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這麼評價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時間是秦歷代君王中最長的,在最後六七位秦君王中,他統治的時間超過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總和,也超過了後面的孝文王、莊襄王和始皇帝的總和。

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在位時間56年,其政治地位堪比秦孝公和始皇!

秦昭襄王


他在政治軍事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特別是軍事方面的成就,即使較之始皇帝也毫不遜色,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為秦國的發展做出極為傑出的歷史貢獻,昭襄王時代是秦國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決勝時代。翦伯贊說,昭襄王末年,“秦對六國的鬥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是非常精闢的論斷。雖然晚年他獨裁專斷造成若干損失,聽信應侯之言,喪失滅趙良機,冤殺名將白起,這些都不能掩蓋他的歷史功績,也不能掩蓋這個時代秦國在各方面突飛猛進的事實。

昭王時代是和孝公時代、秦王政時代(稱帝前的時期)並駕齊驅的重要時代。

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在位時間56年,其政治地位堪比秦孝公和始皇!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早年在燕國做人質。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大力士孟說在東周的太廟比賽舉龍文赤鼎,不幸脛骨被砸斷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無子,為了繼任者的問題發生爭執。公子稷當時在燕國做人質,趙武靈王用計,由代郡的宰相趙固將他從燕國迎入趙國,再送到秦國去。秦國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對立他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與武王同父異母的他,繼承秦國君王之位,是為秦昭襄王,又稱秦昭王。這時昭王年紀小,宣太后聽政,以魏冉(宣太后異父長弟)為將軍。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當權,外戚魏冉為宰相,史稱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魏冉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聽從魏國人范雎的話,奪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權,拜范雎為宰相,改為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將,公元前256年又滅亡西周國(此西周不是作為朝代的“西周”,而是戰國末期的西周公國),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

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在位時間56年,其政治地位堪比秦孝公和始皇!

秦昭襄王


【長平之戰】

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在位時間56年,其政治地位堪比秦孝公和始皇!

長平之戰


秦昭襄王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秦昭襄王四十二年,秦國攻打趙國,攻佔了三座城,趙國的左師觸龍說服太后派遣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為人質。齊國於是發兵營救趙國,秦軍開始撤退。秦昭襄王四十四年,秦國的武安君白起攻打韓國,攻佔了南陽(河南焦作修武縣以西),佔領並斷絕了太行山道。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國的左庶長王齕(hé)攻打趙國,攻佔了上黨(山西長治長子),趙國的大將廉頗心裡知道不能硬戰,嚴密的守壘相互對峙,等待機會進攻。秦國深深的感到廉頗對於秦國是個憂患,於是用離間計揚言秦國不怕廉頗,只怕趙括。趙國果然任命趙括代替廉頗,秦人聽聞了這個消息,大喜如狂,祕密派遣大將白起代替了王齕。趙軍的出擊被截分為了兩部分,秦軍用50餘萬大軍依靠地形圍住人數幾乎相等的趙軍,趙軍斷糧46天,大潰。秦國殺了趙括,在長平活埋了趙國20餘萬投降的士兵(山西晉城高平市),趙國全國都大大震驚。

【冤殺白起】

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在位時間56年,其政治地位堪比秦孝公和始皇!

白起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他幾位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除此之外,白起還被人稱作殺神白起、人屠。在戰場上,白起是當之無愧的奪命狂魔,有他在,戰爭就沒有不勝利的,他就是秦人的希望。但是,這位秦國的戰將,最後卻是死在了自己守護的君王手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嬴姓白氏,名起,又被稱作公孫起,其祖上曾經是秦國公族。白起從小就喜歡研究排兵佈陣,經常跑到山頭上,看山勢的發展和延伸,假裝是在戰場上,兩軍交戰。十五歲的時候,白起就進入了軍營,在一次次的戰爭中,白起的表現異常優異,魏冉發現了白起的軍事才能,將白起調到自己身邊,並且親自鍛鍊白起戰場上的各種經驗。白起得到魏冉的有意提拔,一路成長,最後終於成為一代名將。

陳餘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他說: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表達了對白起之死的深深的遺憾之情。白起先是受到秦昭王的重用,遭到了范雎的嫉妒,最終竟被范雎的讒言害死。

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在位時間56年,其政治地位堪比秦孝公和始皇!

範睢


從秦昭王十三年開始,白起開始擔任左庶長的職務,負責率領士兵出戰。這一場場戰爭打下來,白起立下了很多戰功,每次大戰的戰績都十分突出。敵軍只是聽聞白起的名聲,就會膽顫心驚,不敢應戰。

秦昭王二十九年,白起領兵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秦國在郢都設置了南郡,秦昭王冊封白起為武安君。武安君的含義則是希望白起用武力保一方平安和安定。白起率領秦軍攻擊趙魏聯軍,解救被圍困的韓國,打敗了聯軍,使得魏國芒卯敗逃,捕獲了韓國、趙國、魏國的三員大將,斬首敵軍十三萬,後又消滅敵軍二萬。白起奪取韓國陘城的戰爭中,他連破五座城池,斬殺五萬韓軍。

然而,白起雖然戰功赫赫,最後卻也因為自己的戰功,而招來了小人范雎的忌憚。范雎多次在秦昭王面前,將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戰爭的失敗歸因於白起,使得秦昭王怨恨白起不肯領兵,從而賜死了白起。關於白起的死,起因於一場極其精彩的戰役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的對戰雙方是秦國和趙國,這場戰爭最終以秦國大勝為結果,但是卻因為秦昭王下令,讓白起退兵,使得趙國有了可乘之機,舉國之力並聯合大國齊國一起攻打秦國,秦國不敵,只能以失敗告終。

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在位時間56年,其政治地位堪比秦孝公和始皇!


長平之戰初期,雙方的將領分別是趙國的廉頗和秦國的王齕,秦軍從一開始就勢不可擋,打得趙軍措手不及,雖然廉頗做了很多準備,但是還是擋不住秦軍的勇猛。但是秦軍和趙軍雙方的有利形勢卻不一樣,秦軍雖然勇猛,但是由於征戰在外,軍隊糧草補給不能跟上,所以秦軍只能速戰速決。反之,趙軍境內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軍糧,趙軍只需要拖住秦軍,自然而然就能取得勝利。但是秦軍用了計策,換掉了趙軍經驗豐富的老將廉頗,換成了沒有經驗且自負的趙括,秦軍也趁機將主帥換成了老將白起。想也想得到,這場戰爭秦軍大勝,趙將趙括也被射殺。但是秦國國內的范雎卻不希望看到白起的聲威越來越大,他害怕白起比自己更得秦昭王的喜愛,於是就蠱惑秦昭王召回白起,就以軍士們在外面很久了,應該回國休息。但是那時趙國大敗,如果秦軍乘勝追擊,必然能滅掉趙國。白起收到命令,只能回國。回到國家不久,趙國就捲土重來攻打秦國,秦國士兵不敵,節節敗退,秦昭王屢次讓白起出戰,白起託病不出。秦昭王認為白起心裡恨自己當初將他找回,害怕他有反心,就下令賜死了白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