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現在網絡流行一種說法,說清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的“三無”朝代。

這種說法未免太偏激了點。

先來說“明君”,儘管清朝的“明君”是難找一些,並也並不是零,比如說光緒帝,就很不錯,是個很明事理的人。

很多人認為光緒帝支持改革、力挺維新派是希望藉助於維新派的力量與慈禧爭權,但當時有人建議光緒帝殺譚嗣同等維新派,說維新是在褻瀆皇權,光緒就說,若能救我大中華與水深火熱,朕有沒有權利又能如何?單憑這一句,光緒身上就閃現有“明君”的影子,很不錯。

再來說說“名士”,清朝是沒有出現象孔子、朱熹、王陽明一類大聖人、大思想家,但把戴震、段玉裁、王念孫、龔自珍等人列為名士,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最後說“名將”,這名將可不是光會打仗、能砍人就行,象清初多爾袞、多鐸、阿濟格、豪格、鰲拜這些人,也的確能衝能殺,但沒有軍事理論、沒有軍事思想和軍事素養,和名將不沾邊。那清朝的名將都有誰呢?清初有施琅、清中葉有嶽鍾琪、清末有左宗棠、馮子才等等,都是十足十的名將。

這裡著重說一說施琅。

"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現在網絡流行一種說法,說清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的“三無”朝代。

這種說法未免太偏激了點。

先來說“明君”,儘管清朝的“明君”是難找一些,並也並不是零,比如說光緒帝,就很不錯,是個很明事理的人。

很多人認為光緒帝支持改革、力挺維新派是希望藉助於維新派的力量與慈禧爭權,但當時有人建議光緒帝殺譚嗣同等維新派,說維新是在褻瀆皇權,光緒就說,若能救我大中華與水深火熱,朕有沒有權利又能如何?單憑這一句,光緒身上就閃現有“明君”的影子,很不錯。

再來說說“名士”,清朝是沒有出現象孔子、朱熹、王陽明一類大聖人、大思想家,但把戴震、段玉裁、王念孫、龔自珍等人列為名士,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最後說“名將”,這名將可不是光會打仗、能砍人就行,象清初多爾袞、多鐸、阿濟格、豪格、鰲拜這些人,也的確能衝能殺,但沒有軍事理論、沒有軍事思想和軍事素養,和名將不沾邊。那清朝的名將都有誰呢?清初有施琅、清中葉有嶽鍾琪、清末有左宗棠、馮子才等等,都是十足十的名將。

這裡著重說一說施琅。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施琅很早就在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手下混了,稱得上鄭氏集團裡的老人。

1646年,鄭芝龍降清,施琅就在降清的隊伍裡,成為了清朝的臣子。

父親降清了,做兒子的鄭成功卻非常有骨氣,以一己之力向清朝叫板,不屈不撓抗衡到底。

降將施琅在清軍陣營裡得不到重用,看鄭成功的抗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就投回了鄭成功的隊伍。

鄭成功是名將,施琅也是名將,兩人都有自己的戰略見解,一旦發生分歧,又互不肯相讓,矛盾就會產生。

1651年,施琅就要不要在廈門島設兵和鄭成功發生了激烈爭執,致使兵權被鄭成功解除。施琅年輕氣盛,欲以出家做和尚相要脅。部下曾德不明就裡,脫離施琅加入鄭成功的親兵營。施琅怒不可遏,命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馳令勿殺”,施琅置若罔聞,“促令殺之”。鄭成功認為施琅違令殺將,必是反形已露,於是密令捕殺施琅一家。施琅在親信部將和當地居民的掩護逃出,但父親和弟弟卻被鄭成功殺死。於是再次投靠清廷,同鄭氏為敵。

這也是鄭成功撤往臺灣後,施琅多次建議清軍攻打臺灣,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是要“四海歸一,邊民無患”,但人們認定他是要報私仇的原因。

從1664年開始,施琅一直大力鼓吹“進攻澎湖,直搗臺灣”。

"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現在網絡流行一種說法,說清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的“三無”朝代。

這種說法未免太偏激了點。

先來說“明君”,儘管清朝的“明君”是難找一些,並也並不是零,比如說光緒帝,就很不錯,是個很明事理的人。

很多人認為光緒帝支持改革、力挺維新派是希望藉助於維新派的力量與慈禧爭權,但當時有人建議光緒帝殺譚嗣同等維新派,說維新是在褻瀆皇權,光緒就說,若能救我大中華與水深火熱,朕有沒有權利又能如何?單憑這一句,光緒身上就閃現有“明君”的影子,很不錯。

再來說說“名士”,清朝是沒有出現象孔子、朱熹、王陽明一類大聖人、大思想家,但把戴震、段玉裁、王念孫、龔自珍等人列為名士,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最後說“名將”,這名將可不是光會打仗、能砍人就行,象清初多爾袞、多鐸、阿濟格、豪格、鰲拜這些人,也的確能衝能殺,但沒有軍事理論、沒有軍事思想和軍事素養,和名將不沾邊。那清朝的名將都有誰呢?清初有施琅、清中葉有嶽鍾琪、清末有左宗棠、馮子才等等,都是十足十的名將。

這裡著重說一說施琅。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施琅很早就在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手下混了,稱得上鄭氏集團裡的老人。

1646年,鄭芝龍降清,施琅就在降清的隊伍裡,成為了清朝的臣子。

父親降清了,做兒子的鄭成功卻非常有骨氣,以一己之力向清朝叫板,不屈不撓抗衡到底。

降將施琅在清軍陣營裡得不到重用,看鄭成功的抗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就投回了鄭成功的隊伍。

鄭成功是名將,施琅也是名將,兩人都有自己的戰略見解,一旦發生分歧,又互不肯相讓,矛盾就會產生。

1651年,施琅就要不要在廈門島設兵和鄭成功發生了激烈爭執,致使兵權被鄭成功解除。施琅年輕氣盛,欲以出家做和尚相要脅。部下曾德不明就裡,脫離施琅加入鄭成功的親兵營。施琅怒不可遏,命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馳令勿殺”,施琅置若罔聞,“促令殺之”。鄭成功認為施琅違令殺將,必是反形已露,於是密令捕殺施琅一家。施琅在親信部將和當地居民的掩護逃出,但父親和弟弟卻被鄭成功殺死。於是再次投靠清廷,同鄭氏為敵。

這也是鄭成功撤往臺灣後,施琅多次建議清軍攻打臺灣,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是要“四海歸一,邊民無患”,但人們認定他是要報私仇的原因。

從1664年開始,施琅一直大力鼓吹“進攻澎湖,直搗臺灣”。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鑑於臺灣孤懸海外,風高浪急,清廷側重於招撫為主,施琅之議未被採納。

但1667年,孔元章赴臺招撫徹底失敗,施琅迅速上《邊患宜靖疏》,次年又寫《盡陳所見疏》,強調“從來順撫逆剿,大關國體”,要速討平臺灣,以裁防兵,益廣地方,增加賦稅,俾“民生得寧,邊疆永安”。

當權者鰲拜還是以“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制勝,計難萬全”為由,把施琅的建議壓下來。施琅本人甚至被裁掉水師之職,留京宿衛。

在京期間,施琅日日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究風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籌”,不忘收復臺灣。

就這樣,過了十五年,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亂,施琅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薦下,復任了福建水師提督之職。

"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現在網絡流行一種說法,說清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的“三無”朝代。

這種說法未免太偏激了點。

先來說“明君”,儘管清朝的“明君”是難找一些,並也並不是零,比如說光緒帝,就很不錯,是個很明事理的人。

很多人認為光緒帝支持改革、力挺維新派是希望藉助於維新派的力量與慈禧爭權,但當時有人建議光緒帝殺譚嗣同等維新派,說維新是在褻瀆皇權,光緒就說,若能救我大中華與水深火熱,朕有沒有權利又能如何?單憑這一句,光緒身上就閃現有“明君”的影子,很不錯。

再來說說“名士”,清朝是沒有出現象孔子、朱熹、王陽明一類大聖人、大思想家,但把戴震、段玉裁、王念孫、龔自珍等人列為名士,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最後說“名將”,這名將可不是光會打仗、能砍人就行,象清初多爾袞、多鐸、阿濟格、豪格、鰲拜這些人,也的確能衝能殺,但沒有軍事理論、沒有軍事思想和軍事素養,和名將不沾邊。那清朝的名將都有誰呢?清初有施琅、清中葉有嶽鍾琪、清末有左宗棠、馮子才等等,都是十足十的名將。

這裡著重說一說施琅。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施琅很早就在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手下混了,稱得上鄭氏集團裡的老人。

1646年,鄭芝龍降清,施琅就在降清的隊伍裡,成為了清朝的臣子。

父親降清了,做兒子的鄭成功卻非常有骨氣,以一己之力向清朝叫板,不屈不撓抗衡到底。

降將施琅在清軍陣營裡得不到重用,看鄭成功的抗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就投回了鄭成功的隊伍。

鄭成功是名將,施琅也是名將,兩人都有自己的戰略見解,一旦發生分歧,又互不肯相讓,矛盾就會產生。

1651年,施琅就要不要在廈門島設兵和鄭成功發生了激烈爭執,致使兵權被鄭成功解除。施琅年輕氣盛,欲以出家做和尚相要脅。部下曾德不明就裡,脫離施琅加入鄭成功的親兵營。施琅怒不可遏,命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馳令勿殺”,施琅置若罔聞,“促令殺之”。鄭成功認為施琅違令殺將,必是反形已露,於是密令捕殺施琅一家。施琅在親信部將和當地居民的掩護逃出,但父親和弟弟卻被鄭成功殺死。於是再次投靠清廷,同鄭氏為敵。

這也是鄭成功撤往臺灣後,施琅多次建議清軍攻打臺灣,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是要“四海歸一,邊民無患”,但人們認定他是要報私仇的原因。

從1664年開始,施琅一直大力鼓吹“進攻澎湖,直搗臺灣”。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鑑於臺灣孤懸海外,風高浪急,清廷側重於招撫為主,施琅之議未被採納。

但1667年,孔元章赴臺招撫徹底失敗,施琅迅速上《邊患宜靖疏》,次年又寫《盡陳所見疏》,強調“從來順撫逆剿,大關國體”,要速討平臺灣,以裁防兵,益廣地方,增加賦稅,俾“民生得寧,邊疆永安”。

當權者鰲拜還是以“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制勝,計難萬全”為由,把施琅的建議壓下來。施琅本人甚至被裁掉水師之職,留京宿衛。

在京期間,施琅日日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究風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籌”,不忘收復臺灣。

就這樣,過了十五年,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亂,施琅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薦下,復任了福建水師提督之職。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回到廈門,施琅一頭撲到工作上,“日以繼夜,廢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練兵,兼工製造器械,躬親挑選整搠”,一心一意只為收復臺灣。

1683年6月14日,施琅奉旨專征臺灣,很快攻克了鄭氏集團在澎湖的守軍劉國軒部。此後,利用有利的態勢,主動、積極地招撫臺灣鄭氏集團,促使鄭氏集團放棄抵抗而就撫。

8月13日,施琅率領舟師登上臺灣,其本人親自往祭鄭成功之廟,稱“自同安侯入臺,臺地始有居民。逮賜姓啟土,世為巖疆,莫可誰何”,對鄭氏父子開闢臺灣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說此次統兵克臺之舉是為國為民盡職,說自己“於賜姓(鄭成功被隆武帝賜姓朱,故人稱賜姓,或國姓爺)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琅與賜姓,剪為仇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義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則已。”

施琅的表現(或者說表演),使鄭氏官兵和臺灣百姓深受感動,一致稱讚他胸襟寬廣,能以大局為重,冷靜處理公義私怨的關係。

施琅順利收臺,康熙喜不自勝,解所御龍袍馳賜,親制褒章嘉許,封施琅為靖海侯,世襲罔替,令其永鎮福建水師,“鎖鑰天南”。

"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現在網絡流行一種說法,說清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的“三無”朝代。

這種說法未免太偏激了點。

先來說“明君”,儘管清朝的“明君”是難找一些,並也並不是零,比如說光緒帝,就很不錯,是個很明事理的人。

很多人認為光緒帝支持改革、力挺維新派是希望藉助於維新派的力量與慈禧爭權,但當時有人建議光緒帝殺譚嗣同等維新派,說維新是在褻瀆皇權,光緒就說,若能救我大中華與水深火熱,朕有沒有權利又能如何?單憑這一句,光緒身上就閃現有“明君”的影子,很不錯。

再來說說“名士”,清朝是沒有出現象孔子、朱熹、王陽明一類大聖人、大思想家,但把戴震、段玉裁、王念孫、龔自珍等人列為名士,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最後說“名將”,這名將可不是光會打仗、能砍人就行,象清初多爾袞、多鐸、阿濟格、豪格、鰲拜這些人,也的確能衝能殺,但沒有軍事理論、沒有軍事思想和軍事素養,和名將不沾邊。那清朝的名將都有誰呢?清初有施琅、清中葉有嶽鍾琪、清末有左宗棠、馮子才等等,都是十足十的名將。

這裡著重說一說施琅。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施琅很早就在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手下混了,稱得上鄭氏集團裡的老人。

1646年,鄭芝龍降清,施琅就在降清的隊伍裡,成為了清朝的臣子。

父親降清了,做兒子的鄭成功卻非常有骨氣,以一己之力向清朝叫板,不屈不撓抗衡到底。

降將施琅在清軍陣營裡得不到重用,看鄭成功的抗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就投回了鄭成功的隊伍。

鄭成功是名將,施琅也是名將,兩人都有自己的戰略見解,一旦發生分歧,又互不肯相讓,矛盾就會產生。

1651年,施琅就要不要在廈門島設兵和鄭成功發生了激烈爭執,致使兵權被鄭成功解除。施琅年輕氣盛,欲以出家做和尚相要脅。部下曾德不明就裡,脫離施琅加入鄭成功的親兵營。施琅怒不可遏,命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馳令勿殺”,施琅置若罔聞,“促令殺之”。鄭成功認為施琅違令殺將,必是反形已露,於是密令捕殺施琅一家。施琅在親信部將和當地居民的掩護逃出,但父親和弟弟卻被鄭成功殺死。於是再次投靠清廷,同鄭氏為敵。

這也是鄭成功撤往臺灣後,施琅多次建議清軍攻打臺灣,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是要“四海歸一,邊民無患”,但人們認定他是要報私仇的原因。

從1664年開始,施琅一直大力鼓吹“進攻澎湖,直搗臺灣”。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鑑於臺灣孤懸海外,風高浪急,清廷側重於招撫為主,施琅之議未被採納。

但1667年,孔元章赴臺招撫徹底失敗,施琅迅速上《邊患宜靖疏》,次年又寫《盡陳所見疏》,強調“從來順撫逆剿,大關國體”,要速討平臺灣,以裁防兵,益廣地方,增加賦稅,俾“民生得寧,邊疆永安”。

當權者鰲拜還是以“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制勝,計難萬全”為由,把施琅的建議壓下來。施琅本人甚至被裁掉水師之職,留京宿衛。

在京期間,施琅日日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究風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籌”,不忘收復臺灣。

就這樣,過了十五年,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亂,施琅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薦下,復任了福建水師提督之職。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回到廈門,施琅一頭撲到工作上,“日以繼夜,廢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練兵,兼工製造器械,躬親挑選整搠”,一心一意只為收復臺灣。

1683年6月14日,施琅奉旨專征臺灣,很快攻克了鄭氏集團在澎湖的守軍劉國軒部。此後,利用有利的態勢,主動、積極地招撫臺灣鄭氏集團,促使鄭氏集團放棄抵抗而就撫。

8月13日,施琅率領舟師登上臺灣,其本人親自往祭鄭成功之廟,稱“自同安侯入臺,臺地始有居民。逮賜姓啟土,世為巖疆,莫可誰何”,對鄭氏父子開闢臺灣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說此次統兵克臺之舉是為國為民盡職,說自己“於賜姓(鄭成功被隆武帝賜姓朱,故人稱賜姓,或國姓爺)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琅與賜姓,剪為仇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義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則已。”

施琅的表現(或者說表演),使鄭氏官兵和臺灣百姓深受感動,一致稱讚他胸襟寬廣,能以大局為重,冷靜處理公義私怨的關係。

施琅順利收臺,康熙喜不自勝,解所御龍袍馳賜,親制褒章嘉許,封施琅為靖海侯,世襲罔替,令其永鎮福建水師,“鎖鑰天南”。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不過,當時的清廷政府對臺灣地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是否留臺存在爭議。

施琅站在維護國家的一統和安全,鞏固沿海地區的社會秩序和保護中國的海洋權益的高度,上疏力主留臺衛臺,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遂在臺灣設府縣管理,屯兵戍守。

最難得的是,在大一統思想,海防和海權思想的主導下,施琅還給康熙上了一道奏摺,稱:倭賊盤踞海外為禍,自前明起已有百餘年,今銳氣正盛,可效元祖之事,提中國之兵伐之,永絕倭患,安定東南。

不能不說,施琅具備萬里遠見,知道日本的存在會給我國釀造深患,主張趁收復臺灣後軍隊士氣正旺,一鼓作氣,征討日本,一了百了,以絕後患。

"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現在網絡流行一種說法,說清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的“三無”朝代。

這種說法未免太偏激了點。

先來說“明君”,儘管清朝的“明君”是難找一些,並也並不是零,比如說光緒帝,就很不錯,是個很明事理的人。

很多人認為光緒帝支持改革、力挺維新派是希望藉助於維新派的力量與慈禧爭權,但當時有人建議光緒帝殺譚嗣同等維新派,說維新是在褻瀆皇權,光緒就說,若能救我大中華與水深火熱,朕有沒有權利又能如何?單憑這一句,光緒身上就閃現有“明君”的影子,很不錯。

再來說說“名士”,清朝是沒有出現象孔子、朱熹、王陽明一類大聖人、大思想家,但把戴震、段玉裁、王念孫、龔自珍等人列為名士,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最後說“名將”,這名將可不是光會打仗、能砍人就行,象清初多爾袞、多鐸、阿濟格、豪格、鰲拜這些人,也的確能衝能殺,但沒有軍事理論、沒有軍事思想和軍事素養,和名將不沾邊。那清朝的名將都有誰呢?清初有施琅、清中葉有嶽鍾琪、清末有左宗棠、馮子才等等,都是十足十的名將。

這裡著重說一說施琅。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施琅很早就在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手下混了,稱得上鄭氏集團裡的老人。

1646年,鄭芝龍降清,施琅就在降清的隊伍裡,成為了清朝的臣子。

父親降清了,做兒子的鄭成功卻非常有骨氣,以一己之力向清朝叫板,不屈不撓抗衡到底。

降將施琅在清軍陣營裡得不到重用,看鄭成功的抗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就投回了鄭成功的隊伍。

鄭成功是名將,施琅也是名將,兩人都有自己的戰略見解,一旦發生分歧,又互不肯相讓,矛盾就會產生。

1651年,施琅就要不要在廈門島設兵和鄭成功發生了激烈爭執,致使兵權被鄭成功解除。施琅年輕氣盛,欲以出家做和尚相要脅。部下曾德不明就裡,脫離施琅加入鄭成功的親兵營。施琅怒不可遏,命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馳令勿殺”,施琅置若罔聞,“促令殺之”。鄭成功認為施琅違令殺將,必是反形已露,於是密令捕殺施琅一家。施琅在親信部將和當地居民的掩護逃出,但父親和弟弟卻被鄭成功殺死。於是再次投靠清廷,同鄭氏為敵。

這也是鄭成功撤往臺灣後,施琅多次建議清軍攻打臺灣,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是要“四海歸一,邊民無患”,但人們認定他是要報私仇的原因。

從1664年開始,施琅一直大力鼓吹“進攻澎湖,直搗臺灣”。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鑑於臺灣孤懸海外,風高浪急,清廷側重於招撫為主,施琅之議未被採納。

但1667年,孔元章赴臺招撫徹底失敗,施琅迅速上《邊患宜靖疏》,次年又寫《盡陳所見疏》,強調“從來順撫逆剿,大關國體”,要速討平臺灣,以裁防兵,益廣地方,增加賦稅,俾“民生得寧,邊疆永安”。

當權者鰲拜還是以“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制勝,計難萬全”為由,把施琅的建議壓下來。施琅本人甚至被裁掉水師之職,留京宿衛。

在京期間,施琅日日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究風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籌”,不忘收復臺灣。

就這樣,過了十五年,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亂,施琅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薦下,復任了福建水師提督之職。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回到廈門,施琅一頭撲到工作上,“日以繼夜,廢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練兵,兼工製造器械,躬親挑選整搠”,一心一意只為收復臺灣。

1683年6月14日,施琅奉旨專征臺灣,很快攻克了鄭氏集團在澎湖的守軍劉國軒部。此後,利用有利的態勢,主動、積極地招撫臺灣鄭氏集團,促使鄭氏集團放棄抵抗而就撫。

8月13日,施琅率領舟師登上臺灣,其本人親自往祭鄭成功之廟,稱“自同安侯入臺,臺地始有居民。逮賜姓啟土,世為巖疆,莫可誰何”,對鄭氏父子開闢臺灣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說此次統兵克臺之舉是為國為民盡職,說自己“於賜姓(鄭成功被隆武帝賜姓朱,故人稱賜姓,或國姓爺)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琅與賜姓,剪為仇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義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則已。”

施琅的表現(或者說表演),使鄭氏官兵和臺灣百姓深受感動,一致稱讚他胸襟寬廣,能以大局為重,冷靜處理公義私怨的關係。

施琅順利收臺,康熙喜不自勝,解所御龍袍馳賜,親制褒章嘉許,封施琅為靖海侯,世襲罔替,令其永鎮福建水師,“鎖鑰天南”。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不過,當時的清廷政府對臺灣地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是否留臺存在爭議。

施琅站在維護國家的一統和安全,鞏固沿海地區的社會秩序和保護中國的海洋權益的高度,上疏力主留臺衛臺,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遂在臺灣設府縣管理,屯兵戍守。

最難得的是,在大一統思想,海防和海權思想的主導下,施琅還給康熙上了一道奏摺,稱:倭賊盤踞海外為禍,自前明起已有百餘年,今銳氣正盛,可效元祖之事,提中國之兵伐之,永絕倭患,安定東南。

不能不說,施琅具備萬里遠見,知道日本的存在會給我國釀造深患,主張趁收復臺灣後軍隊士氣正旺,一鼓作氣,征討日本,一了百了,以絕後患。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康熙是個好大喜功的人物,一看之下,熱血沸騰,清史稿上載:“上閱密摺良久,大喜,御批千言。”

若果,康熙批准了施琅的提議,以鼎盛時期的清朝水師攻打正在閉關鎖國的落後日本,很可能日本會成為中國的一個省,也就沒有以後那麼多事了。

可惜的是,一方面清廷被當時日本德川幕府的友好態度所迷惑,另一方面西北的葛爾丹開始作亂,征伐日本之議被擱置了。

施琅一生飽受爭議,很難以忠臣或奸臣給他定位,甚至不能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站在明朝的立場來說,他無疑是個奸臣、叛賊,但要從維護祖國統一的角度來看,又可以稱得上大英雄。事實上,清朝在大陸完成了統一大業,原本已有棄臺之議,如果不是施琅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並主動請戰,大明衣冠是可以在臺灣保留下去的。人們也因此難以原諒施琅的苦苦相逼。

不管怎麼樣,施琅征伐日本這一頗具戰備眼光的提議,還是獲得了後世眾人的一致點贊。

"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現在網絡流行一種說法,說清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的“三無”朝代。

這種說法未免太偏激了點。

先來說“明君”,儘管清朝的“明君”是難找一些,並也並不是零,比如說光緒帝,就很不錯,是個很明事理的人。

很多人認為光緒帝支持改革、力挺維新派是希望藉助於維新派的力量與慈禧爭權,但當時有人建議光緒帝殺譚嗣同等維新派,說維新是在褻瀆皇權,光緒就說,若能救我大中華與水深火熱,朕有沒有權利又能如何?單憑這一句,光緒身上就閃現有“明君”的影子,很不錯。

再來說說“名士”,清朝是沒有出現象孔子、朱熹、王陽明一類大聖人、大思想家,但把戴震、段玉裁、王念孫、龔自珍等人列為名士,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最後說“名將”,這名將可不是光會打仗、能砍人就行,象清初多爾袞、多鐸、阿濟格、豪格、鰲拜這些人,也的確能衝能殺,但沒有軍事理論、沒有軍事思想和軍事素養,和名將不沾邊。那清朝的名將都有誰呢?清初有施琅、清中葉有嶽鍾琪、清末有左宗棠、馮子才等等,都是十足十的名將。

這裡著重說一說施琅。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施琅很早就在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手下混了,稱得上鄭氏集團裡的老人。

1646年,鄭芝龍降清,施琅就在降清的隊伍裡,成為了清朝的臣子。

父親降清了,做兒子的鄭成功卻非常有骨氣,以一己之力向清朝叫板,不屈不撓抗衡到底。

降將施琅在清軍陣營裡得不到重用,看鄭成功的抗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就投回了鄭成功的隊伍。

鄭成功是名將,施琅也是名將,兩人都有自己的戰略見解,一旦發生分歧,又互不肯相讓,矛盾就會產生。

1651年,施琅就要不要在廈門島設兵和鄭成功發生了激烈爭執,致使兵權被鄭成功解除。施琅年輕氣盛,欲以出家做和尚相要脅。部下曾德不明就裡,脫離施琅加入鄭成功的親兵營。施琅怒不可遏,命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馳令勿殺”,施琅置若罔聞,“促令殺之”。鄭成功認為施琅違令殺將,必是反形已露,於是密令捕殺施琅一家。施琅在親信部將和當地居民的掩護逃出,但父親和弟弟卻被鄭成功殺死。於是再次投靠清廷,同鄭氏為敵。

這也是鄭成功撤往臺灣後,施琅多次建議清軍攻打臺灣,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是要“四海歸一,邊民無患”,但人們認定他是要報私仇的原因。

從1664年開始,施琅一直大力鼓吹“進攻澎湖,直搗臺灣”。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鑑於臺灣孤懸海外,風高浪急,清廷側重於招撫為主,施琅之議未被採納。

但1667年,孔元章赴臺招撫徹底失敗,施琅迅速上《邊患宜靖疏》,次年又寫《盡陳所見疏》,強調“從來順撫逆剿,大關國體”,要速討平臺灣,以裁防兵,益廣地方,增加賦稅,俾“民生得寧,邊疆永安”。

當權者鰲拜還是以“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制勝,計難萬全”為由,把施琅的建議壓下來。施琅本人甚至被裁掉水師之職,留京宿衛。

在京期間,施琅日日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究風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籌”,不忘收復臺灣。

就這樣,過了十五年,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亂,施琅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薦下,復任了福建水師提督之職。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回到廈門,施琅一頭撲到工作上,“日以繼夜,廢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練兵,兼工製造器械,躬親挑選整搠”,一心一意只為收復臺灣。

1683年6月14日,施琅奉旨專征臺灣,很快攻克了鄭氏集團在澎湖的守軍劉國軒部。此後,利用有利的態勢,主動、積極地招撫臺灣鄭氏集團,促使鄭氏集團放棄抵抗而就撫。

8月13日,施琅率領舟師登上臺灣,其本人親自往祭鄭成功之廟,稱“自同安侯入臺,臺地始有居民。逮賜姓啟土,世為巖疆,莫可誰何”,對鄭氏父子開闢臺灣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說此次統兵克臺之舉是為國為民盡職,說自己“於賜姓(鄭成功被隆武帝賜姓朱,故人稱賜姓,或國姓爺)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琅與賜姓,剪為仇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義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則已。”

施琅的表現(或者說表演),使鄭氏官兵和臺灣百姓深受感動,一致稱讚他胸襟寬廣,能以大局為重,冷靜處理公義私怨的關係。

施琅順利收臺,康熙喜不自勝,解所御龍袍馳賜,親制褒章嘉許,封施琅為靖海侯,世襲罔替,令其永鎮福建水師,“鎖鑰天南”。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不過,當時的清廷政府對臺灣地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是否留臺存在爭議。

施琅站在維護國家的一統和安全,鞏固沿海地區的社會秩序和保護中國的海洋權益的高度,上疏力主留臺衛臺,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遂在臺灣設府縣管理,屯兵戍守。

最難得的是,在大一統思想,海防和海權思想的主導下,施琅還給康熙上了一道奏摺,稱:倭賊盤踞海外為禍,自前明起已有百餘年,今銳氣正盛,可效元祖之事,提中國之兵伐之,永絕倭患,安定東南。

不能不說,施琅具備萬里遠見,知道日本的存在會給我國釀造深患,主張趁收復臺灣後軍隊士氣正旺,一鼓作氣,征討日本,一了百了,以絕後患。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康熙是個好大喜功的人物,一看之下,熱血沸騰,清史稿上載:“上閱密摺良久,大喜,御批千言。”

若果,康熙批准了施琅的提議,以鼎盛時期的清朝水師攻打正在閉關鎖國的落後日本,很可能日本會成為中國的一個省,也就沒有以後那麼多事了。

可惜的是,一方面清廷被當時日本德川幕府的友好態度所迷惑,另一方面西北的葛爾丹開始作亂,征伐日本之議被擱置了。

施琅一生飽受爭議,很難以忠臣或奸臣給他定位,甚至不能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站在明朝的立場來說,他無疑是個奸臣、叛賊,但要從維護祖國統一的角度來看,又可以稱得上大英雄。事實上,清朝在大陸完成了統一大業,原本已有棄臺之議,如果不是施琅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並主動請戰,大明衣冠是可以在臺灣保留下去的。人們也因此難以原諒施琅的苦苦相逼。

不管怎麼樣,施琅征伐日本這一頗具戰備眼光的提議,還是獲得了後世眾人的一致點贊。

誰說清朝無名將?此清朝名將戰略眼光獨具,想把日本變為中國一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