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國曆史最後一個朝代,對該王朝的評價,後人有褒有貶。有人認為作為中國一個北方部族入主中原,以小博大統治中國二百多年,的確有其過人之出。但清朝入主中原有三個重要里程碑,對於清朝開國很重要。清朝及後金入關前,從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在撫順第一次交鋒開始,一直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在這三十年時間裡,與明朝打了大小小小的百餘次戰爭,但真正使清朝奠定基礎,並最後入主中原的有三次大戰役。

明清30年打了百餘次戰爭,為何說有3次戰役是清朝開國的里程碑?

防守反攻

後金對明朝由守勢變為攻勢的戰爭就是薩爾滸之戰,此戰是一個由防到攻的開始之戰。

1.背景分析

後金:萬曆十一年至萬曆十六年(1583年至1588年)5年時間裡,努爾哈赤率領部族統一了建州各部,又統一了海西和東海各部,其控制區域到達了日本海邊,西邊到達了遼東都司轄區,南邊抵達了鴨綠江,北邊到了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嶺之地,雖然人煙稀少,但統一的區域內女真族等其他部落都歸附於努爾哈赤管轄。努爾哈赤趁勢確立了兵民一體的八旗制度。所有女真人都分編在八旗之中,類似於金朝的猛安謀剋制度。此時努爾哈赤的兵力達到6萬多人,雖然是重步兵,但已經具備很強的作戰能力。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為都城,建立後金。

明清30年打了百餘次戰爭,為何說有3次戰役是清朝開國的里程碑?

明朝:明朝滅了元朝後,在東北也設立了相關的防務,萬曆從鴨綠江到嘉峪關設了九個重鎮,也稱“九邊”,當時遼東是九邊之一,管理遼寧大部分地區。明朝對女真各部統治,一是以夷管夷,二是分化,讓其內部有矛盾,各自對立,然後再分而治之。

明朝與後金的對抗中,女真葉赫部,為避免努爾哈赤的兼併,就歸附明朝與後金對著幹。而朝鮮李氏王朝也傾向於明朝,蒙古察哈部在呼和浩特與承德中間,基本上反抗後金,但與明朝也不是太好。而蒙古科爾沁部和大淩河以北的喀爾喀部則與後金聯合反抗明朝。

到了明朝末期,因為明朝統治者忙於鎮壓農民起義,對遼東防務根本顧不過來。此時明朝在遼東駐軍缺錢少糧,訓練廢弛,而防備渙散,戰鬥力極差,但卻給了努爾哈赤發展的機會。

明清30年打了百餘次戰爭,為何說有3次戰役是清朝開國的里程碑?

2.戰爭過程

明朝的亂局,給了努爾哈赤的膽量,雖然兵力少,但努爾哈赤的底氣有。因為八旗兵的強悍,努爾哈赤有數。所以1618年開年,努爾哈赤就召集大臣商議打明朝的策略,決定先打遼東明軍,然後再滅了葉赫部。隨後努爾哈赤進行了充足的準備,大量徵召女真人,裝備修治,派間諜蒐集明朝的情況。1618年4月,努爾哈赤以“7大恨”為由誓師反明。兩萬後金兵首先發起進攻,撫順城以東的明朝防守點都被攻佔,不久撫順清河被佔。努爾哈赤想一口吃掉遼瀋兩城,但葉赫部是威脅,而明軍正增兵遼寧,努爾哈赤中好先退出。

明清30年打了百餘次戰爭,為何說有3次戰役是清朝開國的里程碑?

明朝這邊,派楊鎬負責遼東戰事,明朝想派大兵滅掉後金,但由於缺兵缺錢,不得不從南方四省調兵遼東,又通知李氏王朝和葉赫部配合,這一準備就是半年。但努爾哈赤卻恢復了元氣,於1619年再次出兵攻打葉赫部,拿了20個寨子。楊鎬想同努爾哈赤和談等待援兵,但被努爾哈赤拒絕。後來明朝8.7萬援兵趕到後,再加上葉赫部、朝鮮李氏部,一時間兵強馬壯,但由於明朝缺錢,明神宗讓楊鎬速戰速決,於是楊鎬分四路大軍攻後金。

戰爭發起後,努爾哈赤識破了楊鎬的戰略,他利用明軍杜鬆部隊冒進而孤立,當杜鬆軍進入薩爾滸附近時,努爾哈赤帶領主力迎擊,利用戰術全殲了明朝西路軍,杜鬆等將領全部戰死。

明清30年打了百餘次戰爭,為何說有3次戰役是清朝開國的里程碑?

明朝北路軍在馬林的帶領下到了薩爾滸東北不敢前行了,為了保存實力居然就地防禦,這又給了努爾哈赤機會。努爾哈赤率軍攻打時,馬林以為後金軍人數並不多,就匯合三路軍隊與努爾哈赤大戰。之前追擊明軍的八旗兵最後趕了過來,由於後金兵突然從後方衝撞,把明軍打蒙了,北路軍也被殲。明將劉綎所率的東路軍因山路崎嶇行軍緩慢,未能到達指定作戰地域,但他已經來不及了,努爾哈赤打完北路軍,回過頭來就收拾東路軍,但劉綎中計遭伏擊被殺。南路軍李如柏嚇得跑了,朝鮮李氏五千人直接向後金投降。

明清30年打了百餘次戰爭,為何說有3次戰役是清朝開國的里程碑?

乘勢而上

努爾哈赤順勢攻佔了開原、鐵嶺,並征服了葉赫部。至此明軍由攻轉守,後金開始了攻勢。

薩爾滸是一場關鍵之戰,這場戰爭使努爾哈赤信心大增,但他還沒有到絕對佔優的地步。不過明軍則開始自信心缺失。

明清30年打了百餘次戰爭,為何說有3次戰役是清朝開國的里程碑?

努爾哈赤乘著薩爾滸戰役的勝利,繼續擴大戰果,順勢向瀋陽、遼陽進攻。因為這是兩座明朝重要城市,努爾哈赤也有意取得兩城後遷都。

1621年,努爾哈赤率四萬大軍向瀋陽與遼陽中間的奉節堡進攻。明將李秉成兵敗回逃回城裡。3月,努爾哈赤率10萬大軍攻打瀋陽城,用計把瀋陽守將賀世賢騙出來,殺了一千多明軍。另一名守將尤世功出城營救時也被努爾哈赤所殺,努爾哈赤提前安插奸細把城門打開,後金軍攻入城中。

明清30年打了百餘次戰爭,為何說有3次戰役是清朝開國的里程碑?

努爾哈赤沒有停留,繼續發起對遼陽的進攻。努爾哈赤這次又用了一計,他率軍故意向遼陽西南奔山海關方向而去,遼陽守將袁應泰以為努爾哈赤要去山海關,急忙調大部分兵在遼陽西想攔住努爾哈赤,其實努爾哈赤大部兵力在遼陽東、西兩城。袁應泰率兵到遼陽東山上想遷制努爾哈赤的兵力,但後金軍數量太多了,努爾哈赤一面攻城,一面攻山,袁應泰戰敗,努爾哈赤的間諜又起作用了,遼陽城陷。

沈遼之戰雖然與薩爾滸之戰相隔很近,但沈遼之戰卻是明朝在遼東統治終結,使努爾赤滅明的信心更加強烈,也是後金佔據了對明朝的壓迫優勢,也是後金與明朝軍事激烈對抗的開始。

定鼎之戰

沈遼之戰取得勝利後,努爾哈赤把都城遷到瀋陽。努爾哈赤並沒有停下滅明戰略,他又於1626年率軍發起了寧遠之戰,但被袁崇煥打敗,不久身患毒病去世。

明清30年打了百餘次戰爭,為何說有3次戰役是清朝開國的里程碑?

皇太極繼位後,繼續與明朝作戰。1640年時,皇太極率軍圍困錦州城,歷史兩年戰敗明軍,只剩下寧遠的吳三桂。錦州城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此時失去,關內大門就被打開,清軍什麼時候進來,山海關擋不住。況且李自成也不斷向北京發起攻擊,實際也在幫皇太極的忙。

因此鬆錦之戰是清朝入主燕京,定鼎中原一場決定意義的戰役。這場戰役雖然時間長,但如果失敗,清軍以後的如何發展就是未知數了。不過清軍也要感謝李自成的起義軍,如果李自成未進攻北京城,吳三桂不投降清朝,清朝進北京也是未知數。

不過各項有利條件都給了清朝,它們沒有理由定鼎中原。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