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演講全文乾貨:貿易金融區塊鏈存在三大挑戰 | 鏈上數博

星球日報獨家報道 5月27日,以“區塊鏈——數字文明的基石”為主題的高端對話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辦。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發表題為“區塊鏈技術賦能貿易金融發展”主題演講。

狄剛認為,市場對區塊鏈+金融的期盼,來自於傳統金融存在不專業的中介,降低了資金效率、提高了成本,使公眾呼喚金融脫媒。然而,狄剛指出,在理解中介時要明確中介的不同形式,並非所有中介都是低效的,專業的中介反而能夠提供效率。區塊鏈在識別有效中介、精簡無效中介、鼓勵專業中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針對目前區塊鏈早期的技術發展,狄剛表示:“區塊鏈認識需要升級,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不是所有項目都需要區塊鏈,不是所有數據都需要上鍊,區塊鏈照樣存在可信問題。區塊鏈需要找準場景,靠需求驅動。(區塊鏈)適合多方協作,對等連接各方,打破數據壁壘,提高協作效率。”

其中,貿易金融是正在試點的一個應用。狄剛表示,貿易金融區塊鏈未來是一個藍海,但困難與挑戰並存,分別是:保證資金準確觸達的挑戰、避免核心企業盤剝上下游的挑戰以及融資與被融兩端兼顧保護的挑戰。

狄剛透露,自2018年9月試點“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來,迄今試點數據為:有4個應用、接入26家銀行、產生1.7萬多筆業務、達成40多億總金額並且擁有多項專利。

本次數博會區塊鏈高端對話由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Odaily星球日報作為獨家合作媒體。

以下是狄剛演講全文,經Odaily星球日報整理:

尊敬的李司長尊敬的任主席,非常榮幸能夠今天給大家對區塊鏈在貿易金融領域應用作簡單彙報。

不是所有中介都需要被去掉

首先,中介和區塊鏈技術。

這不是新的話題。區塊鏈經過幾年發展,大家討論比較多,包括剛才主持人蔘加的大大小小論壇也很多了。大家發現每次區塊鏈的論壇大家討論的內容都不一樣,但是總在迭代總在進步,大家的認識都在提高。

我們看一看,為什麼金融和區塊鏈結合這麼緊密?

區塊鏈剛出來的時候,一個問題總被討論:區塊鏈去中心化。大家不用去中心化了,後來就說去中介。

金融也和中介相關,為什麼呢?

本來金融在大家眼中是比較典型的中介,但是金融中介存在資金的可達性的問題——是不是真正需要錢的人拿到錢,還有拿到錢利率高不高,這是成本的問題。再一個,需要融資,馬上進貨,明天賣出去活下來的問題,這是效率的問題。

金融作為中介沒有大家達到老百姓期望中的目的,就開始呼喚金融脫媒。大家發現區塊鏈可以去中心、去中介,覺得這個事情是不是可以耦合在一起,能夠出現一種救命稻草。

實際上,大家現在經常說去中介,但是對中介的認識有一點偏差:不是金融有問題,也不是中介有問題。只不過很多鏈條太長,有的是無效中介。從價值來看,有一些是專業中介,有些是套路中介。

什麼是專業金融?金融就是專業中介,金融有複雜性專業性風險性。這是有門檻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金融這件事,金融是有牌照的。有些金融是左手倒右手的中介,把資本成本抬高、效率做低。真正做中介的拿不到該有的回報,我們要有效的識別有用中介還是無用中介。

區塊鏈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把無用中介革命掉,但是真正的專業中介要拿到更多更有回報的東西,這是我們對中介的一個看法。

然而,需要資金的融資方和資金方需要的中介是不一樣的。對於融資方來說是需要便宜的中介,這樣價值更高。但是對於資金方來說,將來收回來,付的費用更低,這是不同的要求,所以大家的眼中是不一樣的。

對區塊鏈的認識需要升級

討論完中介再討論區塊鏈,區塊鏈的認識也是需要迭代和升級的。

首先第一點大家發現現在討論的區塊鏈不等於區塊鏈不等於區塊鏈,大家每次開會的時候就發現你的區塊鏈和我的區塊鏈不一樣,因為很多時候知識背景不一樣,就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

還有的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的,很有項目本來不需要區塊鏈效果會更好的,但是硬要去往區塊鏈上面靠;上鍊之後,也不一定所有的數據需要區塊鏈。這就造成區塊鏈項目五花八門。同時區塊鏈的技術門檻並不高,區塊鏈的技術是開源的,網上找幾套就可以了。

為什麼上你的區塊鏈不上我的區塊鏈,也有可用的問題。就跟當年的雲計算一樣的,上云為什麼要用你的,我也有云計算。現在每個人都有鏈上誰的問題,所以還是找準場景,需求驅動。

經過一段認識以後,我發現,現在區塊鏈工業鏈越來越不靠譜。大大小小的聯盟鏈很多,但在監管上、在標準上、還有外部數據的接入上,以及重複建設、互聯互通的問題。

區塊鏈的發展尤其是聯盟鏈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困難。比如說最簡單的,我們建了一個聯盟鏈,然後大家有七八個節點在裡面運轉。而區塊鏈少一兩個節點不要緊,每一個節點都有自己的私心,想耗最小的電,不想投入更多的精力,於是就想:“別人運轉,我偷一點懶行不行、關機行不行?”最後這樣大家算不過來,整個聯盟鏈需要一個治理機制。

用區塊鏈破題貿易融資難點

剛才凱文·凱利講到數字孿生身份的問題,講得非常好。

數字孿生最簡單的一點是我要做整個的數字鏡像,保證我做的鏡像跟我自己一模一樣、不作假或者沒問題。但是怎麼樣保證一樣,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何保證鏈上鍊下的相輔相成的問題。大家發現舊的孤島去掉了,又產生新孤島,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實際上還是和場景相關,貿易融資是一個典型的金融業務,但跟別的金融業務不一樣。大家可以看一下,每年將近有十八億美元的融資,貿易涉及到融資。這裡面有大大小小的融資方、資金方、金融服務方,還有公共服務方,涉及的機構非常多,這些機構涉及環節越多,區塊鏈跟它的基因匹配越大。

我們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材料梳理的貿易融資的業務鏈條:從建立付款條件、到交貨、到履行環節,涉及非常多:進口商、當地的銀行、出口商及其銀行、代理行以及海關,還有物流公司,涉及的環節非常多。

同時貿易融資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無用性的融資問題:明明是輪胎廠、橡膠廠購買貨物,但是拿著差旅費融資。還有重複投資的問題,還有銀行資金監控的問題,技術層面也存在重複建設、系統割裂以及難以接入海關、稅務共享其他數據等問題,監管和標準上也缺乏指導。

我們通過區塊鏈可以破題業務痛點。

首先可以把鏈條接起來,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把人工的東西變成計算的東西,這樣速度會很快。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過去銀行的貸款都是按什麼?年息,後來變成月息,現在支付寶可以按日息,如果區塊鏈通過智能和約的話,資金轉效率很高的話,按秒進行,這樣通過計算的方式能夠把整體的效率提高很多。

給央行做一個推銷。我們來自數字貨幣研究所,一方面專注法定貨幣的研發,另外一方面專注於科技,我們也獲得了一些成果,同時組織搭建貿易區塊鏈平臺。

去年9月份試點“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到目前為止有四個應用,接入了幾十家銀行,這是我們形成的專利。

這個平臺有三大目標,第一信息可穿透,第二就是信任可傳遞,第三就是信用可以共享。

同時我們實現了三大能力:包容性對接,可溶性共享,對等性互聯。過去幾個系統聯網,實現兩個系統點對點的協同。實際上技術的難度還是有的,區塊鏈屏蔽了很多底層底層技術差異,我們很方便。

這次論壇也有很多信息,包括隱私保護,包括貴陽的大數據跟區塊鏈的結合,就是數據如何保證所有權和使用權進行分開,還有數據不拿走可以使用。這裡面看到經常有一些多方安全計算、同態加密的技術,還有對等性互聯。

我來自國家部委,過去作系統的時候,數據放在海關,財政部不幹,放在財政部,央行不幹,就是想數據庫在誰那兒,以誰為中心,最後討論出三角模式,多邊模式。

最後,協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業務主權問題。區塊鏈下來就給前提和假設,我們都是對等的,你那裡有數據我這裡也有,都是一樣的數據庫。那就不用說這個事情,大家坐下來重新談,感覺把業務上的難題、大家糾結的事情屏蔽掉了。

同時,為什麼央行做這件事情?

首先,我們是體制內搞技術創新的機構,有幾十個專利,在區塊鏈起步還是比較早的。

第二,我們是中立的,不是商業機構,為大家搭平臺服務。

第三,保證權威性,區塊鏈也需要標籤,也需要背書。到底上誰的區塊鏈,還是要看權威性的,所以整個平臺是不是公允的、是不是可信的,還是大家的話題。

還有服務,是不是所有都提供,是標準的生態?這是我們的實現底層的技術平臺,尤其是實現了監管探偵的植入,保證我國由事後變成事中或者是事前監管,還有統一的自主身份,還有剛才說的隱私保護以及分佈式的架構,以及屏蔽了很多技術的差異性。

我們搭建的平臺更多像是一個帶有APP STORE的操作系統。

各個業務都有中心化系統,從底層到上面,從業務層到展線,最難是跟別人打交道。央行是搭建了生態平臺,不動你的應用,需要跟外界連接的時候動用我的接口,提供公共服務、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系統互動。

此時,大家會發現,我們對其他的平臺和系統實現包容性的對接和植入,這樣不破壞原有的生態。我們覺得區塊鏈平臺剛開始也是從小而美的應用上逐漸發展起來,就跟互聯網一樣,實際上就是無數小的生態應用,最後變成大的生態。

打造的這個平臺中,融資方能夠得到更便宜的資金,資金方能夠用最低的風險獲得資產,貿易服務方能夠提供很好的數據共享,這幾個角度考慮打造包容性的生態。

說了這麼多,我們這個貿易金融的區塊鏈,也是剛剛起步。未來是一個藍海,萬里長征只走第一步,不管哪一個平臺,現在還有很多問題,怎麼樣保證資金促達的問題,怎麼樣避免核心企業彈撥、擠壓、佔用上下游的問題,以各種變相的手段,以及怎麼樣保證融資方既獲得最便宜的資金,同時又保證被融端便宜的資金、規避風險。這兩個是很重要的。

今天簡單彙報到這裡,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