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小人物|張友士之論

秦可卿 中醫 賈蓉 賈珍 紅樓夢研究 2017-07-23

紅樓小人物|張友士之論

作者:了一

《紅樓夢》中,寫了一些人患病並醫生看病的情節,成為全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具體描寫中,病症的診斷、開具的藥方等基本符合中醫學的藥理,顯示了曹雪芹具有相當高的醫學水平,也顯示出中國傳統中醫學的博大精深。

第一個登場的病人是秦可卿,為她看病的是張友士。第十回《金寡婦貪利權受辱,張太醫論病細窮源》中,回目中的張太醫就是張友士。“太醫”本來是指皇帝的御用醫生,後來成為對醫生的尊稱。張友士是馮紫英幼時從學的先生,教書出身,上京為了兒子捐官,不是職業的醫生。不過,據馮紫英舉薦,說他精通醫理,斷人生死。賈珍疾病亂投醫,就請他來給秦可卿看病。第十回的下半回,詳細描寫了張友士為秦可卿診斷病情並開具藥方的過程。

紅樓小人物|張友士之論

從張友士為秦可卿看病的過程來看,我覺得,他的診斷很高明,開的藥方倒平常,但有一句話可謂一語中的。

先說診斷高明。張友士為秦可卿把脈後,到外間診斷病症。書中用一個貼身服侍秦可卿的婆子的話,來襯托他的診斷高明。這婆子一共說了兩句話:一是“何嘗不是這樣呢。真正先生說的如神,倒不用我們告訴了。如今我們家裡現有好幾位太醫老爺瞧著呢,都不能的當真切的這麼說。有一位說是喜,有一位說是病,這位說不相干,那位說怕冬至,總沒個準話兒。求老爺明白指示指示”;二是“可不是,從沒縮過,或是長兩日三日,以至十日都長過”。婆子的話,沒有虛假,很好的表現張友士對秦可卿病情判斷準確。最後,張友士的診斷就四個字:水虧木旺。有位紅學家,考證出秦可卿是某朝廢太子的女兒。張友士諧音“張有事”,是太子黨派來的間諜,借給秦可卿看病的時機傳達某種指示。他診斷病情的話中,句句有暗語,話話藏玄機。我覺得,這樣的“索隱”,很不靠譜,不必細說也罷。

再說藥方平常。診斷完畢,張友士寫了一張方子遞與賈蓉。方子上不過寫些“人蔘、白朮、雲苓”等藥,是從中醫婦科良藥“四物湯”增減而來,是一張很平常的婦科疾病的處方。也有位紅學家,把這個藥方看成密碼,藥名雙關,裡面藏著重要的暗語。藥方裡的暗語是:人甚敗輸,徒吵。雲令熟地歸身。就息白梢(白刃)朝穿胸。皇豈享福迷智!促差護,壞山(三)約,抄!真惡交,各分吵,延胡所嗦,就抄。甘草(可作署名)引用:見連字,期立去心。早!早!我看了半天,也沒有弄清楚這暗語的意思。對文本這樣的解析,一般的讀者是無法讀懂的。在我看來,張友士開出的就是一張普通的藥方而已。

紅樓小人物|張友士之論

再說一語中的。張友士在診斷秦可卿病情時,有一句話點到根源,發人深省。他說:“大奶奶是個心性聰明不過的人;聰明忒過,則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則思慮太過。”這句話,不只是說出秦可卿的病源,也說出所有人的病源,即思慮太過。往前推,即不如意,即聰明忒過。如此看來,人忒聰明瞭,未必是一件好事。此處的聰明,我的理解是人不可抑制的慾望。人的慾望越多,越強烈,伴隨而來的痛苦也就越多,越強烈。德國哲學家叔本華這樣說:“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是人的痛苦根源。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一個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此語與張友士之論可謂異曲同工。

這樣看來,張友士之論,不僅點明秦可卿的病源,也給我們啟示:歸於平淡,遠離奢欲,享受安寧、平靜的人生。

這正是:

張氏太醫有高論,

一語中的指根源。

大病皆因聰明過,

靜待花開看雲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