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簡介

秦昭襄王 農村 東晉 白起 孫權 電視劇片斷 2018-12-13

大冶

大冶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東經114°31′—115°20′,北緯29°40′—30°15′。2013年,大冶市總面積1566.3平方公里,轄1個鄉、9個鎮、3個街道、1個國有農場。

大冶市是第12屆和第13屆全國百強縣湖北唯一上榜縣市 [1] ,湖北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標兵城市。大冶市是世界青銅文化發祥地,中國礦冶名城,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

2016年12月7日,大冶市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 2017年2月,大冶市入選國家重大市政工程領域PPP創新工作重點城市。2017年,大冶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3] 2018年10月,大冶市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4-5]

2018年10月,大冶市入選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6-8] 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9]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確定為首批創新型縣(市), [10] 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 [11] 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12] 榮獲“新時代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優秀城市”稱號。 [13]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 [14]

歷史沿革

編輯

大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3000多年的青銅史,1000多年的建縣史。殷商小乙時期,人類的祖先在這裡掘井取礦,點燃了爐冶之火。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吳武昌節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煉機構青山場院。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併建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縣。1994年2月1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大冶縣,設立大冶市,1995年1月1日,大冶市舉行建市慶典。

大冶市簡介

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0年),楚王熊渠攻揚越至鄂(今鄂城、大冶),封其次子熊紅為鄂王,縣地屬楚國鄂王轄地。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時縣地在南郡境內。

三國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都於鄂(今鄂城),改鄂為武昌,並割鄂之南部建陽新縣,以武昌、下雉、陽新、柴桑、沙羨、潯陽等六縣為武昌郡。時縣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城)、陽新兩縣境內。

三國魏黃初四年(公元223年),孫權將其郡治遷至夏口(今漢口),又改武昌郡為江夏郡,縣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又改江夏郡為武昌郡。以武昌、鄂、陽新、沙羨等七縣為屬地。時縣地在武昌、鄂、陽新三縣境內。不久,武昌與鄂縣合併,仍為武昌縣,時縣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東晉義熙元至四年(公元405—公元408年),下雉縣併入陽新縣,此時仍為武昌郡,縣地屬武昌郡之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郢州於汝南(今武昌),時縣地在郢州武昌、陽新兩縣。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陽新為富川,不久,改富川為永興,時縣地在武昌、永興兩縣境內。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吳國在武昌郡永興縣建置青山場院,進行大規模採礦、冶煉,時縣地在吳國鄂州境內。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三鄉與之合併,始建大冶縣。縣名取“大興爐冶”之意。

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升永興縣為永興軍,次年改永興軍為興國軍,縣地先後屬永興軍與興國軍。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興國軍為興國路,隸屬於江西行省。

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興國路劃歸湖廣行省,縣地屬興國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興國路為興國府;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將興國府降為興國州,縣地先後屬興國府和興國州。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縣地屬武昌府。

清雍正元年至十三年(公元1723年—公元1735年),分湖廣行省,設置湖北省,縣地屬湖北省武昌府。

民國十年(1921年),建立中華民國以後,廢府改道,縣地屬湖北省江漢道,後道廢,從屬湖北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大冶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先後隸屬於“湖北省鄂東革命委員會”、“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辦事處”、“湘鄂贛省鄂東南蘇維埃政府”。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國民政府在省縣之間設立“湖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時縣地屬湖北省第二專署。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屬第一專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國民黨大冶縣政府接管大冶縣政權,復置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隸屬大冶縣轄。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將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合併為石黃鎮,隸屬於大冶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5月15日,大冶解放,6月12日,“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石灰窯工業特區特派員辦事處”成立。不久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設置“湖北大冶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領導。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號文向中南軍政委員會請求將石黃工礦區改組為市,定名“石黃市”。1950年8月21日,省轄黃石市正式成立。

1952年6月,大冶縣劃歸黃岡專署管轄。

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改屬黃石市。1959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併入黃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仍屬黃石市。

1982年3月12日,國務院公佈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該遺址被列入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

1994年2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大冶縣,設立大冶市(縣級),1995年1月1日,大冶市正式成立,由黃石市代管。

1996年,大冶市面積1593.1平方千米,人口約84萬人。轄5個街道、12個鎮、6個鄉:東嶽路街道、東風路街道、銅綠山街道、金湖街道、羅家橋街道、保安鎮、金山店鎮、陳貴鎮、金牛鎮、靈鄉鎮、銅山口鎮、龍角山鎮、還地橋鎮、汪仁鎮、殷祖鎮、劉仁八鎮、大箕鋪鎮、四棵鄉、茗山鄉、曙光鄉、黃金湖鄉、毛鋪鄉、高河鄉。境內有1個農場。市政府駐東嶽路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冶市常住總人口873859人,其中:東嶽路街道79385人,東風路街道24950人,金湖街道55385人,羅家橋街道55326人,銅錄山街道38369人,金牛鎮38879人,保安鎮61972人,靈鄉鎮36915人,金山店鎮46737人,銅山口鎮7022人,龍角山鎮4129人,還地橋鎮56598人,殷祖鎮38123人,汪仁鎮28461人,劉仁八鎮31328人,陳貴鎮54836人,大箕鋪鎮55565人,高河鄉23027人,毛鋪鄉13577人,茗山鄉36950人,黃金湖鄉9766人,曙光鄉32208人,四棵鄉40917人,東風農場3434人。

2004年末,大冶市總人口893120人。轄東嶽路、金湖、羅家橋3個街道,大箕鋪、殷祖、劉仁八、金牛、靈鄉、陳貴、金山店、保安、還地橋、汪仁10鎮和茗山1個鄉,共有34個居委會、359個村委會。 [17]

2006年6月20日,大冶市政府委託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大冶市汪仁鎮和金山街道(含1個社區和34個村)協定簽字。至此黃石市成立黃金山工業新區,後被國家發改委評為湖北省地級市中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8年3月17日,大冶市被列為國家首批資源枯竭型轉型城市之一。

2012年12月10日,大冶市在第十二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名單中一舉衝進全國百強,成為湖北唯一的全國百強縣市。

2013年12月23日,大冶市在中郡研究所正式發佈第十三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名單中,大冶市繼續以湖北省唯一上榜縣,位列第四方陣“A-級國91—國100”,排列94位,較上一屆前移3位。

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17年,大冶市轄3個街道、9個鎮、1個鄉(東嶽路街道、金湖街道、羅家橋街道;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茗山鄉)。全市共有33個社區、335個村。其中汪仁鎮和金山街道(含1個社區和34個村)由黃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為託管。

區劃名

面積(平方千米)

東嶽路街道

85.73平方千米

金湖街道

163平方千米

羅家橋街道

76.52平方千米

金山店鎮

59.37平方千米

金牛鎮

156.5平方千米

靈鄉鎮

135平方千米

陳貴鎮

160.4平方千米

大箕鋪鎮

102平方千米

還地橋鎮

228平方千米

保安鎮

120平方千米

劉仁八鎮

119平方千米殷祖鎮

115平方千米

茗山鄉

69.5平方千米

全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名單大冶經濟技術開發區勁牌工業園(省級)靈成工業園(省級)城西北工業新區(省級)羅橋開發區(省級)金橋工業園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大冶,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武漢、鄂州、黃石、九江城市帶之間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東經114°31′—115°20′,北緯29°40′—30°15′。總面積1566.3平方公里。

地形

大冶市簡介

大冶城建圖片(14張)

大冶市地處幕阜山脈北側的邊緣丘陵地帶,地形分佈為南山北丘東西湖,南高北低東西平,海拔高度為120—200米,最高點海拔839.9米,最低點海拔11米。

全市主要山脈有大同山、天台山、龍角山、雲臺山、茗山、黃荊山等。全市丘陵地帶主要分佈在境內中、東、西、北部,佔境域面積的67%,南部偏東以山地為主,佔15%。

氣候

大冶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9°C,極端最高氣溫40.1°C,極端最低氣溫-10°C,年均無霜期261天,年均降水量為1385.8毫米。

自然資源

編輯

土地資源

大冶市域總面積156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0.15千公頃,園地面積22.59千公頃,林地面積36.3千公頃。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全市動物有:野生動物19目32種100多科,常見的有野豬、野雞、野兔、小麂、野鴨;珍稀動物有狼、穿山甲、貓頭鷹等;家養動物有豬、牛、羊、狗、雞、鴨、鵝、鴿等。全市植物有高等植物207科,1165屬,3800多種。其中,珍稀植物有水杉、銀杏、羅漢松、金錢松、白玉蘭、雲錦杜鵑、野生蘭花草、水仙花、野生大豆等。

水資源

大冶市簡介

大冶市風光(17張)

大冶市水域面積14.67千公頃,水資源總量12.17億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值2.32億立方米。境內有集水面積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條,總長368公里。

境內主要湖泊有大冶湖、保安湖和三山湖,流域面積分別是1106平方公里、285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有中、小水庫114座,其中,有毛鋪、楊橋、九橋3座中型水庫,小(一)型水庫24座,小(二)型水庫87座,總庫容量1.54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大冶礦產豐富,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已發現和探明的大小礦床273處,金屬礦、非金屬礦53種,是全國6大銅礦生產基地,10大鐵礦生產基地和建材重點產地。其中:黃金、白銀產量居湖北省之冠,硅灰石儲量居世界第二。

市境內已發現礦產65種,探明資源儲量42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2種,非金屬礦產29種。能源礦產主要是煤,儲量7625萬噸;金屬礦產以銅鐵金為主,其中,銅儲量239萬噸,鐵36451萬噸,金13.48萬噸。非金屬礦產點多面廣,儲量豐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石膏、陶瓷土、水泥用灰巖等。

人口

編輯

2016年,全市戶籍人口(含黃石黃金山託管區域)98.02萬人,常住人口90.89萬,26.45萬戶。全年出生1.54萬人,出生率為15.71‰;死亡0.73萬人,死亡率為7.4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26‰。 [15]

經濟

編輯

總述

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0.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含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山工業新區部分約40億)。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51.91億元,比上年增長4.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54.78億元,比上年增長8.5%;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33.8億元,比上年增長8.5%。三次產業結構為9.6:65.64:24.76,第二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持續下降,主要由於近幾年,全市加大生態環境建設,採礦業、有色金屬礦冶煉等傳統行業工業產值比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比上年提高0.33個百分點。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營利性服務業及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8.7%、6.8%、17.4%、5.2%、22%和6.7%。 [15]

農業

2016年,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0.7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9%。其中農業增加值21.49億元、林業增加值1.57億元、牧業增加值13.33億元、漁業增加值13.26億元,分別佔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42.34%、3.09%、26.27%和26.13%。

年末常用耕地面積36.79千公頃,其中:水田25.69千公頃,旱地面積11.1千公頃。全年播種面積95.52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7.7千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7.82千公頃。

今年受特大洪澇災害影響,主要農、牧、漁產品產量呈現3升5降。糧食總產量達到25.24萬噸,比上年下降14.2%;油料總產4.5萬噸,比上年增長3.1%;蔬菜總產32.6萬噸,比上年增長3.7%。全年牲豬出欄56.11萬頭,比上年下降2.2%;豬肉產量4.19萬噸,比上年下降3%;出籠家禽1515.47萬隻,比上年下降37%;禽蛋產量2.52萬噸,比上年下降13.2%;水產品產量8.57萬噸,比上年增長1.9%。

農產品加工企業穩步發展。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5家,比上年增加6家,完成農產品加工產值197.62億元,比上年增長13.3%,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例達到273.3:100,比上年提高18.8個百分點。 [15]

工業

大冶市簡介

大冶高端寫字樓(2張)

2016年,全市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企業341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40.83億元,比上年增長8.9%(含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山工業新區部分)。實現工業增加值230.5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全市31個大類行業中有25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增長面為80.6%,其中17個行業增速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總量規模前十大行業除黑色金屬礦採選外,其餘行業均保持了增長。其中,金屬製品業增長70.2%,有色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同比增長14.7%,紡織服裝增長11.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0.7%,酒飲料製造業增長10.3%,黑色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同比增長9.7%。

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一是高耗能行業佔比下降。1-12月份,全市煤炭、化學、有色金屬、非金屬、黑色金屬、電力等六大高耗能產業實現工業產值335.35億元,佔全部規模工業的35.6%,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全市工業增長對高耗能行業的依賴性逐步降低。二是高技術行業高速發展。1-12月份,全市53家高技術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8.9億元,比上年增長11.5%,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5.6%。

工業效益穩中有升。全市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790.08億元,比上年增長9.5%;實現利潤總額44.87億元,比上年增長19.4%;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比上年略升0.47個百分點;企業虧損面為9.1%,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31個大類行業中有30個實現盈利。產銷率為97.5%,比上年上升1.4個百分點。 [15]

社會

編輯

大冶市初高中一覽表

大冶市第一中學

大冶市實驗高中

大冶市第二中學

大冶市第三中學

大冶市第四中學

大冶市第六中學

大冶市濱湖學校

大冶職業技術學院

大冶實驗中學

大冶市東嶽中學

大冶市華中學校

大冶市興陸高中

交通

編輯

大冶地理地處中國第四大核心增長極—長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腹地,是武漢城市圈冶金建材走廊的重要支點。大冶距黃石火車站6公里,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100公里,距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長江黃石棋盤洲碼頭僅20公里。武九鐵路、武黃城際鐵路、106國道、314和315省道貫穿境內,大廣高速、黃鹹高速在境內交匯,與滬蓉、京珠、杭瑞等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到達周邊省會城市長沙、合肥只需3個小時車程。隨著武黃城際鐵路的開通,大冶到武漢僅需半個小時,到南昌只需70分鐘。

航空

與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距離120公里,約1小時30分鐘車程。

鐵路

大冶北站

武九客專中間站,設到發線5條(含正線2條),有效長650米,設基本站臺、中間站臺各一座,站房建築面積為2500平方米。建有公交換乘中心、公交GPS智能調度中心和公交自備加氣站,與大冶北站同步投入運營。 2020年,預測發客量達到194萬人次,2030年達到355萬人次。大冶北站已於2014年6月份開通。大冶市區已開通3、16路公交車直達大冶北站。

大冶長途客運站:位於大冶市大冶大道53號,佔地面積大,主站房建築面積廣,屬全框架混凝土結構,室內設施配置齊全(安全檢查系統、微機監控系統、微機售票、檢票、調度、查詢系統、動態顯示系統、消防控制系統等)。車站日發車班次多,日可發送旅客萬餘人次。

大冶城南客運站(在建):位於大冶市城西北,大冶市二號橋與三號橋之間,東臨大冶湖、西臨礦業大道;南臨三號橋、北臨二號橋。現規劃總用地實用面積為21651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為6865平方米。

公共交通

大冶城區共有公交線路16條,分為一票制和階梯票制(7路、18路為階梯票制,1路、2路、3路、4路、5路、6路、8路、9路、10路、12路、13路為1元一票制,11、15、16路為2元一票制,部分線路夏季加收0.5元空調費);其中7路、18路有部分線路位於黃石市境內,由黃石市、大冶市共同管理。

出租車起步價5元,超過1.5公里每公里1.4元,每500米調價一次,每次0.7元。

著名人物

編輯

近代(不完全統計)

姓名

生卒(年份)

簡介

徐祥1332-1404明朝開國元勳,累任至都指揮使、論功封興安伯。呂調陽1516-1580明朝大臣,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餘國柱1624-1697清朝一代名臣,正一品銜,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柯瑾1715-1786清朝名臣,先後任職翰林院編修、廣東道監察御史、欽差巡視通州漕務等。敖天印

1824-1909

清朝武官,一品正威將軍。

黃申薌

1883-1942

辛亥革命元勳,軍隊同盟會發起人

向海潛

1888-1974

辛亥革命元勳,創立洪門五聖山。

賈伯濤

1902-1978

陸軍中將、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徐遠舉1914-1973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黃埔軍校第七期畢業,軍統保密局西南特區區長。皮震

1900-1964

黃埔軍校第四期,中華民國“國防部”中將高參。

陳時傑1910.11-1983.5黃埔軍校第六、七期,國民黨陸軍五十四師少將副師長。方步舟

1900-1990

南京市青龍山林場副科長、湘鄂贛紅十六師政委。

曹亞伯

1875-1937

辛亥革命元勳,同盟會評議部評議員

餘立金

1913-1978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馬龍

1912-1977

新中國開國少將

饒惠潭

1915-1953

第六軍團(湘鄂贛軍區特務營)連長、營政委,23軍參謀長。

董純才

1905.3-1990.5教育家,曾擔任國家教育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黃赤波

1912-1978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市第五屆政協副主席。

當代(不完全統計)

姓名

生卒

簡介

曹祥仁

1914.7-1975.8.24

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夏道平

1907-1995.12.23

臺灣著名經濟學家、政論家,臺灣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的代表人物。

喬曉陽

1945.11-

原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主任。

彭清華

1957.4-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

劉石泉

1963.1-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

柯漢民1955.10-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賀之軍

1956.3.3-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副局長,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交流局副局長。

柯俊1965.8-現任天門市委書記柯建剛

1960-

現任澳門國際人才交流協會主席、澳門報告傳媒集團、澳門濠江衛視董事長。

皮劍龍1962.11.24-現任北京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吳少勳

1956-

現任勁牌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中國保健酒聯盟理事長。

吳文剛1969-現任武漢美聯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董事會董事長。翁虹1968.9.17-香港著名演員、歌手。蘇慧倫1970.10.27-臺灣著名歌手、演員。左安安1971.8.29-臺灣音樂人左宏元的女兒、偶像歌手黃曉陽1962.11-著名作家,現任現就職於湖南日報《華聲!領導者》雜誌,擔任總編輯一職。劉蕙瑕1997.11.30-中國女子跳水運動員

旅遊景點

編輯

礦冶遺址

大冶市簡介

大冶旅遊景點(17張)

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位於大冶市金湖街道辦事處,它發現於1973年,是迄今為止中國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國內外專家並譽為“這是中國繼秦始皇兵馬俑後一奇蹟”,“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在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遺產。

雷山風景區

風景區位於大冶市城區以西十五公里的陳貴鎮境內,是鄂東南重要的風景名勝之一,共分四大景區:方廣寺景區、大小口景區、小雷寺景區、石筍尖景區。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級旅遊區”,2011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黃金湖旅遊區

黃金湖旅遊區位於大冶市西北角的還地橋鎮境內,黃金湖與保安湖,三山湖水脈相連,同屬梁子湖水域,黃金湖為湖北省8大無汙染天然湖泊之一。

黃坪山旅遊區

黃坪山生態旅遊區是湖北省自然保護區,位於大冶南部山區,與陽新縣西北部交界。

黃坪山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寶庫,區內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達1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7.6%。區內有高等植物3800餘種,野生動物100多種。

董家口風景區

殷祖鎮董家口風景區位於大冶市東南部,延伸於羅霄山脈北端,面積為62平方公里,有“小廬山”之美譽。

大泉溝風景區

大泉溝位於陳貴鎮南山北麓,面積約18平方公里,最高峰貓兒伏海拔774.9米。大泉溝因山奇、水秀、泉美、谷幽,被人們稱為大冶的“九寨溝”。

文明文化

編輯

2014年10月15日,大冶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集結號,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六大專項整治”和“五項硬件建設”任務進行詳細分解,責任落實到單位、到人。 [18]

2016年3月10日,湖北省文明辦創建指導處調研員陳杰一行來大冶市就文明家庭、文明單位創建經驗及文明網建設進行專題調研。 [19]

2017年04月18日,湖北省大冶市政協近日組織委員視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並召開座談會,推動創建工作深入開展。[20]

2017年8月9日,青銅雕塑“大興爐冶”揭幕儀式在大冶北站廣場舉行,這標誌著大冶市“弘揚青銅文化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體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21]

2017年11月14日,大冶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成功摘得“城市奧林匹克”桂冠。 [22]

2017年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大冶市委書記李修武代表大冶市接受“全國文明城市”表彰。 [23]

2018年8月28日,大冶市文明學院掛牌成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24]

2018年11月6日,大冶舉辦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一週年之際活動。 [25]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