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東:區塊鏈不是萬能的,談投資者必知的3個二元悖論'

"
"
潘旭東:區塊鏈不是萬能的,談投資者必知的3個二元悖論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投資區塊鏈,猛戳:火星財經App下載

文章來源:潘旭東

"
潘旭東:區塊鏈不是萬能的,談投資者必知的3個二元悖論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投資區塊鏈,猛戳:火星財經App下載

文章來源:潘旭東

潘旭東:區塊鏈不是萬能的,談投資者必知的3個二元悖論

All rights reserved 昨日財經夜讀

編者按:本篇是世界首篇系統提出區塊鏈領域的三個二元悖論的文章,在此立個FLAG。

區塊鏈領域的三個二元悖論意味著什麼?它們對投資者們的投資有什麼現實指導意義?這應該是投資者們最為關心的問題,理論必須服務於現實需求,這也是本篇要解決的問題。希望這三個二元悖論的提出,能對廣投資者有所啟發。

兩位姑娘的兩種思維交流

“我想買比特幣現金、以太坊、比特幣,等我下個月發了工資,我就買。”

這位可愛的姑娘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幣圈投資者的想法,他們看好數字貨幣的未來,堅信主流數字貨幣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所以,他們一有錢就以定投或其它方式堅定地買入,並持幣待漲。

“區塊鏈嗎?這個危險,我不碰,身邊幾個做這個行業的朋友都被警察通緝了。”

(筆者:“有興趣可以看看一些相關的普及文章,雖然有很多項目有問題,但技術本身還是有價值的。”)

“不碰,不看,眼不看,心不煩。”

這是另一位善良的姑娘對區塊鏈的看法,堅決不看,不參與,並且不想知道什麼是區塊鏈,這種態度也代表了一部分人對區塊鏈的想法,就是堅決反對,絕不參與,這種人幾乎不會成為區塊鏈產品的用戶。

以上兩位姑娘對區塊鏈行業的理解,代表了兩種極端,要麼對其充滿期待,要麼對其避之不及。而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一些中間份子,他們在觀望市場,行情轉暖,有賺錢效應時,會適當關注,行情不振,鐮刀閃閃時,冷眼旁觀。

這個例子本身揭示了區塊鏈投資領域的第一個悖論,即“流量的二元悖論”。

流量,分為存量流量、增量流量和潛在流量。存量流量是已經參與市場操作的投資者數量;增量流量是新近參與市場操作的投資者數量;潛在流量是那些對幣圈行情有所期待,有所認可的投資者。而增量流量主要來自於潛在流量。

確切地說,已存在的用戶可能會長期存在,而不會參與的用戶,可能會長期排斥區塊鏈行業。(說的明白一點就是:未來參與加密貨幣市場或當接盤俠的人數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不是人口數多,潛在流量就大。)

投資者必讀(一):在現實生活中,永遠有這樣一些人,要麼是死多頭,不論行情是漲是跌,甚至跌的很慘,他們都極度看好。比如,無論是Facebook推出Libra,還是美國政府要求停止Libra發行,亦或是各種所謂項目的“落地”,上漲數十倍,還是項目跑路、被黑客盜幣,都不影響他們對市場的樂觀理解,這種種事實都成為他們眼中的利好;要麼是死空頭,不論行情漲的多高,都極度悲觀。這兩種人的觀點可以聽之,卻不可與之操作。

巨大的爭議,令牌(Token)是什麼?

在實際運用中,人們總會交替使用“代幣(Tokens)”和“令牌(Token)”,使其混為一談,這也就出現了,為什麼有些人一談起區塊鏈技術就必談代幣,一談代幣就必然聯繫到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那麼,代幣與令牌的真正區別是什麼呢?

代幣是一種數字資產,它由基於區塊鏈的項目所發行,可以作為其生態系統內的一種支付方式,執行類似coin的貨幣功能。比特幣是加密代幣最好的例子之一。使用比特幣進行的交易,存儲在分佈於整個網絡中的“不可變”總賬中,用於驗證和透明化交易。

作為令牌的Token是計算機術語,代表執行某些操作的權利的對象。它可以用作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也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必需的“功能觸發器”。

令牌賦予擁有者參與特定生態網絡的權利,對生態之外的系統是無效的。令牌可能用於表示某些功能、參與的份額,或數字資產,令牌的功能隨著新項目的推出而有所不同。

所以,做為區塊鏈技術一部分的令牌(Token)是必需品,而代幣(Tokens)是非必需品。

當然,這種解讀會引起很大的爭議。當你去網上度一下相關的術語解讀或文章,會發現有太多不同的觀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此前,在《潘旭東:幣權不是股權,一文解讀加密貨幣的投資價值》一文中有提到:

“代幣本身就是區塊鏈存在的缺陷,是其成為‘騙子’的土壤,而其內在獎勵機制又是區塊鏈技術區別與傳統項目的創新,這是一對矛盾體。”

這就是區塊鏈領域裡的第二個二元悖論:“Token的二元悖論”。

為什麼國家提出無幣區塊鏈?為什麼那些大的公司在不斷開發和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同時卻沒有發行任何代幣?

但仍然有很多鼓吹者在大談區塊鏈就是代幣,區塊鏈技術必須有代幣。

區塊鏈應用中用到的令牌不是必然要發行代幣,它完全可以被數字化法幣或其依賴的大型、綜合性公鏈令牌替代。

投資者必讀(二):正是因為很多人把區塊鏈技術與代幣劃等號,認為要運用區塊鏈技術就必須發行代幣,所以,才會出現眾多的騙子項目,投資者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代幣的確是一種獎勵機制,是區別於傳統項目的創新,是一種錦上添花,但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投資區塊鏈項目的時候,這也成為衡量一些項目價值的標準,就是如果不發行這種代幣,這個項目能不能正常運轉,並解決現實生活中用其它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

區塊鏈項目的未來,如何判斷其價值?

此前,在《潘旭東:幣權不是股權,一文解讀加密貨幣的投資價值》一文中有提到:

“區塊鏈項目在不依賴融資,不依賴售賣代幣的前提下,能不能通過自身的產品、服務或運營實現盈利(交易所收‘過路費’模式除外),能實現盈利的項目,成功的機率會更大。”

這實際上就已經提出了區塊鏈領域的第三個二元悖論:產品的二元悖論。

以產品盈利能力為項目價值的判斷標準,是切實可行,也是可見、可衡量的方法,但同時,一些事實也表明,很多互聯網公司在盈利前也可能長期虧損,比如京東。這裡的悖論在於,如果不以產品盈利為判斷標準,會導致傳銷幣、空氣幣項目名正言順,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包括那些“大餅”畫的不切實際,又看上去“高大上”,有極高風險會失敗的項目或單純的騙子項目。

投資者必讀(三):寧可錯過,不要賠了本金。不要參與資金盤,不要相信百倍幣、千倍幣,那些代幣之所以能拉那麼高,是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把大部分投資者手裡的籌碼洗掉了,而且很多代幣的暴漲都是突然的,並且在你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又跌了下來。代幣的市場價格走勢受項目方的市值管理策略的完全控制。想想吧,如果投資者們都賺了錢,發了財,項目方辛辛苦苦搞事情是為了什麼?這是零和遊戲,如果大家都賺了錢,這些錢又從何處來?

以產品的盈利能力來判斷項目的未來發展,確實有所偏頗,但這也是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法了。

投資者必讀(四):最後,讀者朋友們一定要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區塊鏈技術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傳統項目都需要用到區塊鏈技術,特別是當前它本身還處於早期,處在不完善狀態。最初說的區塊鏈溯源問題,其實,激光防偽二維碼或其它方法都可以解決;所謂的區塊鏈信息安全問題,也依然沒有阻止黑客對區塊鏈項目成功的攻擊;所謂的區塊鏈解決了可信問題,同樣不能保證上鍊數據的真實性,等等。

不幸的是,區塊鏈技術被炒作的,似乎只要加上區塊鏈概念,什麼項目都變的了不得了,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聲明:本文為入駐“火星號”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和本文鏈接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