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待遇差別化,中國人和美國人都在擔心啥?

近日,有媒體調研發現:女性用戶對於刷臉支付的接受度明顯低於男性,原因是刷臉支付沒有美顏。有八成受訪女性用戶表示,會因為沒有美顏拒用刷臉支付。

而這一結果也引起了支付寶的關注。支付寶在官方微博迴應稱,早已關注到相關用戶需求,兩週前就已經與產品經理進行溝通,目前,在支付寶裡“刷臉”已經有美顏了,一週內,全國門店的刷臉系統也都會上線美顏功能,“到時候讓你刷臉比在美顏相機裡還美”。


人臉識別待遇差別化,中國人和美國人都在擔心啥?



與之相對應的,美國方面幾乎是在同一時期釋放出消息稱,馬薩諸塞州的薩默維爾市成為繼舊金山之後,全美第二個禁止面部識別技術的城市。新政策生效後,該市各機構、分局或下屬部門,均不得在公共場所使用面部識別技術。面部識別技術在美國的推進困難重重。警方、政府部門等對使用面部識別協助警務有需求,但受到侵犯隱私、人權,歧視少數族裔、歧視女性等的指責。

據稱,對面部識別的批判越來越多,除舊金山、薩默維爾市外,奧克蘭、紐約等城市也在考慮類似禁令。


人臉識別待遇差別化,中國人和美國人都在擔心啥?



人臉識別在中美兩國受到的待遇天壤之別,似乎美國民眾更關注的是隱私和人權,而中國民眾則更加關心自己“美不美”。

客觀上來說,美國的人臉識別技術一直走在科技前沿,並且在商用層面早有動作。亞馬遜早在 2016 年就推出了人臉識別軟件 Rekognition,此外,類似的產品還有谷歌雲 Vision API、IBM Watson Visual Recognition 和微軟的 Face API。

儘管如此,目前的人臉識別技術還不具有百分百的準確性。

2018 年,紐約時報英文網站發表的一篇文章就指出,如今非常熱門的 AI 應用人臉識別,針對不同種族的準確率差異巨大。其中,針對黑人女性的錯誤率高達 21%-35%,而針對白人男性的錯誤率則低於 1%——這在美國可以說是非常政治不正確的。

除了對人權和技術本身的關注,隱私安全問題也是人臉識別在美國面臨廣泛質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人臉識別的信息存儲仍然基於計算機可識別的語言,即數字或特定代碼,隨著這些數據價值的提高,面臨黑客攻擊的風險也會越來越高。

不過,關於人臉識別更大的爭議在於,美國社會群體對於 “被監控” 本身的反感和憂慮。

在中國當下,從網絡支付到安防、金融等領域都在引入人臉識別,但新技術的“雙刃劍”屬性仍然不可避免。特別是在“刷臉”過程中,用戶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甚至用戶在不同情境狀態下的情緒等大量信息都被採集並儲存。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洩露,用戶個人隱私就處在“裸奔”狀態。

電影《終結者》中有句臺詞:無論支持還是反對,我們都無法避免科技時代的到來。既然如此,面對人臉識別產生的各種問題,拒絕接受不太現實,多角度防護才是正解。技術的問題都可以用技術解決,隱私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技術解決,但是法律的約束和道德的評判仍然不能缺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