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最後一個月,經過調研和學習,剛剛接任縣委書記的崔新芳開始意識到,只有種大蒜,才是杞縣的出路。

從東北亂燉到西南的蒜泥白肉,從新疆涼菜到粵味蒜子瑤柱,大江南北的餐桌之上都有大蒜活躍的身影。

放眼全國,再也找不到比杞縣更適合大蒜生長的土地。於是,“大蒜富縣”戰略被提上了日程。此後二十多年裡,杞縣的每一步發展都能證明,大蒜戰略無比正確。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初白丨文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憂天的杞人和他的寶藏杞縣

自清咸豐五年(1855)最後一次大氾濫後,黃河對杞縣再無甚影響。以至於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杞縣人也不記得住在大河邊是什麼滋味,更說不準黃河對他們來說是好還是孬。

杞縣的歷史可以直追夏朝。當年這裡有一個姒姓諸侯國,國君是大禹的直系後裔。

周武王滅亡商朝後,找到了姒姓後人東樓公,把他封在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夏朝君主的祭祀。

杞在周初分封於河南杞縣,西周懿王前遷入山東,因捲入叛亂被周王朝遷置新泰、寧陽一帶,直至春秋早期。

因受四鄰覬覦,杞國在齊魯大地不斷遷徙,直到公元前445年,這個國祚一千五百年的邦國被楚吞併。

由於國君是夏朝後裔,當時諸侯國對杞國都帶有歧視。鄭國人列子就是典型的代表,他編排了一個故事,說有個杞國人整天不敢睡覺,害怕天塌了。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 列子

圖源:百度百科

西周的杞國,在秦朝被改成了雍丘縣,到五代的時候變成杞縣,然後一直到現在就再也沒有改過名了。

就是這樣一個國家,這樣一個縣,我們今天對其所知曉只有“杞人憂天”這樣一個成語。

據沈怡《黃河問題討論集》中“歷代黃河下游決溢地點統計表”的數據,杞縣決溢次數達到108次,高居黃河下游各縣之首。

一本叫《商代杞國文物考》的著作中也說,“杞縣屬各代黃河氾濫區”。段崗、牛角崗、西伯牛崗、竹林、白暢崗、鹿臺崗等地挖出過不少二里頭文化和商文化遺址,它們被黃河的打水淹沒、被泥沙掩埋,經歷了數千年才重現於世。

所以,列子在嘲笑杞人時壓根沒有想到,杞國人經歷過怎樣的大洪水、隕石雨等自然災害。而頻繁應對災難的杞國人,擔心天塌地陷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但黃河的每次氾濫,也給杞縣留下了適合農耕的土壤,以至於在幾千年農耕之上的歲月裡,這片土地孕育了數不清的名人。

劉邦的謀士酈食其,在楚漢兩軍相持的局面下,建議漢王奪取滎陽,佔據敖倉,獲得鞏固的據點和糧食補給,為日後逆轉形勢反敗為勝奠定了基礎。又出使齊國,勸齊王田廣歸漢,齊王乃放棄戰備,以七十餘城降漢。

他後來被齊王田廣所殺,高陽鎮還有他的墓。

漢光武帝時期的官員董宣,因辦事不畏權貴被稱為“臥虎”、“強項令(硬脖子的洛陽令)”。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 董宣

圖源:百度百科

創造“飛白”的東漢書法家蔡邕,及其女蔡文姬都是杞縣人,他們的故里圉鎮有條路叫蔡伯街,還有一口文姬井,據說由蔡文姬祖父蔡稜中修建,蔡文姬年幼時用此井水澆灌花木。

寫下“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北宋文人宋祁和族叔宋準、兄長宋庠、明朝的孫賢、劉理順一同稱為“杞縣五狀元”。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杞縣種蒜有多厲害

即便杞縣有如此眾多的歷史名人和勝跡,即便是“杞人憂天傳說”在2014年12月份正式入選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不管是對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來說,什麼最能代表杞縣,那一定是大蒜。

兩千多年前,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帶回了幾骨碌蒜。從此,大蒜在中國生根發芽。農耕社會時期,自給自足的小菜園裡,不管種什麼,都有大蒜的方寸之地。

何人何時在杞縣種下第一瓣蒜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杞縣種蒜的歷史有兩千年。2018年,杞縣大蒜種植面積為41.53萬畝,產量在63萬噸左右,幾乎是全國的十分之一了。

1855年夏天,黃河在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河水衝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這次改道徹底改變了杞縣的格局:杞縣不再依傍黃河,惠濟河成為境內最大的河流。黃河除了留下肥沃且質地疏鬆的故道,對杞縣也再無威脅。

肥沃、質地疏鬆的沙質壤土最適合大蒜生長。杞縣中部的城關鎮、城郊鄉、高陽、蘇木等幾個鄉鎮……並且中部交通便利,為大蒜經營提供了極其優越的環境條件。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 蒜地

北部的西寨、陽固、泥溝、平城、柿園五個鄉鎮是小麥的主要種植區,西寨是花生種植面積最大的。而南部的於鎮、傅集、竹林等九個鄉鎮則適合胡蘿蔔和油料作物的種植。

大蒜的種植的時間一般是在農曆9月份,這和杞縣種植小麥的時間是一樣的,而辣椒、玉米、西瓜等農作物的種植時間是在農曆的5月份,正好是跟大蒜以及冬小麥接茬的。

大蒜節、原產地標記註冊認證這些名頭,都是後話。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高等院校蔬菜栽培學,曾把杞縣大蒜品種及其栽培方法收錄其中。但在很長一段時期裡,杞縣大蒜的生產模式仍以小規模為主,自種自銷,不做商品出售。耕地面積很小,產量低。

直到八十年代開始,隨著商品流通日益增加,杞縣大蒜的種植面積才不斷擴大。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兩任領導的大蒜戰略

1998年,畢業於河南省農校的開封人崔新芳接任杞縣縣委書記,經過不斷調研和比較,決定把“大蒜富縣”戰略擺上日程。

隨即,全縣21個鄉鎮參與其中。

到1999年底,大蒜種植在杞縣小有規模,達到10萬多畝,並建成高效農業示範區100多個,培育了以蘇木鄉為中心的大蒜交易市場,建起了60座冷庫和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年貿易額突破3億元。

2000年冬天,北京最繁華的王府井大街上,一箇中年漢子,一邊高舉大蒜一邊大聲吆喝:“杞縣大蒜個兒大、皮兒白、不散頭、耐貯藏、香味兒純正、辣味兒適中、營養豐富……”

叫賣聲驚動了客商和媒體。第二天,但凡看了報紙的北京人,都知道河南有個產大蒜的地方叫杞縣。

賣蒜的男人是時任杞縣縣長的焦躍進,同時,他還有另一個身份——焦裕祿的兒子。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 焦躍進調研食品藥品安全工作

圖源:鳳凰網《開封市政協主席焦躍進調研食品藥品安全工作》

他帶著老焦書記在蘭考種樹的精神,決心要把杞縣大蒜推出去。

2001年,杞縣45萬畝大蒜直接收入近7億元,出口創匯40多萬美元,農民平均每人從大蒜中增收500元。當年每月銷往俄羅斯6個車皮300多噸,“金杞”牌大蒜幾乎壟斷了俄羅斯的大蒜市場。

隨後,杞縣大蒜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此後的每任政府,都堅定不移地走了大蒜這條路。

到2005年底,杞縣大蒜種植面積發展到50萬畝,產量達到55萬噸,有30多萬人從事大蒜的種植、加工、儲藏,杞縣這個全國第二大大蒜產地成了聞名遐邇的“蒜都”。

同時,還建起了蒜粉、蒜片、蒜粒等加工企業,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金杞大蒜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30個國家和地區。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 工人正在加工蒜片

2007年5月,杞縣舉辦了“中國杞縣第一屆大蒜節”,大蒜節吸引了大量外地資金的湧入,僅蘇木鄉信用社和郵政儲蓄所,日收付大蒜資金就達1200多萬元。

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5個國家的160多位客商來到杞縣參觀考察大蒜市場,簽約項目52個,簽約總金額11.19億人民幣、5500萬美元。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穀賤傷農是杞縣人擺脫不了的窠臼

2009年,杞縣大蒜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品牌價值評估達50.24億元;2011年,祀縣大蒜又被評為“中國果菜十大馳名品牌”;2012年,祀縣大蒜被評為“中原經濟區(河南)100名片之中原特產”;2013年,杞縣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大蒜出口基地;2014年,杞縣被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評為“中國大蒜之鄉”;2015年,杞縣被評為“全國農業產業化示範縣”……

榮譽頗多的背後,蒜農仍然面臨這諸多問題。

2007年,就在杞縣舉辦第一屆大蒜節之際,《河北日報》的顯著位置刊登了永年縣的蒜農因豐收而減產。

十年後的春天,杞縣蒜農把成捆的蒜薹扔到路邊小河溝。儘管政府和社會力量出資收購蒜薹,媒體呼籲餐桌上多一盤蒜薹炒肉,但仍然挽救不了穀賤傷農的局面。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 蒜薹便宜賤賣

由於大蒜市場行情信息的滯後性和不準確性,極易造成蒜農盲目增減大蒜種植的情況,破壞市場供需均衡,造成供需短缺和過剩的情況交替出現,還有蒜農文化程度低,應對市場能力較弱。

大蒜市場價格變化大,產量和質量也時高時低,農產品的價值無法實現,對農民增加收入造成不良效果。

另外,隨著杞縣城建的不斷擴大以及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一些化工工業向杞縣的不斷遷移,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杞縣環境的汙染。這些都嚴重製約了杞縣蒜農產業的發展。

同時,杞縣也面臨著諸多競爭對手,山東金鄉、河北永年……都是傳統大蒜種植區。

以金鄉為例,大蒜種植面積和總產量與杞縣大體相當,農產品卻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大蒜出口創匯2.16億美元,2007年前3個月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開發出了蒜油、大蒜調味品等40多個品種,實現了農業大蒜向工業大蒜的邁進。

時代不同了,這已經不是擴大種植面積就能顯著增加農民年收入的時代了。如何繼續以蒜為媒,才是杞縣要考慮的事情。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旅遊不一定靠山水

更可能要靠創意

河南的縣市,從來不缺歷史文化資源,在強調文化自信、文化復興的今天,很多地方不遺餘力的亮出文化牌。但,並不是每個城市的發展都一定單純依靠歷史文化資源。

或許,杞縣可以借鑑國外的經驗,將農業與當下文化相結合,走出一條創意農業的路子。

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蒜節來源於德國達姆施特市,已有一百年之久,每到大蒜節,從吃的穿的用的,統統帶有大蒜元素。

美國加州的格來鎮,號稱“世界大蒜之都”,自1979年開始,在每年7月最後一個週末舉行為期3天的大蒜節。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 格來鎮2018年大蒜節

圖源:搜狐《Gilroy世界大蒜之都:今年的大蒜節就在本週末》

人們進入格來鎮後,沿途蒜味飄香,各種大蒜食品叫人目不暇接,所有的美食上都塗著大蒜味的香料。市場上甚至有大蒜味的香水售賣。

小河畔到公園分佈著四個舞臺,音樂從綠色的草坪上傳來,西部的爵士樂、搖滾樂到處都是。孩子們則是以玩木偶、塗畫鬼臉和化妝小丑為樂。

這樣的大蒜節狂歡,平均每日遊客達四、五萬人之多。反觀我們的大蒜節,更像是一個展銷會,無法吸引遊客的參與。

還有一個例子。90年代初,日本青森縣南津輕郡田舍館村的村委會想要搞活經濟,提高當地村民的收入,於是便想出了在稻田裡作畫的室外藝術。

這種稻田藝術根據不同設計的種植方法,可分為兩種觀賞法:一種是俯視觀賞,遊客乘坐吊車或是直升飛機。

如果遊客恐高,還可以選擇“遠近法”,即站在地面的觀賞臺上欣賞稻田裡的巨幅畫卷。


杞縣的農田裡不應該只有“蒜你狠”


· 日本田舍館村的稻田藝術

圖源:搜狐《稻田藝術就要看發源地——田舍館村》

田舍館村委會沒有想到,這個點子如此奏效,如今,每年去田舍館村的參觀旅遊人數已超過20多萬人。甚至,還有一些大企業找上門,希望能利用農民們的稻田畫來為他們做“宣傳廣告”。

這真是種田種出的“旅遊業”。

試想一下,同樣的思路,是不是也可以套用在大蒜種植上呢?

未來的杞縣,或許有一座漂亮的文姬文化園,或許有各種歷史博物館。但,我想它的支柱產業一定還和大蒜有關。

只是那時的農民,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種蒜、抽蒜薹,更不會為市場不穩定性擔憂。而杞縣,也能成為一個以農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地方。

(圖片來源於網絡)

豫記·重新定義

河南城市新地標

最初人們壘起高牆,抵禦聚落間的攻伐。之後人們用商業加速了城市的繁榮。如今八千年風雨過去,人們期望把高牆拆掉,讓自身筋骨顯露無遺。

這時,一個答案對河南城市至關重要:什麼地標才能代表一座城?

我們認為,一座城市的溫度,體現在她的地標裡,是建築、記憶、或是人的群像。我們同樣認為,大潮之下,中原城市的發展進程,從未像今天一樣值得被關注。我們希望盡微小之力,去丈量18個地市、108個縣的地標,它們或亙古不變,或覆滅更新。它們代表了這片土地的歷史、現在和未來。

這便是豫記發起“河南城市新地標計劃”的初衷。這個計劃以鄭州起,這場近乎行為藝術的田野調查,將成為我們初心的最好註腳。


//////////

初白

十竅開了九竅


歡 迎 投 稿

郵箱 [email protected]

豫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salome120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