供信息查詢、就業政策諮詢、就業指導等各項服務。同時方便用人單位從網上了解畢業生應聘情況,及時發佈有效崗位需求信息。本年度以來,持續發佈招聘信息310多條,提供崗位1萬餘個。

太原理工大學充分利用各種有效資源,瞄準未進校招聘過的行業重點企業和500強企業,院長、教授們紛紛“走出去,請進來”走訪用人單位,邀請企業進校招聘,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學校在做好對各用人單位校園招聘服務的同時,抓住全國各地展開“搶人”大戰的契機,主動與發達省市人才交流中心進行對接,為畢業生建設更加豐富的就業平臺,目前已與北京、河北、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安徽等地進行對接,簽訂校地人才合作協議,各地政府組織當地知名企業來校舉行招聘會,進一步拓寬畢業生就業市場。

學校就業服務水平也大幅提升,為畢業生打造更高端的就業市場,更智能的信息平臺,更精準的指導服務,已形成就業市場、就業服務、就業指導“三位一體”的就業工作新格局,今年招聘會的數量和質量均大幅提升,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該校黨委書記吳玉程表示,學校牢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確保整體就業規模和質量前提下,積極開拓思路,不斷改革創新,用更先進的理念和更優質的服務,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提供更有效的指導和更精準的服務。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03日第4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