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星光熠熠的投資團隊中,阿里系是第一大股東,對於創始團隊年均僅31歲的曠視科技而言,阿里系是怎樣的存在?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首發

作者:葛瑞

編輯:陳澗

設計:甄開心

實習生:何慕丹


從人臉識別起家的曠視科技,正全力衝向資本市場的新舞臺。

8月25日,國內CV(計算機視覺)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據鳳凰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此次曠視科技募資額度將在5億-10億美元。若此次曠視科技衝擊IPO成功,將有望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第一股。

曠視科技歷經數次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但高估值背後,變現難問題如影隨形。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曠視科技收入有著358.8%的高複合年增長率,但盈利能力卻不甚樂觀。

不過,招股書顯示,阿里係為曠視科技第一大股東,或許是幫助曠視科技破解盈利難題的關鍵力量。


年均31歲的創始團隊

作為人工智能行業的明星企業,曠視科技頭頂的光環,很大程度上來自背後的資本。

據公開資料顯示,曠視科技成立以來進行過9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近90億元。在今年5月份最新一輪融資後,估值達40億美元。背後的投資機構,除了阿里巴巴外,還有聯想創投、啟明創投、創新工場、富士康等國內知名企業,以及阿布扎比投資局及麥格理集團等海外資本。


"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星光熠熠的投資團隊中,阿里系是第一大股東,對於創始團隊年均僅31歲的曠視科技而言,阿里系是怎樣的存在?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首發

作者:葛瑞

編輯:陳澗

設計:甄開心

實習生:何慕丹


從人臉識別起家的曠視科技,正全力衝向資本市場的新舞臺。

8月25日,國內CV(計算機視覺)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據鳳凰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此次曠視科技募資額度將在5億-10億美元。若此次曠視科技衝擊IPO成功,將有望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第一股。

曠視科技歷經數次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但高估值背後,變現難問題如影隨形。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曠視科技收入有著358.8%的高複合年增長率,但盈利能力卻不甚樂觀。

不過,招股書顯示,阿里係為曠視科技第一大股東,或許是幫助曠視科技破解盈利難題的關鍵力量。


年均31歲的創始團隊

作為人工智能行業的明星企業,曠視科技頭頂的光環,很大程度上來自背後的資本。

據公開資料顯示,曠視科技成立以來進行過9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近90億元。在今年5月份最新一輪融資後,估值達40億美元。背後的投資機構,除了阿里巴巴外,還有聯想創投、啟明創投、創新工場、富士康等國內知名企業,以及阿布扎比投資局及麥格理集團等海外資本。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曠視科技部分股東持股情況。

在上市前夕,一些以融資見長的企業,其創始人股權可能被大幅稀釋,甚至出現“賣身”給巨頭的情況。曠視科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根據招股書,雖然阿里系在曠視科技股權佔比達到29.43%,為第一大股東,但因採取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創始團隊股權被稀釋到16.83%,卻擁有66.99%的投票權,仍對公司保持著控制

事實上,曠視科技的創始團隊也贏得了認可。該公司是繼小米和美團後,第三家採取“同股不同權”方式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曠視科技創辦已有八年時間,創始團隊的平均年齡卻只有31歲。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大腦,物聯網就是身體。我們的願景是構建連結及賦能百億物聯網設備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31歲的聯合創始人印奇,在曠視科技招股書“創始人信函”中寫道,他認為物聯網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景。

但在找到這個主要應用場景之前,印奇和曠視科技曾走過一段彎路。

2011年,23歲的印奇與同樣來自清華姚班(注: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因創辦者為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而得名)的同學唐文斌、楊沐聯合創辦了曠視科技。在此之前,三人曾聯合參加清華大學“挑戰杯”創業大賽,以一款人臉追蹤遊戲《烏鴉來了》獲得冠軍。該款遊戲曾一度排在蘋果中國應用市場遊戲榜單前五。


"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星光熠熠的投資團隊中,阿里系是第一大股東,對於創始團隊年均僅31歲的曠視科技而言,阿里系是怎樣的存在?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首發

作者:葛瑞

編輯:陳澗

設計:甄開心

實習生:何慕丹


從人臉識別起家的曠視科技,正全力衝向資本市場的新舞臺。

8月25日,國內CV(計算機視覺)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據鳳凰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此次曠視科技募資額度將在5億-10億美元。若此次曠視科技衝擊IPO成功,將有望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第一股。

曠視科技歷經數次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但高估值背後,變現難問題如影隨形。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曠視科技收入有著358.8%的高複合年增長率,但盈利能力卻不甚樂觀。

不過,招股書顯示,阿里係為曠視科技第一大股東,或許是幫助曠視科技破解盈利難題的關鍵力量。


年均31歲的創始團隊

作為人工智能行業的明星企業,曠視科技頭頂的光環,很大程度上來自背後的資本。

據公開資料顯示,曠視科技成立以來進行過9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近90億元。在今年5月份最新一輪融資後,估值達40億美元。背後的投資機構,除了阿里巴巴外,還有聯想創投、啟明創投、創新工場、富士康等國內知名企業,以及阿布扎比投資局及麥格理集團等海外資本。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曠視科技部分股東持股情況。

在上市前夕,一些以融資見長的企業,其創始人股權可能被大幅稀釋,甚至出現“賣身”給巨頭的情況。曠視科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根據招股書,雖然阿里系在曠視科技股權佔比達到29.43%,為第一大股東,但因採取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創始團隊股權被稀釋到16.83%,卻擁有66.99%的投票權,仍對公司保持著控制

事實上,曠視科技的創始團隊也贏得了認可。該公司是繼小米和美團後,第三家採取“同股不同權”方式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曠視科技創辦已有八年時間,創始團隊的平均年齡卻只有31歲。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大腦,物聯網就是身體。我們的願景是構建連結及賦能百億物聯網設備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31歲的聯合創始人印奇,在曠視科技招股書“創始人信函”中寫道,他認為物聯網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景。

但在找到這個主要應用場景之前,印奇和曠視科技曾走過一段彎路。

2011年,23歲的印奇與同樣來自清華姚班(注: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因創辦者為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而得名)的同學唐文斌、楊沐聯合創辦了曠視科技。在此之前,三人曾聯合參加清華大學“挑戰杯”創業大賽,以一款人臉追蹤遊戲《烏鴉來了》獲得冠軍。該款遊戲曾一度排在蘋果中國應用市場遊戲榜單前五。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曠視科技創始團隊,從左至右依次為印奇、唐文斌、楊沐,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面對C端的《烏鴉來了》給曠視科技帶來的盈利甚微,更為關鍵的是無法釋放曠視科技深耕人工智能領域的潛力。這對於從創業伊始就懷揣“用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夢想的創始團隊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此後印奇帶來的曠視科技團隊一直在探索和嘗試新的創業領域,並在2015年確定了面向企業的B端市場方向,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競爭力,成為全球少數擁有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的企業之一。


盈利困局如何破解?

“曠視始終認為,只有商業應用的成功,才能為技術創新提供充足的後備動力。”印奇表示。

曠視科技年收入高速增長,但盈利能力偏弱,2016年、2017年分別虧損3.43億元、7.58億元,2018年經調整後淨利潤為3220萬元。

到了今年上半年,曠視科技營收9.49億元,同比增長210%,而虧損高達52億元。對此,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鉅額虧損主要來自於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去除管理層認為不能反映經營表現的項目的影響,經過調整後曠視科技雖有3270萬元的盈利,對於需要大量研發資金投入的人工智能行業,顯然是不夠的。

在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如果還不能完全依靠自身業績輸血,曠視科技如何堅持下去?

目前,曠視科技AI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及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等三個領域,其中,以智慧安防為主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貢獻超過七成的收入。


"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星光熠熠的投資團隊中,阿里系是第一大股東,對於創始團隊年均僅31歲的曠視科技而言,阿里系是怎樣的存在?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首發

作者:葛瑞

編輯:陳澗

設計:甄開心

實習生:何慕丹


從人臉識別起家的曠視科技,正全力衝向資本市場的新舞臺。

8月25日,國內CV(計算機視覺)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據鳳凰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此次曠視科技募資額度將在5億-10億美元。若此次曠視科技衝擊IPO成功,將有望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第一股。

曠視科技歷經數次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但高估值背後,變現難問題如影隨形。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曠視科技收入有著358.8%的高複合年增長率,但盈利能力卻不甚樂觀。

不過,招股書顯示,阿里係為曠視科技第一大股東,或許是幫助曠視科技破解盈利難題的關鍵力量。


年均31歲的創始團隊

作為人工智能行業的明星企業,曠視科技頭頂的光環,很大程度上來自背後的資本。

據公開資料顯示,曠視科技成立以來進行過9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近90億元。在今年5月份最新一輪融資後,估值達40億美元。背後的投資機構,除了阿里巴巴外,還有聯想創投、啟明創投、創新工場、富士康等國內知名企業,以及阿布扎比投資局及麥格理集團等海外資本。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曠視科技部分股東持股情況。

在上市前夕,一些以融資見長的企業,其創始人股權可能被大幅稀釋,甚至出現“賣身”給巨頭的情況。曠視科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根據招股書,雖然阿里系在曠視科技股權佔比達到29.43%,為第一大股東,但因採取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創始團隊股權被稀釋到16.83%,卻擁有66.99%的投票權,仍對公司保持著控制

事實上,曠視科技的創始團隊也贏得了認可。該公司是繼小米和美團後,第三家採取“同股不同權”方式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曠視科技創辦已有八年時間,創始團隊的平均年齡卻只有31歲。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大腦,物聯網就是身體。我們的願景是構建連結及賦能百億物聯網設備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31歲的聯合創始人印奇,在曠視科技招股書“創始人信函”中寫道,他認為物聯網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景。

但在找到這個主要應用場景之前,印奇和曠視科技曾走過一段彎路。

2011年,23歲的印奇與同樣來自清華姚班(注: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因創辦者為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而得名)的同學唐文斌、楊沐聯合創辦了曠視科技。在此之前,三人曾聯合參加清華大學“挑戰杯”創業大賽,以一款人臉追蹤遊戲《烏鴉來了》獲得冠軍。該款遊戲曾一度排在蘋果中國應用市場遊戲榜單前五。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曠視科技創始團隊,從左至右依次為印奇、唐文斌、楊沐,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面對C端的《烏鴉來了》給曠視科技帶來的盈利甚微,更為關鍵的是無法釋放曠視科技深耕人工智能領域的潛力。這對於從創業伊始就懷揣“用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夢想的創始團隊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此後印奇帶來的曠視科技團隊一直在探索和嘗試新的創業領域,並在2015年確定了面向企業的B端市場方向,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競爭力,成為全球少數擁有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的企業之一。


盈利困局如何破解?

“曠視始終認為,只有商業應用的成功,才能為技術創新提供充足的後備動力。”印奇表示。

曠視科技年收入高速增長,但盈利能力偏弱,2016年、2017年分別虧損3.43億元、7.58億元,2018年經調整後淨利潤為3220萬元。

到了今年上半年,曠視科技營收9.49億元,同比增長210%,而虧損高達52億元。對此,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鉅額虧損主要來自於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去除管理層認為不能反映經營表現的項目的影響,經過調整後曠視科技雖有3270萬元的盈利,對於需要大量研發資金投入的人工智能行業,顯然是不夠的。

在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如果還不能完全依靠自身業績輸血,曠視科技如何堅持下去?

目前,曠視科技AI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及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等三個領域,其中,以智慧安防為主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貢獻超過七成的收入。


融資90億,半年虧52億,AI第一股上市後咋辦?


▲曠視科技營收構成。

然而在智慧安防領域,除了有同屬CV四小龍的商湯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等初創企業的競爭,還存在著傳統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等幾座大山。在技術水平逐漸趨近的情況下,安防領域的價格戰不可避免。

在一片廝殺聲中,曠視科技如何突圍?大股東也許能助一臂之力。

曠視科技如若能與阿里巴巴智慧城市項目—阿里雲ET大腦展開深入合作,一則可藉助阿里的合作資源拓展更多的客戶,進而實現該部分營收的穩健增長;二來可避免陷入同行價格戰的陷阱之中,保持高利潤水平。

同時,曠視科技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雖在2018年起步,且目前僅佔收入的5%,卻是曠視科技下一個盈利快速增長點。在該領域,曠視科技與阿里有著高度契合的業務協作關係,特別是阿里淘系旗下的快遞物流亟需機器人的介入

而在不久前,曠視科技已涉足機器人制造領域併發布“河圖”機器人操作系統。阿里系持有的29.43%曠視科技股權中,其中有14.33%是有淘寶中國持有,也暗合兩者日後將存在密切的合作關係。與此同時,曠視與螞蟻金服的合作也在進行之中。

與阿里的合作,極大釋放了曠視科技盈利增長的想象空間。不過也有分析指出,阿里在自身也在發展人工智能技術,能向曠視科技傾斜多少資源尚未可知。同時,阿里巴巴也是同屬CV四小龍商湯科技的投資者和客戶,商湯與曠視的競爭不言而喻。

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的行業競爭,曠視科技能有多大的成長空間,歸根結底還需看其在技術上能有多少的積累。


版權聲明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