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劇照,孫紅雷所飾演的黃成棟帶著翻譯機與美國一大學校長交談。

作者:李雨凝

近日,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因為劇情槽點太多而頻頻登上熱搜榜。萬萬沒想到的是,我一學外語的吃瓜群眾,也會因劇中橋段莫名躺槍。劇中人物黃成棟(孫紅雷飾)英語比較爛,但僅憑攜帶某品牌便攜式翻譯機就能與美國人談笑風生。網友通過彈幕發問:有著這簡直能同聲傳譯的翻譯器,以後學外語專業的是不是都得失業了?

其實近來AI翻譯技術發展,學外語專業的快被類似的問題每日“三省吾身”了。在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迅猛發展的今天,工具性學科勢必第一個受到威脅。2016年底,谷歌推出商用的谷歌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GNMT),採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MT)技術,大幅提升機器翻譯的水平,最高將翻譯準確率提高到 87%。

兩年後,微軟在機器翻譯領域同樣取得突破。微軟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採用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在新聞報道的翻譯質量和準確率上媲美人類專業譯者的翻譯系統。三個月前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更是在會場真出現了由騰訊提供技術支持的AI同傳服務。

一個學外國語言的人,大學四年要跟人比,四年後還要跟不是人的東西比,心累啊。但學外語專業的,就業真就那麼悲觀嘛?

光鮮的“金字招牌”?


翻開老黃曆,外語專業若退回本世紀初乃至上個世紀,說金字招牌那絕不為過。每年各大外校都會被分配到涉外機構、部委的錄用名額,在這之後也有一大把的涉外機構、國企外企任君挑選。

近年來講,在湖南師範大學公佈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外國語學院的畢業生以5718.2元的月平均起始薪酬排名第二高,僅次於大熱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生;在中國薪酬網發佈的《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TOP200排名榜》中,廣外、上外、北外三所外校都進入了前三十。如果恰巧學的是法語、西班牙語、日語這種非英語的小語種,即便選擇暫不就業、繼續深造,也還有老師這一黃金職業可以作為選擇。

上面這些看起來亮眼的“平均數據”,隱藏了一些參差不齊的隱憂。

就業大道上人擠人


其實早在AI加入飯碗爭奪戰之前,外語就業這條大路就已經人滿為患。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有200多所院校具有英語學士學位授予權;在2004年變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2013年後,擴招進入減速期,但之前的基數已然龐大。截至目前,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學共有 992 所。

有大學處皆有英語系後,這張“金字招牌”便不幸被上海市教委列為2016年度預警的10個本科專業之一。根據上海市教委的評估,登榜的預警專業在本市高校重複設置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並不理想。

英語之外的小語種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小語種專業是由教育部控制設點的,所以大部分高校無權開設。但即使是這樣,在少數高校培養出來的小語種專業學生,也面臨著不同層次的就業壓力。

譬如德語。在今年,有107所院校開設了這個專業,但德語專業的對象國實際上僅有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與列支敦士登等。在英孚教育2017年發佈的《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報告》排名前十中,三個德語對象國中更有兩個入選(德國、奧地利),德語區企業早已不再強制“會使用德語”為用人必備條件。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中,德語學院就業落實率排名倒數第4,語言專業裡則是倒數第1,近六成的畢業生會選擇了繼續升學。


"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劇照,孫紅雷所飾演的黃成棟帶著翻譯機與美國一大學校長交談。

作者:李雨凝

近日,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因為劇情槽點太多而頻頻登上熱搜榜。萬萬沒想到的是,我一學外語的吃瓜群眾,也會因劇中橋段莫名躺槍。劇中人物黃成棟(孫紅雷飾)英語比較爛,但僅憑攜帶某品牌便攜式翻譯機就能與美國人談笑風生。網友通過彈幕發問:有著這簡直能同聲傳譯的翻譯器,以後學外語專業的是不是都得失業了?

其實近來AI翻譯技術發展,學外語專業的快被類似的問題每日“三省吾身”了。在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迅猛發展的今天,工具性學科勢必第一個受到威脅。2016年底,谷歌推出商用的谷歌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GNMT),採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MT)技術,大幅提升機器翻譯的水平,最高將翻譯準確率提高到 87%。

兩年後,微軟在機器翻譯領域同樣取得突破。微軟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採用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在新聞報道的翻譯質量和準確率上媲美人類專業譯者的翻譯系統。三個月前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更是在會場真出現了由騰訊提供技術支持的AI同傳服務。

一個學外國語言的人,大學四年要跟人比,四年後還要跟不是人的東西比,心累啊。但學外語專業的,就業真就那麼悲觀嘛?

光鮮的“金字招牌”?


翻開老黃曆,外語專業若退回本世紀初乃至上個世紀,說金字招牌那絕不為過。每年各大外校都會被分配到涉外機構、部委的錄用名額,在這之後也有一大把的涉外機構、國企外企任君挑選。

近年來講,在湖南師範大學公佈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外國語學院的畢業生以5718.2元的月平均起始薪酬排名第二高,僅次於大熱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生;在中國薪酬網發佈的《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TOP200排名榜》中,廣外、上外、北外三所外校都進入了前三十。如果恰巧學的是法語、西班牙語、日語這種非英語的小語種,即便選擇暫不就業、繼續深造,也還有老師這一黃金職業可以作為選擇。

上面這些看起來亮眼的“平均數據”,隱藏了一些參差不齊的隱憂。

就業大道上人擠人


其實早在AI加入飯碗爭奪戰之前,外語就業這條大路就已經人滿為患。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有200多所院校具有英語學士學位授予權;在2004年變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2013年後,擴招進入減速期,但之前的基數已然龐大。截至目前,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學共有 992 所。

有大學處皆有英語系後,這張“金字招牌”便不幸被上海市教委列為2016年度預警的10個本科專業之一。根據上海市教委的評估,登榜的預警專業在本市高校重複設置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並不理想。

英語之外的小語種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小語種專業是由教育部控制設點的,所以大部分高校無權開設。但即使是這樣,在少數高校培養出來的小語種專業學生,也面臨著不同層次的就業壓力。

譬如德語。在今年,有107所院校開設了這個專業,但德語專業的對象國實際上僅有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與列支敦士登等。在英孚教育2017年發佈的《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報告》排名前十中,三個德語對象國中更有兩個入選(德國、奧地利),德語區企業早已不再強制“會使用德語”為用人必備條件。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中,德語學院就業落實率排名倒數第4,語言專業裡則是倒數第1,近六成的畢業生會選擇了繼續升學。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


我們鄰國使用的語言日語、韓語,也都同樣接近就業飽和狀態。近年開設日語、韓語專業的大學不斷增加:僅在2018年,包含二級學院與高等職業院校在內,開設日語專業的中國高校已經達到了418所。由於語系相近的原因,再加上培訓機構層出不窮,“課餘愛好者幾個月N1(日本語能力測試中是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級)滿分”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中國大部分青少年也會跟著動漫、韓劇蹦出幾句外語。學的人多了,能從事翻譯的也增加了,但報酬卻隨之下降。


"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劇照,孫紅雷所飾演的黃成棟帶著翻譯機與美國一大學校長交談。

作者:李雨凝

近日,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因為劇情槽點太多而頻頻登上熱搜榜。萬萬沒想到的是,我一學外語的吃瓜群眾,也會因劇中橋段莫名躺槍。劇中人物黃成棟(孫紅雷飾)英語比較爛,但僅憑攜帶某品牌便攜式翻譯機就能與美國人談笑風生。網友通過彈幕發問:有著這簡直能同聲傳譯的翻譯器,以後學外語專業的是不是都得失業了?

其實近來AI翻譯技術發展,學外語專業的快被類似的問題每日“三省吾身”了。在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迅猛發展的今天,工具性學科勢必第一個受到威脅。2016年底,谷歌推出商用的谷歌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GNMT),採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MT)技術,大幅提升機器翻譯的水平,最高將翻譯準確率提高到 87%。

兩年後,微軟在機器翻譯領域同樣取得突破。微軟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採用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在新聞報道的翻譯質量和準確率上媲美人類專業譯者的翻譯系統。三個月前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更是在會場真出現了由騰訊提供技術支持的AI同傳服務。

一個學外國語言的人,大學四年要跟人比,四年後還要跟不是人的東西比,心累啊。但學外語專業的,就業真就那麼悲觀嘛?

光鮮的“金字招牌”?


翻開老黃曆,外語專業若退回本世紀初乃至上個世紀,說金字招牌那絕不為過。每年各大外校都會被分配到涉外機構、部委的錄用名額,在這之後也有一大把的涉外機構、國企外企任君挑選。

近年來講,在湖南師範大學公佈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外國語學院的畢業生以5718.2元的月平均起始薪酬排名第二高,僅次於大熱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生;在中國薪酬網發佈的《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TOP200排名榜》中,廣外、上外、北外三所外校都進入了前三十。如果恰巧學的是法語、西班牙語、日語這種非英語的小語種,即便選擇暫不就業、繼續深造,也還有老師這一黃金職業可以作為選擇。

上面這些看起來亮眼的“平均數據”,隱藏了一些參差不齊的隱憂。

就業大道上人擠人


其實早在AI加入飯碗爭奪戰之前,外語就業這條大路就已經人滿為患。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有200多所院校具有英語學士學位授予權;在2004年變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2013年後,擴招進入減速期,但之前的基數已然龐大。截至目前,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學共有 992 所。

有大學處皆有英語系後,這張“金字招牌”便不幸被上海市教委列為2016年度預警的10個本科專業之一。根據上海市教委的評估,登榜的預警專業在本市高校重複設置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並不理想。

英語之外的小語種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小語種專業是由教育部控制設點的,所以大部分高校無權開設。但即使是這樣,在少數高校培養出來的小語種專業學生,也面臨著不同層次的就業壓力。

譬如德語。在今年,有107所院校開設了這個專業,但德語專業的對象國實際上僅有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與列支敦士登等。在英孚教育2017年發佈的《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報告》排名前十中,三個德語對象國中更有兩個入選(德國、奧地利),德語區企業早已不再強制“會使用德語”為用人必備條件。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中,德語學院就業落實率排名倒數第4,語言專業裡則是倒數第1,近六成的畢業生會選擇了繼續升學。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


我們鄰國使用的語言日語、韓語,也都同樣接近就業飽和狀態。近年開設日語、韓語專業的大學不斷增加:僅在2018年,包含二級學院與高等職業院校在內,開設日語專業的中國高校已經達到了418所。由於語系相近的原因,再加上培訓機構層出不窮,“課餘愛好者幾個月N1(日本語能力測試中是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級)滿分”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中國大部分青少年也會跟著動漫、韓劇蹦出幾句外語。學的人多了,能從事翻譯的也增加了,但報酬卻隨之下降。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有道人工翻譯報價欄


從上圖可見,日語、韓語在小語種翻譯中報價最低,大學生在翻譯兼職時甚至出現報價千字30元的情況。而在知乎網站“韓語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這一問題頁面,一位獲得高讚的答主如是說道:

“直到某一天,我和領導面試新人時,他說:‘比起韓語專業畢業生,更想招其他專業在韓國讀書的人’。”

對於學習外語的女性來說,她們還要在入學和就業時面臨若隱若現的性別區別對待。2011 年,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三所大學小語種招生實行男女分別劃線,有的女生分數線甚至比男生高出50幾分。而就業時很多涉外的工作機會,因需要成年累月在國外工作,用人單位往往因為考慮“家庭因素”,更偏愛男性求職者,有些乾脆明文寫出了“長期駐外,要求男性”。

即將失業的外語生?


回到我們最初的提問:AI同傳後,學外語的人就失業的人了嗎?

暫時不會。

第一,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在為一代又一代外語學子源源不斷地創造著新的崗位。近年恰逢“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國與沿線國家的交流溝通必然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儲備外語戰略人才,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一批院校就先後開設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通用語種專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於2015年參加了北京市的“貫通培養人才實驗改革項目”,並於當年開設了波蘭語、捷克語、匈牙利語、拉脫維亞語等四個非通用語專業。期間學生不管是在國內或是在國外以交換生的身份完成學業,都將受到北京市財政與國家留學基金委等各方的大力支持。

第二,在目前的階段,人工智能還沒能達到能完成所有任務的水平。現在的人工智能翻譯主要針對領域仍在大語種之間的翻譯與轉換,小語種,特別上上文提到的由於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新型語種翻譯機會,AI並不能顧全。同時,翻譯不等於簡單的詞語轉換與堆砌。AI同傳在這次博鰲論壇上也出現了翻譯不準甚至亂碼的錯誤,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更爆出了“某品牌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了“用人類翻譯冒充AI”的新聞。據報道,在達沃斯論壇上,AI同傳就把“Davos Forum”(達沃斯論壇)聽寫成了“Devils Forum”(魔鬼的論壇)。

另一個深層次原因是符號編碼系統與人腦理解的不可替代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我國出口的白象牌電池在東南亞各國十分暢銷,但在美國市場卻無人問津。這種銷量差異的背後原因只出現在“白象”一詞的翻譯上。當時,該公司把品牌名“白象”按照字面翻譯譯為了”White Elephant”。在東南亞地區,白象這一說法都源於佛學語言,象徵著至高的力量和智慧,也有長壽之意。象駝寶瓶,有太平景象的意思。然而在英文中,白象的字面翻譯”White Elephant”,則代指“昂貴無用,華而不實的東西”。這樣下來,美國人當然不買賬。

語言與地域隔閡使得在各個地方文化中生活的人類有著截然不同的符號解碼系統,一個相同的詞在不同語境下可能產生完全相反的話語效果。這樣看來,如今更多是按語料庫翻譯的AI系統恐怕還不能很好的消化這些語言背後的文化與符號層面上的差異。

再者,人類語言有時候並不具備結構性和條理性,且語言有情緒,而當前的AI翻譯並不具備精準翻譯這類語言的能力。從簡單地說中文外文的語境高低不同,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談判斡旋,人在對話情景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光是一個翻譯,更是溝通者、協調者,把說話者表層言語下的深層意思講明,交流方才能夠更順利地進行下去。至於說現在的階段,機器哪怕再智能,也沒有在人情世故中浸泡了幾十年的人有智慧。

第三,語種之間“就業焦慮指數”並不相同,很多語種仍是“藍海”,人才缺口大,遠談不上要和AI競爭。

目前來看,法語專業就業仍然良好。在大連外國語大學發佈的《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法語專業的就業率達到了97.44%,近七成的本科畢業生都已完成簽約就業。在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中,法語更是以一己之力衝出理工科重圍,以月平均收入人民幣6029元佔據了高薪專業第7的好位置。另據中國教育在線報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語專業早在2014年就已達到5年平均薪酬為10879元/月的水平。


"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劇照,孫紅雷所飾演的黃成棟帶著翻譯機與美國一大學校長交談。

作者:李雨凝

近日,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因為劇情槽點太多而頻頻登上熱搜榜。萬萬沒想到的是,我一學外語的吃瓜群眾,也會因劇中橋段莫名躺槍。劇中人物黃成棟(孫紅雷飾)英語比較爛,但僅憑攜帶某品牌便攜式翻譯機就能與美國人談笑風生。網友通過彈幕發問:有著這簡直能同聲傳譯的翻譯器,以後學外語專業的是不是都得失業了?

其實近來AI翻譯技術發展,學外語專業的快被類似的問題每日“三省吾身”了。在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迅猛發展的今天,工具性學科勢必第一個受到威脅。2016年底,谷歌推出商用的谷歌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GNMT),採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MT)技術,大幅提升機器翻譯的水平,最高將翻譯準確率提高到 87%。

兩年後,微軟在機器翻譯領域同樣取得突破。微軟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採用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在新聞報道的翻譯質量和準確率上媲美人類專業譯者的翻譯系統。三個月前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更是在會場真出現了由騰訊提供技術支持的AI同傳服務。

一個學外國語言的人,大學四年要跟人比,四年後還要跟不是人的東西比,心累啊。但學外語專業的,就業真就那麼悲觀嘛?

光鮮的“金字招牌”?


翻開老黃曆,外語專業若退回本世紀初乃至上個世紀,說金字招牌那絕不為過。每年各大外校都會被分配到涉外機構、部委的錄用名額,在這之後也有一大把的涉外機構、國企外企任君挑選。

近年來講,在湖南師範大學公佈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外國語學院的畢業生以5718.2元的月平均起始薪酬排名第二高,僅次於大熱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生;在中國薪酬網發佈的《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TOP200排名榜》中,廣外、上外、北外三所外校都進入了前三十。如果恰巧學的是法語、西班牙語、日語這種非英語的小語種,即便選擇暫不就業、繼續深造,也還有老師這一黃金職業可以作為選擇。

上面這些看起來亮眼的“平均數據”,隱藏了一些參差不齊的隱憂。

就業大道上人擠人


其實早在AI加入飯碗爭奪戰之前,外語就業這條大路就已經人滿為患。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有200多所院校具有英語學士學位授予權;在2004年變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2013年後,擴招進入減速期,但之前的基數已然龐大。截至目前,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學共有 992 所。

有大學處皆有英語系後,這張“金字招牌”便不幸被上海市教委列為2016年度預警的10個本科專業之一。根據上海市教委的評估,登榜的預警專業在本市高校重複設置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並不理想。

英語之外的小語種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小語種專業是由教育部控制設點的,所以大部分高校無權開設。但即使是這樣,在少數高校培養出來的小語種專業學生,也面臨著不同層次的就業壓力。

譬如德語。在今年,有107所院校開設了這個專業,但德語專業的對象國實際上僅有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與列支敦士登等。在英孚教育2017年發佈的《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報告》排名前十中,三個德語對象國中更有兩個入選(德國、奧地利),德語區企業早已不再強制“會使用德語”為用人必備條件。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中,德語學院就業落實率排名倒數第4,語言專業裡則是倒數第1,近六成的畢業生會選擇了繼續升學。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


我們鄰國使用的語言日語、韓語,也都同樣接近就業飽和狀態。近年開設日語、韓語專業的大學不斷增加:僅在2018年,包含二級學院與高等職業院校在內,開設日語專業的中國高校已經達到了418所。由於語系相近的原因,再加上培訓機構層出不窮,“課餘愛好者幾個月N1(日本語能力測試中是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級)滿分”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中國大部分青少年也會跟著動漫、韓劇蹦出幾句外語。學的人多了,能從事翻譯的也增加了,但報酬卻隨之下降。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有道人工翻譯報價欄


從上圖可見,日語、韓語在小語種翻譯中報價最低,大學生在翻譯兼職時甚至出現報價千字30元的情況。而在知乎網站“韓語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這一問題頁面,一位獲得高讚的答主如是說道:

“直到某一天,我和領導面試新人時,他說:‘比起韓語專業畢業生,更想招其他專業在韓國讀書的人’。”

對於學習外語的女性來說,她們還要在入學和就業時面臨若隱若現的性別區別對待。2011 年,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三所大學小語種招生實行男女分別劃線,有的女生分數線甚至比男生高出50幾分。而就業時很多涉外的工作機會,因需要成年累月在國外工作,用人單位往往因為考慮“家庭因素”,更偏愛男性求職者,有些乾脆明文寫出了“長期駐外,要求男性”。

即將失業的外語生?


回到我們最初的提問:AI同傳後,學外語的人就失業的人了嗎?

暫時不會。

第一,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在為一代又一代外語學子源源不斷地創造著新的崗位。近年恰逢“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國與沿線國家的交流溝通必然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儲備外語戰略人才,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一批院校就先後開設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通用語種專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於2015年參加了北京市的“貫通培養人才實驗改革項目”,並於當年開設了波蘭語、捷克語、匈牙利語、拉脫維亞語等四個非通用語專業。期間學生不管是在國內或是在國外以交換生的身份完成學業,都將受到北京市財政與國家留學基金委等各方的大力支持。

第二,在目前的階段,人工智能還沒能達到能完成所有任務的水平。現在的人工智能翻譯主要針對領域仍在大語種之間的翻譯與轉換,小語種,特別上上文提到的由於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新型語種翻譯機會,AI並不能顧全。同時,翻譯不等於簡單的詞語轉換與堆砌。AI同傳在這次博鰲論壇上也出現了翻譯不準甚至亂碼的錯誤,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更爆出了“某品牌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了“用人類翻譯冒充AI”的新聞。據報道,在達沃斯論壇上,AI同傳就把“Davos Forum”(達沃斯論壇)聽寫成了“Devils Forum”(魔鬼的論壇)。

另一個深層次原因是符號編碼系統與人腦理解的不可替代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我國出口的白象牌電池在東南亞各國十分暢銷,但在美國市場卻無人問津。這種銷量差異的背後原因只出現在“白象”一詞的翻譯上。當時,該公司把品牌名“白象”按照字面翻譯譯為了”White Elephant”。在東南亞地區,白象這一說法都源於佛學語言,象徵著至高的力量和智慧,也有長壽之意。象駝寶瓶,有太平景象的意思。然而在英文中,白象的字面翻譯”White Elephant”,則代指“昂貴無用,華而不實的東西”。這樣下來,美國人當然不買賬。

語言與地域隔閡使得在各個地方文化中生活的人類有著截然不同的符號解碼系統,一個相同的詞在不同語境下可能產生完全相反的話語效果。這樣看來,如今更多是按語料庫翻譯的AI系統恐怕還不能很好的消化這些語言背後的文化與符號層面上的差異。

再者,人類語言有時候並不具備結構性和條理性,且語言有情緒,而當前的AI翻譯並不具備精準翻譯這類語言的能力。從簡單地說中文外文的語境高低不同,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談判斡旋,人在對話情景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光是一個翻譯,更是溝通者、協調者,把說話者表層言語下的深層意思講明,交流方才能夠更順利地進行下去。至於說現在的階段,機器哪怕再智能,也沒有在人情世故中浸泡了幾十年的人有智慧。

第三,語種之間“就業焦慮指數”並不相同,很多語種仍是“藍海”,人才缺口大,遠談不上要和AI競爭。

目前來看,法語專業就業仍然良好。在大連外國語大學發佈的《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法語專業的就業率達到了97.44%,近七成的本科畢業生都已完成簽約就業。在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中,法語更是以一己之力衝出理工科重圍,以月平均收入人民幣6029元佔據了高薪專業第7的好位置。另據中國教育在線報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語專業早在2014年就已達到5年平均薪酬為10879元/月的水平。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劇照,孫紅雷所飾演的黃成棟帶著翻譯機與美國一大學校長交談。

作者:李雨凝

近日,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因為劇情槽點太多而頻頻登上熱搜榜。萬萬沒想到的是,我一學外語的吃瓜群眾,也會因劇中橋段莫名躺槍。劇中人物黃成棟(孫紅雷飾)英語比較爛,但僅憑攜帶某品牌便攜式翻譯機就能與美國人談笑風生。網友通過彈幕發問:有著這簡直能同聲傳譯的翻譯器,以後學外語專業的是不是都得失業了?

其實近來AI翻譯技術發展,學外語專業的快被類似的問題每日“三省吾身”了。在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迅猛發展的今天,工具性學科勢必第一個受到威脅。2016年底,谷歌推出商用的谷歌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GNMT),採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MT)技術,大幅提升機器翻譯的水平,最高將翻譯準確率提高到 87%。

兩年後,微軟在機器翻譯領域同樣取得突破。微軟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採用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在新聞報道的翻譯質量和準確率上媲美人類專業譯者的翻譯系統。三個月前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更是在會場真出現了由騰訊提供技術支持的AI同傳服務。

一個學外國語言的人,大學四年要跟人比,四年後還要跟不是人的東西比,心累啊。但學外語專業的,就業真就那麼悲觀嘛?

光鮮的“金字招牌”?


翻開老黃曆,外語專業若退回本世紀初乃至上個世紀,說金字招牌那絕不為過。每年各大外校都會被分配到涉外機構、部委的錄用名額,在這之後也有一大把的涉外機構、國企外企任君挑選。

近年來講,在湖南師範大學公佈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外國語學院的畢業生以5718.2元的月平均起始薪酬排名第二高,僅次於大熱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生;在中國薪酬網發佈的《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TOP200排名榜》中,廣外、上外、北外三所外校都進入了前三十。如果恰巧學的是法語、西班牙語、日語這種非英語的小語種,即便選擇暫不就業、繼續深造,也還有老師這一黃金職業可以作為選擇。

上面這些看起來亮眼的“平均數據”,隱藏了一些參差不齊的隱憂。

就業大道上人擠人


其實早在AI加入飯碗爭奪戰之前,外語就業這條大路就已經人滿為患。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有200多所院校具有英語學士學位授予權;在2004年變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2013年後,擴招進入減速期,但之前的基數已然龐大。截至目前,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學共有 992 所。

有大學處皆有英語系後,這張“金字招牌”便不幸被上海市教委列為2016年度預警的10個本科專業之一。根據上海市教委的評估,登榜的預警專業在本市高校重複設置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並不理想。

英語之外的小語種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小語種專業是由教育部控制設點的,所以大部分高校無權開設。但即使是這樣,在少數高校培養出來的小語種專業學生,也面臨著不同層次的就業壓力。

譬如德語。在今年,有107所院校開設了這個專業,但德語專業的對象國實際上僅有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與列支敦士登等。在英孚教育2017年發佈的《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報告》排名前十中,三個德語對象國中更有兩個入選(德國、奧地利),德語區企業早已不再強制“會使用德語”為用人必備條件。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中,德語學院就業落實率排名倒數第4,語言專業裡則是倒數第1,近六成的畢業生會選擇了繼續升學。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


我們鄰國使用的語言日語、韓語,也都同樣接近就業飽和狀態。近年開設日語、韓語專業的大學不斷增加:僅在2018年,包含二級學院與高等職業院校在內,開設日語專業的中國高校已經達到了418所。由於語系相近的原因,再加上培訓機構層出不窮,“課餘愛好者幾個月N1(日本語能力測試中是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級)滿分”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中國大部分青少年也會跟著動漫、韓劇蹦出幾句外語。學的人多了,能從事翻譯的也增加了,但報酬卻隨之下降。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有道人工翻譯報價欄


從上圖可見,日語、韓語在小語種翻譯中報價最低,大學生在翻譯兼職時甚至出現報價千字30元的情況。而在知乎網站“韓語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這一問題頁面,一位獲得高讚的答主如是說道:

“直到某一天,我和領導面試新人時,他說:‘比起韓語專業畢業生,更想招其他專業在韓國讀書的人’。”

對於學習外語的女性來說,她們還要在入學和就業時面臨若隱若現的性別區別對待。2011 年,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三所大學小語種招生實行男女分別劃線,有的女生分數線甚至比男生高出50幾分。而就業時很多涉外的工作機會,因需要成年累月在國外工作,用人單位往往因為考慮“家庭因素”,更偏愛男性求職者,有些乾脆明文寫出了“長期駐外,要求男性”。

即將失業的外語生?


回到我們最初的提問:AI同傳後,學外語的人就失業的人了嗎?

暫時不會。

第一,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在為一代又一代外語學子源源不斷地創造著新的崗位。近年恰逢“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國與沿線國家的交流溝通必然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儲備外語戰略人才,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一批院校就先後開設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通用語種專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於2015年參加了北京市的“貫通培養人才實驗改革項目”,並於當年開設了波蘭語、捷克語、匈牙利語、拉脫維亞語等四個非通用語專業。期間學生不管是在國內或是在國外以交換生的身份完成學業,都將受到北京市財政與國家留學基金委等各方的大力支持。

第二,在目前的階段,人工智能還沒能達到能完成所有任務的水平。現在的人工智能翻譯主要針對領域仍在大語種之間的翻譯與轉換,小語種,特別上上文提到的由於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新型語種翻譯機會,AI並不能顧全。同時,翻譯不等於簡單的詞語轉換與堆砌。AI同傳在這次博鰲論壇上也出現了翻譯不準甚至亂碼的錯誤,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更爆出了“某品牌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了“用人類翻譯冒充AI”的新聞。據報道,在達沃斯論壇上,AI同傳就把“Davos Forum”(達沃斯論壇)聽寫成了“Devils Forum”(魔鬼的論壇)。

另一個深層次原因是符號編碼系統與人腦理解的不可替代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我國出口的白象牌電池在東南亞各國十分暢銷,但在美國市場卻無人問津。這種銷量差異的背後原因只出現在“白象”一詞的翻譯上。當時,該公司把品牌名“白象”按照字面翻譯譯為了”White Elephant”。在東南亞地區,白象這一說法都源於佛學語言,象徵著至高的力量和智慧,也有長壽之意。象駝寶瓶,有太平景象的意思。然而在英文中,白象的字面翻譯”White Elephant”,則代指“昂貴無用,華而不實的東西”。這樣下來,美國人當然不買賬。

語言與地域隔閡使得在各個地方文化中生活的人類有著截然不同的符號解碼系統,一個相同的詞在不同語境下可能產生完全相反的話語效果。這樣看來,如今更多是按語料庫翻譯的AI系統恐怕還不能很好的消化這些語言背後的文化與符號層面上的差異。

再者,人類語言有時候並不具備結構性和條理性,且語言有情緒,而當前的AI翻譯並不具備精準翻譯這類語言的能力。從簡單地說中文外文的語境高低不同,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談判斡旋,人在對話情景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光是一個翻譯,更是溝通者、協調者,把說話者表層言語下的深層意思講明,交流方才能夠更順利地進行下去。至於說現在的階段,機器哪怕再智能,也沒有在人情世故中浸泡了幾十年的人有智慧。

第三,語種之間“就業焦慮指數”並不相同,很多語種仍是“藍海”,人才缺口大,遠談不上要和AI競爭。

目前來看,法語專業就業仍然良好。在大連外國語大學發佈的《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法語專業的就業率達到了97.44%,近七成的本科畢業生都已完成簽約就業。在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中,法語更是以一己之力衝出理工科重圍,以月平均收入人民幣6029元佔據了高薪專業第7的好位置。另據中國教育在線報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語專業早在2014年就已達到5年平均薪酬為10879元/月的水平。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各大招聘網站上發佈的法語翻譯招聘廣告。大部分的招聘公司是來自北上廣三地的公司,但提供的基本


但是,好就業和高薪水的前提是:你得願意去非洲。法語是除英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但從地理分佈上看來,除了在北半球的法國本土與加拿大,大部分的使用國家都集中在了非洲。


"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劇照,孫紅雷所飾演的黃成棟帶著翻譯機與美國一大學校長交談。

作者:李雨凝

近日,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因為劇情槽點太多而頻頻登上熱搜榜。萬萬沒想到的是,我一學外語的吃瓜群眾,也會因劇中橋段莫名躺槍。劇中人物黃成棟(孫紅雷飾)英語比較爛,但僅憑攜帶某品牌便攜式翻譯機就能與美國人談笑風生。網友通過彈幕發問:有著這簡直能同聲傳譯的翻譯器,以後學外語專業的是不是都得失業了?

其實近來AI翻譯技術發展,學外語專業的快被類似的問題每日“三省吾身”了。在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迅猛發展的今天,工具性學科勢必第一個受到威脅。2016年底,谷歌推出商用的谷歌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GNMT),採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MT)技術,大幅提升機器翻譯的水平,最高將翻譯準確率提高到 87%。

兩年後,微軟在機器翻譯領域同樣取得突破。微軟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採用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在新聞報道的翻譯質量和準確率上媲美人類專業譯者的翻譯系統。三個月前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更是在會場真出現了由騰訊提供技術支持的AI同傳服務。

一個學外國語言的人,大學四年要跟人比,四年後還要跟不是人的東西比,心累啊。但學外語專業的,就業真就那麼悲觀嘛?

光鮮的“金字招牌”?


翻開老黃曆,外語專業若退回本世紀初乃至上個世紀,說金字招牌那絕不為過。每年各大外校都會被分配到涉外機構、部委的錄用名額,在這之後也有一大把的涉外機構、國企外企任君挑選。

近年來講,在湖南師範大學公佈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外國語學院的畢業生以5718.2元的月平均起始薪酬排名第二高,僅次於大熱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生;在中國薪酬網發佈的《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TOP200排名榜》中,廣外、上外、北外三所外校都進入了前三十。如果恰巧學的是法語、西班牙語、日語這種非英語的小語種,即便選擇暫不就業、繼續深造,也還有老師這一黃金職業可以作為選擇。

上面這些看起來亮眼的“平均數據”,隱藏了一些參差不齊的隱憂。

就業大道上人擠人


其實早在AI加入飯碗爭奪戰之前,外語就業這條大路就已經人滿為患。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有200多所院校具有英語學士學位授予權;在2004年變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2013年後,擴招進入減速期,但之前的基數已然龐大。截至目前,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學共有 992 所。

有大學處皆有英語系後,這張“金字招牌”便不幸被上海市教委列為2016年度預警的10個本科專業之一。根據上海市教委的評估,登榜的預警專業在本市高校重複設置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並不理想。

英語之外的小語種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小語種專業是由教育部控制設點的,所以大部分高校無權開設。但即使是這樣,在少數高校培養出來的小語種專業學生,也面臨著不同層次的就業壓力。

譬如德語。在今年,有107所院校開設了這個專業,但德語專業的對象國實際上僅有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與列支敦士登等。在英孚教育2017年發佈的《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報告》排名前十中,三個德語對象國中更有兩個入選(德國、奧地利),德語區企業早已不再強制“會使用德語”為用人必備條件。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中,德語學院就業落實率排名倒數第4,語言專業裡則是倒數第1,近六成的畢業生會選擇了繼續升學。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


我們鄰國使用的語言日語、韓語,也都同樣接近就業飽和狀態。近年開設日語、韓語專業的大學不斷增加:僅在2018年,包含二級學院與高等職業院校在內,開設日語專業的中國高校已經達到了418所。由於語系相近的原因,再加上培訓機構層出不窮,“課餘愛好者幾個月N1(日本語能力測試中是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級)滿分”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中國大部分青少年也會跟著動漫、韓劇蹦出幾句外語。學的人多了,能從事翻譯的也增加了,但報酬卻隨之下降。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有道人工翻譯報價欄


從上圖可見,日語、韓語在小語種翻譯中報價最低,大學生在翻譯兼職時甚至出現報價千字30元的情況。而在知乎網站“韓語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這一問題頁面,一位獲得高讚的答主如是說道:

“直到某一天,我和領導面試新人時,他說:‘比起韓語專業畢業生,更想招其他專業在韓國讀書的人’。”

對於學習外語的女性來說,她們還要在入學和就業時面臨若隱若現的性別區別對待。2011 年,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三所大學小語種招生實行男女分別劃線,有的女生分數線甚至比男生高出50幾分。而就業時很多涉外的工作機會,因需要成年累月在國外工作,用人單位往往因為考慮“家庭因素”,更偏愛男性求職者,有些乾脆明文寫出了“長期駐外,要求男性”。

即將失業的外語生?


回到我們最初的提問:AI同傳後,學外語的人就失業的人了嗎?

暫時不會。

第一,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在為一代又一代外語學子源源不斷地創造著新的崗位。近年恰逢“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國與沿線國家的交流溝通必然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儲備外語戰略人才,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一批院校就先後開設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通用語種專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於2015年參加了北京市的“貫通培養人才實驗改革項目”,並於當年開設了波蘭語、捷克語、匈牙利語、拉脫維亞語等四個非通用語專業。期間學生不管是在國內或是在國外以交換生的身份完成學業,都將受到北京市財政與國家留學基金委等各方的大力支持。

第二,在目前的階段,人工智能還沒能達到能完成所有任務的水平。現在的人工智能翻譯主要針對領域仍在大語種之間的翻譯與轉換,小語種,特別上上文提到的由於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新型語種翻譯機會,AI並不能顧全。同時,翻譯不等於簡單的詞語轉換與堆砌。AI同傳在這次博鰲論壇上也出現了翻譯不準甚至亂碼的錯誤,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更爆出了“某品牌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了“用人類翻譯冒充AI”的新聞。據報道,在達沃斯論壇上,AI同傳就把“Davos Forum”(達沃斯論壇)聽寫成了“Devils Forum”(魔鬼的論壇)。

另一個深層次原因是符號編碼系統與人腦理解的不可替代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我國出口的白象牌電池在東南亞各國十分暢銷,但在美國市場卻無人問津。這種銷量差異的背後原因只出現在“白象”一詞的翻譯上。當時,該公司把品牌名“白象”按照字面翻譯譯為了”White Elephant”。在東南亞地區,白象這一說法都源於佛學語言,象徵著至高的力量和智慧,也有長壽之意。象駝寶瓶,有太平景象的意思。然而在英文中,白象的字面翻譯”White Elephant”,則代指“昂貴無用,華而不實的東西”。這樣下來,美國人當然不買賬。

語言與地域隔閡使得在各個地方文化中生活的人類有著截然不同的符號解碼系統,一個相同的詞在不同語境下可能產生完全相反的話語效果。這樣看來,如今更多是按語料庫翻譯的AI系統恐怕還不能很好的消化這些語言背後的文化與符號層面上的差異。

再者,人類語言有時候並不具備結構性和條理性,且語言有情緒,而當前的AI翻譯並不具備精準翻譯這類語言的能力。從簡單地說中文外文的語境高低不同,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談判斡旋,人在對話情景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光是一個翻譯,更是溝通者、協調者,把說話者表層言語下的深層意思講明,交流方才能夠更順利地進行下去。至於說現在的階段,機器哪怕再智能,也沒有在人情世故中浸泡了幾十年的人有智慧。

第三,語種之間“就業焦慮指數”並不相同,很多語種仍是“藍海”,人才缺口大,遠談不上要和AI競爭。

目前來看,法語專業就業仍然良好。在大連外國語大學發佈的《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法語專業的就業率達到了97.44%,近七成的本科畢業生都已完成簽約就業。在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中,法語更是以一己之力衝出理工科重圍,以月平均收入人民幣6029元佔據了高薪專業第7的好位置。另據中國教育在線報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語專業早在2014年就已達到5年平均薪酬為10879元/月的水平。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各大招聘網站上發佈的法語翻譯招聘廣告。大部分的招聘公司是來自北上廣三地的公司,但提供的基本


但是,好就業和高薪水的前提是:你得願意去非洲。法語是除英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但從地理分佈上看來,除了在北半球的法國本土與加拿大,大部分的使用國家都集中在了非洲。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資料圖


根據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學院統計數據,該校法語專業畢業生中,在非洲工作的人的比例從2004年的約14%上升至近幾年的約三分之一,翻了一番有餘。廣外的官網統計表明,法語專業畢業生70%左右被民營企業及外企(含港資)錄用,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被列為了錄用單位第一的位置。智聯招聘網站的統計也表明,法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熱門去向前三分別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這些公司均是有擴展海外市場拓展意向、“財大氣粗”的要“走出去”的龍頭企業。


"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劇照,孫紅雷所飾演的黃成棟帶著翻譯機與美國一大學校長交談。

作者:李雨凝

近日,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因為劇情槽點太多而頻頻登上熱搜榜。萬萬沒想到的是,我一學外語的吃瓜群眾,也會因劇中橋段莫名躺槍。劇中人物黃成棟(孫紅雷飾)英語比較爛,但僅憑攜帶某品牌便攜式翻譯機就能與美國人談笑風生。網友通過彈幕發問:有著這簡直能同聲傳譯的翻譯器,以後學外語專業的是不是都得失業了?

其實近來AI翻譯技術發展,學外語專業的快被類似的問題每日“三省吾身”了。在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迅猛發展的今天,工具性學科勢必第一個受到威脅。2016年底,谷歌推出商用的谷歌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GNMT),採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MT)技術,大幅提升機器翻譯的水平,最高將翻譯準確率提高到 87%。

兩年後,微軟在機器翻譯領域同樣取得突破。微軟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採用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在新聞報道的翻譯質量和準確率上媲美人類專業譯者的翻譯系統。三個月前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更是在會場真出現了由騰訊提供技術支持的AI同傳服務。

一個學外國語言的人,大學四年要跟人比,四年後還要跟不是人的東西比,心累啊。但學外語專業的,就業真就那麼悲觀嘛?

光鮮的“金字招牌”?


翻開老黃曆,外語專業若退回本世紀初乃至上個世紀,說金字招牌那絕不為過。每年各大外校都會被分配到涉外機構、部委的錄用名額,在這之後也有一大把的涉外機構、國企外企任君挑選。

近年來講,在湖南師範大學公佈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外國語學院的畢業生以5718.2元的月平均起始薪酬排名第二高,僅次於大熱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生;在中國薪酬網發佈的《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TOP200排名榜》中,廣外、上外、北外三所外校都進入了前三十。如果恰巧學的是法語、西班牙語、日語這種非英語的小語種,即便選擇暫不就業、繼續深造,也還有老師這一黃金職業可以作為選擇。

上面這些看起來亮眼的“平均數據”,隱藏了一些參差不齊的隱憂。

就業大道上人擠人


其實早在AI加入飯碗爭奪戰之前,外語就業這條大路就已經人滿為患。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有200多所院校具有英語學士學位授予權;在2004年變成了598所;到2011年有959所。2013年後,擴招進入減速期,但之前的基數已然龐大。截至目前,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學共有 992 所。

有大學處皆有英語系後,這張“金字招牌”便不幸被上海市教委列為2016年度預警的10個本科專業之一。根據上海市教委的評估,登榜的預警專業在本市高校重複設置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並不理想。

英語之外的小語種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小語種專業是由教育部控制設點的,所以大部分高校無權開設。但即使是這樣,在少數高校培養出來的小語種專業學生,也面臨著不同層次的就業壓力。

譬如德語。在今年,有107所院校開設了這個專業,但德語專業的對象國實際上僅有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與列支敦士登等。在英孚教育2017年發佈的《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報告》排名前十中,三個德語對象國中更有兩個入選(德國、奧地利),德語區企業早已不再強制“會使用德語”為用人必備條件。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中,德語學院就業落實率排名倒數第4,語言專業裡則是倒數第1,近六成的畢業生會選擇了繼續升學。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發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2018年度報告》。


我們鄰國使用的語言日語、韓語,也都同樣接近就業飽和狀態。近年開設日語、韓語專業的大學不斷增加:僅在2018年,包含二級學院與高等職業院校在內,開設日語專業的中國高校已經達到了418所。由於語系相近的原因,再加上培訓機構層出不窮,“課餘愛好者幾個月N1(日本語能力測試中是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級)滿分”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中國大部分青少年也會跟著動漫、韓劇蹦出幾句外語。學的人多了,能從事翻譯的也增加了,但報酬卻隨之下降。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有道人工翻譯報價欄


從上圖可見,日語、韓語在小語種翻譯中報價最低,大學生在翻譯兼職時甚至出現報價千字30元的情況。而在知乎網站“韓語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這一問題頁面,一位獲得高讚的答主如是說道:

“直到某一天,我和領導面試新人時,他說:‘比起韓語專業畢業生,更想招其他專業在韓國讀書的人’。”

對於學習外語的女性來說,她們還要在入學和就業時面臨若隱若現的性別區別對待。2011 年,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三所大學小語種招生實行男女分別劃線,有的女生分數線甚至比男生高出50幾分。而就業時很多涉外的工作機會,因需要成年累月在國外工作,用人單位往往因為考慮“家庭因素”,更偏愛男性求職者,有些乾脆明文寫出了“長期駐外,要求男性”。

即將失業的外語生?


回到我們最初的提問:AI同傳後,學外語的人就失業的人了嗎?

暫時不會。

第一,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在為一代又一代外語學子源源不斷地創造著新的崗位。近年恰逢“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國與沿線國家的交流溝通必然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儲備外語戰略人才,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一批院校就先後開設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通用語種專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於2015年參加了北京市的“貫通培養人才實驗改革項目”,並於當年開設了波蘭語、捷克語、匈牙利語、拉脫維亞語等四個非通用語專業。期間學生不管是在國內或是在國外以交換生的身份完成學業,都將受到北京市財政與國家留學基金委等各方的大力支持。

第二,在目前的階段,人工智能還沒能達到能完成所有任務的水平。現在的人工智能翻譯主要針對領域仍在大語種之間的翻譯與轉換,小語種,特別上上文提到的由於國家發展戰略帶來的新型語種翻譯機會,AI並不能顧全。同時,翻譯不等於簡單的詞語轉換與堆砌。AI同傳在這次博鰲論壇上也出現了翻譯不準甚至亂碼的錯誤,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更爆出了“某品牌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了“用人類翻譯冒充AI”的新聞。據報道,在達沃斯論壇上,AI同傳就把“Davos Forum”(達沃斯論壇)聽寫成了“Devils Forum”(魔鬼的論壇)。

另一個深層次原因是符號編碼系統與人腦理解的不可替代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我國出口的白象牌電池在東南亞各國十分暢銷,但在美國市場卻無人問津。這種銷量差異的背後原因只出現在“白象”一詞的翻譯上。當時,該公司把品牌名“白象”按照字面翻譯譯為了”White Elephant”。在東南亞地區,白象這一說法都源於佛學語言,象徵著至高的力量和智慧,也有長壽之意。象駝寶瓶,有太平景象的意思。然而在英文中,白象的字面翻譯”White Elephant”,則代指“昂貴無用,華而不實的東西”。這樣下來,美國人當然不買賬。

語言與地域隔閡使得在各個地方文化中生活的人類有著截然不同的符號解碼系統,一個相同的詞在不同語境下可能產生完全相反的話語效果。這樣看來,如今更多是按語料庫翻譯的AI系統恐怕還不能很好的消化這些語言背後的文化與符號層面上的差異。

再者,人類語言有時候並不具備結構性和條理性,且語言有情緒,而當前的AI翻譯並不具備精準翻譯這類語言的能力。從簡單地說中文外文的語境高低不同,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談判斡旋,人在對話情景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光是一個翻譯,更是溝通者、協調者,把說話者表層言語下的深層意思講明,交流方才能夠更順利地進行下去。至於說現在的階段,機器哪怕再智能,也沒有在人情世故中浸泡了幾十年的人有智慧。

第三,語種之間“就業焦慮指數”並不相同,很多語種仍是“藍海”,人才缺口大,遠談不上要和AI競爭。

目前來看,法語專業就業仍然良好。在大連外國語大學發佈的《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法語專業的就業率達到了97.44%,近七成的本科畢業生都已完成簽約就業。在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中,法語更是以一己之力衝出理工科重圍,以月平均收入人民幣6029元佔據了高薪專業第7的好位置。另據中國教育在線報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語專業早在2014年就已達到5年平均薪酬為10879元/月的水平。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第三方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各大招聘網站上發佈的法語翻譯招聘廣告。大部分的招聘公司是來自北上廣三地的公司,但提供的基本


但是,好就業和高薪水的前提是:你得願意去非洲。法語是除英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但從地理分佈上看來,除了在北半球的法國本土與加拿大,大部分的使用國家都集中在了非洲。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資料圖


根據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學院統計數據,該校法語專業畢業生中,在非洲工作的人的比例從2004年的約14%上升至近幾年的約三分之一,翻了一番有餘。廣外的官網統計表明,法語專業畢業生70%左右被民營企業及外企(含港資)錄用,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被列為了錄用單位第一的位置。智聯招聘網站的統計也表明,法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熱門去向前三分別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這些公司均是有擴展海外市場拓展意向、“財大氣粗”的要“走出去”的龍頭企業。


AI都能同傳了,學外語會成第一批失業的人嗎?

圖片來源:智聯招聘網站專業就業前景分析報告


法語就業前景好,另一個原因則是法語地區中英語的“尷尬”地位。受法國文化影響,法語使用者會嫌棄“二流語言”英語,僅懂英語在法語地區吃不開。從歷史上看,法語對於英語的排斥在17世紀達到了高潮:當時的法國王朝實權人物黎塞留樞機主教親手製定“拒絕英語詞彙進入法語”的法國語言政策,並順利推行了400餘年,直到2015年法國文化部宣佈政策取消才作罷。而在此之前,通用電氣醫療系統公司(General Electric Medical Systems)法國子公司曾在2006年僅因用英語發佈軟件說明書,就在法國被課以逾50萬歐元(約合333萬元人民幣)的罰款。

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因為同樣具有得天獨厚的拉美、阿拉伯地區的廣闊海外市場以及當地英語普及率低的優勢,也向學習者傳遞了就業利好信號。在2017年發佈由中拉青年學術共同體(CECLA)和世界百強、拉美第一的商學院INCAE聯合發起的中國《西班牙語人才的就業方向、流動狀況及就業滿意度進行調查分析》中,中國西語人才在外貿行業就業的比例達到了24.3%,近總體的四分之一;而26-30歲在企業工作的年齡群體中,有超過一半西語畢業生年薪都維持在25萬以上水平。阿拉伯語的情況同樣樂觀:對外經貿大學 2010 屆阿拉伯語專業的學生,就業率達到100% ,畢業生去向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建材、中土集團等大型企業。

但這並不意味著學外語還仍舊等於鐵飯碗。AI發展的速度沒有人能夠預估,未來全球棋局的變化也風雲莫測。唯一確定的一點是:僅僅學語言本身,只會在將來越來越失去競爭力。

各個院校都在新的一輪競爭中拿出了自己的獨特培養方案,力圖讓自家學生不泯然眾人:北大投入文學翻譯的懷抱、北外更偏向實用外交、上外的高級翻譯學院與聯合國建立合作、廣外則憑藉地理優勢發展了外語商務的學院特色。

在這個信息爆炸、技術發展的大時代,語言習得者更要牢記語言的工具性與非工具性:新語言能給人提供認識世界的新視角,令你看得更開闊、更非富多彩;但只到這一步還是不夠的,要達到“語言+”的狀態,才能真正轉化掉工具性,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替代、有別於傳聲機器的鮮活個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