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現在科學家都感到驚訝的幾件神奇的出土文物。

金雁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後,曾以三十萬人盜掘秦陵。在他們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這隻神奇的飛雁一直朝南飛去。斗轉星移過了幾百年,到三國時期,(寶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張善,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隻金雁,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

金雁製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還能飛,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在春秋時期,著名工匠魯班已經能製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飛翔,直飛到宋國的城上。幾百年後,秦國的工匠能製造出會飛的金雁,這是可信的。”(武伯綸、張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麼,這個傳說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

擁有現代科技的劍

1994年3月1日,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在二號湧坑內人們發現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釐米,劍身上共有八個校面,考古學家用遊標卡尺測量,發現這八個稜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且所有的劍上都被鍍上了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在清理一號坑的第一過洞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湧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蹟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藏裡,這聽起來是不是有些滑稽呢?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誰能想象,本世紀50年代的科學發明,竟然會出現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又有誰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裡揮舞的長劍,竟然是現代科學尚未發明的傑作?我們怎麼能完全相信現代所謂的科學結論呢?那麼反過來說,秦始皇時期的鑄劍技術是誰人傳授的呢?秦始皇時可以使用鉻鹽氧化處理法、發明形態記憶合金,為什麼魯班就不能發明機器人馬車呢?關鍵在於,假如以上的事實是真實的話(至少鉻鹽氧化處理不是假的),那麼我們就會問:他們的技術淵源是什麼呢?

還有一點讓人想不透的是,秦始皇竟然想到了用三稜箭頭!顧名思義三稜箭頭就是向現代的三稜軍刺一樣形狀的箭頭,可以鋒利的穿破敵人的身體。這種手藝竟然在秦始皇的手中運用到了軍隊上,秦國的軍隊勢如破竹可見是有原因的。

巨人傭

秦始皇帝陵的第三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出土了一件巨人俑身高達到2.5米,比自然生長身高2.38米且活著的世界第一巨人喜順還高0.12米,堪稱超級巨人。根據考古專家分析,秦人身高一般為1.7米,兵馬俑一般是按照真人1:1的比例塑造的,該巨人俑超過秦人平均身高許多。中國古代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過身材如此高大的人種?古今中外世界各地都流傳有關巨人的傳說,難道當時秦朝也有巨人族的存在嗎?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漢書·五行志》記載: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天戒若曰,勿大為夷狄之行,將受其禍。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之是誰)。”就是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就在秦始皇即將統一天下的前夕,在今天甘肅省臨洮一帶突然出現了十二個巨人。這些巨人身約十五米,足約2米左右,身穿西部少數民族的服裝。秦始皇為防天下起兵造反,借鑄金人為由而收天下兵器熔鑄成“十二金人”,而原型據說就是這十二個巨人。由此可見秦朝巨人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原型有依據真實存在過的。

金鳧雁

三國時期,張善在日南做太守。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隻金雁,他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出自秦始皇陵墓。

這用黃金製作的“鳧雁”,就是價值連城的黃金鳧雁。

目前,“黃金鳧雁”還未出土,應該是藏在未曾發掘的部分。

十四個面的骰子

在眾多文物中有一件小玩意——石博煢(音qióng),與今天的骰子十分類似,但它卻有14面,它出土於何處,是用來作什麼用的呢?

秦始皇將其陵園修為內城、外城,殿寢有正殿、偏殿,殿內青石鋪地,十分講究。王芸說,正殿為秦始皇靈魂的主要居所,而偏殿則為其靈魂的休閒娛樂場所。石博煢出土於偏殿,為秦始皇玩耍之物。這枚骰子有14面,每面都刻有一個字,其中一面刻有“驕”字,而另外12面則依次刻著數字1~12。

專家推測,石博煢可能為骰子的雛形,但14面的骰子到底如何玩呢,又如何演變成今天的6面骰子?目前還不得而知。

春秋金啄木鳥

1976年的一天,考古家聽聞陝西南指揮村的一村民說自己打井時挖出了一種奇怪的黃土並且伴隨著碎石。當時考古家就知道其中有貓膩,認為這絕對是秦國的古墓。經過一番確認後,發現這是秦始皇的祖墳,埋葬著多位秦國諸侯王。考古挖掘後,專家發現古墓早已遭受盜墓破壞,墓中珍貴的文物也被盜了非常多,但還是出土了不少文物,其中就包括這件“春秋金啄木鳥”。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考古家發現這隻用黃金做的啄木鳥時就非常的納悶“這件文物到底是用來幹嘛的,怎麼會那麼怪異呢”。後來有考古家推測這件文物可能是先秦時代的圖騰。認為秦始皇祖墳出土的這隻金鳥是圖騰的依據是:史書《詩·商頌》中記載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也就是說玄鳥是商朝的圖騰,而秦國古墓發現了這鳥也極有可能是先秦圖騰;並且考古家在史書《史記·秦本紀》中找到了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女修織,玄鳥隕卵,生子大業”。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挖掘的先秦大型遺址中基本都有關於“鳥”文物的出土。如: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雙鳥朝陽象牙雕刻,殷墟遺址出土的青銅鳥以及刻畫有鳥形的青銅器;但最著名的屬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各種青銅鳥。只不過之前考古出土的“鳥”文物的形象都與古籍中記載“金烏”形象相符,而非其他普通鳥類。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而秦始皇祖墳考古出土的這隻黃金啄木鳥看起來有大尖喙,圓眼突睛,羽冠高高揚起,但不得不令人生疑,因為與之前考古出土的鳥文物極度不符。儘管這隻金鳥是先秦圖騰的說法得到了廣大的認可,但也有權威考古家稱這件文物“極度怪異,根本不是圖騰的象徵,而是秦人專門製作的陪葬之物”。

秦始皇接見過外星人?

據《拾遺記》卷四一記載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論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瞭如親睹”。他們還掌握著驚人的高效能源,若用於夜間照明,只需“狀如粟”的一粒,便能“輝映一堂”。倘丟於小河溪之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里”。這些“宛渠之民”究竟是何許人?秦始皇認為:“此神人也”。那麼,天地間真有神人嗎?古往今來,眾多的學者對這一記載百思不得其解。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用外星來客的觀點對這一記載進行了解釋: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很早就來到地球並安下基地,稱為宛渠國,對地球進行科學考察。這群外星人活動於佔地表面積2/3的海洋中,用“形似螺”的“論波舟”作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水陸兩用,日行萬里。這就是今天所說的飛碟(UFO)。這些人“兩目如電,耳出於項間,顏如童稚”。他們注意觀察人類世界,一有新的動向,哪怕“去10萬里”也要“奔而往視之”。他們對洪荒時代的地球“瞭如親睹”,對“少典之子採首山之銅,鑄為大鼎”之類事情甚為關心,曾趕到現場考察,結果看見“三鼎已成”。他們對中國當時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生產的重大成果,也都一一“走而往視”。萬里長城上也留下了他們活動的身影。

外星人光臨地球的傳說,中外都有記載。而《拾遺記》尤為獨特,記載了外星人與當時地球上稱雄一方的秦始皇進行友好接觸的情況,留下了比較古老的原始記錄。有些學者對這種解釋提出異議,表示難以接受。目前,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解釋尚無定論。秦始皇接見的是誰呢?這個問題已成為一個學術界的謎。

外星人真的曾光臨地球嗎?

長城是外星人叫秦始皇建的,一方面名義上是防止匈奴入侵,一方面在實質上和某種建築組成風水佈局?

那麼,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和外星人有沒有關係?

尋求長生不老藥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坐著船環繞山東諸島,在那裡他一直流連了三個月,在那裡他聽說在渤海灣裡有三座仙山(外星飛船?),叫蓬萊、方丈、瀛洲(至今都找不到),在三座仙山上居住著三個仙人(外星人?),手中有長生不老藥。告訴秦始皇這個神奇故事的人叫徐福,他是當地的一個方士,聽說他曾經親眼看到過這三座仙山。秦始皇聽後非常高興,於是就派徐福帶領千名童男童女入海尋找長生不老藥。徐福帶領的浩大的艦隊出發了,但他在海上漂流了好長時間也沒有找到他所說的仙山,更不用說是長生不老藥。秦始皇是個暴君,徐福沒有完成任務,回去後依秦始皇的作風一定會被殺頭,於是他就帶著這千名童男童女順水漂流到了日本。

徐福雖然一去不返,但秦始皇並沒有死了那份求仙的心,四年以後,也就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找到一個叫盧生的燕人,他是專門從事修仙養道的方士,秦始皇這次派盧生入海求仙與徐福有所不同,徐福是去尋找長生不老藥,而這次盧生入海是尋找兩位古仙人,一個叫"高誓"一個叫"羨門"。

據記載,秦始皇遍尋不著的"長生不老藥" (俗名叫"太歲",學名叫"肉靈芝")。但最終,秦始皇沒吃到長生藥,既沒有長命百歲,就連秦王朝也早早滅亡了。

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長生不老,為何卻還是傾盡一生,修建陵墓呢?

生死有命,大概是世間最難違抗的法則,很多人窮盡一生去尋求長生不老之道,卻最終蹉跎光陰,並因為誤服丹藥而過早離世。一般而言,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權勢越大的人便越想要活得久一點,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人物便是秦始皇了。秦始皇在一統中原並發展了一段時間的國力之後,便將生命的重心放在了追求長生不老之道上了。不過可惜的是,他最終還是沒辦法打破自然的法則。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人們也知道,秦始皇雖然致力於尋求長生不老,但是對自己修建陵墓之事卻從未荒廢,這才有瞭如此的壯觀陵墓——秦始皇陵和兵馬俑。

秦始皇的一生是輝煌無比的,他在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期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也就是說,在他39歲時便完成了統一天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奠定我國的基本疆域。這樣的一個人註定是不平凡的,也是後人敬仰的。秦始皇也認為自己十分偉大,功勞勝過了三皇五帝,因此便用皇帝來稱呼自己。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古代的皇帝,大多在自己登基之後,便開始著手準備陵墓的建造工作,秦始皇也不例外。雖然秦始皇晚年之時,將自己的目標主要放在了尋找長生不老之道上,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所做的這一切都不過是碰運氣罷了,畢竟自古以來,世間並不存在長生不老之人。為了防止出現,如果最終沒有找到長生之道,便準備做兩手工作,令人抓緊修建秦始皇陵。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同時我們也知道,秦始皇是一個相當自負之人,此人完成統一大業之後,便認為自己是最偉大之人,應當享受最好的待遇,因此秦始皇陵之中好東西十分之多。

為了防止自己死後陵墓之中的東西被人覬覦,秦始皇還令能工巧匠做了很多的機關,可見其對陵墓建造工作還是十分用心的。

探索與發現 秦始皇陵大解密(二)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