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蓬洲村,位於金平區鮀江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8千米。據記載,蓬洲所城創建之前該地域為西埕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蓬洲所城。嘉靖年間,所城周邊村民經准入住蓬洲城,成為新村落,後因城而取名蓬洲。


"

蓬洲村,位於金平區鮀江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8千米。據記載,蓬洲所城創建之前該地域為西埕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蓬洲所城。嘉靖年間,所城周邊村民經准入住蓬洲城,成為新村落,後因城而取名蓬洲。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蓬洲村村貌

明清時期,在該村設有鮀浦鋪,配備有鋪兵2名,為古驛道潮州府潮安縣南路和澄海縣西路的必經之地。清乾隆年間鋪房遭颱風摧毀。現國道G206線、縣道庵揭公路和鄉道鮀中路、鮀都路從村旁經過。

自明嘉靖年間開始,周邊村民不斷聚集此地落居。該村姓氏繁多,現有姓氏23個,主要姓氏有翁、陳、莊。翁姓,其先祖於北宋從福建遷至廣東,南宋時又遷至該地。陳姓,其先祖於北宋從河南遷至廣東揭陽,南宋遷至該地。莊姓,其先祖於南宋從福建遷至潮州,元初再遷至該地。2015年末,該村戶籍人口12869人,其中男性6335人,女性6534人;實際在村人口12633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08人。村民均為漢族,屬潮汕民系,使用閩方言潮汕話。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新西蘭、印度尼西亞等國。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薯類為主,兼種花生、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部分村民養豬、養“三鳥”,還有村民從事漁業養殖。20世紀80年代後,產業結構發生變化,耕地面積減少,村民大多從事個體經營或外出打工,少數村民種植水稻、蔬菜或從事養殖業。傳統食品有鼠殼粿、粕籽粿、紅桃粿、甜粿。工藝品有工藝手繡。蓬洲大蒜在潮汕地區小有名氣,20世紀60—80年代,大蒜批量出口東南亞國家。

該村公共設施齊全,50年代初通電、通電話,80年代通自來水,2015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有小學1所(鮀浦中心學校)、幼兒園2所(江小燕子幼兒園、江蓬馨幼兒園),還有蓬洲東體育場、蓬洲文化廣場、蓬洲老人居、蓬洲文化廣場圖書室(藏書8000多冊)等。

傳統民居為“四點金”“下山虎”“雙背劍結構”“單背劍”等形制,現存數十座。仁鵬爺大厝,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大門樓,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莊氏九房大厝,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塗庫,建於清代,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

該村現存宗祠有14座。大司馬家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曾多次重修,佔地面積800平方米,採用抬樑式硬山頂金式結構,兩進一天井格局。莊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黃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陳氏大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翁氏家廟(烈女祖姑祠堂),始建於宋代,歷代有重修,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其他傳統建築有牌坊、曙色開書齋等。


"

蓬洲村,位於金平區鮀江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8千米。據記載,蓬洲所城創建之前該地域為西埕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蓬洲所城。嘉靖年間,所城周邊村民經准入住蓬洲城,成為新村落,後因城而取名蓬洲。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蓬洲村村貌

明清時期,在該村設有鮀浦鋪,配備有鋪兵2名,為古驛道潮州府潮安縣南路和澄海縣西路的必經之地。清乾隆年間鋪房遭颱風摧毀。現國道G206線、縣道庵揭公路和鄉道鮀中路、鮀都路從村旁經過。

自明嘉靖年間開始,周邊村民不斷聚集此地落居。該村姓氏繁多,現有姓氏23個,主要姓氏有翁、陳、莊。翁姓,其先祖於北宋從福建遷至廣東,南宋時又遷至該地。陳姓,其先祖於北宋從河南遷至廣東揭陽,南宋遷至該地。莊姓,其先祖於南宋從福建遷至潮州,元初再遷至該地。2015年末,該村戶籍人口12869人,其中男性6335人,女性6534人;實際在村人口12633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08人。村民均為漢族,屬潮汕民系,使用閩方言潮汕話。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新西蘭、印度尼西亞等國。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薯類為主,兼種花生、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部分村民養豬、養“三鳥”,還有村民從事漁業養殖。20世紀80年代後,產業結構發生變化,耕地面積減少,村民大多從事個體經營或外出打工,少數村民種植水稻、蔬菜或從事養殖業。傳統食品有鼠殼粿、粕籽粿、紅桃粿、甜粿。工藝品有工藝手繡。蓬洲大蒜在潮汕地區小有名氣,20世紀60—80年代,大蒜批量出口東南亞國家。

該村公共設施齊全,50年代初通電、通電話,80年代通自來水,2015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有小學1所(鮀浦中心學校)、幼兒園2所(江小燕子幼兒園、江蓬馨幼兒園),還有蓬洲東體育場、蓬洲文化廣場、蓬洲老人居、蓬洲文化廣場圖書室(藏書8000多冊)等。

傳統民居為“四點金”“下山虎”“雙背劍結構”“單背劍”等形制,現存數十座。仁鵬爺大厝,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大門樓,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莊氏九房大厝,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塗庫,建於清代,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

該村現存宗祠有14座。大司馬家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曾多次重修,佔地面積800平方米,採用抬樑式硬山頂金式結構,兩進一天井格局。莊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黃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陳氏大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翁氏家廟(烈女祖姑祠堂),始建於宋代,歷代有重修,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其他傳統建築有牌坊、曙色開書齋等。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大司馬家廟

不可移動文物有始建於明代的蓬洲所城城牆遺址、龍泉巖、三都城隍廟、蓬洲天后宮及建於清代的“天褒孝節”牌坊。


"

蓬洲村,位於金平區鮀江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8千米。據記載,蓬洲所城創建之前該地域為西埕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蓬洲所城。嘉靖年間,所城周邊村民經准入住蓬洲城,成為新村落,後因城而取名蓬洲。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蓬洲村村貌

明清時期,在該村設有鮀浦鋪,配備有鋪兵2名,為古驛道潮州府潮安縣南路和澄海縣西路的必經之地。清乾隆年間鋪房遭颱風摧毀。現國道G206線、縣道庵揭公路和鄉道鮀中路、鮀都路從村旁經過。

自明嘉靖年間開始,周邊村民不斷聚集此地落居。該村姓氏繁多,現有姓氏23個,主要姓氏有翁、陳、莊。翁姓,其先祖於北宋從福建遷至廣東,南宋時又遷至該地。陳姓,其先祖於北宋從河南遷至廣東揭陽,南宋遷至該地。莊姓,其先祖於南宋從福建遷至潮州,元初再遷至該地。2015年末,該村戶籍人口12869人,其中男性6335人,女性6534人;實際在村人口12633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08人。村民均為漢族,屬潮汕民系,使用閩方言潮汕話。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新西蘭、印度尼西亞等國。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薯類為主,兼種花生、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部分村民養豬、養“三鳥”,還有村民從事漁業養殖。20世紀80年代後,產業結構發生變化,耕地面積減少,村民大多從事個體經營或外出打工,少數村民種植水稻、蔬菜或從事養殖業。傳統食品有鼠殼粿、粕籽粿、紅桃粿、甜粿。工藝品有工藝手繡。蓬洲大蒜在潮汕地區小有名氣,20世紀60—80年代,大蒜批量出口東南亞國家。

該村公共設施齊全,50年代初通電、通電話,80年代通自來水,2015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有小學1所(鮀浦中心學校)、幼兒園2所(江小燕子幼兒園、江蓬馨幼兒園),還有蓬洲東體育場、蓬洲文化廣場、蓬洲老人居、蓬洲文化廣場圖書室(藏書8000多冊)等。

傳統民居為“四點金”“下山虎”“雙背劍結構”“單背劍”等形制,現存數十座。仁鵬爺大厝,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大門樓,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莊氏九房大厝,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塗庫,建於清代,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

該村現存宗祠有14座。大司馬家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曾多次重修,佔地面積800平方米,採用抬樑式硬山頂金式結構,兩進一天井格局。莊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黃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陳氏大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翁氏家廟(烈女祖姑祠堂),始建於宋代,歷代有重修,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其他傳統建築有牌坊、曙色開書齋等。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大司馬家廟

不可移動文物有始建於明代的蓬洲所城城牆遺址、龍泉巖、三都城隍廟、蓬洲天后宮及建於清代的“天褒孝節”牌坊。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天褒孝節”牌坊

村中有龍泉巖碑記,明天順年間刻於龍泉巖上巖佛寺巨石上,至今字跡清晰。龍泉山上巖佛寺洞右壁刻有清康熙年間曾任澄海縣令的王岱自書詩,其言:“地勢垂窮已海浮,尚橫迭嶂截中流。懸巖忽闢奇峰腹,窄徑斜穿亂石頭。潮靜兵艚猶設訊,煙清蜃氣不生樓。何期作吏當遲暮,得展乾坤萬里眸”。

村民每年正月初一日在思德堂祭祖,三月初三日拜祭梅齋公墓,冬至日拜祭翁萬達墓並在翁氏家廟祭祖,十二月初八日在黃氏宗祠祭祖。逢年過節,該村都有潮州大鑼鼓、潮州絃樂演奏、燈謎會猜和虎獅表演等民俗活動。村民有祭拜福德神、媽祖、元帥爺、關帝爺、太子爺、宋大峰祖師元天上帝、趙將軍、木坑爺(介子推)、樊爺(樊噲)等。村域內有基督教禮拜堂。


"

蓬洲村,位於金平區鮀江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8千米。據記載,蓬洲所城創建之前該地域為西埕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蓬洲所城。嘉靖年間,所城周邊村民經准入住蓬洲城,成為新村落,後因城而取名蓬洲。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蓬洲村村貌

明清時期,在該村設有鮀浦鋪,配備有鋪兵2名,為古驛道潮州府潮安縣南路和澄海縣西路的必經之地。清乾隆年間鋪房遭颱風摧毀。現國道G206線、縣道庵揭公路和鄉道鮀中路、鮀都路從村旁經過。

自明嘉靖年間開始,周邊村民不斷聚集此地落居。該村姓氏繁多,現有姓氏23個,主要姓氏有翁、陳、莊。翁姓,其先祖於北宋從福建遷至廣東,南宋時又遷至該地。陳姓,其先祖於北宋從河南遷至廣東揭陽,南宋遷至該地。莊姓,其先祖於南宋從福建遷至潮州,元初再遷至該地。2015年末,該村戶籍人口12869人,其中男性6335人,女性6534人;實際在村人口12633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08人。村民均為漢族,屬潮汕民系,使用閩方言潮汕話。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新西蘭、印度尼西亞等國。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薯類為主,兼種花生、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部分村民養豬、養“三鳥”,還有村民從事漁業養殖。20世紀80年代後,產業結構發生變化,耕地面積減少,村民大多從事個體經營或外出打工,少數村民種植水稻、蔬菜或從事養殖業。傳統食品有鼠殼粿、粕籽粿、紅桃粿、甜粿。工藝品有工藝手繡。蓬洲大蒜在潮汕地區小有名氣,20世紀60—80年代,大蒜批量出口東南亞國家。

該村公共設施齊全,50年代初通電、通電話,80年代通自來水,2015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有小學1所(鮀浦中心學校)、幼兒園2所(江小燕子幼兒園、江蓬馨幼兒園),還有蓬洲東體育場、蓬洲文化廣場、蓬洲老人居、蓬洲文化廣場圖書室(藏書8000多冊)等。

傳統民居為“四點金”“下山虎”“雙背劍結構”“單背劍”等形制,現存數十座。仁鵬爺大厝,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大門樓,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莊氏九房大厝,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塗庫,建於清代,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

該村現存宗祠有14座。大司馬家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曾多次重修,佔地面積800平方米,採用抬樑式硬山頂金式結構,兩進一天井格局。莊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黃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陳氏大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翁氏家廟(烈女祖姑祠堂),始建於宋代,歷代有重修,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其他傳統建築有牌坊、曙色開書齋等。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大司馬家廟

不可移動文物有始建於明代的蓬洲所城城牆遺址、龍泉巖、三都城隍廟、蓬洲天后宮及建於清代的“天褒孝節”牌坊。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天褒孝節”牌坊

村中有龍泉巖碑記,明天順年間刻於龍泉巖上巖佛寺巨石上,至今字跡清晰。龍泉山上巖佛寺洞右壁刻有清康熙年間曾任澄海縣令的王岱自書詩,其言:“地勢垂窮已海浮,尚橫迭嶂截中流。懸巖忽闢奇峰腹,窄徑斜穿亂石頭。潮靜兵艚猶設訊,煙清蜃氣不生樓。何期作吏當遲暮,得展乾坤萬里眸”。

村民每年正月初一日在思德堂祭祖,三月初三日拜祭梅齋公墓,冬至日拜祭翁萬達墓並在翁氏家廟祭祖,十二月初八日在黃氏宗祠祭祖。逢年過節,該村都有潮州大鑼鼓、潮州絃樂演奏、燈謎會猜和虎獅表演等民俗活動。村民有祭拜福德神、媽祖、元帥爺、關帝爺、太子爺、宋大峰祖師元天上帝、趙將軍、木坑爺(介子推)、樊爺(樊噲)等。村域內有基督教禮拜堂。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曙色開書齋

清光緒九年(1883年)前後,潮州鎮總兵方耀決定從流經蓬洲所城西門的護城河拐彎處延長濟河,開河所需土地在府裡田畝攤銷,人力按受益田園面積人丁攤派,費用則由方耀、郭廷集在墾地抽集的款項中支付。經一年施工,長30多裡的人工河挖通,河兩岸的數千畝旱地因此得到灌溉,同時水路交通也大為改善,以往浦往揭陽、庵埠一帶來往的鄉民,由單純的陸路通行變為水陸兩便。


"

蓬洲村,位於金平區鮀江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8千米。據記載,蓬洲所城創建之前該地域為西埕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蓬洲所城。嘉靖年間,所城周邊村民經准入住蓬洲城,成為新村落,後因城而取名蓬洲。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蓬洲村村貌

明清時期,在該村設有鮀浦鋪,配備有鋪兵2名,為古驛道潮州府潮安縣南路和澄海縣西路的必經之地。清乾隆年間鋪房遭颱風摧毀。現國道G206線、縣道庵揭公路和鄉道鮀中路、鮀都路從村旁經過。

自明嘉靖年間開始,周邊村民不斷聚集此地落居。該村姓氏繁多,現有姓氏23個,主要姓氏有翁、陳、莊。翁姓,其先祖於北宋從福建遷至廣東,南宋時又遷至該地。陳姓,其先祖於北宋從河南遷至廣東揭陽,南宋遷至該地。莊姓,其先祖於南宋從福建遷至潮州,元初再遷至該地。2015年末,該村戶籍人口12869人,其中男性6335人,女性6534人;實際在村人口12633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08人。村民均為漢族,屬潮汕民系,使用閩方言潮汕話。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新西蘭、印度尼西亞等國。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薯類為主,兼種花生、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部分村民養豬、養“三鳥”,還有村民從事漁業養殖。20世紀80年代後,產業結構發生變化,耕地面積減少,村民大多從事個體經營或外出打工,少數村民種植水稻、蔬菜或從事養殖業。傳統食品有鼠殼粿、粕籽粿、紅桃粿、甜粿。工藝品有工藝手繡。蓬洲大蒜在潮汕地區小有名氣,20世紀60—80年代,大蒜批量出口東南亞國家。

該村公共設施齊全,50年代初通電、通電話,80年代通自來水,2015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有小學1所(鮀浦中心學校)、幼兒園2所(江小燕子幼兒園、江蓬馨幼兒園),還有蓬洲東體育場、蓬洲文化廣場、蓬洲老人居、蓬洲文化廣場圖書室(藏書8000多冊)等。

傳統民居為“四點金”“下山虎”“雙背劍結構”“單背劍”等形制,現存數十座。仁鵬爺大厝,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大門樓,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莊氏九房大厝,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塗庫,建於清代,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

該村現存宗祠有14座。大司馬家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曾多次重修,佔地面積800平方米,採用抬樑式硬山頂金式結構,兩進一天井格局。莊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黃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陳氏大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翁氏家廟(烈女祖姑祠堂),始建於宋代,歷代有重修,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其他傳統建築有牌坊、曙色開書齋等。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大司馬家廟

不可移動文物有始建於明代的蓬洲所城城牆遺址、龍泉巖、三都城隍廟、蓬洲天后宮及建於清代的“天褒孝節”牌坊。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天褒孝節”牌坊

村中有龍泉巖碑記,明天順年間刻於龍泉巖上巖佛寺巨石上,至今字跡清晰。龍泉山上巖佛寺洞右壁刻有清康熙年間曾任澄海縣令的王岱自書詩,其言:“地勢垂窮已海浮,尚橫迭嶂截中流。懸巖忽闢奇峰腹,窄徑斜穿亂石頭。潮靜兵艚猶設訊,煙清蜃氣不生樓。何期作吏當遲暮,得展乾坤萬里眸”。

村民每年正月初一日在思德堂祭祖,三月初三日拜祭梅齋公墓,冬至日拜祭翁萬達墓並在翁氏家廟祭祖,十二月初八日在黃氏宗祠祭祖。逢年過節,該村都有潮州大鑼鼓、潮州絃樂演奏、燈謎會猜和虎獅表演等民俗活動。村民有祭拜福德神、媽祖、元帥爺、關帝爺、太子爺、宋大峰祖師元天上帝、趙將軍、木坑爺(介子推)、樊爺(樊噲)等。村域內有基督教禮拜堂。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曙色開書齋

清光緒九年(1883年)前後,潮州鎮總兵方耀決定從流經蓬洲所城西門的護城河拐彎處延長濟河,開河所需土地在府裡田畝攤銷,人力按受益田園面積人丁攤派,費用則由方耀、郭廷集在墾地抽集的款項中支付。經一年施工,長30多裡的人工河挖通,河兩岸的數千畝旱地因此得到灌溉,同時水路交通也大為改善,以往浦往揭陽、庵埠一帶來往的鄉民,由單純的陸路通行變為水陸兩便。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

蓬洲村,位於金平區鮀江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8千米。據記載,蓬洲所城創建之前該地域為西埕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蓬洲所城。嘉靖年間,所城周邊村民經准入住蓬洲城,成為新村落,後因城而取名蓬洲。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蓬洲村村貌

明清時期,在該村設有鮀浦鋪,配備有鋪兵2名,為古驛道潮州府潮安縣南路和澄海縣西路的必經之地。清乾隆年間鋪房遭颱風摧毀。現國道G206線、縣道庵揭公路和鄉道鮀中路、鮀都路從村旁經過。

自明嘉靖年間開始,周邊村民不斷聚集此地落居。該村姓氏繁多,現有姓氏23個,主要姓氏有翁、陳、莊。翁姓,其先祖於北宋從福建遷至廣東,南宋時又遷至該地。陳姓,其先祖於北宋從河南遷至廣東揭陽,南宋遷至該地。莊姓,其先祖於南宋從福建遷至潮州,元初再遷至該地。2015年末,該村戶籍人口12869人,其中男性6335人,女性6534人;實際在村人口12633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08人。村民均為漢族,屬潮汕民系,使用閩方言潮汕話。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新西蘭、印度尼西亞等國。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薯類為主,兼種花生、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部分村民養豬、養“三鳥”,還有村民從事漁業養殖。20世紀80年代後,產業結構發生變化,耕地面積減少,村民大多從事個體經營或外出打工,少數村民種植水稻、蔬菜或從事養殖業。傳統食品有鼠殼粿、粕籽粿、紅桃粿、甜粿。工藝品有工藝手繡。蓬洲大蒜在潮汕地區小有名氣,20世紀60—80年代,大蒜批量出口東南亞國家。

該村公共設施齊全,50年代初通電、通電話,80年代通自來水,2015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有小學1所(鮀浦中心學校)、幼兒園2所(江小燕子幼兒園、江蓬馨幼兒園),還有蓬洲東體育場、蓬洲文化廣場、蓬洲老人居、蓬洲文化廣場圖書室(藏書8000多冊)等。

傳統民居為“四點金”“下山虎”“雙背劍結構”“單背劍”等形制,現存數十座。仁鵬爺大厝,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大門樓,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莊氏九房大厝,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塗庫,建於清代,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

該村現存宗祠有14座。大司馬家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曾多次重修,佔地面積800平方米,採用抬樑式硬山頂金式結構,兩進一天井格局。莊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黃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陳氏大宗祠,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翁氏家廟(烈女祖姑祠堂),始建於宋代,歷代有重修,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其他傳統建築有牌坊、曙色開書齋等。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大司馬家廟

不可移動文物有始建於明代的蓬洲所城城牆遺址、龍泉巖、三都城隍廟、蓬洲天后宮及建於清代的“天褒孝節”牌坊。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天褒孝節”牌坊

村中有龍泉巖碑記,明天順年間刻於龍泉巖上巖佛寺巨石上,至今字跡清晰。龍泉山上巖佛寺洞右壁刻有清康熙年間曾任澄海縣令的王岱自書詩,其言:“地勢垂窮已海浮,尚橫迭嶂截中流。懸巖忽闢奇峰腹,窄徑斜穿亂石頭。潮靜兵艚猶設訊,煙清蜃氣不生樓。何期作吏當遲暮,得展乾坤萬里眸”。

村民每年正月初一日在思德堂祭祖,三月初三日拜祭梅齋公墓,冬至日拜祭翁萬達墓並在翁氏家廟祭祖,十二月初八日在黃氏宗祠祭祖。逢年過節,該村都有潮州大鑼鼓、潮州絃樂演奏、燈謎會猜和虎獅表演等民俗活動。村民有祭拜福德神、媽祖、元帥爺、關帝爺、太子爺、宋大峰祖師元天上帝、趙將軍、木坑爺(介子推)、樊爺(樊噲)等。村域內有基督教禮拜堂。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曙色開書齋

清光緒九年(1883年)前後,潮州鎮總兵方耀決定從流經蓬洲所城西門的護城河拐彎處延長濟河,開河所需土地在府裡田畝攤銷,人力按受益田園面積人丁攤派,費用則由方耀、郭廷集在墾地抽集的款項中支付。經一年施工,長30多裡的人工河挖通,河兩岸的數千畝旱地因此得到灌溉,同時水路交通也大為改善,以往浦往揭陽、庵埠一帶來往的鄉民,由單純的陸路通行變為水陸兩便。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大司馬家廟匾額“四代部院”“三世尚書”

村中主要人物有:翁萬達(1498—1552),字仁夫,號東涯,江都(今屬蓬洲村)人,明代中期名將,明嘉靖年間任兵部尚書,隆慶年間被追諡太子太保,主要著作有《稽愆集》《東涯集》等。翁輿權,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進士,曾任英州真陽縣主簿。翁輔,明成化年間舉人,曾任廣西桂林府塑縣知縣。翁如麟,號萊山,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授湖北新田知縣。翁邦祥,字振男,清雍正八年(1730年)武進士,後升任臺灣北路都司,歷署建寧、福州、臺灣等營。柯心堯(1894—1928),中共早期潮汕農民運動革命先烈、愛國詩人,著有《鐵血情詩》《落水煙緣》等詩集。

2012年,該村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

(來源:廣東省情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