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輝:大數據or區塊鏈?技術構建數字信任機制

近年來,中國乃至全球正處在新技術革命的快車道上:互聯網網羅天下,數據雲瀰漫世界,人工智能替代人工,而區塊鏈連接所有的相關方。新的技術力量不僅提高了社會生產和資源配置的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它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

值得欣慰的是,當前的新技術應用正在營造、拓展一個新的環境,大數據與區塊鏈正在構建全新的信任機制。那麼,到底什麼是大數據?什麼是區塊鏈?它們在構建數字信任機制時有何可行性?又有何挑戰?近日,李禮輝教授就【數字信任 數字貨幣】這一主題,為北大光華【資本市場與產業戰略】學員們展開精彩闡述。

李禮輝:大數據or區塊鏈?技術構建數字信任機制

李禮輝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長

中國銀行原行長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

北大光華【資本市場與產業戰略】授課教授

信用制度要求大數據具備較高品質

運用大數據技術,可發現信用,創造信用,發掘普羅大眾的信用價值,推進信用普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然而當前就中國來說,在應用大數據技術構建信用制度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決。

一是可靠性不足,數據不夠安全。我們將信息區分為共享信息、專有信息和私密信息。共享信息可能是社會性的,大家可以共同知道。共享信息的價值在於真實,我們應維護其權威性。專有信息如企業的知識產權,個人的設計作品或開發的遊戲。專有信息的價值在於歸屬,我們應維護其知識產權。私密信息涉及隱私或保密信息,其價值在於可靠,必須維護其安全。但事實上,在目前的信息技術結構下,我們往往難以判斷共享信息的真偽;難以確認專有信息的所有權;更難以保護私密信息的安全。

二是一致性不足,數據不夠充分。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2017年的測算,美國信用體系的覆蓋率高達92%,而我國僅有35%。差距主要在於我們的信用數據與徵信系統不一致。我國至今仍實行以表格為中心的,傳統的統計體系,電腦處理同樣如此。這種統計體系帶來的是較差的時效性、一致性與可擴展性。標準不盡統一,口徑不盡相同。例如上市公司的採取嚴格的信息披露,財務透明度比較高,易於建立信用;但多數小微企業的商業行為淹沒在市場中,沒有信任標記,無法積累足夠的信任,難以產生信任的正價值。對於市場經濟和商業社會來說,這就是經濟制度的缺陷。

三是合規性不足,法律不夠完善。大數據技術正在將大量的個人信息、法人信息納入各種數據庫。由此帶來了個人信息濫用屢禁不止,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擅自披露個人信息,甚至非法買賣個人信息等問題,在引起人們對於隱私保護的擔憂的同時,也影響著人們對於大數據技術應用的看法。

值得欣慰的是,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建設有了新的進展,網絡安全法、民法準則、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條款,都對個人信息保護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但規定的落實是一個長期過程,當前的互聯網電商平臺、移動通訊運營商、品牌房地產商和物業管理企業等,都掌握大量個人信息。對於這些公眾數據的歸屬和管理、個人信息的商業利用,仍未出臺明確規劃和具體規定。

區塊鏈用技術信任加持商業信用

顧名思義,區塊鏈是信息區塊銜接組成的數據鏈,進一步說,它是各參與方基於共識機制建立數字信任的分佈式共享賬本。使用公鑰進入賬本,並用私鑰解鎖可見的內容。

從這個意義上說,區塊鏈是多種技術組合的創新。首先,區塊鏈是基於時間順序的量式的數據結構。第二,它是基於共識算法的實時運行系統。第三,它是基於智能合約的規則的生成與執行。此外,它是基於加密算法的點對點網絡,所謂公鑰、私鑰,都是加密算法裡的掌控工具。

為討論區塊鏈架構的可行性,我們把區塊鏈分為三種模式:公有區塊鏈,私有區塊鏈和聯盟鏈。

公有區塊鏈有三個最重要的特點,一是它採取開放讀寫及交易權限的去中心的分佈式的賬本;二是它採用共識算法及加密算法的去中介的數字信任機制。傳統的信任模式下,中介是重要一環,但通過共識算法和加密算法,公有區塊鏈可以建立一個去中介數字性的機制。三是它實行工作貢獻證明及權益證明的虛擬貨幣激勵機制。比特幣、以太幣,虛擬貨幣在公有鏈中成為激勵機制,用以證明工作的貢獻,是權益的證明。

公有區塊鏈是去中心的,但私有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是有中心的,其讀寫及交易的權限受到中心的約束和限制。在公有區塊鏈的狀態下,任何人都可進入系統去讀、寫、交易,但在私有鏈中,讀寫和交易的權限受到約束和限制。此外,私有區塊鏈的數字信任機制並不強調去中介,它可以有中介,也可以去中介。

聯盟鏈本質也是私有區塊鏈,但它是眾多的私有鏈的集合。它採用的分佈式、多中心、有中介的架構,其基本特徵是採用開源式、多中心的分佈式賬本。它有有限的授權,提供讀寫和交易的權限,它跟私有區塊鏈一樣,不強調去中介的數字信任機制。

當前區塊鏈技術運用的經濟可行性如何?我國的金融基礎設施比較發達,這幾年我們進一步建成了超級的雲計算平臺,形成了多中心、分佈式、數據雲多元複合的結構體系。在現行的體系下,我們網上購物,時刻可查詢物流信息:快遞狀態如何?快遞員的名字、電話是什麼?我們感受到的便捷感,背後是強大的系統支持。

基於此,李禮輝教授認為,在金融領域選擇“聯盟鏈”的架構,構建大中型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分佈式賬本系統,形成金融機構互聯互通的技術平臺,實現現有系統與創新系統的無縫鏈接,實現金融服務系統與客戶的直線鏈接,實現信息共享,產品共享,服務共享,可以提高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務。對於企業來說,通過這種聯盟鏈的架構優化供應鏈系統與產業鏈系統,同樣利於充分利用科技資源,節約投資與交易成本,確保交易速度,實現目標。

因此,在規模化的商業應用,特別是金融應用中,聯盟鏈最有可能成為主流架構。無論是技術可行性還是經濟可行性,區塊鏈金融應用的最佳路徑應該是多中心聯盟的分佈式共享賬本。企業應用中,聯盟鏈同樣是最好的架構。

現階段,國家關於區塊鏈金融的研發正在進行中,其包括數字貨幣、數字票據、金融交易、供應鏈金融、資產託管、資本結算、身份認證、審計監督、數據共享等場景,這些研發大多采用多中心聯盟的分佈式應用。

部分人並不看好去中心化的公有區塊鏈的未來,但在非規模化的應用中,去中心化的公有區塊鏈仍有生存和發展空間。而且我們要看到,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迭代演進和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沙盤試驗,在未來,公有區塊鏈有希望突破交易速度和資源利用效率,實現技術進步。

大數據、區塊鏈的核心是數字技術。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誠信文化始終是社會基石。在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中,技術性的信賴可以在一定範圍內,一定程度上取代商業信用,但它並非否定傳統的信任方式。契約原則仍被尊崇,信任形成的傳統模式不會變化。

所以說技術性的信任,它不是去信任,而是用信用技術來加持商業信任,商業性仍然存在。這也是我們在討論數字信任與商業信用時應秉持的觀點。

END

【資本市場與產業戰略】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整合金融學頂尖學者、金融業知名專家、金融政策制定者,精心打造【資本市場與產業戰略】,立求從產融結合的角度,助力中國企業提升資本運作和投融資能力,從而實現戰略轉型與產業升級,共同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誰應參加

有產業轉型、戰略升級需求的企業家;

有資本運作、投融資需求的企業家;

金融機構高層管理人員

開學時間

每年6月

詳情垂詢

張老師

手機/微信:13522991979

郵箱:[email protected]

“因思想,而光華”,成為更好的自己,推動更好的明天。歡迎您關注“北大光華高層管理教育”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