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專訪:市場逐趨成熟但鋪開需要厚積薄發

人工智能 機器學習 機器人 市場營銷 阿西莫夫科技 2017-04-13

【摘要】阿西莫夫創始人康平陸、秦俊武稱對人工智能的探索是人類孜孜不倦的追求,當下的人工智像極了互聯網初期的樣子,對市場需求的不明確、新興技術與實際的磨合、核心技術的爆發都是目前棘手的挑戰,但巨大的社會需求、民眾日益清晰的認知、政府的扶持態度成為行業發展堅硬的基石。

4月10日,深圳市人工智能龍頭企業阿西莫夫科技創始人康平陸(以下簡稱康)、秦(以下簡稱秦)俊武相繼接收日本BCN、新華社記者專訪。專訪就“服務機器人”應用市場對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現狀展開探討。阿西莫夫創始人表示目前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之路是一條艱辛無比的選擇,兩年的沉澱讓民眾對人工智能的認知更清晰,企業決策人在做出涉足行業的決定更為謹慎。但同時,他也對於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持樂觀態度,認為先進技術的爆發速度之快,足以支撐人工智能快速進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其後會產生巨大的爆發力。

以下為專訪實錄:

記者:就我們的瞭解來看,貌似貴公司更多的是涉足人工智能應用研發,能否簡單介紹下公司背景,阿西莫夫到底是做什麼工作的呢?

康:阿西莫夫是國內最早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實際商業場景,形成行業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旨在幫助企業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勞動成本的公司。我們現在已經落地為金融業、商業綜合體及公共服務業等垂直領域逐步提供深層次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了。

秦:公司在市場方面取得的成果,行業內合作伙伴也很給力,2016年10月,我們與阿里巴巴機器人在雲棲大會上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是機器人Pepper 中國區首批開發商。

康:簡而言之,阿西莫夫就是在做給一件給服務機器人加上智能大腦的事情。

記者:看來咱們公司在行業已經涉足較久了,請問是什麼時候開始從事這個行業的呢?

康:準確的說進入這個行業研究人工智能技術是在三年前,也就是14年。正式組建公司是2015年9月。

記者:其實根據我們一些調研數據顯示,目前智能機器人市場其實是處於一個比較不具規模、不受重視的狀態,貴公司處於這個市場內,怎麼看待這個現象的呢?

康:其實在機器人領域中,工業機器人相對來說已經是比較成熟的了,應用與銷量都是比較具有規模的,但服務機器人是從2014、2015年才變得很熱門的。這個一方面是硬件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應用開發成本太高,所以還沒到全面鋪開的階段。這就像互聯網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這東西沒用,只能聊天,但你看現在?

記者:就公司近年在人工智能市場的經驗看,現在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嗎?

秦:我認為是的。其實前兩年的所謂市場泡沫正好很好的幫助了我們的客戶更正確的認識機器人市場,所以今天的客戶其實都是很務實的。更多的客戶是希望能先採購一臺在小範圍內試用,等系統磨合比較成熟後再批量佈置。但我認為這是正常的,畢竟要讓機器人跟自己的業務磨合,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可以看出市場對機器人是抱著很濃烈的興趣的。

記者:請問目前阿西莫夫現在能提供的應用功能與使用場景有哪些?

秦: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客戶提供不一樣的應用。比如說在銀行,我們會提供基於自然語言的問答系統、基於人臉識別的VIP貴賓識別、以及基於SLAM技術的導引服務。另外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我們也會根據這些具體的場景開發不同的延伸功能,同樣是在銀行,我們還會網上銀行查詢、理財產品介紹的服務。再比如說在機場,我們會將機場的業務系統與機器人打通,為客戶提供自主值機、業務辦理的功能,同樣的,在零售業,除了一些基礎服務功能,我們也會給機器人研發商品導購之類衍生功能。

記者:就阿西莫夫在市場上的經驗,舉個例子說說對機場這個場景目前最緊迫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康:從16年11月上線試點到現在,我們跟機場的磨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我們看來機場目前最需要解決的痛點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基於旅客的,旅客希望快速完成值機手續,快樂度過等待時間。另一個是基於機場層面的,機場總是希望能夠準確、高效完成安全檢查的功能。

那麼針對這些痛點,我們推出了通過機器人去完成自助值機,比如說人臉識別、身份證掃描等,讓機器人整合機場大使、值機櫃臺等的功能,實現旅客可以隨時完成值機手續。衍生的功能我們是計劃下一步為旅客提供導購服務功能。

記者:同樣是幫助用戶完成業務辦理,您認為只能機器人與自助終端的區別在哪裡?

康:拿機場這個應用場景來分析,其實機場的智能機器人是機場大使、信息屏顯、自助終端的綜合體,除此之外它更智能,具備更好的交互體驗。

而且在功能設計方面,我們是整合人工智能技術與行業特點去提供提供個性化定製功能的,我們先去研究清楚該場景下的用戶真實需求,再去實現其功能,而不是先去創造一些功能強塞給客戶使用,這是行不通的。另外在落實的流程上,我們認為以較容易被接受的基礎功能為入口,在用戶具備較成熟的認知意識後,再疊加更多的服務於功能才是正確的。

記者:現在機場擺的Pepper是正式上線還是測試?

秦:準確來說應該是屬於試點項目。目前Pepper已經在機場針對旅客進行服務了,但是我們更多的希望Pepper可以給我們帶來機場使用的場景數據,這對我們更好的改善我們的產品是有很大的幫助。

記者:那麼機場只能及其Pepper屆時會推向世界麼?

秦:當然會。

記者:在人工智能大潮中,外接認為這個行業充斥著一定的泡沫,請問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貴公司生存的核心競爭點在哪裡?

康:首先,人工智能這個行業涉及面是非常巨大的,人工智能的應用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世界上每個行業都會用得到人工智能的技術,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不敢說目前這個市場具備很好的經濟,但我們也不認為目前這個行業充斥著泡沫。在面對這個激烈的競爭的挑戰中,我們認為阿西莫夫是具備一定的優勢的:

1、我們在機器視覺、SLAM技術的鑽研,不管是算法還是實用場景調優的經驗都是有比較長的時間的積累(技術);

2、在如何把技術與用戶應用場景結合起來這個問題上,我們已經積累很多經驗(產品);

3、最後是我們的知識圖譜的建立,對行業知識的收集與處理、整理的經驗累積(知識)。

記者:就目前試運行的功能,從市場反饋來看,方便透露下哪一個功能是比較受歡迎的嗎?

秦:這個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不同的應用場景下,用戶對不同的功能的需求度不一樣。比如說我們在機場的應用場景下運行的功能是4-5個,比如說航班問詢、地圖導航、遠程呼叫人工服務等,但我們發現就機場這應用場景來看,航班信息查詢與地圖導航是比較受客戶歡迎的。

記者:根據在智能機器人應用的豐富經驗,貴公司可以給出一些具體的例子說說咱們的技術在落實方面是特別需要注意的?

康:就我們的實踐經驗上看來,一些類似於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地圖導航之類的基礎功能,我們在實驗室是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的,但當把這些功能放在一個具體的應用場景上,你會發現這些功能的正常使用會受到環境的很大影響。比如說我們就遇到陽光直射對人臉識別功能使用產生很大影響,所以對實際場景的調優是很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完成。

記者:從市場調研來看,我們發現市面上的一些機器人其實基本功能都有,比如說簡單的語音交互,屏幕信息顯示,但是給人的整體感覺其實是智能化程度低的,大多數民眾也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去看待,你認為要如何區分機器人的智能層次?

康:這個問題分兩個角度去看待。

像上面提到的,人工智能的一些類似於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地圖導航之類的基礎功能,在實驗室其實是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的,但當把這些功能放在一個具體的應用場景上,你會發現這些功能的正常使用會受到環境的很大影響,去調試這些功能需要一定的時間。

另外,我們認為在人工智能的軟件應用設計方面,這個行業其實是缺少一批優秀的產品經理的。這個行業的產品經理必須要對客戶的業務流程與業務模式要非常瞭解,而且人與機器人的交互是雙向的,這就導致這個交互不同於傳統的人與電腦、人與手機的交互,要面對這種複雜的交互,產品經理需要具備這個敏感性,再一個同時還要考慮到於如何更好的引導用戶的使用,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時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記者:人工智能概念的火熱讓市面上一些公司打著機器人服務的概念,實則是一種營銷手段,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康:我們認為一個完整的機器人應該是雙向輸出的,或者說一個完整的應用應該具備三個基礎條件:幫助客戶提高效率、提供更好的服務、降低客戶成本,單純的單項輸出其實不屬於機器人。

記者: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新的行業,任何新的產品在推向市場的都面臨成本高的問題,你怎麼看?

康:是的。這個成本一個是金錢,一個是試錯時間。我們非常感激這些願意與我們共同探討的客戶。但是你可以看到這個行業的發展這兩年處於一個非常快速的速度,民眾的意願也非常高,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記者:機器人的每一個項目都需要一個團隊支撐嗎?

秦:我們公司目前已經是有一些創收項目,那對我們來說每個項目的推進都是需要整個團隊的發力。但就整個生態來看, 領域劃分是非常非常細緻的,有的團隊會專門研發端測技術,有專門研究硬件設計的,當然也會有像我們一樣有專門研究場景使用的······

記者:阿西莫夫的人工智能技術都是自己做的嗎?

康:不全是,人工智能是一個很大的行業,比如說有一些底層的技術會由一些專門的人去完成,再比如說我們不做語音識別,但是我們會做語義理解。因為不同的行業對語音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記者:能請您發表一下對AI這兩年突然爆發的原因嗎?

康:技術爆發+社會需求驅動

記者:貴公司認為未來智能機器人真的能帶來價值嗎?

秦:拋開機器人不說,我們都不能否認人工智能的價值。比如說醫療方面、金融方面的人工智能應用帶來的成果是非常明顯的。

記者:對政府對這個行業的相關扶持,貴公司有什麼建議嗎?

康:我們很感激政府對這個行業發展的扶持,但同時希望政府能夠給到更多基礎技術研究的平臺,比如說把政務大廳提供研發試點項目,讓這個行業的落地具備一定的條件;比如拿醫療領域的情況來看,是不是可以把數據的共享或者說數據共同管理提供一個平臺?這對整個行業的研究是非常有利的。

記者:那您是認為數據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很重要嗎?

康:是的,人工智能離不開大數據。

人物簡介:

  • 康平陸,長江商學院FMBA, 12年的智能領域海外經驗,曾就職負責施耐德電氣、美國聯合技術亞太區智能解決方案業務。

  • 秦俊武,長江商學院FMBA,11年數據通信行業,曾就職華為、H3C負責金融與基礎設施行業大客戶代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