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扎心真相,沒有人會對你的晚年退休生活負責,養老只能靠自己'

"

文/沐丞

"

文/沐丞

職場扎心真相,沒有人會對你的晚年退休生活負責,養老只能靠自己

從當前社會現狀來看,中國的確是在慢慢進入老齡化的社會,年輕一代生育率在持續下降,而人的壽命卻不斷在增長,這就意味著將來的情況是越來越少的年輕人繳納社保,養活越來越多的老人,按照這個趨勢養老金終有一天不夠,除非是政府通過其它方式進行補貼。

但是不管養老金是不是在自己退休後能正常發放,我們都要明白養老金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水平,想要退休後的生活水平跟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持平,僅僅靠國家發的養老金是絕對不夠的事情。養老不能只靠國家,靠子女可能也不靠譜(他們生活壓力也大,不啃老就不錯了),所以真的只能靠自己。

就以我父母為例,他們兩個人目前的退休金在老家小縣城可以過上還算可以的生活,因為他們不愛旅遊,當前也沒有特別大的支出消費,也比較節約,主要就是生活支出,偶爾打打麻將。但是,他們現在跟我一起生活在一線城市,他們的退休金也僅僅夠日常買點菜。他們漸漸變老,會生病,只有基本的醫療保險,所以如果沒有我這個子女,他們再晚一點的生活會比較艱難。

"

文/沐丞

職場扎心真相,沒有人會對你的晚年退休生活負責,養老只能靠自己

從當前社會現狀來看,中國的確是在慢慢進入老齡化的社會,年輕一代生育率在持續下降,而人的壽命卻不斷在增長,這就意味著將來的情況是越來越少的年輕人繳納社保,養活越來越多的老人,按照這個趨勢養老金終有一天不夠,除非是政府通過其它方式進行補貼。

但是不管養老金是不是在自己退休後能正常發放,我們都要明白養老金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水平,想要退休後的生活水平跟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持平,僅僅靠國家發的養老金是絕對不夠的事情。養老不能只靠國家,靠子女可能也不靠譜(他們生活壓力也大,不啃老就不錯了),所以真的只能靠自己。

就以我父母為例,他們兩個人目前的退休金在老家小縣城可以過上還算可以的生活,因為他們不愛旅遊,當前也沒有特別大的支出消費,也比較節約,主要就是生活支出,偶爾打打麻將。但是,他們現在跟我一起生活在一線城市,他們的退休金也僅僅夠日常買點菜。他們漸漸變老,會生病,只有基本的醫療保險,所以如果沒有我這個子女,他們再晚一點的生活會比較艱難。

職場扎心真相,沒有人會對你的晚年退休生活負責,養老只能靠自己

父母的現在可能就是我們的將來,而我們的子女可能都不會跟我們一起生活,不會為我們支付醫療費用,那我們僅僅靠基礎的養老金肯定不夠。所以,養老規劃應該從自己踏入職場時就要開始考慮。

一、要保證自己持續繳納社保,時間上是越長越好,不論自己是在公司企業上班,還是自己創業,或是做自由職業,一定要給自己交。這樣在達到退休年齡時有基本的生活費和醫療保險。但是一定要明白,這部分錢在幾十年後可能微不足道,能滿足基本的生活水平都可能捉襟見肘。

二、開始強制儲蓄,無論是基金定投,還是返還型保險,或者是銀行理財、貴重金屬,這些都要每個月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來,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將會是自己個人養老金的有力補充。複利被稱為第八奇蹟,長期的定投和儲蓄,即使利率不高,在時間的作用下也可以享受複利的收益,這將是未來退休生活費最強有力的補充。

三、在工作時期就購買足夠的保險,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險,再配合醫療險,將龐大的醫療費支出風險全部轉移。很多人就是因為一場大病造成晚年悽慘,所以一定要在年輕時就有保險意識。保險越早買越有利,因為保費只會越來越高,趁自己有工作收入的時候拿出一部分來買保險可以讓晚年時從容看病。

"

文/沐丞

職場扎心真相,沒有人會對你的晚年退休生活負責,養老只能靠自己

從當前社會現狀來看,中國的確是在慢慢進入老齡化的社會,年輕一代生育率在持續下降,而人的壽命卻不斷在增長,這就意味著將來的情況是越來越少的年輕人繳納社保,養活越來越多的老人,按照這個趨勢養老金終有一天不夠,除非是政府通過其它方式進行補貼。

但是不管養老金是不是在自己退休後能正常發放,我們都要明白養老金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水平,想要退休後的生活水平跟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持平,僅僅靠國家發的養老金是絕對不夠的事情。養老不能只靠國家,靠子女可能也不靠譜(他們生活壓力也大,不啃老就不錯了),所以真的只能靠自己。

就以我父母為例,他們兩個人目前的退休金在老家小縣城可以過上還算可以的生活,因為他們不愛旅遊,當前也沒有特別大的支出消費,也比較節約,主要就是生活支出,偶爾打打麻將。但是,他們現在跟我一起生活在一線城市,他們的退休金也僅僅夠日常買點菜。他們漸漸變老,會生病,只有基本的醫療保險,所以如果沒有我這個子女,他們再晚一點的生活會比較艱難。

職場扎心真相,沒有人會對你的晚年退休生活負責,養老只能靠自己

父母的現在可能就是我們的將來,而我們的子女可能都不會跟我們一起生活,不會為我們支付醫療費用,那我們僅僅靠基礎的養老金肯定不夠。所以,養老規劃應該從自己踏入職場時就要開始考慮。

一、要保證自己持續繳納社保,時間上是越長越好,不論自己是在公司企業上班,還是自己創業,或是做自由職業,一定要給自己交。這樣在達到退休年齡時有基本的生活費和醫療保險。但是一定要明白,這部分錢在幾十年後可能微不足道,能滿足基本的生活水平都可能捉襟見肘。

二、開始強制儲蓄,無論是基金定投,還是返還型保險,或者是銀行理財、貴重金屬,這些都要每個月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來,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將會是自己個人養老金的有力補充。複利被稱為第八奇蹟,長期的定投和儲蓄,即使利率不高,在時間的作用下也可以享受複利的收益,這將是未來退休生活費最強有力的補充。

三、在工作時期就購買足夠的保險,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險,再配合醫療險,將龐大的醫療費支出風險全部轉移。很多人就是因為一場大病造成晚年悽慘,所以一定要在年輕時就有保險意識。保險越早買越有利,因為保費只會越來越高,趁自己有工作收入的時候拿出一部分來買保險可以讓晚年時從容看病。

職場扎心真相,沒有人會對你的晚年退休生活負責,養老只能靠自己

四、讓自己有足夠多的被動收入,比如房租收入、專利授權費、版權收入、投資分紅收入等。這些是需要在自己工作的時候就想辦法進行積累,這些也將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退休後的收入。這部分對於大部分人不一定那麼容易,但是要儘可能去做,有了這部分收入可以更好的提升晚年生活質量。

五、要嘗試退而不休,儘可能拉長工作時間,減少退休時間。如果身體允許,仍然可以在退休後繼續工作,接受單位返聘、當顧問、自由職業、做小生意等,繼續為以後的生活進行儲備。未來人的年齡越來越長,不可能還像現在一樣60歲就退休,要面對更長的工作時間和多段人生。

六、在退休之前就應該好好規劃退休之後的生活,提前降低消費水平,預估可能的風險,培養健康的愛好,打理好自己的各項資產,確保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會顯著下降。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果退休前鋪張浪費沒有好的習慣,退休後面臨收入銳減將會很不適應。

總之,養老要提早規劃,不要依靠政府,也不要寄希望於孩子,因為大家都不容易,最好的辦法就是靠自己。

作者簡介:簡書、今日頭條簽約作者,LinkedIn專欄作者,隨手記等各大財經類平臺特邀理財作者。已出版個人理財書籍《理財要趁早》、《輕鬆做財女》、《理財趁年輕——願你過上想要的生活》,職場勵志書籍《努力,是為了可以選擇》、《職場精進之路——從巨嬰到大咖》、《畢業五年,拼什麼成為5%的人》等。微信公眾號:沐丞的自由生活(ID:mucheng-life)。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