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不會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小時候有過這種經歷'

"

在諮詢中,總是會接觸到一些人,他們不會拒絕別人,或者不願意麻煩別人。按照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學家的觀點,這往往與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養育方式密不可分。

比如,當他們處於年幼狀態時,向父母提要求、請求,總是被父母拒絕,拒絕的時候,還要被父母批評不懂事。

當請求被父母這樣評判的時候,當時的他們(孩子)會體驗到“我錯了,我是不好的這樣的感受”。

即,他們逐漸有了一種經驗:向別人提要求,會體驗到自己是不好的,一個要求會轉變成對整個自我的攻擊。

為了具體形象的說明,我們還是舉個例子加以說明:

週末李華和媽媽去逛街,路過一個服飾店,李華被櫥窗裡的小裙子吸引住了,想讓媽媽給自己買櫥窗裡的裙子,媽媽不答應,並且她是這樣說的。

“我們家本身就比較窮,不比隔壁的曉明家,他爸爸是大老闆,我和你爸爸都是省吃儉用,才能送你去最好的小學,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

在諮詢中,總是會接觸到一些人,他們不會拒絕別人,或者不願意麻煩別人。按照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學家的觀點,這往往與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養育方式密不可分。

比如,當他們處於年幼狀態時,向父母提要求、請求,總是被父母拒絕,拒絕的時候,還要被父母批評不懂事。

當請求被父母這樣評判的時候,當時的他們(孩子)會體驗到“我錯了,我是不好的這樣的感受”。

即,他們逐漸有了一種經驗:向別人提要求,會體驗到自己是不好的,一個要求會轉變成對整個自我的攻擊。

為了具體形象的說明,我們還是舉個例子加以說明:

週末李華和媽媽去逛街,路過一個服飾店,李華被櫥窗裡的小裙子吸引住了,想讓媽媽給自己買櫥窗裡的裙子,媽媽不答應,並且她是這樣說的。

“我們家本身就比較窮,不比隔壁的曉明家,他爸爸是大老闆,我和你爸爸都是省吃儉用,才能送你去最好的小學,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心理學:不會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小時候有過這種經歷

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時,可以拒絕孩子,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父母拒絕的同時把愧疚感轉嫁給了孩子,“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不知道體諒爸爸媽媽嗎?”。

拒絕孩子的同時,打擊、批評了孩子整個自我。

讓孩子覺得需求有錯,甚至是不道德的、罪惡的,感覺到自己是不被愛的。

事例中的李華媽媽,如果這樣說:寶貝女兒,媽媽現在不能給你買,因為錢不夠,等下個月咱們把錢攢夠了,再買,可以嗎?

媽媽不買的原因是錢不夠,並不是你的需求是錯的。而事實上也是因為錢不夠才不買的,錢不夠、沒有錢,會讓一個成年人體驗到一些“低價值感或者羞恥感”。

成年的父母不想體驗到這種感覺,於是把它投射出去,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是不合理,是不理解父母的,是不道德的。

孩子體驗到這樣的感覺多了,往往會變得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覺得自己的需求是不合理的,有這樣的需求就會覺得愧疚。

"

在諮詢中,總是會接觸到一些人,他們不會拒絕別人,或者不願意麻煩別人。按照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學家的觀點,這往往與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養育方式密不可分。

比如,當他們處於年幼狀態時,向父母提要求、請求,總是被父母拒絕,拒絕的時候,還要被父母批評不懂事。

當請求被父母這樣評判的時候,當時的他們(孩子)會體驗到“我錯了,我是不好的這樣的感受”。

即,他們逐漸有了一種經驗:向別人提要求,會體驗到自己是不好的,一個要求會轉變成對整個自我的攻擊。

為了具體形象的說明,我們還是舉個例子加以說明:

週末李華和媽媽去逛街,路過一個服飾店,李華被櫥窗裡的小裙子吸引住了,想讓媽媽給自己買櫥窗裡的裙子,媽媽不答應,並且她是這樣說的。

“我們家本身就比較窮,不比隔壁的曉明家,他爸爸是大老闆,我和你爸爸都是省吃儉用,才能送你去最好的小學,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心理學:不會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小時候有過這種經歷

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時,可以拒絕孩子,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父母拒絕的同時把愧疚感轉嫁給了孩子,“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不知道體諒爸爸媽媽嗎?”。

拒絕孩子的同時,打擊、批評了孩子整個自我。

讓孩子覺得需求有錯,甚至是不道德的、罪惡的,感覺到自己是不被愛的。

事例中的李華媽媽,如果這樣說:寶貝女兒,媽媽現在不能給你買,因為錢不夠,等下個月咱們把錢攢夠了,再買,可以嗎?

媽媽不買的原因是錢不夠,並不是你的需求是錯的。而事實上也是因為錢不夠才不買的,錢不夠、沒有錢,會讓一個成年人體驗到一些“低價值感或者羞恥感”。

成年的父母不想體驗到這種感覺,於是把它投射出去,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是不合理,是不理解父母的,是不道德的。

孩子體驗到這樣的感覺多了,往往會變得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覺得自己的需求是不合理的,有這樣的需求就會覺得愧疚。

心理學:不會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小時候有過這種經歷

這樣的例子的實際的心理諮詢中很常見,我有個來訪者,是一位全職媽媽,在外人看來她勤儉持家,溫柔賢惠,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好妻子。

可是實際是她內心極度自卑,她做出的這一切其實都是在順應,都是在討好,她其實也想出去工作。當初結婚時,丈夫就覺得她懂事,聽話,她也覺得丈夫是個可靠之人。

她從不會主動和丈夫親密,也不會像別的女性一樣“買買買”,丈夫給一次生活費,她可以用半年。

總之她在壓抑自己的需求,因為在她的潛意識裡,需求是不對的,向別人表達需求會被拒絕,拒絕的感受是不好受的。

因為一旦拒絕,將證明她整個人都是不好的,而這樣的感受是令人痛苦的,為了避免這種感受,就不再發出請求。

人是過去經驗的產物,尤其是潛意識裡儲存的那些生命早期的經驗,會對一個人的行為和感受產生重要影響。

因為在我們的生命早期,我們的語言、思維等還都沒有很好的形成,於是我們的體驗無法經過整合進入意識,所以很容易進入我們的潛意識,成為我們的生命底色。

我的這位來訪者,她出生在西北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家裡貧困,物質資源匱乏,在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教導下,她聽話、懂事,幾乎從不跟父母提要求。

她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鄉里有一年有廟會,媽媽帶她跟哥哥去逛廟會,看到有老大爺賣冰糖葫蘆,她就不肯走了,想讓母親給自己買。

母親不肯買,就開始數落她“不聽話、不知足…”,後面開始從衣服上撕扯她,她哭鬧,母親就直接打她,一時間好多人圍觀,這個場面至今讓她記憶猶新。

若干次的拒絕,以及拒絕傳遞給她的不被愛、不懂事,甚至不道德,讓她很痛苦,於是這些記憶、痛苦都被她壓抑到了潛意識。

在組建親密關係時,她也選擇了一個愛上她聽話、懂事的丈夫,但是她內心壓抑的需求總是會焦躁不安,這些焦躁不安最終成為了心理問題,讓她走向了諮詢室。

"

在諮詢中,總是會接觸到一些人,他們不會拒絕別人,或者不願意麻煩別人。按照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學家的觀點,這往往與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養育方式密不可分。

比如,當他們處於年幼狀態時,向父母提要求、請求,總是被父母拒絕,拒絕的時候,還要被父母批評不懂事。

當請求被父母這樣評判的時候,當時的他們(孩子)會體驗到“我錯了,我是不好的這樣的感受”。

即,他們逐漸有了一種經驗:向別人提要求,會體驗到自己是不好的,一個要求會轉變成對整個自我的攻擊。

為了具體形象的說明,我們還是舉個例子加以說明:

週末李華和媽媽去逛街,路過一個服飾店,李華被櫥窗裡的小裙子吸引住了,想讓媽媽給自己買櫥窗裡的裙子,媽媽不答應,並且她是這樣說的。

“我們家本身就比較窮,不比隔壁的曉明家,他爸爸是大老闆,我和你爸爸都是省吃儉用,才能送你去最好的小學,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心理學:不會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小時候有過這種經歷

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時,可以拒絕孩子,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父母拒絕的同時把愧疚感轉嫁給了孩子,“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不知道體諒爸爸媽媽嗎?”。

拒絕孩子的同時,打擊、批評了孩子整個自我。

讓孩子覺得需求有錯,甚至是不道德的、罪惡的,感覺到自己是不被愛的。

事例中的李華媽媽,如果這樣說:寶貝女兒,媽媽現在不能給你買,因為錢不夠,等下個月咱們把錢攢夠了,再買,可以嗎?

媽媽不買的原因是錢不夠,並不是你的需求是錯的。而事實上也是因為錢不夠才不買的,錢不夠、沒有錢,會讓一個成年人體驗到一些“低價值感或者羞恥感”。

成年的父母不想體驗到這種感覺,於是把它投射出去,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是不合理,是不理解父母的,是不道德的。

孩子體驗到這樣的感覺多了,往往會變得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覺得自己的需求是不合理的,有這樣的需求就會覺得愧疚。

心理學:不會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小時候有過這種經歷

這樣的例子的實際的心理諮詢中很常見,我有個來訪者,是一位全職媽媽,在外人看來她勤儉持家,溫柔賢惠,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好妻子。

可是實際是她內心極度自卑,她做出的這一切其實都是在順應,都是在討好,她其實也想出去工作。當初結婚時,丈夫就覺得她懂事,聽話,她也覺得丈夫是個可靠之人。

她從不會主動和丈夫親密,也不會像別的女性一樣“買買買”,丈夫給一次生活費,她可以用半年。

總之她在壓抑自己的需求,因為在她的潛意識裡,需求是不對的,向別人表達需求會被拒絕,拒絕的感受是不好受的。

因為一旦拒絕,將證明她整個人都是不好的,而這樣的感受是令人痛苦的,為了避免這種感受,就不再發出請求。

人是過去經驗的產物,尤其是潛意識裡儲存的那些生命早期的經驗,會對一個人的行為和感受產生重要影響。

因為在我們的生命早期,我們的語言、思維等還都沒有很好的形成,於是我們的體驗無法經過整合進入意識,所以很容易進入我們的潛意識,成為我們的生命底色。

我的這位來訪者,她出生在西北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家裡貧困,物質資源匱乏,在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教導下,她聽話、懂事,幾乎從不跟父母提要求。

她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鄉里有一年有廟會,媽媽帶她跟哥哥去逛廟會,看到有老大爺賣冰糖葫蘆,她就不肯走了,想讓母親給自己買。

母親不肯買,就開始數落她“不聽話、不知足…”,後面開始從衣服上撕扯她,她哭鬧,母親就直接打她,一時間好多人圍觀,這個場面至今讓她記憶猶新。

若干次的拒絕,以及拒絕傳遞給她的不被愛、不懂事,甚至不道德,讓她很痛苦,於是這些記憶、痛苦都被她壓抑到了潛意識。

在組建親密關係時,她也選擇了一個愛上她聽話、懂事的丈夫,但是她內心壓抑的需求總是會焦躁不安,這些焦躁不安最終成為了心理問題,讓她走向了諮詢室。

心理學:不會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小時候有過這種經歷

由以上論述和舉例,我們可以看出,父母可以拒絕孩子,但是在拒絕的同時不應該對孩子的需求進行譴責或批評,作為父母,如果自己不想,或者條件不允許,可以坦誠的告知孩子。

“寶貝,媽媽現在不能給你買,因為錢不夠,等下個月咱們把錢攢夠了,再買,可以嗎?”

這會給孩子一個信息,讓孩子感受到:我的需求是合適的,我表達需求是合理的,爸爸媽媽是愛我的。

帶著這份信息他可以更好的成長和發展,只有接受到這份信息,他才會有勇氣向別人表達自己的各種需求,也可以坦然地接受別人的拒絕。

同時,他也會有能力對別人的請求發出拒絕。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裡有這樣一種經驗:事情是事情,人是人,拒絕這個事情,我們之間的愛(感情)不會損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