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編輯:葉枚

審校:一條輝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人人都在說的AIoT 是“炒概念”還是真需求?

繼IoT、AI、AI芯片之後,AIoT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風口,BAT、小米、華為、京東、曠視等一眾大佬高喊AIoT的口號,就連房地產大佬綠地控股(600606.SH)都聞風跨界殺入這條賽道。

綠地控股不是單打獨鬥。6月10日,綠地控股宣佈與塗鴉智能進行戰略合作,綠地以戰略投資人身份投資入股,成為其重要股東。

AIoT正是AI與IoT的結合體,也就是人工智能+物聯網,將“智能”與“連接”深度融合。從AIoT的角度來看,經歷AI升級後的智能家居就是一個典型的AIoT應用落地。

智能家居受追捧,企業核心競爭力仍不強

在AIoT被熱烈討論的時候,一些較早進入這一領域的企業嚐到了甜頭。塗鴉智能作為智能家居行業典型的獨角獸,目前完成C輪的2億美元融資,成為最早一批為傳統硬件廠商提供服務跟平臺的物聯網公司。

塗鴉智能創始人兼CEO王學集曾對媒體表示,塗鴉智能自始至終在做的只有一件事,即為B端賦能。也就是說,B端企業用戶通過塗鴉智能打造的tuya.com自助智能化平臺,能夠實現最快在5分鐘製作出一款自有品牌App,8小時完成智能化產品Demo、15天實現量產,而塗鴉智能所做的就是為B端的企業用戶提供智能家居領域的解決方案。但目前並未出現一款現象級的產品受到用戶的追捧,不僅是塗鴉智能也是整個智能家居所面臨的一個尷尬境地。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各個企業大同小異,很容易有同質化的傾向,因此很難成為核心競爭力。對於塗鴉智能來說,雖說是專為B端服務,但還是要以C端用戶的體驗為基準。因此未來塗鴉智能能否為用戶提供適宜的智能產品,如何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是關鍵。

各路玩家入局,智能家居賽道擁擠

智能家居最有可能為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領域帶來流量增長,各路勢力都看到這一點,紛紛跑馬圈地。

據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預測》,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系統和服務的消費者支出總額接近960億美元,預期2018-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0%。

作為家居行業的傳統巨頭如海爾、美的、長虹、TCL、格力,入局IoT賽道當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另外一些手機公司也紛紛將目光轉向智能家居這一領域。2017年,小米提出要做AI+IoT,並在2018年正式升級為AIoT。

傳統的互聯網巨頭BAT也不甘落後,2018年5月,馬化騰在騰訊“雲+未來”峰會上表示要做智聯網,一個超級大腦,並且除了利用自身的優勢,還聯手開發新產品,如長虹智能電視CHiQ-Q5R與騰訊叮噹,美的智能冰箱與百度DuerOS等;而阿里的天貓精靈銷量已突破200萬臺,躍居全球第三。

智能家居的賽道突然變得擁擠了,但市場依然是一個“你有我有大家有”的狀態,並未形成寡頭效應,所以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塗鴉智能還能否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呢?

“雞肋”和“智障”的技術邊界

AIoT已然成為產業界的又一新風口。據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的預測,2020年全球IoT設備數量將高達260億件,另有數據顯示IoT引領的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11.2萬億美元。作為基於IoT衍生的“升級版”,AIoT未來的市場規模可見一斑。

那什麼是IoT?它是一個不同於Internet的網絡,主要工作就是將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做的就是“連接”。

在IoT場景下,工廠內的人們端坐電腦前就能夠看到攝像頭、溫度計等各類終端硬件設備採集並傳回的數據;家人們能夠在千里萬里之外遠程操控家裡的各類聯網設備;有車一族能夠提前通過網絡或是小區、商場前的大屏獲知車位剩餘情況……

那什麼是AIoT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當下議論較多的AI產品智能音箱為例,它是一個AIoT的典型應用。智能音箱,它的“智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分別是指令接收與執行——為了很好的接收指令,智能音箱需要能夠捕捉並理解消費者的語音命令,其中涉及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執行的過程中,它則需要承擔一個管家的責任,“指揮”其他設備根據指令作出相應的反饋,這個時候就需要IoT出場了。

在IoT的推動下,以往被獨立使用的硬件端口之間開始實現互聯互通,如果沒有IoT的融入,智能音箱只能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而存在,這時候,不能結合IoT的智能音箱只能自嗨,比如查個天氣、放首歌、購個物等等,一切服務只能依賴互聯網上的內容。

另外,在追求個性化服務的眼下,只能提供純內容服務的智能音箱。輸出的服務也是“不全面”,處處受限情況下,AI技術的價值顯然不能夠被最大化利用。

可以說,缺少IoT的AI會成為“雞肋”,缺少互聯的AI形同“智障”。

由此可見,即使IoT發展的再好,而就目前的AI技術,使得IoT的落地顯得有些落寞,對於AI來說,它的核心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落地,技術研發創新是時間、資源和人才所積累的成果,而IoT承載著AI的落地,目前IoT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基本任務,實現了“萬物互聯”,但是真正的產業的大規模爆發以及商業化落地還需要解決AI技術和通訊技術等難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