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太牛,沒出什麼能臣,此人算出一個,尚書來拜,照賭不誤

乾隆年間,由於皇帝太牛,沒有出過什麼值得一提的大臣,如果非要說的話,浙江杭州人杭世駿算是一個。抗世駿一介翰林院檢討,七品官而已,而且椅子沒坐熱,官帽子已經丟了。人們都知道他是因言獲罪,但清朝體制,他這個檔次的官兒,沒資格上書,所以他的言,其實是考試的試卷,清朝體制。

乾隆太牛,沒出什麼能臣,此人算出一個,尚書來拜,照賭不誤

翰林沒有具體事做,但是做了翰林,出息挺好,只消無災尢害,不惹是生非,熬到公卿便沒有太大的問題。杭世駿出事,首先怪他直性子,有活就要講。其次,也怪乾隆皇帝,自負學問大,經常親自出題考翰林,考住了,就得意好兒天。

杭世駿出事這回,是皇帝突然想聽直言了,出題考試讓翰林們學唐朝的馬周,有話就講。杭世駿並不知道,皇帝所謂的直言,不過是撓癢癢.當不得真的,徑直把自已長期以來一直梗在心頭的一個問題,提了出來。說朝廷用人,應該滿漢一體,不應心存界限。結果,捅了大婁子。

乾隆太牛,沒出什麼能臣,此人算出一個,尚書來拜,照賭不誤

當然,杭世駿說的,的確是清朝的現實,清朝體制,重滿輕漢,由來已久。地方官重要的職位,都是滿人,中央官則滿漢雙規,半均分配,但滿人人口小到漢人的百分之一。凡是滿漢雙配的官衙,都是滿人當家,漢人做事跑腿。滿漢不平等是現實,但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卻總要強調他一貫滿漢一體。交卷之後,同僚們聽說他這樣寫的,都嚇死了,避之唯恐不及。本來是要刑部問死罪的,幸好有人給他說了句好話,說他就是個狂生,一貫喜歡放言高論,口無禁忌。於是,一紙免職令,杭世駿丟了烏紗帽,回鄉教書去也。

無官一身輕的杭世駿,據說很存乎錢。教書得了工資,如果按錢發放的話,他一定要質量好的官板(官方所鑄的錢)。錢堆在床下,沒事還要數數,所以,手上經常有銅綠包。做粵秀書院的山長,來回杭州,必定擱載幾萬支湖筆,倒騰到廣東。因此,人稱杭世駿有錢癖。

乾隆太牛,沒出什麼能臣,此人算出一個,尚書來拜,照賭不誤

昔日的同僚劉綸都入閣拜相,做了吏部尚書,到杭州見他,也照樣調侃。有學政大人盛裝張蓋來拜,而杭世駿卻穿短葛衣張著蒲扇跟一群鄉間小子賭錢,學政到了眼前,他卻照賭不誤,說聲屋裡窄小,不便待客,你已經見了我,’請回吧,就這樣把人打發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