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驛 盡顯雅韻—走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高郵

秦觀 建築 文物 蘇軾 湖北日報網 2017-05-11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廖逢倩 實習生謝茜)5月9日,包括湖北日報網在內的全國三十多家重點網絡媒體走進高郵,活動第二天採訪團遊覽了文遊臺、高郵當鋪、盂城驛,切身感受古城高郵的歷史文化底蘊。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廖逢倩 實習生謝茜)5月9日,包括湖北日報網在內的全國三十多家重點網絡媒體走進高郵,活動第二天採訪團遊覽了文遊臺、高郵當鋪、盂城驛,切身感受古城高郵的歷史文化底蘊。

千年古驛 盡顯雅韻—走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高郵

採訪團在文遊臺合影。姜海俊 攝

文遊臺:古秦郵八景之一

高郵文遊臺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原為東嶽廟(即泰山廟),因蘇軾過高郵與本地鄉賢秦觀(秦少游)、孫覺、寓賢、王鞏會集於此,飲酒論文而得名,從此,這座本來依附東嶽大帝神韻的廟臺便獨領風騷,歷朝歷代名人雅士紛紛登臺,一瞻風采,並留下千古不朽的詩文。文遊臺西側為明代建造的專為紀念蘇軾、孫覺、秦觀、王鞏的古四賢祠,祠後是幽靜典雅的秦觀讀書檯,再往西為“映翠園”“重光亭”等古典建築。文遊臺前為盍簪堂,四壁嵌有《秦郵帖》,乃清代嘉慶年間高郵知州師兆龍集蘇東坡、黃庭堅、米元章、秦少游、趙子昂、董其昌等名家書法,由著名金石家錢泳勒刻而成,具有較高藝術價值。文遊臺古蹟是古秦郵八景之一,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古驛 盡顯雅韻—走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高郵

採訪團聽導遊講解文遊臺珍藏書法作品。姜海俊 攝

高郵當鋪:集遊覽、參與、體驗於一體

高郵當鋪博物館位於高郵城區、以人民路19號為中心的明清古街保護範圍和高郵歷史上繁華的商業街內,開設於清代中期。高郵當鋪是我國目前發現規模較大、格局完整、遺址豐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古代典當遺存,佔地面積3300多平方米,呈五排五進格局,其櫃房、存箱樓、客房、號房、更房、生活用房保存完整。2006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高郵市文物部門對高郵當鋪進行了整治修繕,現已修改完畢。

通過方案設計和陳列布展,一方面,展示我國古代當鋪的建築和構築工藝特色,展現當鋪格局,再現當鋪歷史原貌;另一方面,利用高郵當鋪陳列、研究、保藏中國古代當鋪的實物,展示當鋪存當、驗收、入庫等功能。高郵當鋪的陳列布展嚴格遵循完整性和真實性的原則,利用多種展示手法,先進的展陳技術,全面展現當鋪文化,是一座集遊覽、參與、體驗於一體的現代化當鋪博物館,並逐漸形成中國當鋪文化研究的中心。

千年古驛 盡顯雅韻—走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高郵

採訪團正在參觀高郵當鋪。姜海俊 攝

盂城驛:

高郵盂城驛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的京杭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始建於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於江蘇省高郵市南門大街東,是中國郵驛“活化石”,為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驛傳建築。盂,古代盛飲食、水等的園口。盂城,高郵的別稱,取意於宋代詞人秦少游描寫家鄉“吾鄉如覆盂”的詩句,盂城驛故而得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盂城驛是高郵“一軸一帶五區”旅遊規劃的重要節點,是彰顯高郵古、文、郵、水旅遊特色的重要景區。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孟城驛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古驛站之一,高郵市政府於2013年投入9500萬元對毗鄰大運河高郵段的孟城驛實施擴容,新建秦郵公館、客棧等建築設施6600多平方米,擴容後的景區面積是原來的3倍。

千年古驛 盡顯雅韻—走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高郵

盂城驛。薛樹鬆 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